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後中國代表地球重返月球,網友:嫦娥與阿波羅誰更勝一籌?

2020-12-06 賀文萍教授

眾所周知,嫦娥五號代表著現階段中國探月工程的最高水準,因此對於這次月面之旅,全世界都給予了足夠多的關注。除此之外,這也是最近幾十年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可以說再次拉開了人類探月的新徵程。據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已經從月面起飛,隨後順利進入預定環月軌道,目前正在返回地球途中。就目前所有情況來看,一切順利,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

提到人類探月工程,不得也不能忽視的就是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所謂的阿波羅計劃也叫阿波羅工程,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並對月球進行實際勘察。1969年7月16日,在巨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運載下,阿波羅11號出發前往月球,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用阿姆斯特朗的話來說,這是他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如今過去了近五十年的時間,中國探月器再次代表地球來到了月球,意義不言而喻。

許多人可能會將嫦娥五號和阿波羅工程做對比,誰更難一些,價值意義更高一些。坦白說,我們必須要正視差距,阿波羅可是美國五十年前的技術。如今美國的技術和能力到了什麼地步誰也不知道,反正目前美國人計劃著在2024年重返月球。除了登月時間不同之外,登月的地點和飛船也不同。五十年前阿波羅登月,是在月球正面,相對來說嫦娥五號的背面登陸難度更大一些。因為對於在月球正面登陸來說,著陸溫度、地形等問題都更加穩定可控。在這點上,嫦娥五號的背面登陸難度技術要求更高。

阿波羅號是人工機械操作的,而嫦娥五號則是無人系統操作,人工機械操作可以更加精準地進行著陸起飛等動作。在最後落在地球上,人工機械和自動控制也有很大不一樣。當年阿波羅號可以用人工把角度控制在1度以內,按計劃落到預定海域。但如今嫦娥五號通過自動的方式落在地球上則更先進一些,所以精度也更高一些。當然,我們中國未來也是要實現載人登月的。當年阿波羅號的許多技術問題,都可以被借鑑。

除了不同之外,阿波羅號和嫦娥五號也有許多相同之處。比如,兩者都從月面帶回來了土壤。由於阿波羅號飛船屬於有人控制而且比較大,動力足,因此一共帶回來了380公斤土壤和巖石,而嫦娥五號這次自動採集並帶回的土壤只有兩公斤。當年在基辛格一手斡旋下,美國用月面土壤換了我國馬王堆女屍旁的木炭。最後,兩者返回地球的方式都是打水漂,都用第二宇宙速度進入大氣層。畢竟嫦娥五號與阿波羅號差了五十年,我們有不足,但也有進步,必須正視自身與對手。不能夠盲目驕傲自大,也不可以妄自菲薄。總的來說,在探月這條路上,中國還需要走很遠。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重返地球軌道,著陸器遭遺棄,月球成人類垃圾場?
    2020年12月6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守候在環月軌道上的返回器完成交會對接和樣本轉移、分離,隨後一頭撞在月球南部的一處高地上,走完了它短暫而輝煌的一生。有些朋友扼腕,也有些人抱怨:為什麼要往月球上扔垃圾?讓它飛回地球或是飛向深空不好嗎?
  • 阿波羅12號在月球著陸後,發現附近的美國「嫦娥」,模樣已大不同
    嫦娥五號任務其實可以看做是一次小型的阿波羅登月,如果能獲得成功,將為後續中國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收集重要的信息。50年前,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陸月球,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第一腳印時,很多美國版的「嫦娥」已捷足先登,為首次載人登月立下汗馬功勞。
  • 「嫦娥」帶月球「土特產」回家,背後意義有多大
    五十年前蘇聯登月計劃、美國阿波羅計劃採集的樣品,直到今天還在為行星科學家提供新的發現和驚喜。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科研意義有多大?
  • 科技|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它在月面軟著陸後,用自動鑽孔機採集月球樣品,然後把樣品封裝於返回艙內。接著,上升級從月面起飛返回地球,最終返回艙於1970年9月24日在蘇聯境內著陸。它從月球豐饒海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蘇聯在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技術上先行一步,因此在月球探索上也佔得先機,而美國也不甘示弱。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實現了載人登月的目標。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共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如果採集的樣本和阿波羅的不一樣,說明什麼
    因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任務並不僅僅要成功登陸到月球表面,還會首次在月球表面無人採集樣本,在完成樣本採集以後還會首次從月球表面發射起飛,在到達月球軌道後還會與軌道器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最後以接近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高速返回地球。這些技術都是很大的挑戰,畢竟月球離我們地球達到38萬公裡遠,不過,相信嫦娥五號探測器能夠順利完成所有的任務。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公元2020年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21秒806毫秒,我國首艘月球採樣飛船嫦娥五號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下零窗口點火升空。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返回前後將用時23天,在整個任務周期裡有23次軌道控制、6次重大分離,以及動力下降與月面上升等高難度操作,總體可以概括為11個重大任務階段,其中最能代表嫦娥五號引領超越的當屬月面軟著陸、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軌道再入返回三大階段。
  • 空間站為什麼不直接建在月球上?阿波羅登月計劃早已解釋原因
    在阿波羅登月五十年後的今天,人類為什麼不直接把空間站修到月球去,建立月球基地,一直是很多普通人疑惑的問題,乃至懷疑登月的真實性問題。在各國航天機構對阿波羅計劃的認同下,登月毫無疑問是真實的。登月陰謀論提出的懷疑,也一次次被證偽。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對,「打水漂」是嫦娥五號從月球返回時要驗證的一項的基本技能,以後會經常用,並且這項技能也不是嫦娥第一個用,當初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就是碰巧打著水漂回到地球的。你可能注意到了,嫦娥五號去月球的時候,它的著陸器是直接降落在月面上的,不需要「打水漂」,也沒法打,因為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另一個原因是,當嫦娥到達月球軌道時,它的速度已經很低了,月球的逃逸速度是2.38公裡/秒,超過這個速度飛船就飛走了。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 「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阿波羅11號來回月球只要8天,為什麼嫦娥五號卻要23天?
    很多關心探月任務的朋友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官方公布的嫦娥五號任務是23天,而50多年前的阿波羅11號,發射時間是1969年7月16日,返回時間是1969年7月24日,總共歷時才8天,這過了50年,我們的技術還不如半個世紀以前的阿波羅11號嗎?運載阿波羅11號到月球的火箭,到底有多厲害?
  • 月球「挖土」簡史:嫦娥五號將帶2公斤「土特產」返回地球
    月球「挖土」簡史■耿國虎 王鈺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後不久之後,嫦娥五號將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那麼,這些從月球挖來的土,到底有什麼用?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嫦娥五號已採土,回顧51年前的阿波羅,又是怎樣的踏月之路呢?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升空,他帶著人類的期盼前去拜訪我們地球最近的鄰居。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的航天人付出了無數的努力與艱辛,千年飛天夢,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然而51年前,航天大國美國驚世駭俗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讓人類首次登上了月球並留下了腳印,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那麼為何美國當時要進行這麼一個計劃,它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回顧五十多年前美國人的那場盛舉。
  • 月球上停留最久太空人發來傳真 祝嫦娥順利(圖)
    我期待人類能夠重返月球!對於那些年輕的朋友,我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學習。期待將來在你們中間有人能夠再登上月球,去體會我在阿波羅16號上的神奇感受!——查理·杜克  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在月球上停留最久的太空人查理·杜克今晨給本報發來傳真 登月太空人祝「嫦娥」順利  期待人類能夠重返月球登月 太空人阿蘭·比恩也祝賀嫦娥 中國載人登月尚無時間表  本報訊(駐美國特約記者溫燕記者曹雪)曾經在月球上停留
  •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地球!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
    現在,大家懸了23天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預定著落區降落!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宣告圓滿成功,整個過程非常完美。 寶貴的月壤終於被帶回地球,這是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
  • 阿波羅飛船探月並非造假?從贈送給中國的1克月壤中,可辨真偽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的探月之旅,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中國,感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又一輝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號」傳回地球的眾多高清圖片公開展示之後,還是引起了網絡上的一些質疑之聲。特別是在和半個世紀前「阿波羅登月」相關圖片進行對比,其中有不少差異之處。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
    阿爾忒彌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妹。近年來,美國「重返月球」成為國際空間探索熱點新聞,2017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籤署「1號太空政策指令」(SPD-1),宣布美國航天員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2019年3月,副總統彭斯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並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本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它在月面軟著陸後,用自動鑽孔機採集月球樣品,然後把樣品封裝於返回艙內。接著,上升級從月面起飛返回地球,最終返回艙於1970年9月24日在蘇聯境內著陸。它從月球豐饒海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它在月面軟著陸後,用自動鑽孔機採集月球樣品,然後把樣品封裝於返回艙內。接著,上升級從月面起飛返回地球,最終返回艙於1970年9月24日在蘇聯境內著陸。它從月球豐饒海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1976年8月18日,「月球24號」在月球危海東南部軟著陸,它從2米深處挖取了月巖,並從月球危海總共獲得了170克的樣品。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蘇聯在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技術上先行一步,因此在月球探索上也佔得先機,而美國也不甘示弱。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實現了載人登月的目標。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3米高度關閉發動機,而阿波羅11號登月艙則是在著陸月面後關機。再就是月球無大氣環境幹擾,地球則是相反。不少人質疑,在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僅11年後,大洋彼岸的NASA憑什麼就有載人登月技術實力,這是對人類初入宇宙歷史認知的誤差。在那一時期不僅僅是載人登月,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天體都在那一時期實施了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