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格鬥、功法為主要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春秋時期稱技擊,漢代稱武藝,清初稱武術,民國稱國術,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命名為「武術」
武術源於中國,跆拳道源於韓國,這兩種都可以用來鍛鍊身體,但是效果是有明顯差別的:
中國武術的效果對身體的好處更多,而且實用性更強,如果小孩要選擇一種來提高體質,最好選擇中國武術,不但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有一定的防身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對比中國武術和跆拳道吧。
武術和跆拳道的區別是什麼?
目的差異
中國武術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武術講究的是形意結合,進行的是全身的鍛鍊方式,面面俱到。
而跆拳道以腿法為主,主要用來連腿功,其他身體部位鍛鍊效果極低,實用性明顯不高。
實用差距
中國武術不僅僅是強身健體,而且還具有很好的防身作用,結實的體質可以用來因對各種危險情況,而且中國武術已走出國門,擊敗了很多世界各地高手;而跆拳道的實用性明顯不強,而且幾乎沒有使用跆拳道擊敗高手的案例,就足以說明中國武術要比跆拳道要強。
內容差異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可以練習的招式非常豐富,可以根據不同的體質情況來進行選擇,適合絕大多數人練習;跆拳道主要以退腳為主,實在太過於片面,對身體條件有較大的要求,只適合少部分人練習。
效果差異
嚴格的說來,跆拳道也屬於武術的一種吧,跆拳道可以鍛鍊出來的效果,武術完全可以做到,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武術能做到的,跆拳道去未必做得到。
結論:選擇武術對孩子更好
中國武術的自我修練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
中國武術中的外柔內剛性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中和之性。
中國傳統武術,通過武化流傳,習武可以強身健體,二來可以防禦敵人進攻。習武之人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武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理應學會武術這一生存技能,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
讓我們從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滿安全感,精壯神足,具有安然自勝的實力。這是我族歷代沉澱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