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德令哈9月25日消息(記者張雷)第二屆柴達木礦產資源開發暨新材料博覽會24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開幕,會上作了柴達木綠色勘查大會戰信息發布,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新材料類合作協議、礦產資源類項目委託合同書等25個項目。
柴達木盆地素有中國「聚寶盆」之稱,目前已發現礦產111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0種,鉀鎂鋰鍶等7種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地處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是青海省重要工業基地、我國西部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區,具有發展循環經濟和新材料產業的獨特優勢和良好條件。
本屆博覽會主會場分海西州情展區、礦產資源展區、新材料展區、科技前沿展望體驗區和企業展區5個展區,佔地1.2萬平方米,吸引了眾多省內外企業和客商參展參會。
據介紹,經過60多年三輪大規模勘探開發,柴達木盆地相繼建成一批國家級礦產資源基地,快速帶動了一批優勢產業發展,已形成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化工、金屬冶煉和新材料、新能源、工業旅遊等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目前青海正在柴達木傾力打造「五個千」產業集群,布局建設十二大產業基地,大規模開展綠色找礦勘查大會戰,希望通過礦博會這一平臺,進一步提升柴達木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把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為保障柴達木循環經濟示範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摸清柴達木盆地礦產資源家底,2018年青海省海西州與青海省原國土資源廳共同組織實施了柴達木綠色勘查大會戰。
記者了解到,經過近兩年的勘探,柴達木盆地及周緣地質勘查成果顯著,其中格爾木市妥拉海河一帶發現了品質高、厚度大、埋藏淺的晶質石墨礦,2018年新增石墨資源量460萬噸,通過2019年工作有望達到千萬噸級超大型礦床規模。
博覽會期間,還將先後舉行院士專家座談會以及柴達木鎂鋰產業、新材料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興礦業資源發展、衛星遙感技術應用和礦產資源開發及綠色發展六個專業論壇。與會代表還將前往柴達木循環產業展示廳、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分公司、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公司、清潔能源利用展示館等實地參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