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不斷增強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2020-12-21 中國張掖網

  2020年前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影響,中國經濟面臨多年未遇的嚴峻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經濟運行穩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好轉,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下一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持續增強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勢頭。

  經濟活力不斷激發新興領域動能增強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

  2020年前三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好轉,經濟運行穩步恢復,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一、經濟運行持續恢復

  前三季度,我國GDP為7227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0.7%,上半年為下降1.6%,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三次產業累計增速均實現了正增長,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二、各行業發展總體好轉,生產形勢向好

  三季度,各行業增加值增速較二季度均有所提高,工業、建築業、金融業、房地產業,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5.6%、8.1%、7.9%、6.3%和18.8%,合計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4%,比二季度提高12.8個百分點。

  三、投資拉動作用持續,消費復甦勢頭增強

  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步復甦,投資增長由負轉正,對外貿易保持增長,三季度三大需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較前兩個季度均有明顯改善,共同拉動經濟增長。

  居民消費需求得到釋放,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增強。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向上拉動GDP1.7個百分點,年內首次轉正,較二季度上升4.0個百分點。

  穩投資政策落實顯效,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2.6個百分點,較二季度回落2.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3.1個百分點。投資增速轉負為正以及工業存貨增長,是資本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

  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淨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逐季增強。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正向拉動作用。

  四、新動能支撐作用凸顯,經濟活力進一步激發

  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向好,新興領域動能增強,市場主體激發新活力。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高於同期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7個百分點。以新技術為引領的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保持增長,1月份至8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9.2%、7.9%和6.0%。前三季度,網上商品零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生豬產能穩步恢復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

  前三季度,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發展,積極應對洪澇災害,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全力落實生豬穩產保供政策措施,夏糧早稻實現增產,秋糧有望豐收,生豬生產保持穩步恢復勢頭,農業生產總體穩定發展。

  一、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

  夏糧早稻合計增產44.8億斤。2020年全國夏糧早稻產量合計3402億斤,比2019年增加44.8億斤。其中,全國夏糧產量2856億斤,增加24.2億斤;全國早稻受洪澇災害影響,單產下降2.7%,得益於播種面積增長6.8%,早稻產量達到546億斤,增加20.6億斤。

  秋糧有望再獲豐收。從播種面積看,今年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各地加大了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儘管洪澇災害、颱風等對南方部分地區、東北局地秋糧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整體來看對秋糧生產影響有限。目前,全國玉米、中稻和一季晚稻、大豆等秋糧作物已基本收割完畢,雙季晚稻正處於產量形成關鍵期,距成熟收穫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後期天氣正常,今年秋糧生產有望再獲豐收。

  二、生豬產能繼續回升,家禽生產持續向好

  前三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5251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57萬噸,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個百分點。

  生豬出欄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生豬存欄呈恢復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36186萬頭,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個百分點。

  牛羊生產基本穩定。前三季度全國肉牛出欄3093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43萬頭;全國羊出欄21049萬隻,比上年同期減少733萬隻。

  家禽生產穩定增長,禽肉、禽蛋產量增加。前三季度全國家禽出欄107.9億隻,比上年同期增加5.9億隻,增長5.8%;禽肉產量1639萬噸,增加100萬噸,增長6.5%;禽蛋產量2493萬噸,增加121萬噸,增長5.1%。

  三、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漲幅進一步回落

  三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14.8%,受生豬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拉動,漲幅比二季度回落6.3個百分點。

  三季度稻穀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3%,小麥下降1.2%;由於生豬產能持續提升,帶動飼料消費需求增加,玉米上漲8.5%、大豆上漲4.4%;水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下降3.0%;蔬菜上漲9.1%;生豬上漲59.0%,隨著生豬市場供應逐步恢復,漲幅比二季度回落30.3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逐步復甦企業利潤持續增長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司長盧山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影響,我國工業經濟面臨多年未遇的嚴峻局面。前三季度,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生產生活有序恢復,消費信心逐步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持續改善,增長動力不斷加強,工業經濟穩步恢復。

  一、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工業生產逐季回升

  復產水平不斷提高,二季度以來企業復產水平持續好轉。截至9月下旬,有73.2%的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八成以上,較6月中旬上升4.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情況整體接近正常水平。

  工業增速持續回升。1月份至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分行業看,1月份至9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2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比上半年增加11個。

  二、裝備製造業帶動增強,高技術製造業較快增長

  裝備製造業增長加快,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三季度,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較二季度加快2.3個百分點。

  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新興產品增長強勁。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三、原材料製造業穩中有升,消費品製造業明顯好轉

  原材料製造業生產持續平穩增長,多數產品增速回升。受基建投資項目拉動,三季度原材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較二季度回升1.3個百分點。

  消費品製造業增速轉正,拉動工業生產加快增長。三季度,消費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5%,二季度為下降0.2%。消費品各行業普遍好轉,9月份增速較上月均有所回升或由負轉正。

  四、產能利用率提升,企業利潤穩定增長

  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較二季度回升2.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回升0.3個百分點,已恢復到近年較高水平。

  企業利潤持續改善,累計降幅逐月收窄。8月份在市場需求回暖、成本壓力緩解等有利因素帶動下,工業企業利潤延續較快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9.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73%,連續4個月同比提高。

  儘管三季度以來,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工業經濟形勢繼續向好,但從前三季度累計看,工業生產增速仍在低位運行,產能利用水平仍低於同期,企業利潤下降,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存在困難。下一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增強經濟內生動力,不斷鞏固工業經濟穩步恢復勢頭。

  能源消費繼續回暖能耗強度升幅回落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

  前三季度,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持續推進,國民經濟穩定恢復,能源生產穩中有增,基礎性保障作用有效發揮;能源消費繼續回暖,結構持續優化,單位GDP能耗升幅不斷回落。

  一、能源生產穩中有增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生產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原煤生產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同比下降0.1%,基本維持同期水平。

  油氣生產加工加快。油氣生產企業加強供應力度,積極釋放優質產能。前三季度,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增長8.7%。

  電力生產由降轉增。前三季度,發電量同比增長0.9%,上半年為下降1.4%,其中8月份、9月份分別增長6.8%、5.3%,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5.1個、0.6個百分點。分品種看,火電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個百分點;水電增長0.9%,增速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7.3%;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繼續快速增長,分別增長6.4%、10.0%、7.2%。

  二、油氣進口增長加快

  根據海關總署快報數據,前三季度,原油、天然氣進口增長加快,原油進口4.2億噸,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8個百分點;天然氣進口7373.1萬噸,增長3.7%,加快0.4個百分點。煤炭進口由增轉降,進口2.4億噸,下降4.4%,上半年為增長12.7%。

  三、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清潔電力生產比重明顯提高。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一次電力生產佔全部發電量比重為29.2%,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天然氣、一次電力等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佔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

  四、能源消費繼續回暖

  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能源需求逐步回暖,消費增速由負轉正。初步核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0.9%,上半年為下降0.2%。佔全社會能源消費六成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增長1.1%,上半年為下降0.4%,其中電力、鋼鐵、化工、石化、建材、有色等六個主要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增長1.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其他行業下降3.1%,降幅收窄2.9個百分點。

  五、能耗強度升幅不斷回落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2%,升幅比上半年回落1.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3.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由升轉降,下降0.1%,上半年為上升0.9%,一季度為上升4.5%。

  服務業韌性強勁新動能高速成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杜希雙

  進入三季度,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繼續顯現,我國服務業主要經濟指標不斷改善,發展動能增強,景氣度持續提升,呈穩定恢復態勢。

  一、服務業回升明顯

  服務業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速由上半年同比下降1.6%轉為增長0.4%。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5.4%,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服務業企業生產經營穩定恢復。1月份至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降幅比1月至7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收窄。

  服務貿易逆差明顯減少。1月份至8月份,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下降,但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於進口,服務出口同比下降2.2%,服務進口同比下降24%,服務貿易逆差同比減少5275.2億元。

  二、新動能增勢良好

  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9%和7.0%,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3個百分點,較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新服務形態高速成長。前三季度,電商促銷呈多頻態勢,線上直播屢創交易額新高,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達15.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線上消費加速普及,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線上服務需求旺盛。1月份至8月份,全國移動網際網路累計流量達1038.8億GB,同比增長33.7%;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3.8%。

  三、服務業景氣繼續擴張

  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高於榮枯線。9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比8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服務業恢復有所加快。

  服務消費加快恢復帶動作用增強。三季度以來,餐飲、休閒、旅遊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行業限制逐步放開,服務消費快速升溫。9月份,批發和零售業生產指數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增速達2.9%;住宿和餐飲業指數增速雖然同比仍下降5.7%,但自6月份以來降幅加快收窄,復甦態勢明顯。

  下階段,隨著「六穩」「六保」工作深入實施,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需求進一步擴大,支持服務業企業生產經營有利因素不斷增多,服務業發展有望持續向好。

 

 

編輯: 鄭明圓

相關焦點

  • ...保障有力有效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投資增速由負轉正、消費復甦態勢不斷鞏固、就業形勢穩中趨好、居民收入名義增速穩定回升……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投資、就業、消費等領域恢復向好,經濟加快復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下一步,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兜牢民生底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打牢堅實基礎。
  • ...趨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儘管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同時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經濟展現出了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較大,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未發生改變——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健康發展態勢不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2020年一季度,經濟雖受疫情衝擊影響出現負增長,但部分民生保障領域和新動能領域仍保持增長甚至較快增長,而且整體經濟正呈現出恢復勢頭,顯示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發生改變。
  • 6.2%:透視中國經濟的信心和韌性——解讀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縱觀國際國內環境,挑戰中蘊涵機遇,壓力下孕育動力。前三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 ...動能加速集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經濟增長實現了由負轉正,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工業生產明顯回升,能源生產加快恢復,新興服務業逆勢增長,整體經濟穩步復甦態勢明顯。
  • 2020年全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 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省份排名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陸續發布了自己的經濟「三季報」。據記者統計,截至10月25日,已有27個省份發布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相比上半年,各省份增速持續回升,其中有14個省份的GDP增速達到2%以上,最高的貴州達到3.2%。總體上看,長江中上遊地區增速持續領先。
  • 統計局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下)  投資降幅明顯收窄、消費方式創新發展、就業形勢逐步改善、物價漲幅趨勢回落、收入名義增速回升……總體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
  • 【盤點前三季度我省經濟數據】新動能不斷蓄積 助推全省經濟穩中有...
    ,在確保傳統動能貢獻不減的情況下,我省工業新動能不斷蓄積,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高於全省規上工業平均增速,工業機器人、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明顯,成為我省經濟運行中的亮點。作為我國風力發電機行業龍頭企業,西安中車永電捷力風能有限公司通過不斷地技術創新,優化流程,激發活力,形成強有力的發展動力。企業產品從單一的風力發電機生產,延伸到整個風電裝備產業鏈,在陸上、海上、海外、服務四大市場實現新的突破。
  • 多部門解讀前三季經濟數據:關鍵經濟指標「裡子」厚實
    來源:經濟日報關鍵經濟指標「裡子」厚實——多部門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1.54億噸,同比增加1.81億噸、增長6.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萬億元,同比增長8.2%
  • 國家統計局解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
    完善文化統計分類標準 提升統計服務水平——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殷國俊解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統計保障,建立科學可行的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制度,國家統計局近日頒布了新修訂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
  •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就國務院批覆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
    有關負責人:是這樣的。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採用的是產生於前蘇聯、東歐國家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為更加準確地反映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更好地體現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滿足經濟新常態下宏觀經濟管理和社會公眾的新需求,實現與國民經濟核算新的國際標準相銜接,提高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和核算數據的國際可比性,國家統計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對2008年SNA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從主要商品結構看,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11月份,通信器材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43.6%、32.3%、24.8%。從銷售形態看,前11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實體店的銷售也在恢復。「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常態化增長,消費仍然會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撐引擎。」
  • 國家統計局:中國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從下階段來看,中國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付凌暉介紹,從生產來看,生產的恢復面在擴展,平衡性在改善。
  • 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冠軍——國家統計局解讀2019年經濟數據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1%;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1月17日,國家統計局亮出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成績單。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 歐元區經濟內生動力增強
    本報記者 吳 剛攝   核心閱讀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歐元區和歐盟的國內生產總值延續增長勢頭,同比分別增長1.6%和1.9%,環比增長0.3%和0.4%。這主要得益於家庭消費支出的增長和商品庫存增加。
  • 國家統計局-清華大學「數據開發中心」成立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6月29日,國家統計局、清華大學共同舉行國家統計局-清華大學共建「數據開發中心」揭牌儀式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邱勇共同出席並為「數據開發中心」揭牌。
  • 2020年前三季度玻璃纖維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一、前三季度行業整體經濟運行概況   (一)玻纖紗價格快速上漲,行業利潤增速再創新高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玻璃纖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6%,扭轉了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局面,實現正增長;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0.98%,增幅創造歷史新高。
  • 減稅降費「紅利」不斷 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信心 增強企業獲得感
    「十三五」時期,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接連出臺,不僅減輕了千千萬萬企業的負擔,更增強了企業獲得感,增添了經濟發展的底氣和信心。減稅降費有「精度」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外部環境中的挑戰因素明顯增多。對於企業來說,越是風險挑戰增多時,越要提高質量和效益,依靠自主創新增加收益、抵禦風險。
  • 前三季度寧波實現GDP8762.3億元
    原標題:前三季度寧波實現GDP8762.3億元 寧波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主要經濟指標延續了穩定復甦向好的勢頭。昨日(10月26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公布了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62.3億元,同比增長1.9%,比上半年回升2.5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加快恢復。
  • 重點來了丨亮眼!11月國民經濟數據超有看點!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11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11月份,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戳視頻,一起看看這份新鮮出爐的成績單。
  • 統計局:下階段我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我國四季度生產和需求穩步回升,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下階段我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今天我們進行經濟數據例行發布,我們邀請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下面我們首先請付凌暉先生作介紹。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付凌暉: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按照慣例,我先通報一下11月份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然後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