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畫作惟妙惟肖,人物生動細緻,與汪士慎是好友

2020-12-06 藍鷹書畫

他的畫作惟妙惟肖,人物生動細緻,與汪士慎是好友

文/文涓

費丹旭在1801年出生於浙江,號環溪生。費丹旭在繪畫方面天賦極高,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分,但是因為家境貧寒,只能去依附豪富之家,每天繪畫供富豪賞玩。

費丹旭非常擅長畫肖像畫,那時候費丹旭的仕女圖是盛名一時的。在後期作的《果園感舊圖》卷,現在被收藏於浙江博物館。

從那幅畫中得以看見,那時候費丹旭的技法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了。他的畫風不管是對近代的仕女圖還是民間的年畫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故鄉在浙江的一個小村莊中,是個典型的江南水鄉,村莊裡面溪水環繞,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甚是美麗,為費丹旭的山水畫創作帶來了不少的靈感。

後來寓居上海,杭州,蘇州,那裡是很多富豪大官,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園林閣樓玲瓏雅致,這些景色和人物都為費丹旭的仕女畫積攢下了豐富的素材和泉湧般的靈感。

居住在杭州時,結交到了汪士慎,和汪遠孫等人,倆人出身於名門望族,是當時的收藏名人。

在光道十年,他與吳衡照廣納賢士,在杭州的小米巷中創設東軒詩社。費丹旭在加入後,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裡面就有巡撫劉韻珂。

在小時候,父親擅長山水畫,所以教導費丹旭更多的,也是山水畫。但是費丹旭在仕女圖上卻有著極高的造詣和天賦,比起山水畫,他更喜歡畫靈動的美景和人物。

在他的畫中,往往能夠將人物的神態動作展現得很好,一舉一動惟妙惟肖,不管是摘桃,採蓮,看書,還是讀書,都描繪得很細緻。

看得久了,那畫中的人就仿佛活了一般,頗具靈氣。費丹旭也正因為有著這種極高的繪畫技巧和對繪畫的熱愛,在此後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賞和愛戴。

—END—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他畫微型畫吸粉1000萬,畫作惟妙惟肖,網友:天生的藝術家
    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以前很難看到的藝術作品都出現在網絡上,觀後讓人耳目一新,最近有一位國畫創意畫家在網上很火,原來他畫的不是我們常見的大型畫作,他畫的是微型畫作,他的作品一出現在網上,就吸引了1000萬粉絲,他惟妙惟肖的畫作美感十足,讓人看後走進畫中不能自拔,網友:天生的藝術家。
  • 鹹陽44歲畫家畫人物肖像惟妙惟肖……
    偉人肖像、花草風景、歷史人物……一幅幅精美的繪畫作品,不用彩色顏料也能將細節勾勒的細膩動人,惟妙惟肖。近日,44歲的鹹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倩用她手中的畫筆,32年間創作已出100餘幅「炭精畫」。談到第一次接觸炭精畫,王倩對記者說:「我從小非常愛畫畫,記得12歲那年,老家來了一位流浪畫家,專門為人畫肖像。當我看了他的畫後非常震驚,畫的就和拍攝的照片一樣,甚至連表情都惟妙惟肖。
  • 鹹陽44歲畫家畫人物惟妙惟肖 32年創作出100餘幅「炭精畫」
    偉人肖像、花草風景、歷史人物……一幅幅精美的繪畫作品,不用彩色顏料也能將細節勾勒的細膩動人,惟妙惟肖。近日,44歲的鹹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倩用她手中的畫筆,32年間創作已出100餘幅「炭精畫」。
  • 「馬」畫大師徐悲鴻,平平無奇的「豬」,也畫得如此惟妙惟肖!
    「馬」畫大師徐悲鴻,平平無奇的「豬」,也畫得如此惟妙惟肖!文/秋香說起國畫大師徐悲鴻,相信大家對於他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駿馬奔騰圖。確實,徐悲鴻在畫馬上取得的成就那是非常出眾的。他所畫的駿馬那是栩栩如生,仿佛在宣紙上奔跑一般,實在是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 不過馬這個動物本身就長得比較英俊,所以在畫作上應該算是比較容易把這個動物的形象特點表現出來。
  • 顧伯逵畫猿畫猴,惟妙惟肖,堪稱一絕
    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作品兼工帶寫,很有華嵒、王小某一派小寫意趣味,而畫風亦是清新灑脫、俊逸雋永,是「後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9歲時跟鎮江金山寺方丈畫僧竺仙和尚學畫,並隨師雲遊四方。18歲時離開寺廟,獨自到上海謀生。故其繪畫風格也受到了海上畫派的影響,變得色彩豔麗,雅俗共賞。
  • 他是清朝畫家,畫風工整細緻,所畫儒釋道人物在清朝備受推崇!
    他在宮廷畫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作品大多在《秘殿朱林》和《石渠寶笈》有著錄。丁觀鵬生於康熙晚期,,清代畫家,藝術活動於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順天人。擅長畫人物、道釋、山水,亦能作肖像,畫風工整細緻,受到歐洲繪畫的影響。雍正四年,丁觀鵬進入宮廷為畫院處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畫院高手,並得到較高的俸祿。
  • 「氣韻生動」之畫作——《女史箴圖》
    作品注重人物神態的表現,用筆細勁聯綿、色彩典麗、秀潤。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女史箴圖》僅剩9段。此圖依據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而作。 東晉顧愷之善繪仕女山水,務求傳神,史稱"畫聖"。他所繪的《女史箴圖》,強調人物在眼神的悟對與手勢的搭配。
  • 與畫中人物共訴家常——畢志勇的寫實人物油畫
    ,畢志勇還切入當代題材,關注普通人物,技法和內涵的雙重加持,讓其畫作極具人文色彩。對於每一人物的描繪,畢志勇都紮根於現實生活,深入了解人物神態外貌,細緻觀察人物周邊環境細節。,他將各色人物的神情及形態等細節都抓取得十分到位,其精細程度直逼高清攝影照片。
  • 項維仁工筆仕女畫照片欣賞
    國內有非常多的國畫大師,他們筆下的國畫作品非常的優秀,畫出來的人物惟妙惟肖,古代女子有一種柔美之感,想要把這種柔美感畫好也是需要功底的,而項維仁老師筆下的仕女畫給人的感覺非常的舒服,讓人一看就是大家之作。 項維仁,1947年生於青島市,山東畫院特聘高級畫師。
  • 徐悲鴻先生的馬比較出名 然而徐悲鴻先生畫的雞卻更加惟妙惟肖
    他自幼便顯露出繪畫的天賦,九歲起隨父親學畫,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1908年,家鄉水災,十三歲的徐悲鴻隨父親去異鄉賣畫謀生。父親病逝後,他挑起養家重擔,1914年赴上海謀職,卻無功而返。
  • 用細節刻畫人物:生動形象躍然紙上
    201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小品文集《人生碎片——零零碎碎的記憶》,受到廣泛好評。作為百味年華編輯部的採編人員,我經常閱讀欣賞趙承老師的小品文,從中體會到很多寫作方法和技巧。我感到,善於通過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就是趙承老師一個很突出的創作特點。
  • 用細節刻畫人物:生動形象躍然紙上
    我感到,善於通過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就是趙承老師一個很突出的創作特點。文中細緻描寫了「拿大頂」這個遊戲的情形:「(滿天星)臉朝向牆,然後雙手以地做支撐,雙腿高高撩起靠住牆,身子倒立,……他不但『立大頂』,還能肚皮朝天地用雙手和雙腳從牆上走下來,引得其他孩子直叫好。他一高興還讓一個小夥伴騎到他的肚皮上,馱著一個人他也能朝天弓起肚皮用雙手雙腳遛圈。」
  • 女畫家用10年學習人像,人物惟妙惟肖,一幅作品有人願出80萬
    女畫家用10年學習人像,人物惟妙惟肖,一幅作品有人願出80萬。譬如上圖這幅畫就是張老師學習古人畫法的代表作,整個畫面乾淨利落,線條順暢自然,造型形象逼真,人物惟妙惟肖,甚至在人物的眼神中都能看到靈動、鮮活的氣質。這樣的人像作品雖然算不上繪畫大作,甚至在設色布局上有著明顯的現代畫風,但從技法上來講,總是有著傳統繪畫的氣質。
  • 他畫虎養虎,他畫驢放驢,他雕刻蛇卻被五步蛇咬傷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是指畫在絹帛、宣紙上的捲軸畫,其題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上可分為具象與寫意等形式。對於大多數觀賞者而言,在觀賞國畫時,首先要端詳的便是畫中內容的「形」,之後才能領悟到其中的神韻。
  • 齊白石畫的草蟲,生動有趣,這是泥土裡帶來的藝術,很接地氣!
    我看他們撲蝴蝶、捉蜻蜓,撲捉知了,都給我作了繪畫的標本。」後人評價他這些基因是泥土裡的,是中國人說的地氣兒。齊白石筆下的蟬,把寫意與工筆畫有機結合在一起,草蟲精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人常道「薄如蟬翼」,齊白石的畫也能有這種效果。他畫的鳴蟬極為工細,甚至可以透過透明的蟬翼看到腹背部,有的地方甚至比真蟬還細。
  • 農村大媽不輸專家,拿燒火棍在地上繪畫,畫古代人物惟妙惟肖
    下面我們帶著這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起來站在繪畫的角度來討論一下,看看這位農村大媽畫的藝術作品怎麼樣!農村大媽不輸專業的繪畫家(專家),拿著自己做飯的燒火棍在地上進行繪畫,而且畫出來的古代人物惟妙惟肖,非常傳神。
  • 欣賞借鑑天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光影效果,讓裸體油畫畫風惟妙惟肖
    我們從他的作品和人生中各種瑣碎的及悲劇的事件可以推測其本性,他對奢侈生活的追求迫使他宣告破產。他的不幸並不是都能說得清楚的,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內心的思想鬥爭和矛盾,就像他作品中的光線和陰影。人們似乎覺得他的智慧、親切、偉大而自由的思想,促使他產生最崇高的思索和最極端的空想,無禮與無知的經歷,都與他的情感同源,他的作品所表現的悲劇因素都來自於該源泉。
  • 被冷落的近代繪畫大師,很多人欣賞不來他的畫,但畫作卻越來越貴
    關良的繪畫最出眾的就是首創戲劇人物畫,這與他的興趣有關。年輕的時候,關良迷上了戲劇,經常吆喝兩三好友一起去喝茶看戲,還結交了許多戲曲界的名流,三國、水滸、西遊、紅樓,這些經典的故事在戲臺上的生動演繹讓關良十分著迷,就是因為熱愛戲劇,關良才開始嘗試在繪畫中注入戲劇元素。
  • 歌頌愛情的11幅世界名畫,人物神態惟妙惟肖,畫面色彩豔麗飽滿
    該畫將一對熱戀中的情人之間充滿甜蜜的情愫描繪得入木三分。畫面色彩豔麗飽滿,人物神態惟妙惟肖。這幅油畫作品,至今仍在感動著眾人。在這幅畫中,作者把人物和景致交融一起,筆法明快,色彩和諧,頗富詩情畫意。男主人對女主人呵護,體現得淋漓盡致。
  • 齊白石畫蝦和昆蟲,能畫的這麼生動有趣,並不是一日之功!
    對這些草蟲爬行的狀態和捕食的動作都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包括昆蟲的四肢長短比例,都有著細緻的觀察。齊白石曾說過童年的時候終日奔跑在家鄉的山坡上,那些飛鳥和草蟲深深的植入了我的生命。可見白石老人是深愛這這些草蟲的,對這些草蟲的觀察絕不是一日兩日所完成的,這是長時間的觀察和反覆的繪畫形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