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下)

  投資降幅明顯收窄、消費方式創新發展、就業形勢逐步改善、物價漲幅趨勢回落、收入名義增速回升……總體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下一步,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投資降幅明顯收窄 回升態勢充分顯現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 彭永濤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穩投資各項工作,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民間投資降幅持續收窄;民生保障、高技術等領域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投資到位資金等回升較快。

  一、投資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1月份至4月份、一季度和1月份至2月份分別收窄3.2、7.2、13.0和21.4個百分點,呈逐月收窄態勢。

  二、民生領域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上半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18.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下降0.5%。

  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5.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投資同比增長5.5%,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3.7個百分點。

  三、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

  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6.7個百分點。

  四、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製造業等三大領域投資繼續改善

  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2.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6個百分點。部分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實現正增長,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6%,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0.8%,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9.2%,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0.4%。

  房地產開發投資由降轉升,上半年同比增長1.9%,而1月份至5月份為下降0.3%。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

  五、民間投資穩步恢復

  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7.3%,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

  六、投資先行指標明顯向好

  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同比增長13.5%,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5.6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新高;投資到位資金也由下降轉為持平,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速高達23.0%。投資先行指標的明顯改善,預示著投資將有望繼續保持回升的勢頭。

  消費方式創新發展 市場銷售持續回升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 藺 濤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月份以來,市場主體加快復商復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費有序增加,市場活力逐步提升,市場銷售持續改善;消費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型消費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一、消費品市場持續好轉,回升態勢逐漸鞏固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改善。扣除汽車類商品,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降幅比5月份收窄2.5個百分點。

  二、城鄉市場同步改善,鄉村市場好於城鎮市場

  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9345億元,同比下降1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911億元,下降10.9%。從月度數據看,自3月份以來,城鄉市場均實現連續4個月回升。6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和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0%和1.2%,降幅分別比5月份收窄0.8個和2個百分點,城鄉市場規模均已接近上年同月水平。

  三、線上消費持續增長,實體店零售加快好轉

  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

  上半年,在限額以上單位有店鋪零售中,各類業態商品零售均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四、商品零售恢復較快,餐飲和住宿行業持續改善

  上半年,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7%,其中,二季度商品零售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1個百分點,月度商品零售連續4個月好轉。

  上半年,餐飲收入同比下降32.8%,其中,二季度餐飲收入比一季度收窄23個百分點,餐飲收入連續3個月好轉。從客房收入看,上半年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客房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超過7個百分點。

  五、商品供給穩定充足,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上半年,消費品工業生產中食品製造業增加值接近上年同期水平,降幅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低0.8個百分點;醫藥、計算機等電子設備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

  市場活躍度持續回升。6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在榮枯線以上,餐飲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在榮枯線以上。

  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重點群體仍需關注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 張 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面臨多年少有的較大壓力。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就業出現改善勢頭。但隨著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當前就業壓力依然較大,要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一、綜合多項指標看,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二季度,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就業形勢逐步改善。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6.0%、5.9%、5.7%,呈逐步回落,其中6月份失業率較2月份的頂峰下降0.5個百分點。前期因疫情影響退出的勞動力陸續返回,絕大多數已重新尋找並找到工作。6月份,城鎮勞動參與率較2月份上升10個百分點左右,比1月份高約0.6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水平接近。6月份,城鎮就業總量較2月份增長超過19%,就業人數已超過1月份,且多數行業達到疫情前水平;城鎮就業人員中在職未上班比重從2月份的近50%降至1%以下,已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

  二、當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穩就業任務十分艱巨

  雖然就業形勢較疫情初期有所好轉,但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企業用工需求偏弱,失業率高位運行,總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6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仍高0.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外來農業人口(主要是進城農民工)失業率同比高0.7個百分點。在整體失業率下降背景下,16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近幾個月持續上升。同時,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還需一段時間。

  三、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把就業作為「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去抓,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就業政策。下一步,要繼續加大就業政策實施力度,抓實抓細落實,促進就業形勢不斷改善。一是援企穩崗穩就業,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合理下調企業稅費和社保負擔,擴大減免房租、水電、寬帶等費用的企業受益範圍。二是細化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政策,繼續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保障好農民工在就業地公平享受就業服務,做好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三是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加大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力度,落實好各項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政策。

  物價漲幅趨勢回落 生產資料低位運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主要負責人 王有捐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保供穩價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回升,供求關係總體穩定,CPI結構性上漲,漲幅趨勢回落,PPI低位運行,保持下降走勢。

  一、消費領域價格結構性上漲,食品價格上漲較多

  CPI漲幅呈回落態勢。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漲3.8%。分月看,CPI漲幅呈現前高后低走勢。3月份開始,CPI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同比漲幅也由3月份的4.3%回落到6月份的2.5%,重回「2時代」。

  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價格漲幅較大。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16.2%,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11.5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27個百分點,佔CPI總漲幅的八成多。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04.3%,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96.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2.52個百分點,佔CPI總漲幅的六成多。

  核心CPI基本穩定。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

  二、生產領域價格低位運行,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波動較大

  PPI保持下降走勢。上半年,全國PPI由去年同期上漲0.3%轉為下降1.9%,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3個百分點。分月看,1月份,P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1%;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月份起,PPI環比和同比轉降,環比降幅從0.5%擴大至4月份的1.3%,同比降幅從0.4%擴大至4月份的3.1%。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復工復產進度加快,需求有所改善,5月份PPI環比降幅收窄,但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同比降幅擴大至3.7%;6月份,PPI環比止降轉漲,上漲0.4%,同比降幅收窄至3.0%。

  石油相關行業價格大幅震蕩。上半年,受主要產油國「價格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波及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震蕩,各月環比漲跌幅在-35.7%至38.2%之間,同比漲跌幅在-57.6%至17.5%之間,上半年平均下降27.0%。

  金屬相關行業價格下降。上半年,疫情導致工業生產和投資受到抑制,金屬相關行業需求整體偏弱。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4.1%,降幅比去年同期擴大3.6個百分點。

  其他行業價格總體平穩。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產品供應偏緊,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醫藥製造業價格分別上漲6.3%和0.8%。

  收入名義增速回升 消費水平逐漸恢復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 方曉丹

  上半年,在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國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特別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穩定增長。

  一、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升,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實際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快於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實際收入降幅小於城鎮居民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二、工資收入小幅增長,穩就業等政策為居民增收奠定基礎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010元,增長2.5%,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就業形勢整體在逐步好轉,對居民工資性收入的穩定增加起到積極作用。

  三、轉移淨收入加快增長,低收入困難群體生活得到重點保障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2938元,增長8.2%,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加快1.4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個百分點。轉移淨收入加快增長對於在疫情衝擊下有效保障基本民生,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四、經營淨收入降幅收窄,農村居民經營淨收入實現由降轉升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個百分點。同時,生豬、牛羊等畜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牧業經營淨收入增長帶動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由一季度的下降1.1%轉為增長1.8%。

  五、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食品菸酒等基本生活支出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降幅明顯收窄,名義降幅和實際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2.3個和3.2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支出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2.9個百分點。居民部分生活消費支出增速由負轉正,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通信支出增長3.0%,一季度為下降2.9%。

  六、新的消費增長點帶動居民消費回補,線上消費、健康消費勢頭強勁

  上半年,全國居民通過網際網路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次數普遍增多,人均郵費支出增長10.8%。全國居民人均購買醫用酒精、口罩等醫療衛生器具支出增長3.3倍,人均購買洗滌及衛生用品支出增長19.9%,人均購買健身器材支出增長13.7%。

相關焦點

  • ...保障有力有效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投資增速由負轉正、消費復甦態勢不斷鞏固、就業形勢穩中趨好、居民收入名義增速穩定回升……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投資、就業、消費等領域恢復向好,經濟加快復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下一步,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兜牢民生底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打牢堅實基礎。
  • ...動能加速集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
    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多行業現回升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趙同錄上半年,我國GDP為45661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6%。單產提高成為增產的主要因素,支撐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二、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家禽生產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3489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禽蛋和牛奶產量增加。
  • ...趨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儘管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同時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經濟展現出了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較大,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未發生改變——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健康發展態勢不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2020年一季度,經濟雖受疫情衝擊影響出現負增長,但部分民生保障領域和新動能領域仍保持增長甚至較快增長,而且整體經濟正呈現出恢復勢頭,顯示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發生改變。
  • ...動力不斷增強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下一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持續增強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勢頭。  經濟活力不斷激發新興領域動能增強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
  • 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冠軍——國家統計局解讀2019年經濟數據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大關  「2019年中國GDP增長6.1%,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在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位居第一。」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用數據對比說明,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冠軍。
  • 貴陽:抓實「六穩」「六保」 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向好
    8月17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貴陽調查隊獲悉,上半年,貴陽市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經濟先降後升,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就業形勢逐步好轉,居民收入穩步回升,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從各項數據看來,居民收入增幅穩步回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就國務院批覆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
    為更加準確地反映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更好地體現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滿足經濟新常態下宏觀經濟管理和社會公眾的新需求,實現與國民經濟核算新的國際標準相銜接,提高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和核算數據的國際可比性,國家統計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對2008年SNA
  • 6.2%:透視中國經濟的信心和韌性——解讀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縱觀國際國內環境,挑戰中蘊涵機遇,壓力下孕育動力。前三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從主要商品結構看,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11月份,通信器材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43.6%、32.3%、24.8%。從銷售形態看,前11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實體店的銷售也在恢復。「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常態化增長,消費仍然會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撐引擎。」
  • 青島市統計局局長劉岐濤:發揮統計基礎作用 讓數據賦能政府決策
    青島市統計局局長劉岐濤「十三五」期間,青島市統計局加快改革創新,建設智慧統計平臺,實施業務流程再造,充分發揮統計信息諮詢監督作用,更好賦能決策、改善民生,為促進青島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統計支撐和保障。
  • 統計局:下階段我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11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 2020年上半年廣西經濟發展觀察
    原標題:聚焦總目標 打好「組合拳」 勇奪雙勝利——2020年上半年廣西經濟發展觀察  今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持續推動「六穩」「六保」落實落地,經濟增速實現穩步回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 國家統計局解讀2月份PMI數據時指出——復工率回升將推動數據轉好
    2月29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製造業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29.6%,比上月下降24.5個百分點。
  • 2017上半年全國31省市區GDP排名:經濟數據及增速(表)
    截至7月23日,共有29個省(區、市)公布了數據。  截止到7月29日,2017年上半年各省市的經濟增長狀況已經基本公布,在目前統計完畢的29個省市中,廣東省、江蘇省超過4萬億。值得注意的是,遼寧省的GDP增長墊底,僅為2.1%,而名義GDP增長更是負數。
  • ...當前今後中國經濟走勢?評論員解讀: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修復...
    今天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公布了11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 我國上半年經濟增速6.3%!國家統計局用了5個形容詞
    我國上半年經濟增速6.3%!國家統計局用了5個形容詞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15日 11:48 A-A+   央視網消息:2019年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 寧吉喆在甘肅敦煌調研時強調 夯實統計基層基礎 保障源頭數據質量...
    他強調,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統計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計工作重要決策部署和具體要求上來,更加有力有效地抓好統計基層基礎工作,確保源頭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為加快建設現代統計調查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 廈門翔安多項指標增幅全市第一 保障重點民生項目進展
    ­  翔安新城­  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沿著這樣的主線,上半年,翔安區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加快推進。昨日上午,翔安區召開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分析總結上半年經濟形勢,並為翔安接下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謀篇布局」。­  多項指標增幅全市第一­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翔安區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名列全市第一,而包括其在內的共7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都位居全市前兩位。
  • 養老金已實現「16連漲」 中國上調民生保障待遇不停步
    養老金繼續上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上調;價格臨時補貼及時發放;失業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醫保門診封頂線提高……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困難挑戰,受疫情衝擊和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財政過「緊日子」,但中國民生保障水平仍在不斷提高。 「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這背後,是各級政府精打細算的「緊日子」換來百姓實實在在的「好日子」,是大國帳本裡的民生溫度。
  • 2018上半年GDP排名:中國各省市區經濟數據排行榜
    2018上半年GDP排名:中國各省市區經濟數據排行榜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從經濟總量來看,廣東、江蘇上半年GDP超過4萬億元,位居前二;從經濟增速來看,16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表現搶眼,東北經濟趨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