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學生而言,並不是人生的終點,只是學生們的起點。通過高考,學生們將會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而這條道路前景如何,全憑學生自己的努力。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於學生們的教育也是越發看重,窮啥不能窮教育,苦啥不能苦孩子,這句話也深深的印在了很多家長心裡。
學生數量的增多,也讓學生們之間的競爭壓力更加激烈,尤其是像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競爭最為激烈。
據數據顯示,河南省2020年高考人數高達115.8萬人,而這其中有46.74萬學生是復讀生,佔總人數的40.36%,這也就表示著在河南省考生中,每10個人裡面就會有4個是復讀生,競爭十分激烈。
而河南省也以高數量的復讀生,在全國排名第一。都說高考是「一分擠掉一千人」,但是放在河南身上的話,用「一分擠掉一萬人」都不為過。
復讀生的不斷增長,對於應屆生來說並不算公平,畢竟復讀生有應對高考的經驗,而且還多學習了一年的時間,自然比不過他們。
而為了緩解這一個現象,教育部發布了通知,高考復讀生迎來一個「壞消息」,但是對於應屆生來說卻是好消息,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啊!
教育部發布通知
1.禁止公立高中招收復讀生
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多省份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表示:禁止公立高中招收高考復讀生,不允許設立高考復讀班。
據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很多省份都發布了相關通知,比如雲南省、貴州省、河南省、黑龍江省、四川省、湖北省等省份,都不再允許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這則消息也意味著,高考復讀生不能夠再去公立高中進行復讀,想要復讀的話只能去私立高中或者是輔導機構,但是私立高中那昂貴的學費,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夠承擔的起。
而對於應屆生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了,這則消息的發布,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復讀生的數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會小很多。
2. 已錄取但未入學的學生會受到限制
打個比方,學生通過高考成功的考上一所大學,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入學,或者是開學後便退學復讀了,那這類學生在復讀的時候,會受到一些限制。
其實學生這樣做,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浪費,佔據了學校的錄取名額但是卻不入學,那對於學校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而這項規定也是河南發布的規定,也是為了讓學生們更重視志願,不要輕易的對自己的選擇反悔,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兩個消息,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復讀生不能夠在隨心所欲的選擇復讀,只能夠拼盡全力的去努力學習,而不是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復讀上面。
許多家長對於這項規定也表示很無奈,畢竟高考不是十拿九穩的事情,若是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失利,那是否應該選擇繼續復讀,也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復讀生如何面對高考?
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順利的通過高考,很多學生由於諸多因素,導致高考失利,成績受到很大影響,本來能夠考出個好成績卻沒有發揮出來,自然也會不甘心的選擇復讀一年,而復讀生如何正確面對高考呢?
1. 調節好自身心態
復讀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壓力太大,除了同學、老師和父母的壓力之外,自己也會有非常大的壓力,常常讓很多學生承受不住壓力,從而開始自暴自棄。
既然選擇了復讀,那就一定要有承擔壓力的心理準備,懂得調節好自身心態,以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高考,平常心能夠減少很多壓力。
2. 勞逸結合
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一定不要將自己逼的太緊,若是過於勞累疲倦,很容易就會適得其反,讓成績出現下降的趨勢,不如勞逸結合,時常讓自己放鬆下,調整好身心健康,這樣也有益於更好的投入學習。
3. 設定好目標院校
只有擁有一個目標,學生們才能夠不斷向前進,努力向目標奔跑。人最怕的就是沒有目標,連個前進的方向都沒有。而只有設定好目標院校,才能夠不斷為之拼搏努力。
4. 全力以赴
高考復讀生本身就要付出雙倍的努力,在最後的一年之中,學生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比別人更加努力,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也要適當的勞逸結合,兩者之間要衡量好。
高考只是學生們的起點,並不是學生的終點。即使高考失利也能夠通過其他方法來實現成功,比如專升本、考研等等方法,並不是只有復讀一條路可以走。
距離學生們高考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年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高三學生一定要多加努力,好好複習所學知識,爭取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成功考上心儀的大學!
今日話題:你對復讀生有什麼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的寶寶們記得收藏和分享哦!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