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遺囑,99.92%老人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2020-12-12 紅星新聞

3月21日,中華遺囑庫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其保管的12萬餘份遺囑的數據分析來看,立遺囑年輕化趨勢明顯,再婚老人立遺囑意願顯著提高,有99.92%的老年人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3月21日,《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正式發布

立遺囑人年齡趨向年輕化

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該項目面向老年人進行免費服務。據白皮書數據顯示,在2013年,立遺囑人平均年齡77.43歲;而2018年,平均年齡71.26歲。6年間,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71.26歲,年齡趨向年輕化。

2013年至2018年期間,立遺囑人群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71.26歲

2013年至2018年間,立遺囑人群年齡段集中在71歲至80歲之間,比例為42.03%,該年齡段比例在2018年進一步縮小,已經連續6年呈下降趨勢。其次是61歲至70歲年齡段,比例為40.55%,該年齡段比例逐年上升,同時81歲至90歲與91歲以上年齡段人群比例均略有下降。

與此數據相對應,根據白皮書統計無法立遺囑原因中,高達65.29%的人因身體健康問題無法立遺囑。

再婚家庭立遺囑人數增多

根據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間,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人群婚姻狀況主要已婚(均一次婚姻)為主,佔比達75.03%,其次為喪偶人數,佔比為19.07%。再婚、離異人群訂立遺囑需求逐步有上升趨勢。

在2017年,全國立遺囑人中再婚比例為2.18%,2018年再婚比例上升為3.86%,這說明再婚、離異家庭越來越需要通過立遺囑來保護自己的財產。

2018年,立遺囑人再婚比例上升為3.86%

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主任胡芳介紹,在登記中心幾乎每周都會遇到再婚老人前來訂立遺囑。面對再婚,雙方關注的幾乎都是如何保證自己的財產傳給自己的子女。

99.92%的老年人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在 127968份遺囑中,有60911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遺囑,佔總遺囑數量47.60%。

白皮書顯示,有33.29%的老年人立遺囑的原因是為了簡化手續,避免未來子女辦理繼承手續可能遇到的難題。佔比 11.79 %的原因是為了隔離子女婚姻風險,防止子女離婚導致家庭財產流失。

立遺囑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簡化手續,也有部分立遺囑人是為了隔離子女婚姻風險

數據顯示,有99.92%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即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

立遺囑財產種類更加多樣化

根據統計,2013年至2018年間,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中,處理財產均以不動產為主,佔比高達99.75%,其次為銀行存款,佔比18.49%。

處理財產仍然以不動產為主,佔比高達99.75%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公司股權、證券基金、理財合同、保險單、車輛等訂立遺囑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私人物品、收藏品(家具、書畫、集郵冊等)等個性化的財產也逐步有立遺囑的需求。

數據顯示,中華遺囑庫登記的遺囑中,二套房的比例逐年增加。從房產數量上來看,2013年,遺囑中涉及1套房產的佔55.57%,涉及2套房產的佔44.43%;2018年,遺囑中涉及1套房產的下降到52.35%,涉及2套房產的上升到47.65%。

「配偶先繼承,子女後繼承」的比例上升

受中國人傳統思想影響,立遺囑人在遺產分配上,子女以及孫子女仍是主要繼承人。2013年至2018年間,子女作為繼承人的達到55%。但同時,「配偶先繼承,子女後繼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從2013年的23.12%攀升到2018年的30.56%。

「配偶先繼承,子女後繼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

陳凱表示,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希望房產由子女繼承,但又擔心老伴居住受到影響,在老伴在世的情況下不希望子女直接獲得房產。如果將房產指定由老伴繼承,則又擔心老伴再婚後,將房產轉贈給外人,希望對老伴做出限制。

陳凱認為,正在全國人大起草的《民法分則》(草案)中,對居住權和遺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資料圖片,圖據視覺中國

《民法分則》(草案)規定可以通過立遺囑設立居住權。「這就意味著,房產在當事人去世後,可以由其指定的人居住,但居住權不能轉讓、繼承,因此居住人在世的時候可以居住,但在居住人去世後,房產的歸屬仍然由產權人控制。」

紅星新聞記者 陳柳行

編輯 龔銳

相關焦點

  • 老人立遺囑選擇「防兒媳」條款 房產就能全歸兒子?
    老人立遺囑時選擇「防兒媳」條款,房產就能全歸兒子嗎?近日,市民劉女士為此狀告前夫及其父母,她認為,房產自己也有份,因此請求法院判決分割房產。  對於「防兒媳女婿」條款,董律師表示,這是以法律行為填補傳統觀念的漏洞,值得提倡,隨著房產價值上升和離婚率走高,提前立遺囑將逐漸成為常態。律師支招訂立遺囑五大注意事項  福建自暉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敏輝律師支招說,依據《繼承法》有關規定,要訂立有效遺囑,立遺囑時應注意五個問題。
  • 12萬份遺囑背後:99.92%老人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與此同時,老年人住房面積以改善型住房為主,數據顯示近全國六成老人住房面積超過70平方米。與其他地區不同,廣東地區財產類型更加多樣化。2017年至2018年,中華遺囑庫所登記的廣東地區的遺囑中,處理不動產的比例達分別達到99.76%、99.79%;其次是銀行存款。
  • 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擇了這項條款!網友炸鍋
    昨天,中華遺囑庫發布《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對所保管的8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82177份遺囑中,有39234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佔總遺囑數量47.74%。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
  • 遺囑庫白皮書:超99%老人選「防兒媳女婿條款」
    此外,無法立遺囑原因中,高達65.29%的人是因身體健康問題無法立遺囑。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分析認為,隨著遺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入伍」老年隊伍的人群往往觀念更超前,傾向於早立遺囑。同時,為了保障遺囑效力,需要立遺囑人具備聽說讀寫能力,許多老人因身體條件不符合無法訂立遺囑。所以,平均年齡下降趨勢較為明顯。
  • 獨生子女家庭也要立遺囑?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點擊觀看視頻▼白皮書顯示,在訂立遺囑的老人中,大多是為了房子。有99.93%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
  • 廣東遺囑庫:近半遺囑由獨生子女父母立下,防兒媳女婿條款受歡迎
    ↓關於立遺囑這事,我們來看看廣東地區的老人究竟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截至2018年底,該機構已為127968名老年人辦理了遺囑,其中在粵共訂立26873份,佔總數的21%。數據顯示,立遺囑人年輕化趨勢明顯,從2013年的平均77.43歲降至71.26歲;同時,再婚老人立遺囑意願顯著提高,再婚老人登記比例從2017年的2.18%上升至2018年的3.86%。
  • 300名重慶老人將遺囑存放遺囑庫 遺囑內容主要與房產分配和財產...
    遺產糾紛越來越常見,去年11月,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在我市正式落地。今天(21日),我市首批遺囑證正式發放,共有近300名重慶老人選擇了將遺囑像存款一樣存起來,以便妥善清晰地處理後事。書寫存放遺囑需多個環節書寫遺囑以及遺囑內容,是相當私密的個人行為,為什麼有老人開始選擇將遺囑象存款一樣存放在第三方機構呢?
  • 立遺囑人平均年齡趨向年輕化 子女仍是主要繼承人
    對此,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分析認為,一是觀念上的改變,立遺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早日訂立遺囑;二是中華遺囑庫對立遺囑人的身體條件有所要求,許多想立遺囑但身體條件不符合的老年人無法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這些因素疊加之下,立遺囑老人的平均年齡下降趨勢較為明顯。
  • 丈夫生前給老人買房,老人也立下遺囑將房留給兒媳,為何最後她卻拿...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審理本案的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長寧法院)是否會支持她的訴訟請求?
  • 立遺囑不僅是為了防範財產糾紛 「排隊辦遺囑」的背後
    據北京第一登記中心主任尹豔賀回憶,遺囑庫剛成立一周就有近千人來諮詢,每天早上都能排出上百米的長隊。  尹豔賀說,起初來諮詢的多是70歲到80歲的老人,近些年60歲到70歲年齡段的老人也越來越多。《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5年間,立遺囑人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72.09歲,年齡趨向年輕化。
  • 老人遺囑寫明「房產由女兒繼承」,為什麼離婚時女婿還能分走一半?
    現在很多老人都會通過立遺囑,把自己的財產明確分配。因擔心子女離婚,很多老人在立遺囑時會寫明財產留給女兒和兒子,意思是女婿和兒媳沒份。這種做法,法律也是支持的,但有時卻出現了事與願違的情況。一、老人遺囑寫明"房產由女兒繼承",為什麼離婚時女婿還能分走一半?
  • 老人立遺囑留房產給小兒子,兒媳迅速翻臉還拿走房產證
    今(16)日,81歲的王茜華(化名)再一次摸出了隨身攜帶的遺囑證,仔仔細細看了看上面的文字,又細細地揣好,兩天前,她在中國遺囑庫重慶第一登記中心立下遺囑。立遺囑的過程有些坎坷,「兒子媳婦兒拿走了我的的房產證。」?王婆婆和家人在中國遺囑庫重慶第一登記中心留影。
  • 保姆照顧老漢十幾天 老人立遺囑贈其房產
    保姆才來十幾天 老漢立遺囑贈房產 兒女非常不滿,認為父親被人騙了  老人的遺產大多會留給子女,宜興官林鎮78歲的劉老漢卻立下遺囑,將所住房屋和所有錢財在其百年之後贈予保姆羅某。對此,老人的女兒和女婿非常不滿,認為老人是被保姆騙了。  陸媛 文/攝  老漢立遺囑贈房產給保姆  在劉老漢家,一見到記者,坐在輪椅上的他就捋起袖子指著腫大的肘關節說,自己30多年前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如今不僅不能走路,而且吃飯、穿衣、大小便都需要人服侍。
  • 老人三改遺囑:有兒女卻給侄子270萬財產
    沒想到,大養子成家獨立後,卻拋下年邁的老人不聞不問。隨著老伴過世,馬大爺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二養子擔起了照顧老人和妹妹的責任。老人被二養子感動,決定立下遺囑,把財產留給二養子和女兒。第三份遺囑:財產留給侄子馬大爺的侄子知道這一消息後,來到老人身邊,照顧老人的衣食起居和晚年生活,於是,馬大爺第三次來到服務中心,要改寫遺囑,把名下財產留給侄子。「我們先是詢問了情況,之後中心繼承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馬大爺立遺囑前進行了口頭調解。」趙旭表示。
  • 未立遺囑如何分配遺產?
    沒有遺囑或者有遺囑但是無效,同時也沒有遺贈撫養協議和遺贈的話,則此時按照《繼承法》中的規定,可以通過法定方式來分配遺產。首先要在法定繼承人當中區分第一順序繼承人與第二順序繼承人。在開始繼承遺產之後,一般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 生前立遺囑避免財產之爭
    但近來因遺囑引發的糾紛卻非常之多,涉及傳統道德、風俗、親情與法律之間的激烈碰撞。隨著現在人們家庭(族)財富的大量積累,財富的有效隔離和傳承變得越來越重要。&nbsp&nbsp&nbsp&nbsp案例一 遺產可否不給「兒媳女婿」?
  • 20多歲立遺囑?有老人立了多份!關於遺囑的這些事
    風俗習慣和法律的較量——公證處「老娘舅」角色越來越重傳統的溫州社會,如果老人想立個遺囑第一選擇就是請家裡人代寫一份或自己書寫。某些跟遺囑性質很類似的「分家」,則通常請娘舅主持,這種形式由來已久但現實操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
  • 日本書店暢銷遺囑 最大的書店有遺囑圖書101種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貝雅玲  一本名為《讓我們來寫遺囑吧》的指南類圖書最近成為日本各書店的暢銷書。不光是這一本,其他有關遺囑的書銷路也非常好,在東京最大的書店之一八重洲書本中心,遺囑類圖書就有101種。
  • 23萬餘個家庭,17萬5千多份遺囑,他們籤下的是「愛的留言」
    然而,這裡每天早上開始就已經是熱熱鬧鬧的了,到訪的基本上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這裡便是中華遺囑庫廣東第一登記中心,老人來這裡都是處理遺囑相關事宜的。據中華遺囑庫廣東第一登記中心主任楊穎儀介紹,這裡每天預約諮詢人數在15-20人之間,目前預約排期已經排到了明年二月。
  • 北京立遺囑已排隊至明年12月 老人可採用手寫+列印提速
    來源:北京青年報老人立遺囑採用手寫+列印提速未來有望全部列印 目前本市立遺囑已排隊至明年12月昨天上午,中華遺囑庫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一個月前,中華遺囑庫推出惠民辦法,考慮到部分老人書寫困難,同時為了節省遺囑抄寫時間,遺囑的通用條款、基本個人信息等部分內容可以採用列印的方式,不過關鍵遺囑信息仍需手寫,此模式可節約一半時間。另外,《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也剛剛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中進行分組審議,此次草案增加了列印遺囑的規定,也就是說未來立遺囑的方式有望採取列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