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

2020-12-18 陶子觀世界

王朝更替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看中國王朝朝代更替史;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幾千年得歷史內出現了這麼多的王朝更替的現象,這些王朝長的有三百多年,短的有幾年,甚至更短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是社會生產的主要活動,同時中國也是一個階級社會。它有兩個基本要點:農民和階級。

1.古代主要是農耕社會,農民是社會生產活動的主體。農民的財產就是土地,這也是農民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農民有了土地,就有了得以生存的資源,農民從事農耕若是在豐年,收成還可以的話,還能勉強養家餬口,一旦有旱澇等災年,則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遇到疾病,匪患,戰亂等這些都會讓農民破產。破產後的農民沒有了土地,失去了手裡的資源,想要生存只能從地主那裡租田耕種,這就得向地主繳納租金,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地主階級的剝削,壓榨!農民的收穫除了交租外,剩下的糧食少之又少,甚至不能餬口,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同時地主會不斷的大量兼併土地,這使的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地主階級的剝削對象,當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的時候,社會矛盾就會越來越激化,這種情況下農民就會起義,推翻這個王朝,便有了改朝換代!經過這種政權的更迭,土地會得到重新分配,土地和階級的矛盾得到暫時的緩解,便進入了下一個王朝的興衰循環!農民起義的規模越大,土地重新分配的越徹底,社會矛盾得到緩和的程度越深,這使得新建的下一個王朝的壽命會更長!而一個王朝的壽命越長,其社會矛盾積攢的就越深,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有大的農民起義來推翻這個王朝,周而復始的循環!

2.古代也是一個階級化的社會,主要是農民和地主階級!當土地兼併程度越深,貧富分化嚴重,這些都導致了既得利益階層的發現壯大。這些壯大的階級會佔領更多的社會資源,總有更多的社會特權!這些特權導致了權貴的驕奢淫逸,貪汙腐化,欺壓農民的社會矛盾,這時就會有農民起來反抗,導致小股農民起義出現。針對這些危機,如果當權者能及時針砭時弊,採取措施,來保證農民階級的利益,社會會得到緩和,但當腐化的勢力強大到放權者都束手無策的時候,社會階級會嚴重對立,就會有農民階級的大規模的反抗出現,從而推翻這個被腐化階級把持的王朝,實現王朝的更替!

總的來說王朝的更替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的程度來決定的!當然還有當權者內部的內訌等也會產生王朝的更替,但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關焦點

  • 古代中國與歐洲的王朝更替的區別
    這使得中國的王朝更替概念與歐洲有所不同,歐洲則顯得非常多元化。因此這個時期羅馬的王朝更替(元首家族變更)並不具有一個國家滅亡,一個國家建立的性質,而只是一個國家裡面的最高職位變動。中國的漢王朝、唐王朝同時也可以稱之為漢帝國、唐帝國,當羅馬的克勞狄王朝、安敦尼王朝則肯定不能夠稱之為克勞狄帝國、安敦尼帝國。
  • 王朝更替問題,儒家與道家的爭論。
    ​其實關於王朝的穩定問題不僅僅是儒家有這個主張,道家也有這樣的思想。在漢景帝時期,竇太后崇尚"黃老之學",老子的學說一度佔據統治地位,可是儒家思想開始抬頭,這就有了探討的機會。黃生與轅固生的激烈辯論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不然。
  • 最古老的王朝,歷經千年血統未變,而中國卻經歷了10個朝代更替!
    從史料記載看,全球最古老的王室當屬丹麥王室,之所以說它古老,主要是從940年開始,一千多年以來,丹麥王室血統未變,都在皇室成員中世襲。而其他保留王室的國家,大都經歷過王朝更替。在這一千多年時間裡,我國王朝就從五代十國到清朝經歷了10個朝代更替。
  • 盤點王朝興衰更替周期律,本有許多文明古國,但只有中華傳承下來
    這些朝代中的很多在300年左右的時間裡無法擺脫一次興衰的命運,所以它們被稱為王朝興衰更替周期律,或者周期率。前者指規律,而後者指頻率。對於王朝更替周期律的分析與解答,有很多的著名的對話。其中許多與政治需求有關,基本上誹謗了前一個王朝,歌頌了現在的王朝,這裡我們不再一一討論。首先,讓我們從王朝的性質開始分析,看看王朝更替的性質。
  • 細說越南歷代王朝,一部活生生的王朝更替史
    在漫長的歷史上,從秦朝開始,一直到公元十世紀,越南一直受中國直接管轄,公元968年開始,越南脫離中國管轄,走向獨立的道路,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現在來看越南歷代王朝更替史。
  • 用「五行生剋」理論,解釋王朝更替和歷史變遷,靠譜嗎?
    鄒衍用這個學說來為王朝更替、歷史變遷作解釋——他認為:黃帝、大禹(夏)、成湯(商)、文王(周),依次得土德、木德、金德、火德而建朝。也就是說,從黃帝至夏、商、周,是按照「五行相剋」的順序來改朝換代的: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
  • 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原因很簡單
    不過僅僅在他死後不久,由於秦二世的胡作非為,秦朝僅僅持續了15年就滅亡了,那麼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大家要知道的是,從公元前660年日本第一代天皇繼位,一直到現在的天皇,歷經了2600多年,一直以來天皇都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從未被別人篡權過,那麼這到底是為何呢?
  • 中國歷代王朝更替,你知道多少?
    中國歷史悠久,從盤古、女媧、后羿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500年,自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算起,也約有近4000年,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歷經多個王朝更迭,除了熟知的大一統王朝,還存在過相當多的小國和政權。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前2029-前1559年,由禹建立,之後其子啟繼位,一改原始社會的禪讓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世襲制。
  • 王朝更替對古代人有什麼影響?是好是壞?問問那些普通人
    其實說起來這些問題和那些百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除了換了幾個王朝,換了幾個皇帝,他們要做的事情都不會改變,大部分人也沒有機遇參與到那些更朝換代之中。所以如果不是真的影響到他們的生活,這些普通的人是不會去管一個國家的興衰的,他們參與不到其中,也給他們帶來不了多大的利益,但是總會有一些危害。一個國家的滅亡和新王朝的建立是一件影響很大的事情。
  • 2010—2019季後賽對陣圖,冠軍之路,王朝更替
    2010—2019季後賽對陣圖,冠軍之路,王朝更替NBA作為世界水平最高的聯賽,影響力最大,球迷最喜歡的籃球賽事,最激動人心的莫過於每年的季後賽,打進季後賽的球隊,使出看家本領,目的就是獲得至高無上的總冠軍。
  • 三國時兩個讖言,竟造就兩個王朝的接連更替!其實是天道輪迴!
    提起司馬懿的漁翁之利,我們就不能不說三國時期的兩個讖言了,這兩個讖言,和司馬懿息息相關,也正是這兩個讖言,竟導致了兩個王朝的接連更替。首先就是曹操的「三馬食槽」了,作為三國時期最強的諸侯之一,曹操有能力又能用人,但是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太多疑了。
  • 他的一首散曲,道盡了封建王朝興亡的根本原因
    這首散曲道盡了封建王朝興亡的根本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百姓,出自《荀子》當中的一句話「水能載舟、水能覆舟」這一句話在當時已經說明了百姓才是天下的最根本。這裡的百姓只是指著士農工商四民中的農。這也是一代代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從秦朝到清朝,這麼多朝代的更替中無不是百姓活不下去之後揭竿而起,最後從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之勢,再被有心的權貴利用,最終換一個家族坐江山,很少有百姓能夠上位。
  • 咱們古代王朝更替與西方政府輪流坐莊,政治體制內捲化的異同
    受這種定義啟發,苗子發現,咱們古代王朝更替和西方民主選舉的輪流坐莊,都出現內捲化現象。咱們古代政治體制與西方現代民主選舉體制有可比性嗎?對照百科定義看,可比性是顯而易見的。咱們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自秦朝確立,漢唐階段不斷完善,在唐朝大體完成升級迭代,中央集權制度、內法外儒思想和科舉取士制度、王朝更替模式整體固定下來。以後從宋到清,王朝更替周期發生,但從實質到形式一切都沒改變。有人比喻,就像打麻將,一桌揭場另一桌重開,還是那張桌子,還是那副麻將牌,還是差不多的遊戲規則,只是牌手變了。
  • 造成中國朝代更替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古代朝代的更替,都避免不了統一、生息、分裂和滅亡的慣性,每一次朝代的更替更像是一次改革,舊的制度成年累積下的弊端得不到修正,矛盾積攢到一定的高度,只需要一點火引,這個朝代就分崩離析了,也就是所謂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王朝魔咒,300年一更替?唯有大宋渡過此劫,這是為何?
    中國的封建王朝,更替頻繁,即使一些盛世大朝代也幾乎很難延續超過三百年,為什麼說"幾乎"而非"全部"?因為有一個王朝其實超過了300年,那就是宋朝一共319年。只要知道了宋朝跟其他王朝的區別,也就知道了為何能多堅持幾十年。
  • 東南亞王朝更替,中國海洋貿易上,馬六甲海峽帶來的成敗興衰
    馬六甲海峽作為中西方貿易的重要商道,它的繁榮與歷史見證了各個王朝的興衰更替。扶南古國的崛起與衰敗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最重要的水道,總長660海裡,最寬的地方有200海裡,最窄的地方不到10海裡。它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現在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
  • 古代西方國家能活上千年,中國王朝只能活200多年,原因只有一個
    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西方的國家存續時間竟然會超過中國古代王朝?對於這個問題,網上的答案很多,有人說是西方的制度好。比如羅馬就是執政官制度,下設元老院。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們政教合一,皇帝的權力受限制,不會發生中國古代因為皇帝「專制」而亡國的情況。真的是因為這些原因麼?
  • 琉球王朝更替的內幕 漢人移民的海外政權
    這場導致琉球王室更替的政變,從古至今就充滿著爭議,堪稱迷霧重重。 一則,尚德王南徵北戰,可以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二則,當時還有一大批擁護尚氏的貴族忠臣在。 這麼簡單的被推翻實在不是正常的情況。
  • 漢人移民的海外政權,對琉球王朝更替的影響
    這場導致琉球王室更替的政變,從古至今就充滿著爭議,堪稱迷霧重重。一則,尚德王南徵北戰,可以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二則,當時還有一大批擁護尚氏的貴族忠臣在。這麼簡單的被推翻實在不是正常的情況。這麼說也的確有物證,《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過:世祖大王時期,琉球曾派遣正使普須古和副使蔡璟前往漢城訪問。而在尚圓篡位之後,派往明朝報告尚德死訊並請求冊封的,同樣也是蔡璟。
  • 從戰國七雄政治制度分析,我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能停止王朝更替
    導語:歷史很殘酷,從戰國七雄政治制度分析,我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停止王朝更替我們總說歷史的發展是非常殘酷的,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總是要付出無數的代價,或許是金錢,或許是時間,甚至或許是生命,尤其是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王朝更替一直都是歷史發展的潮流,中國的歷史就是在王朝更替當中不斷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