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歷史探秘:全盛時廟宇林立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全景(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九華山化城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九華山祗園禪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九華山百歲宮(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最早記錄新羅僧地藏事跡的歷史文獻是《九華山化成寺記》。此文載,唐玄宗開元(713-741)末年,「鄉老胡彥」曾請僧檀和尚至九華山開演佛法,廣度男女有情,但為時豪所嫉,官府於是焚其居,廢其教。

當此之時,新羅僧金地藏渡海入華,並來至九華山,就「面陽而寬平」的谷中之地「巖棲澗汲」,虔誠行道修習。不久,金地藏在南陵人俞蕩等幫助下,寫成四部佛經歸山供養。此後幾十年中,足不出山,「跡絕人裡」,在石洞中晝夜閉目端坐,修禪入定,以白土和米烹煮而食。

至德初(756),有青陽人諸葛節等人入山,至於深處,見和尚苦行若此,不忍失聲哭泣,並發願「出帛布買檀公舊地,伐木築室,建成禪宇,請其居之。」建中(780-783)初,郡守張嚴仰藏師高風,厚加施捨之外,又奏請朝廷敕賜新額,是謂「化成寺」。此後,富商大族傾財以獻之,牧賢豪右合禮而敬之,新羅僧俗也追風渡海投其門下,禮而師之。至此,化成寺廣宇崇崇,僧徒濟濟,儼然一大名剎。

儘管如此,金地藏和他的眾多弟子仍然過著清苦的修習生活,「夏則食兼土,冬則衣半火,無少長畬採薪自給」。歲中,地藏本人自領一徒移居南臺,親手編織麻衣,「其重兼鈞」,既當衣穿,又當被蓋,除此之外便一無所有了。此外,地藏又於寺內放生池旁建臺,安置四部經於其上,終日焚香,味其深旨。貞元十年(794)夏,地藏坐滅於本寺,時年九十九歲。

《宋高僧傳》中又有地藏傳,實據《化成寺記》而作,故文多類同,唯將卒年訛為貞元十九年而已。《佛祖統紀》指地藏為成都靜眾寺金和尚無相禪師,清代儀潤所撰《百丈清規證義記》稱地藏「姓金,號喬覺」,這些都是無典無據之說。

傳說金地藏入寂時,頗多瑞兆,其一是寺鐘墜地,堂椽三壞,預告師之將滅;二是寂後按坐勢斂於函中,三年後開函入塔時,顏狀鮮活如生,升動骨節,其聲若撼金鎖,正符於「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的經文;三是建塔之後,塔址發光如火,光成圓狀。

當地僧俗根據金地藏生前的事跡與死後的祥瑞,把他神化為佛經所說的地藏菩薩應世,對其住過的化城寺寺宇文物、肉身塔等加以保護,進行供奉。這樣,至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信仰的專門道場宣告開始形成,這無論是從唐代的社會政治形勢還是中國佛教發展形勢來看,它的出現都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

有關地藏菩薩的經典並不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是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的《地藏菩薩十輪經》。地藏菩薩成了釋迦佛滅後、彌勒佛未生前這一時期內來到人世間執行教化眾生任務的「特使」,因此具有比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更大法力和福德的菩薩,因此不僅在平民百姓中,而且還在帝王將相、豪族巨富中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九華山地藏菩薩信仰的專門道場在中晚唐相交之際形成後,又經過宋、元、明、清各代的擴充、增建,更加興旺發達起來。特別在明代和清代前期,道場發展到了鼎盛時代。這與帝王的護法「功德」是分不開的。明清兩代帝王護持,在蒙恩承澤的全盛時代,九華山寺廟發展至三百餘所,僧眾四、五千人,晨鐘暮鼓、早誦晚唱、香菸紙火,四時不絕。又傳說農曆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日分別為地藏生日、傳道日,因此,每年但逢此兩個日子,朝山進香的善男信女便成群結隊,絡繹於途,進山後,僧寮容納不下,於是便隨地坐臥,自肉身塔殿至山門,摩肩擦背,幾無隙地。因此諸端,俗稱九華山為「佛國仙城」,誠不過分。

相關焦點

  • 九華山四大佛山·地藏菩薩道場攻略
    『九華山』四大佛山·地藏菩薩道場攻略我覺得我是一個腦子不好的人,在我記得住的情況下,必須好好寫出來首先…出行工具從北京到池州高鐵一天只有一個班次。已經去了浙江舟山普陀山,是觀音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道場。還有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來說一下九華山的景區和寺廟。進山是190塊/人,進去幾天不需要重複買票,除了裡面的公交車和纜車票,這個通票是可以到達任何一個地方的,不再需要買其他景點寺廟票。第一天先去了後山的天台景區,圖2,3。
  • 「袈裟之地」地藏王菩薩道場,九華山!
    古有四菩薩,名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又有四大名山,分別住著四大菩薩。觀音普陀山、文殊五臺山、普賢峨眉山、地藏九華山。四大菩薩分別居住於,四大名山之中!今天我們說說地藏菩薩的「九華山」是如何來的?地藏菩薩久遠劫以來,在無量塵剎國中分身行菩薩道,發大等願,救度一切苦難眾生,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薩」。據說在佛滅度後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薩降跡在新羅國—就是現在的韓國。他是新羅國王子,叫金喬覺,在韓國就出家了。二十四歲時攜帶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到中國來,就一直在安徽省青陽縣的九華山上修行,直到九十九歲示寂。
  • 為什麼稱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曾經是道教的福地,然而在東晉時期,杯度禪師在此建立了第一座佛教寺廟:化城寺。據《宋高僧傳》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的王子金喬覺剃度出家,法名:地藏比丘。他為了學習佛法,不遠千裡來到九華山,被九華山的幽翠環境所吸引,於是決定在此學習修行。
  • 民國老照片: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歷史攝影回顧
    引子唐開元年間,新羅王子金喬覺渡海而來,遍訪各地,終在安徽九華山找到修行之地,被後世信眾尊為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亦成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我們搜集大量的歷史資料,尋獲民國期間的珍貴老照片,與秉持善心的讀者朋友們,再看九華山最清靜的瞬間。
  • 旅遊:地藏王菩薩道場,佛教之地,九華山
    地藏王菩薩道場,佛教之地,九華山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非常的深遠,使得在中國的河山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有關於佛教的一些發揚地和宣傳佛教的地方。而說到有名的一些佛教場地的話,大家能夠想像的也是非常的多。而在安徽,不僅僅是有聞名天下的黃山,而同樣有著國家特別有名的名山,九華山。這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也是中國佛教的一個聖地。不僅僅是一個宗教的場所,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的觀光風景區。一些平日裡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九華山作為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是中國非常有名的一個佛教聖地。在來此旅遊的人非常的多。
  •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歷史上真實存在嗎?我們一起來聊聊
    地藏王菩薩在歷史上是誰是很多人會探究的問題。實際上地藏出生在新羅國的王族,俗名為金喬覺,地藏一名為他出家之後的法號。金喬覺長相奇特,力氣很大, 一個人可以打過十個。金喬覺二十四歲的時候剃度出家,當時唐代的中國佛教正是鼎盛時期,於是金喬覺也就是地藏,便航海來到中國,求取大唐佛法。
  • 普賢道場峨眉山,地藏道場九華山
    ◎地藏道場九華山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方圓120公裡。東與太平湖毗鄰,南接黃山,峰嶺連綿起伏,山勢陡峭靈秀,層巒疊嶂。山上佛剎相屬,晨鐘暮鼓,是與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九華山原名陵陽山、幘山。因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九峰最為雄奇,故也稱為九子山。《太平御覽》中稱:「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效有九,故名九子山。」
  •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攻略
    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國著名遊覽避暑勝地。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監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習俗和奇麗的自然風光享譽海內外,尤其在東南亞華人世界更具盛名。九華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稱,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為首的是十王峰。
  • 蓮花佛國,地藏道場;安徽九華山化城寺朝山觀光之旅
    遊九華山,重點景區可分為:山下的地藏菩薩聖像景區,山上的九華街景區、天台景區,閔園景區和花臺景區等。九華街景區是九華山腹地中一顆明珠,佛地中心。明、清以來,為香客遊人集散地。該區仍保持清代風貌,古色古香;九華老街,店鋪古樸,寺廟林立;僧俗共處,香菸繚繞,是九華山人文景觀薈萃之地。
  • 名山: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歷代高僧輩出
    凡佛教聖地,必有高僧大德,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亦不例外。20歲時,讀《地藏本願經》,遂發出世心。天啟二年(1622)出家,先後聽講《首楞嚴經》、《唯識論》,繼入徑山參禪,受菩薩戒後,復遍研律藏。不久後轉而求生西方淨土。亦曾一度以弘律自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住九華山華嚴庵(即回香閣)。此間,曾到地藏塔前發願,後歸寂於靈峰,時為清順治十二年(1655)。一生撰述達40餘種,尤其提倡念佛往生淨土,故被淨土宗人推為本宗第九祖。
  • 殊勝因緣:九華山地藏道場
    九華山終於有了佛國氣象,「丹素交彩,層層依空。巖巒隊起於前面,松檜陣橫於後嶺。日月晦明,以增其色;雲霞聚散,而變其狀。松聲猿嘯,相與斷續,都非人間也」。這就是今天的九華街,其寺即為今天的化城寺。從此九華山佛教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 地藏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
    九華山與袈裟有關係,大師能為我們講說這個故事嗎?  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當初開山,據說是地藏王化身的新羅國[今韓國]太子金喬覺,來到九華山這個地方時,想要找一塊地興建寺廟,聽說當地有一位閔閣老,擁有很多的土地,於是前往向他化緣。
  • 安徽九華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薩的道場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它的門票價格為每人160元,九華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 四大佛教名山菩薩道場
    佛教又是中國第一大宗教,信眾何止千萬,自漢代開始,四大菩薩就已經為信眾熟知,而向佛之人不可不知的四大菩薩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下面讓我們來一一了解!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位於大同市,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巔峰時期寺廟數量達到360宇,以其歷史悠久以及規模宏偉居四大道場之首!
  •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文/七月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疆土面積上,有著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也賦予了這些風景獨特的文化底蘊,不管是名山大川,還是現代都市
  • 中國佛教十大名山:地藏道場九華山
    地藏道場九華山: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公裡,保護範圍174平方公裡。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北緯30°。
  • 九華山何以吸引天下信眾虔誠朝山?一一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紀事
    九華山何以吸引天下信眾虔誠朝山? 一一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紀事曾祥裕 曾海亮9月16日,農曆七月二十九,是地藏王菩薩聖誕日。清晨,我洗淨後虔誠向地藏菩薩上香叩拜。方圓120平方公裡,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九華山的獨特風景吸引世人的目光。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巖構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南朝時,因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
  • 九華山何以吸引天下信眾虔誠朝山? 一一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紀事
    清晨,我洗淨後虔誠向地藏菩薩上香叩拜。之後我在佛樂伴隨下靜心品茶,腦海浮現我上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的往事。地藏王菩薩也稱地藏菩薩,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塑像為什麼是雕刻標準造型
    佛教作為國內信奉者最多的宗教之一,也有佛教四大名山之說,這每座山都是某一位菩薩的道場,其中安徽九華山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在這座山上,有一尊極高的地藏王菩薩雕像,菩薩右手持錫杖,左手託著摩尼寶珠,臉部朝向前方,端莊慈祥,令人心生敬畏。擺放在九華山上的這尊地藏王菩薩像,可庇佑眾生、國泰民安。
  • 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裡的「地藏」是什麼菩薩?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地藏菩薩的道場是安徽九華山。金喬覺24歲時出家。當時唐朝的佛教鼎盛,他就到大唐求法,走到安徽九華山的時候被那裡的美景迷住了,就在山洞裡參禪。山下一名叫諸葛節的長老上山巧遇金喬覺,就與之攀談。得知他是新羅的王族,來大唐求佛法的。諸葛節大受感動,就提出為他建廟宇。當時九華山這塊地方的地主是一個名叫閔讓和的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