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東巴畫:亦字亦畫 古老神秘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喜迎十九大 文脈頌中華】納西族東巴畫:亦字亦畫 古老神秘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正確認識非遺、正確有效地保護傳承發展非遺,對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雲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水瑰麗、民族眾多,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積累了非遺保護工作的豐碩成果。為貫徹落實文化部《關於開展「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的通知》精神,雲南省文化廳結合實際,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在文化扶貧之非遺貢獻、傳統工藝振興、研培計劃、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等非遺保護工作及社會參與非遺保護情況進行宣傳報導,集中展現雲南非遺之美,激發社會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非遺保護傳承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依託網際網路,在全社會有效形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東巴畫是東巴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了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以及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生活。常見的東巴畫有經書的封面和題圖,做法事時用的布帛畫、木牌畫等,主要用於東巴教的各種儀式中。東巴畫的繪畫形象具有強烈的原始意味,以線條表現為主,樸實生動,野趣橫生,色彩多用原色,鮮豔奪目。許多畫面亦字亦畫,保留了濃鬱的象形文字書寫特徵,是研究人類原始繪畫藝術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東巴畫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納西族東巴畫

  幾千年前,一支古羌人支係為了贏得生存空間從西北河淮地區遷徙南下,經過漫長的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他們歷經九死一生來到金沙江流域。在那裡,他們深深地被金沙江畔,雪山之麓的這片美麗土地所吸引,從此停止遷徙,結束漂泊,定居麗江。他們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那就是納西人。為感謝神靈賜福,智者東巴在巨大的山石上用尖石刻打,用有色石粉、樹葉汁水和動物鮮血塗畫出神像,然後召集子民進行隆重的祭天儀式。在納西先民虔誠的祭拜聲中,晨光照映下的神像熠熠生輝。

  進入21世紀以來,每年的大年初五,金山鄉貴峰三元村森敖家族近50戶人家就會聚集在家族祭天場,如同遠古的納西先民一般舉行祭天儀式。只是世易時移,他們不再拜神,只為了傳承好納西族先民用千年智慧創造,用千年毅力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森敖家族的祭天儀式在一套完整而嚴謹的規程中進行著。而在祭天的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載體是由東巴製作的木牌畫,這個儀式中的木牌畫上,尖頭畫神,平頭畫鬼。尖頭木牌畫圍繞水井,寓意著神靈正在護佑生命之源。

東巴和學文

 

 

東巴製作木牌畫

祭風儀式木牌畫譜

祭風儀式木牌畫

  文化產生科技,科技推動文化。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使東巴畫的載體不斷變化。隨著納西先民掌握了越來越多各種手工技藝,木牌畫逐漸取代了石刻畫。而隨著東巴紙的粉墨登場,以及布料的逐漸普及,又出現了紙牌畫和捲軸畫。

吉祥圖案紙牌畫

  和麗偉是金山鄉漾西人,在古城東巴紙坊工作。從1999年起,和麗偉師從東巴文化學者和力民學習東巴文化。出於對民族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對繪畫藝術的愛好,和麗偉通過10年如一日的努力堅持,在東巴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為古城區東巴畫傳承人。最近,和麗偉剛剛繪製完成了一副東巴神像。為了保證文化傳承的完整和純粹,和麗偉在作畫時用的是東巴紙,竹筆和天然顏料。

 

 

 

東巴繪畫所用的東巴紙、竹筆、礦物顏料

  從石刻畫到木牌畫再到紙牌畫和捲軸畫,納西族人主動選取更便捷的文化載體進行創作,有效推動了東巴畫藝術的傳承和傳播。木牌畫畫風古樸、粗獷而單純,與東巴文造型特點完全一致。相比之下,這幅捲軸畫造型嚴謹,構圖緊湊,技法成熟。與藏族唐卡有幾分相似之處。

  說到東巴畫,就不得不提《神路圖》,《神路圖》由一百多幅分格連環畫組成,直幅長卷上共描繪了三百六十多個人物及動物形象,畫面色彩鮮明、豔麗,人物造形生動、鮮明,場面宏大,氣勢壯觀,既受藏傳繪畫藝術影響,又具有納西族傳統風格和特點,是東巴繪畫藝術中的珍品,被譽為原始宗教第一繪畫長卷,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

  《神路圖》主要用於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整副圖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表現了天堂、人間、地獄三界以及生死輪迴的過程,他用連環畫式的畫面反映了納西族先民靈魂不滅的生命意識和完善人生的倫理觀念。

《神路圖》長卷局部

  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產生於相對封閉的時空,卻總是在交流中走向繁榮。近幾年來,在中國畫壇上出現了一個當代東巴畫派。一批受東巴文化薰陶的納西族畫家和繪畫愛好者,在模仿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大量的現代東巴畫,使這一古老的藝術重又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他們在吸取傳統東巴繪畫藝術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人的思維重新審視這古老的文化,把古老的東巴字畫與新的現代技法形結合,從而勾勒出一幅幅充滿鮮活時代氣息和民族神韻的畫面。開拓了一種新的繪畫表現手法和藝術領域。

  納西族繪畫藝術中的東巴畫,以其古樸神秘的氣息、濃鬱的民族特色引起了國內外美術界的熱誠關注,其在各種載體上的演繹,讓東巴繪畫藝術得到了保護、傳承和發展。

(責編:徐前、朱紅霞)

相關焦點

  • 納西族東巴畫:亦字亦畫,古老神秘
    納西東巴畫是納西族東巴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流傳在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區,以畫風拙樸清麗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內容涉及人物,鳥獸,鬼神無所不包。老的東巴畫是最具特色的納西族美術遺產。納西族東巴在做儀式時,要繪畫各種各樣的佛神、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並對他們進行膜拜與祭祀,這種服務於宗教活動的各種繪畫,統稱為東巴畫。
  • 納西族東巴畫的神奇魅力
    樹木在走動在上方出現了佳音在下方出現了佳氣佳音佳氣結合變化出現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變化形成了天地萬物……——東巴經戰爭史詩《黑白戰爭》納西東巴畫是納西族東巴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流傳在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區,以畫風拙樸清麗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內容涉及人物,鳥獸,鬼神等等無所不包。
  • 正如人在畫中遊的納西族東巴畫
    納西族東巴畫主要流傳於雲南、四川、西藏三省區交匯的橫斷山脈地區金沙江流域所有納西族地區。雲南省麗江市為納西族主要聚居區,因而東巴畫主要分布區域為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和古城區,關於東巴繪畫的起源,學界一般認為源於納西先民巫術祭祀的原始圖畫,這種原始圖畫一方面發展成為納西象形文,一方面發展成為東巴繪畫藝術。隋唐以來,納西族原始宗教信仰先後受藏族苯教、藏傳佛教、漢族道教等的影響,逐漸形成東巴教。
  • 納西族東巴畫的故事 讓我說給你聽
    納西族東巴畫,這個研究人類原始繪畫藝術的「活化石」,是納西族的重要文化內容之一。它能歷經數百年而不褪色,內容樸實生動,色彩鮮豔奪目。通過畫像、畫像工具可以看出,東巴畫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是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亦是考古的良品之一。納西族是一個信仰自然神明的宗教,其祭拜儀式多種多樣。「東巴」的意思是智者,其首腦熟悉東巴字、東巴文化活動,也經常受邀去主持各類日常生活活動,比如婚禮、逢年過節等。主持活動過程中就會畫一幅畫,這就是東巴畫,它與納西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雲南非遺長卷,領略「白族扎染和納西族東巴畫」的獨特魅力
    納西族東巴畫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摩梭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 ,納西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 納西族東巴畫藝術百年展開幕 呈現世界記憶遺產變遷
    納西族東巴畫是中國民間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中的一朵奇葩,其內容涉及歷史、哲學、社會、宗教、語言文字,以及音樂、美術、舞蹈等許多傳統學科,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是研究納西族古代社會文化生活的「百科全書」。連同東巴古籍文獻經典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記憶遺產。是研究人類原始繪畫藝術的「活化石」。
  •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納西族東巴畫藝術百年展》北京展開幕
    ,守望納西族最後的精神家園,希望通過本次國家藝術基金的展覽,讓東巴繪畫從民間走向學術,從田野走向高校,從地方走向全國,讓東巴畫的發展和創新揭開嶄新的篇章。由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東巴藝術學院副院長潘宏義老師主持的《納西族東巴畫藝術百年展》全面展示了東巴繪畫的百年成就,是我們納西族在當下傳承民族文化、展現文化自信打造出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 東巴畫——璀璨的東巴文化
    東巴畫是我國少數民族繪畫藝術的獨特表現形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族歷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的重要載體。納西族東巴畫的造型類型多種多樣、構圖布局變化多端,且十分注重色彩的渲染和運用。納西族東巴畫的造型類型比較豐富,最常見的有三種,即中心構圖法、風俗畫構圖以及對稱圖構圖,此外,東巴故事構圖、天文構圖等造型類型也較為多見。
  • 和向東畫作展現納西族神秘文化
    作品以殘缺不全、難窺全貌的東巴經卷和木牌畫上的各種原始形象和文字符號組成畫面,那些刻寫在木石上歷經千年的文化痕跡若隱若現。  4月16日,納西族畫家和向東的《印象·心經——納西象形文古國之記憶》油畫展在北京至高美術館舉行了開幕式。
  • 納西族神秘的東巴畫
    東巴畫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雲南非物質文化的代表產物之一,也是記錄古代納西族社會的重要物品。東巴畫起源於納西先民巫術祭祀的原始圖畫,隋唐以來,納西族原始宗教信仰先後受藏族苯教、藏傳佛教、漢族道教等的影響,逐漸形成東巴教。
  • 納西族的精神圖騰:東巴木雕
    我一直覺得麗江最古樸的美好,不在熙熙攘攘的大研和束河,而在保有納西族東巴原初風採的角角落落,所謂東巴文化,是一種非常具有原始形態的文化,包括東巴舞、東巴畫、東巴音樂、佔卜、醫學和東巴文字等,其中的東巴文,作為一種象形文字,產生的年代據說比甲骨文還要早。而在納西藝術中,最具有魅力的就屬木雕了。
  • 從玉湖村東巴院,和東巴教聖地玉水寨,看麗江納西族的文化信仰
    麗江玉湖邊有東巴院,展示的是麗江納西族本土的宗教文化即東巴文化。東巴意為智者,是納西族最有水平的知識分子,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中的經師或祭司。他們掌握古老的納西象形文字,多才多藝,集寫、畫、唱、舞於一身,因此也成為納西族古老東巴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和繼承者。
  • 亦文亦畫凌叔華 -安青網
    亦文亦畫凌叔華 2011-04-29 16:46:00   來源:安青網
  • 探訪東巴:納西族的民間「智者」
    歷史上,東巴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多集歌、舞、經、書、史、畫、醫於一身,是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東巴們寫東巴文、誦東巴經、做祭祀活動,跳東巴舞、畫東巴畫、唱東巴歌曲。東巴文化指的就是這樣一個文化體系。正如學者兼大東巴和力民所說,沒有東巴,東巴文書寫的經典會變成「機械的文字」;沒有東巴,東巴文化只能變成展覽館中沒有靈魂的蒼白藝術品。
  • 納西東巴畫,似字似畫,頗具野趣
    東巴畫是納西族東巴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流傳在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區。以納西族民間信奉中的神靈、傳說中的祖先及動物等為主要描繪內容,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根據不同的藝術形式,東巴畫可分為文字畫、木版畫、紙牌畫、捲軸畫和神路圖。
  • 雲南納西族文化有什麼特點 東巴文化的具體表現
    納西族是我國的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少數民族之一,創造了非常獨特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那雲南納西族文化有什麼特點呢?東巴文化的具體表現:1、文字東巴文是一種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主要為東巴教徒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故稱東巴文。
  • 納西族史詩《黑白戰爭》連環畫展
    原標題:納西族史詩《黑白戰爭》連環畫展 4月15日,美麗的西子湖迎來了一群來自麗江的客人——翻飛的彩裙,窈窕的女子;黝黑的肌膚,粗獷的漢子,他們要將自己民族最自豪、唯美、英雄的愛情故事,分享給江南的朋友們——「納西族史詩《黑白戰爭》連環畫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館亮相,並舉行學術研討會。 納西族的東巴文,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仍在使用的原始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