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這些大湧老照片,喚醒了多少大湧人的記憶!

2020-12-09 騰訊網

滄海桑田

歲月變遷

能留住這些景象的唯有老照片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高樓日漸增多、道路平整寬敞

……

這些,是新一代大湧人

對日新月異的家鄉的直觀感受

激蕩歲月,共同見證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大湧鎮老照片徵集活動

已經開始有一段時間了

今天,大湧君就為大家帶來了部分老照片

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大湧人的記憶

那些年的「一磚一瓦」

旗南村舊「村府」牆壁上的裝飾字。(旗南村供圖)

青崗幼兒園,現為青崗村居委會地址。(青崗幼兒園供圖)

卓山中學舊校舍(蕭耀南供圖)

1995年3月,在德政路建成的大湧鎮人民政府辦公大樓。

2005年建成的大湧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

2008年,大湧鎮紅木乾燥中心成立。

2012年,建成的嵐田抗鹹水庫。

那些年的「重要儀式」

民國廿七年十月十二日南村保龍團成立。(旗南村委供圖)

1987年2月,大湧鎮人民政府成立,圖為掛牌儀式。

1993年8月28日,105國道大湧支線竣工通車。

1999年12月18日,大湧鎮頤老院舉行奠基典禮。

2001年12月6~7日,大湧鎮舉行中國首屆紅木家具發展研討會暨大湧紅木家具精品展覽會。

2005年11月,青崗社區舉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首發儀式。

2010年,大湧鎮新開湧起鳳環中橋通車剪彩儀式。(網友農民大叔供圖)

那些年的「芳華」

上世紀三十年代,起鳳環學校(今起鳳環幼兒園)建成時的情景。(起鳳環村委供圖)

起鳳環學校(今起鳳環幼兒園)建成時的情景。(農民大叔提供)

青崗最早的書塾,現在是黃氏大宗祠地址,攝於1934年7月。(青崗幼兒園供圖)

1977年,大湧公社堂石小學第八屆初中畢業班師生合影。(疊石村委供圖)

1979年,中山縣大衝中學79屆高二(1)班畢業同學留念(疊石村委供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黑白照,現在隨手就能用手機拍照的年輕一代,沒法想像當年人們對拍攝這樣的照片的重視和珍貴程度。(疊石村委供圖)

1986年,攝於旗南小學。(旗南小學供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卓山中學老師工作照。(蕭耀南供圖)

南文村口成記雜貨店,拍攝於1988年,改革開放10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可以從雜貨店裡買到不同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酒、煉奶、汽水、罐頭等,甚至進口的香菸、紙巾都可以買到。(網友tino供圖)

一張照片記錄一抹回憶

一抹回憶牽出一個故事

一個故事代表一段歲月

哪張照片讓你回憶起了那些年?

如你家中也有珍藏的老照片

可以分享給大湧君

說不定獎金就是你的了!

大湧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老照片

徵集活動獎金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3000元+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各2000元+證書

三等獎3名:獎金各1000元+證書

優秀獎10名:獎金各200元+證書

另外,提供以上照片的作者均可獲得

採用照片1張/20元的獎勵

請記得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和銀行帳號哦~

*部分照片由網友提供,由於時間久遠,文字描述方面可能存在不準確之處,請大家在留言區留言,一起完善照片的信息。

(圖、文/大湧鎮宣傳辦,除署名外的圖片來自《大湧鎮志》,由大湧發布編輯部編輯,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定格記憶 收藏歷史
    ……    以上幾段話是《老照片》出版初期,馮克力寫在徵稿啟事裡的內容,延用至今。    1996年12月下旬,《老照片》叢書第一輯正式出版。甫一問世,便創造出單輯銷量40萬冊左右的紀錄,掀起一股老照片出版熱潮。
  • 老照片:80年代的黑龍江哈爾濱,帶你看記憶中的老哈爾濱
    這是一組上世紀80年代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昔日這裡的樣子,通過這些昔日老照片帶大家去重溫老哈爾濱的舊時光,找回曾經記憶中的哈爾濱。圖為昔日哈爾濱中央大街,這樣的中央大街有多少人還記得?圖為上世紀80年代藍天白雲下的哈爾濱霽虹橋,那時的天空很藍。
  • 一組老照片喚醒嵐島歷史記憶
    日前,「老照片·石頭厝」主題攝影展在實驗區圖書館開展。現場展出記錄平潭歷史的老照片和石頭厝等攝影作品150幅,涵括了老街建築與社會人文,同時也展示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平潭城市交通、群眾服飾、生活場景變遷的對比作品。攝影展由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主辦、實驗區攝影家協會協辦、平潭海角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承辦。
  • 喚醒沉睡的記憶
    是不是只有人類才會在駐足停留的瞬間試圖喚醒沉睡的記憶呢?不管是否唯一屬於人類,回望來路最是人類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走進《瞻望鄉關》,就走進了曾經的大街小巷感受別樣的繁華和喧囂,就走近了似有若無的古老城牆見識廣安的悠久和滄桑,走近了一方水土養育的魅力人格,走進了如浮雲悠悠遠去的鄉風民俗,走進了時空隧道回歸到過往,走近了揮之不去歷歷如在眼前的甜美鄉愁。
  • 老照片記錄150年前廈門影像 廈門收藏愛好者從國外網站高價買下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柯笛) 買下12張廈門老照片,竟花費近13萬元!近日,廈門收藏愛好者陳亞元從國外網站高價買下12張蛋白老照片。據介紹,這些照片拍攝於19世紀70年代,記錄了當時廈門的賽馬場、停泊著船舶的廈門港、鼓浪嶼番仔球埔等場景。  這些照片有什麼特殊價值?為什麼要買下它們?
  • 影像回憶——懷舊老照片收藏
    老照片作為收藏的一個細分類別,近幾年尤其受到人們關注。一方面,老照片中包含了很多時代的記憶,和永恆的瞬間。當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時,回頭看看老照片,那時的一縷記憶瞬時鮮活了,腦海中無數的場景也被激活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老照片收藏。
  • 老照片裡的四川自貢,帶你尋找昔日的城市記憶
    這是一組四川省自貢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著這座城市昔日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重溫這座城市的舊時光,去尋找昔日的記憶。圖為昔日自貢廣播電視中心周邊的街景,那時道路上的車很少,路面看起來十分的空曠。
  • 老照片:記憶中的安徽安慶,這裡有你的回憶嗎?
    這是一組安徽省安慶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這座城市昔日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去看看昔日的安慶,尋回記憶中安慶的樣子。圖為安慶江邊,邊上的那個是安慶振風塔。安慶,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在長江下遊北岸,是一座沿江城市。
  • 老照片:記憶中的河南洛陽,帶你追尋昔日的老洛陽
    這是一組河南省洛陽市的老照片,記錄了這裡往日的時光。通過這組老照片,帶大家看這裡曾經的模樣,帶大家重回記憶中的老洛陽。洛陽,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武則天稱帝後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洛陽,一座有著古老記憶的城市,這裡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座城市也在日新月異。這些老照片是否喚醒你對洛陽的歷史記憶?
  • 收藏老照片 方法很重要
    在成都,也有著一批攝影作品收藏愛好者,他們或痴迷於歷史韻味濃鬱的老照片,或鍾情於充滿現代性思考意義的新照片,相對於火得不能再火的書畫市場,攝影作品收藏不僅做假極少、價格親民,而且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收藏老照片 成都人不少  近年來,在成都乃至全國,老照片收藏市場異軍突起。
  • 老照片!成武記憶,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屬於我們成武人的,獨家記憶! 這些老照片 真實的反映了 成武那年、那月的歷史印跡。集中徵集時間結束後,仍將繼續接收老照片。   徵集內容   由縣內外各界人士收藏或拍攝的,反映成武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發展變化的各個時期的各類老照片(時間範圍於2010年以前)。具體包括:   1、反映各個歷史時期成武經濟社會發展及重要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工程建設的照片。
  • 福鼎小城故事值得收藏的兩張明信片
    福鼎小城故事值得收藏的兩張明信片 小 城 故 事 我們的共同記憶 福鼎市檔案館館藏照片明信片
  • 老照片收藏達人:35萬張照片 回看百年歷史
    【現場】老照片收藏者 康學松  這張照片是1953年的宣武門,60年代初期已經給拆掉了沒有了,這是老北京城門樓子非常全的一張照片。包括這展示了城牆,全部都帶著;包括你看這塊的四合院,這四合院多完整;然後過去的老公交車,它是環著這個城走的。  【同期】老照片收藏者 康學松  我叫康學松,是一名攝影師,又喜歡收藏老照片。
  • 龍應臺失智母親最念杭州桂花,寧波晚報說樂慈對喚醒記憶很有心得
    「不是我不給媽媽錢,實在是她身上有多少就用多少,看見喜歡的布料就要買回來,看見我們喜歡吃的菜,像毛豆芋艿什麼的,就整袋整袋地買回家……」小女兒說,母親對子女一直很上心。同時,在家裡要一些相應的準備,比如做好防滑工作,防止老人跌倒;一些簡單的事情儘量讓老人自己做;可藉助一些芳香療法、看照片、聽老歌等方式,喚醒他們的記憶,保持身體機能,延緩記憶退化的進程。
  • 大湧疊石新開湧橋通車
    下一步,大湧有關部門將會在翠華路和環鎮路交界路口、古神公路和翠華路交界路口設置交通標誌和紅綠燈,以確保過往車輛行人在這些設置的引導下暢通、安全行駛,屆時,舊的疊石新開湧橋也將逐步限行或封閉。    可快速到達橫欄、古鎮等地    據介紹,疊石新開湧橋全長84米,寬33 .5米。該橋建成通車後,翠華路將由「斷頭路」變成一條全線貫通的交通要道。
  • 舊時光的「獨家記憶」還留著嗎?曬回憶,修復老照片,來這裡
    一張老照片,就是一段歲月一抹回憶、一個故事馬上就是「6·9」國際檔案日了翻開那些老照片回憶的大門也被打開這些照片是否勾起你的很多回憶記憶中的老照片照片留影看看老一輩眼中的小城究竟是哪般模樣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是時光凝固的縮影你的家中是否也有這樣的老照片?有有有!
  •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法國女學者「喚醒」老照片(組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法國女學者「喚醒」老照片(組圖)   四千張照片重見天日  這些照片能夠在沉睡70年後重見天日十分偶然。1932年衛德驥神甫乘船來上海,沿京杭大運河北上時,隨身攜帶著四架相機,一架最早的攝像機以及一整套的可攜式衝印設備。在10個月的旅行中,這位攝影愛好者以記者般的觸角,用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忠實記錄了運河兩岸江南農村百姓的動人瞬間,帶回近4000張照片。
  • 一組明星老照片,青澀的高圓圓,倪萍還在當主持人,張張值得收藏
    一組明星老照片,青澀的高圓圓,倪萍還在當主持人,張張值得收藏!陳紅陳紅出演的嫦娥,充滿滿滿回憶啊,真的是太美了。全智賢全智賢年輕的時候就非常的有氣質,很甜美,可以說不僅是有顏值,還有演技!你猜你位小夥是誰?
  • 收藏穿越老照片 用溫暖的目光看現在
    對於初試藝術品投資市場的藏者而言,入門門檻較低的老照片確實是不錯的選擇,想做到形成氣候被市場認可卻也很難,仝冰雪作為最早老照片收藏家之一,對此頗有心得。在與《證券日報》的對話中,仝冰雪結合自己的老照片收藏之路,為初入門者提供了實用且中肯的建議。
  • 數萬張流落的家庭老照片裡,藏著中國人怎樣的共同記憶?
    那些曾經承載著人們珍貴記憶的老照片都去了哪裡?比我們小時候的照片更老一點的照片呢?2000年,時任《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的晉永權注意到了那些黑白老照片。他在逛舊貨市場時,發現這些照片散落在地攤上,幾塊錢一沓,任人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