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江蘇和浙江不選擇「吳」、「越」作為省份的簡稱?

2020-12-19 煮酒君

提到江蘇和浙江這兩個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省份,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會是水網縱橫、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或是溫婉恬靜、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

儘管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但江蘇、浙江擁有相近的地理位置和類似的自然條件,又在歷史上同受吳越文化的影響,因此許多地方都存在相似之處,也常常被一同提起,甚至作為整體使用。

所謂吳越文化,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在如今江、浙一帶建立的吳國、越國發展出的燦爛文化。如今的江蘇和浙江儘管已經大體發展得頗為現代化,但受到吳越文化的影響仍然可以說是非常深刻的。也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山東、陝西分別是魯國、秦國舊地,所以有著"魯"和"秦"的簡稱,而江蘇、浙江作為吳國、越國的故地,卻簡稱"江"、"浙"而非"吳"、"越"呢?

其實,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的一點就是古代吳國、越國的疆域範圍到底是怎樣的。先說說吳國,它乃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所建立,屬於姬姓諸侯國,而根據史籍記載和如今的考古發現,吳國的疆域大體來說包括了如今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南地區,以及如今江蘇、浙江交界地帶的太湖流域。

越國的始祖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屬於是大禹的直系後裔所建立。大禹死後被安葬於背靠會稽山的禹王陵,而越國也以之為國家的中心。據《越絕書·外傳記地傳》記載:"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寫幹。"此處的"浙江"指的是著名的錢塘江,而"就李"位於今浙江桐鄉市西南,"姑末"位於今浙江龍遊縣以北,"寫幹"則是如今的江西餘干縣。由此可見,越國的國境在當時基本位於今浙江省內。

將吳、越二國的疆域放到一起,可以發現它們加起來確實大體上是佔據了今天的蘇南、浙北及其周邊一帶。不過,隨著時代發展和歷史演進,它們的領土也是增增減減,幾經變遷。

舉例來說,當年吳、越極盛之時就曾經與齊、楚等國爭奪地盤,將疆域範圍大大擴張。

說到這裡,一個嚴峻的問題就顯現了出來——歷史上的吳國、越國都曾經同時佔據江蘇、浙江的部分土地,如果直接將江蘇簡稱為"吳",那麼同樣曾是吳國故地的浙北情何以堪;同樣的,如果將浙江簡稱為"越",那越國還曾經在勾踐滅吳後將都城遷到位於今江蘇連雲港市一帶的琅琊,並以此為都長達兩百多年。

由此可見,如果因為歷史上吳國、越國和如今的江蘇、浙江大體重疊,且都是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就將它們一一對應,這顯然是不夠嚴謹的。和上文提到的山東稱魯、陝西稱秦的例子對比就更是如此。歷史上齊、魯兩國長期的主要分布都是在如今山東省境內,而秦國也確實是以如今的陝西省作為老巢,自始至終都在其境內發展。

如今我們所說的江蘇、浙江二省分別是在清朝和明朝時確定了大體的範圍並基本沿用至今,相比於疆域變動頻繁的吳國、越國,顯然使用它們的簡稱江、浙更能準確和具體地表示今天的行政區劃。說到這裡,關於江蘇和浙江名稱的來歷也不得不提及一下。

所謂江蘇,其實是江寧、蘇州兩府名字的首字組合而成。江寧便是古都南京,而蘇州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繁榮的城市,如果說什麼城市能夠代表江蘇,那它們兩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浙江,正如上文提到的,它本是錢塘江的古稱,而作為吳越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浙江省內最大的河流,早在宋代時它就成為了行政區劃"兩浙路"的命名來源。後來元朝設置江浙行省、明朝設置浙江省,都沿用了"浙"字。

由此可見,江、浙二字實際上都具備很強的代表性,它們同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吳越文化。更加重要的是,它們比吳、越更具有地方特色。提到南京和蘇州,人們肯定會想到江蘇省,而錢塘江則是浙江省的重要標誌。相較而言,吳和越之間的界定並沒有那麼明顯和穩定,貿然使用會引發相當巨大的爭議。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人們自然更加傾向於使用江、浙而非吳、越了。

相關焦點

  • 浙江為什麼不簡稱越?和廣東有關
    位於東南沿海的浙江省,簡稱為「浙」。然後就有人提出,還有一個簡稱更能代表浙江的歷史,這就是「越」。浙江省為何簡稱「浙」,而不是「越」?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浙江省與「越」的淵源太深了。別的不說,最能代表浙江地方曲藝的,就是聞名全國的「越劇」。
  • 江蘇簡稱蘇,為何包郵區卻稱江浙滬?
    而傳統意義上的江浙實際上就是指江南,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之地,現今的蘇南、浙北地區(囊括上海)。地方行政區劃最高級別「省」這一稱謂,源自於元朝時期。元朝時,是由中書省總理天下政務,但是元朝的疆域過於遼闊,而坐鎮大都(今北京)的中書省很難對邊遠地區進行實效管理。
  • 我國各省份簡稱的由來
    3、遼寧省簡稱:遼。選擇名稱中的第一個字作為其簡稱,不僅將名稱和簡稱關聯在一起。遼河是遼寧省境內重要的河流資源。遼字作為其簡稱,也可以展現出這一自然風貌。4、吉林省簡稱:吉。選擇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作為其簡稱,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和辨識度。吉林是滿語中「吉林烏拉」的前兩字,意為沿江。
  • 為何江蘇的簡稱是「蘇」,但人們卻叫江浙滬,而不是蘇浙滬
    導讀:為何江蘇的簡稱是「蘇」,但人們卻叫江浙滬,而不是蘇浙滬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上海簡稱是滬,北京簡稱一般都是京,所以人們在提幾個省份的時候都會用這個簡稱來代替它,也方便一些,現在我們國家很多相鄰的省份也經常會被放在一起提起,比如雲貴川,黑吉遼,當然還有我們國家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江浙滬。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省份為什麼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簡稱蜀、閩都帶有「蟲」。難道在上古時代,四川和福建的部族是蟲族嗎?四川的簡稱「蜀」實際與距今5000餘年歷史的古蜀國有直接聯繫。《史記》記載,黃帝的正妻嫘祖,出身於西陵,所在地即為四川境內岷山南段。
  • 漲知識:中國各省份簡稱的命名根據是什麼?省份簡稱順口溜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對應的簡稱,而省份簡稱的由來,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取省份全稱中的一部分作為簡稱比如,北京的簡稱是「京」,天津的簡稱是「津」,東北三兄弟的簡稱是「黑吉遼」,這種簡單粗暴簡稱,一共有20個,分別是:港、澳、臺、黑、吉、遼、京、津、新、藏、青、蘇、蒙、浙、甘、陝、川、貴、雲、寧。
  • 漲知識丨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河南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這古九州的「豫」字,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 全國壓歲錢最多的一個省份,竟然不是江蘇和浙江
    最近有人編制了一份全國壓歲錢分布圖,其中,全國壓歲錢最多的一個省份,竟然不是江蘇、浙江、廣東! 朋友好奇地問:不是江蘇、浙江、廣東?那會是哪裡?江浙粵這三個地方,可都是全國著名的經濟大省,有錢著呢!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豫」字大有說頭
    四川/福建 四川和福建其實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省份為什麼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簡稱蜀、閩都帶有「蟲」。難道在上古時代,四川和福建的部族是蟲族嗎?
  • 湖北省為何不簡稱「楚」,而以相形見絀的「鄂」為簡稱
    文|遠在小河對岸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湖北省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但「楚」的勢力發展範圍過大。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以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
  • 考證:湖北省為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楚」、「荊」?
    大家都知道,每個省份都有一個簡稱。這個簡稱就像一個代碼一樣,現在用途也非常廣。例如,每個城市的車牌號碼第一個漢字,就是這個省份的簡稱。說起每個城市的簡稱,大家都不陌生:山西簡稱「晉」,河南是「豫」,河北是「冀」,北京是「京」,山東簡稱「魯」等等。
  • 省份簡稱的選取標準是什麼?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凸顯地方性文化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而這些省份都有著各自的簡稱,比如遼寧的簡稱是遼,江蘇的簡稱是蘇,青海的簡稱是青,這些省份的簡稱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簡稱取自全稱裡的一個字。但更多的省份簡稱並不是這樣,比如山東的簡稱是魯,安徽的簡稱是皖,湖北的簡稱是鄂,這些省份的簡稱我們雖然大都知道,但是來歷是什麼,如果不是當地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我們在這裡就一起探討下幾個比較特殊的省份簡稱吧。
  • 我國「最知恩圖報」的省份,對六個省份遊客免費,受到媒體讚揚
    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假期,選擇一個好日子,忘掉那些繁瑣的事情,好好地去走一走看一看,感知下大自然的神奇,並尋找內心的平靜,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我國最「知恩圖報」的省份,對六個省份遊客免費,受到媒體讚揚!
  • 廣東浙江有深圳杭州,江蘇:最不該被創新遺忘的省份,捨我其誰?
    廣東浙江有深圳杭州,江蘇:最不該被創新遺忘的省份,捨我其誰?一種觀點認為,江蘇國企眾多,但體制內明顯不太好創新。看看吉利收購了不少海外的車企,技術有質的提升。比亞迪電動車技術也是領先的,而像上汽之類的國企,雖然也很厲害,但是新技術方面似乎一直乏善可陳。
  • 34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
    我國現有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23個省,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是地理常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難於全部記憶,往往只能記住其中的大部份。第一步 先觀察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規律。
  • 江蘇經濟總量比浙江高,那為何還是浙江富裕呢?
    我國現在比較發達的省和直轄市要數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州等,北京、上海、廣州這些自然不用說,作為我國政治經濟以及對外開放的核心,他們城市的發展,當然比其他省份高得多。我們今天談論江蘇和浙江,在你的印象中,浙江省沒有意識到比江蘇省富裕一點嗎?
  • 祖國省份的簡稱大有來頭,都是歷史文化的濃縮,唯湖北的令人費解
    中國的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小名兒,即簡稱。這些小名的起源基本上分為三類:一類是該地區歷史文化,一類是地理區域,另一類是地區突出亮點的首字。例如,山西省簡稱「晉」,因為它是晉文化的發祥地,而春秋時期的晉國也是在此。湖南之所以簡稱「湘」,是因為湘江是湖南的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積澱的亮點。
  • 為何安徽省簡稱不是「安」或者「徽」而是皖?這個字有何特別含義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省份眾多的國家。說起每一個省,都能牽出一段悠久的歷史,而每一個省份也挑選了最能反映省份特點的字作為其標識。在省份或者直轄市的簡稱上,也分為幾類,有的直接從原有的名稱中取一個字:比如北京市簡稱「京「,這個字在漢語中就有首都的意思,與北京作為祖國心臟的地位很相配。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廣東噶老友記起邊度啊~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自1989年起,在國內三十多個省市中,廣東省的GDP力壓江蘇、山東等省份,連續二十多年佔居第一位,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  對於廣東省,別名「南粵」,簡稱「粵」。同時,狹義的粵商指廣府商幫,廣義的粵商則包括廣東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陸豐幫以及其餘廣東各地的商幫。此外,廣東話、廣府話又被稱為「粵語」。凡此種種,都跟廣東省的簡稱「粵」存在直接的關係。
  • 廣東的為何簡稱「粵」,它的來歷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要說的是廣州的簡稱「粵」,如果廣州直接簡稱「廣」的話,我想很多人會想到也許就是廣州的廣,從而沒有更多的聯想;就如浙江的「浙」一樣,沒有起到給比人猜想的效果;兩者各有利弊,前者給人猜想讓人不禁想去探索,為何是「粵」字,而後者簡單易懂,能讓人很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