孟夏時節,萬物並秀。今天,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大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並出席有關活動。大會期間,北京還將舉辦多項文化活動,展示亞洲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平臺。對於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國際社會充滿期待。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習近平主席指出: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今天開幕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多位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2000多名來自亞洲47個國家及域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文化領域代表出席,無疑有助於凝聚共識、激揚自信,打造共同繁榮的精神家園。
和合共生,同舟築夢。從亞洲層面來講,黃河與長江、印度河與恆河、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交相輝映,孕育了眾多古老文明。就世界範圍而言,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更是孕育了不同的文明。而今要邁向命運共同體,就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鑑,推動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交相輝映,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讓人人享有文化滋養。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亞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多元文明共同體。回望過去,亞洲眾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已經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的亞洲,多樣性的特點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匯聚交融。備受關注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就有助於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助力其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既是文明交流互鑑的倡導者,更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在2014年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提出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出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大倡議。事實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一條文明之路已經不斷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並進的歷史。中華文明始終堅持和而不同、兼收並蓄,始終同其他文明保持和諧相處,相互取長補短,相互交流互鑑,共同取得進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就是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後,中國今年舉辦的又一場重要外交活動。藉助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這個平臺,與會各方共商亞洲文明發展之道、共話亞洲合作共贏大計,也必將進一步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進一步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