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2020-07-26 高舉閣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外2首》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陳小玲,70後,網名丁香,常德人,湖南省作協會員,常德市詩歌協會副主席。詩作發表於《詩刊》《十月》《新大陸》等數百餘首。作品入選《2012年度詩歌》、《2012年詩歌》、《2013年詩歌排行榜》等多個年度選本。出版個人詩集《孤單的草垛》。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

你說過,楓葉正紅的秋天,你就來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看桃花

它不開在三月,不與群芳爭奪春天

它沒有過早逝去生命的容顏

相冊裡,至今留存著它秋天的嬌美

它開在萬物蕭條的深秋,開在陽光的枝頭

只想前來尋訪的詩人,孤獨的詩人

經過時,一眼就認出他的前生

·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跟隨我,穿過那片沉寂的桃樹林

過方竹亭,遇仙橋,淵明祠,桃花觀

看桃花山牌坊,看刻在石頭的陶淵明詩文

看紅樹青山,斜陽古道,幽谷深深

其實,我還想要你好好看看那條流水

遠古而來的流水,山谷間潺潺而下的流水

文人黑客筆下流淌的流水,生生不息的流水

流水裡,有桃花的芬芳,有桃花的宿命

·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帶著你,高一步低一腳,穿過幽長的秦人洞

你可以站在豁然臺,深呼吸,極目眺望

這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鳴犬吠

武陵漁人挎著漁簍,打漁歸來

笑容可掬,迎接你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我們可以坐下來,食武陵魚,喝擂茶

也可以在千米竹廓裡,邁著閒散的步子

隨意的行走,看武陵人,犁鏵,耕種

看靜默的水車,石磨瓦罐,古刀秦劍

不經意間,你我早已沉醉其中

·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帶你去天寧碑院,看看那裡的一碑一物

走在石橋上,你要腳步輕放,慢下來

請聆聽大自然的聲響,聞一聞野菊花幽然的清香

成群的飛鳥,盤旋在碑院上空,自由的飛

走在這裡,你會恍若,一步步邁向天堂

·

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去水府閣的路上,一定會看到挺拔高聳的青松

寂寞開放的野花,自然,快樂地生長

站在水府閣,你會看見,我無數次吟唱的沅水

還有那夕陽,河洲,水上行走的漁舟

吹水面過來的風,在這裡,你要做久久的停留

·

你來了,我會帶著你在桃花源裡

隨意地走,不會錯過這裡的一草一物

累了,我們就在附近的農家歇一歇

喝杯熱乎的農家茶,吃兩塊可口的蕎麥粑

在農家的菜園子裡,摘一菜籃子青菜

主人會指給你看,白花花黑籽籽的小小蕎麥花

你看,籬笆外,雞鴨成群,牛鈴丁當

你一定是不想走了,那就在這裡住一晚吧

夜晚有些蒼涼,你不必憂傷,有皎潔的月光

你可以和月光說說話,說著說著,天就亮了

·

你來了,如果你真的不想走了

那就留下吧,我為你搬來了乾糧與柴草

我要為你搭建一間草堂,你要在草堂前種滿菊花

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那麼我們就在那棵

秋天開花的桃樹下,種下一顆詩的種子吧

來年春天,它一定生根,發芽

桃花源裡,一定會開滿火紅火紅的詩花


2013.11.30

【「最美桃花源」徵文大賽獲獎作品】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沅水之愛

·

那麼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一齊湧向江邊

自東向西,看城牆,看樓閣

看一首首鐫刻在石頭裡的詩歌

沒有人去關注身後,我無數次吟唱的這條流水

是啊,怎麼可能,會有人

像我一樣,深愛著這條河流

深愛著這裡的碼頭,深愛這裡南來北往的人們與輪渡

怎麼可能,會有人像我一樣

去關注一滴小小的沅水

關注它小小內心承載的疼與溫軟,這怎麼可能?

此刻,沅水潮漲,渾黃

攜裹著泥沙與朽木,奔流不息

我夾雜在人群中,內心空濛,盲目行走

回頭間,驚訝地發現,你站在人群之外

手舉相機,面朝沅水,那麼專注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又一次來看沅水

又一次來看沅水

深冬的沅水,清澈,寧靜

泛起的紅暈,均勻的呼吸

多麼像一位舞者,剛剛入睡

·

碼頭還是那個碼頭

輪渡還是坐過的輪渡

南邊來的, 北邊去的

哪一張是昨天經過的面容

·

天空不藍,風,沒有吹來

蒼黃的岸柳,衣衫破舊

老人和鸕鷀,相依寒冬

我必須不動聲色,不讓人看見隱秘的淚水

·

我甘願做一尾不會流淚的魚

潛入沅水的最深處

與沉默的石頭寂寞的水草為伍

終生陪伴江水,夜夜傾聽她的低語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高舉閣·詩萃》專欄

徵 稿


《高舉閣·詩萃》是新開闢的欄目,是對自民國以來桃源桃花源詩人的一次梳理和展現。

詩者,思也,事也,史也。桃源、桃花源是個詩意的地方,是人傑地靈的地方。多少人前來,多少人走出,值得我們為之整理存檔——這是一個公益性的存詩存人存史的活動,期盼大家的自薦與推薦。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徵稿對象:

1、湖南桃源桃花源籍詩人(省級作協詩協、國家級協會會員);2、桃源桃花源學習、工作、成名的詩人;3、詩作發表在省級專業詩刊或名刊大刊的桃源桃花源詩人;4、詩作獲得省級、國家級獎勵的桃源桃花源作者;5、出版了詩集的桃源桃花源作者;6、書寫了有關湖南桃源、桃花源詩歌的文化名流、政要。

徵稿要求:

1、古詩新詩都歡迎;古詩5首,新詩3首;

2、三寸照一張,簡介不超過30字——標明出生年代,最高會員,桃源詩人標明到鄉鎮。標明發表最高的刊物雜誌不超過三個,標明出版的詩集名。

3、詩作內容側重書寫桃源桃花源風土風物風景風情。

4、詩萃是存詩存人存史,將精選每位作者的詩一首,匯集出版。

5、只收電子文檔(照片插入電子文檔——word或者wps文檔),文檔註明詩萃、作者名。

6、徵稿時間:即日起~~2020年11月底 出版時間:2021年

收稿郵箱:516068737@qq.com

高舉閣文藝平臺

2020.6.10

桃源詩萃 || 陳小玲(湖南):《你來了,我就帶你去桃花源》


在看,在轉;向真,向善

相關焦點

  • 桃源詩萃 || 修客(湖南):《溯沅》
    桃源詩萃 || 修客(湖南): 《溯沅》修客,(1963—)姓名黃修林,湖南石門人。《高舉閣·桃源詩萃》是新開闢的欄目,是對自民國以來身屬桃源、桃花源、心歸桃源、桃花源的詩人的一次梳理和展現。詩者,思也,事也,史也。桃源、桃花源是個詩意的地方,是人傑地靈的地方。
  • 桃源詩萃 || 張天夫(湖南):《人間的桃花源,外1首》
    桃源詩萃 || 張天夫(湖南): 《人間的桃花源 外1首》· 外1首·古人來了又去了今人去了又來了守住擂茶坐上半日就是天上的福星·石板路比黃花年輕三裡長的竹廊橫支洞簫音符,飄忽的身影秦人村的姑娘燈籠一樣臉紅人間的事,天上的事心裡的事
  • 桃源詩萃 || 於洪民(湖南):《我愛烏雲界》
    桃源詩萃 || 於洪民(湖南):《我愛烏雲界》心兒早已不再等待,不再等待 `撩開你(呀)神秘的面紗禁不住湧上深深的愛雲霧繚繞花飄香,青山秀水畫中來,畫中來虎豹麋麂藏閨中,好個原生態,好個原生態啊!只要看上一眼,永遠把你記心懷。 `多少次想撲進你,你的胸懷歌兒早已那麼歡快,那麼歡快 握住你(呀)溫暖的雙手禁不住生出萬種感慨山路彎彎入夢境,清流涓涓飄玉帶,飄玉帶毛尖香茶迎客人,醉個爽歪歪,醉個爽歪歪啊!美麗的烏雲界;啊!多情的烏雲界。
  • 桃源詩萃 || 莫蘭英(湖南):《去烏雲界 外3首》
    桃源詩萃 || 莫蘭英(湖南):《去烏雲界 外3首》原創 高舉閣文藝 高舉閣 昨天 ·《去烏雲界》 ·追逐你的腳步我要去尋找更高的山峰更寬廣的路我不能僅僅滿足於在狹隘空間裡閉門造句 ·一片流動的雲幾陣熱鬧的風背上簡單的行囊我擅用與之匹配的心境趟在時間的河流
  • 桃源詩萃 || 冷月無聲(湖南):《沅水 外3首》
    桃源詩萃 || 冷月無聲(湖南): 《沅水 外3首 》>田壟裡絲瓜在風中招搖的晃蕩高粱在一個勁地拔節生長嗅著泥土的清香把那田園的夢再一次使勁的回想 `撞球桌旁你來我往記不清有多少局了勝負早已遺忘 `——懷念雙洲是那隨風飄逝的過往
  • 桃源詩萃 ||鄔書維 (湖南):《桃源竹海 外1首》
    桃源詩萃 ||鄔書維 (湖南): 《桃源竹海 外1首》 《我最愛的是鄭家驛》 ·你的名字被選入詞典裡,你的位置是兵家抹不去的記憶沅水上的船夫遠眺雞公崖的雄姿,遠方的客人來到來到豐隆山探秘。我深愛祖國的每寸土地我最愛的還是鄭家驛 · 生活在這片蓬勃的土地上,總與那和諧的自然相偎依我深愛祖國的每片土地,我最愛的還是鄭家驛我最愛的還是故鄉鄭家驛 【選自《桃花源裡的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2】
  • 桃源詩萃 || 白山黑水(湖南):《桃花醉》
    桃源詩萃 || 白山黑水(湖南): 《桃花醉》滿目煙霞,沁染茅廬數間,斟軟語輕笑美池微漾,搖綠肥紅瘦陌上,老牛犁弓簑笠鞭影聲裡,水墨交融入情、入景、入畫、入心·一壺酒,封釀經年煮了花露,泡了花蕊洞中數日,洞外千秋抱秦時月,臥桃花雨,暢談兩漢魏晉,無論唐宋元明你自波瀾壯闊
  • 桃源詩萃 || 楊拓夫(湖南):《桃花是我的姊妹 外1首》
    桃源詩萃 || 楊拓夫(湖南): 《桃花是我的姊妹 外1首》獲獎著作有:《楊拓夫抒情詩選》《拓夫十四行》《挑著月亮回家》《行走的村莊》;長詩有:《溪邊囈語》《湖南屋脊書》《東山峰農場書》《北溪河十四行》《老哥、你怎能離去》等。中國第一個後現代主義詩歌流派「北京詩派」創始人之一。
  • 桃源詩萃 || 趙越(山西):《沅江放排》
    桃源詩萃 || 趙越(山西): 《沅江放排》·一根喲長篙手中擺汗珠雨珠滿江甩有黨引路來掌舵驚濤駭浪快閃開白浪如山,我敢踹!漩渦如坑,我敢踩!祖國祖國我來了送你一代棟梁材·千裡路程哦一日趕多謝江水跑得快青龍灘頭浪喝彩桃源洞口桃花開哈哈,一曲歌兒聲未落八百裡洞庭茫茫白......
  • 桃源詩萃 || 金鈴子(重慶):《桃花令  外2首》
    桃源詩萃 || 金鈴子(重慶): 《桃花令 外2首》帶些胭脂的表情我要寫一首《桃花令》 ·不是令桃花去幹什麼,也不是令桃花去交桃花命桃花並不是每一朵都很溫暖,並不是每一朵都有愛人 ·我寫下「桃」字,為這桃花小鎮為這鎮上粉紅的包圍再畫下桃花的開我的顏料不是被春天逼出來的。
  • 桃源詩萃 || 徐必常(貴州):《艟舫晚渡 外2首》
    桃源詩萃 || 徐必常(貴州): 《 艟舫晚渡 外2首》《艟舫晚渡》 ·桃子熟了,我要去會會我的愛人 ·透過花蕊,我還看到你的心你不必要問為什麼,是一隻蝴蝶或者蜜蜂都無關緊要我只想對你說我已經把你的心裝在我心裡 ·牛郎也罷織女也罷,陶淵明也罷我也罷我們都是血肉男女,從心臟裡泵出來的
  • 桃源詩萃 || 娜仁琪琪格:《種下一首詩 就是我們的一生》
    桃源詩萃 || 娜仁琪琪格: 《種下一首詩 就是我們的一生》我們栽花 我們植樹我們引來山泉 就有了流水我們搭上石橋 就有了風光 `種下一首詩啊 就是我們的一生【選自詩集《我心中的桃花源》,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3】
  • 陶淵明:走,我帶你去桃花源
    詩仙李白愛酒大概是因為陶淵明,他的名詩「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就是來自《陶淵明傳》裡: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祖父陶茂是太守(地級市市長),外祖父孟嘉是東晉名士(風流倜儻,寬宏大度,典故「孟嘉落帽」),
  • 詩歌 || 莫蘭英(湖南):《淋雨 外2首》
    詩歌 || 莫蘭英(湖南):《淋雨 外2首》落在心上的雨·那些雨順著銀河根系落下來像急於填滿愛情的詩句排山倒海·季節的潮聲漲漲跌跌,此起彼伏我和你很久沒有淋雨了你去了另一個城市,我藏在寂寞的雲外下雨了,我躲進知了的殼裡這世間恰如其分的懂莫不過江州司馬青衫溼·我想我是愛著的就像石頭不言不語像烈焰穿透我的身體有時我在低洼處開滿鮮花有時我扣緊上弦「嗖嗖」離箭·故鄉是你遊子是你
  • 湖南桃花源和湖北桃花源,究竟哪個才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文|江楓月夜我一直認為陶淵明和桃花源是有緣的,上學時默寫《桃花源記》,我一直把「陶淵明」習慣性地寫做「桃源明」,仿佛陶淵明生來就要寫《桃花源記》。我也一直認為桃花源和我是有緣的,因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很可能就在我的家鄉——湖北竹山。
  • 桃源詩萃 || 向豔《我已等待了千年  外2首》
    詩作發表於《湖南港航》《桃源詩刊》等省市報刊上。我是思念催開的花朵,綻放在枝頭請撐一隻船,來夢裡尋我 我就在秦谷幽洞的深處是谷王殿前那一抹嫣紅你看,我在鋪滿青石板的路旁迎著風向你微笑,點頭你是否曾聽過我?
  • 我經過了陶淵明經過的桃花源村,你猜看到了什麼
    初中時學的這篇《桃花源記》,到現在我還能倒背如流,每次讀後都給人以心靈的按摩。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理想生活的一種夢想。桃花源之所以影響力那麼大,是因為他締造了一個古老的中國夢。很難說是桃花源村成就了偉大的陶淵明,還是陶淵明的才情演繹了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山村。
  • 桃源詩萃 || 倪明星《沒有帆的送別 外1首》
    桃源詩萃 || 倪明星《沒有帆的送別 外1首》>倪明星,湖南桃源人,男,40後。曾工作於湖南桃源紅茶廠。詩歌散文見於全國報刊雜誌。,走得很輕很輕留下的吻痕卻很重很重醒來,帆已遠去只有浪泊碼頭遲到的送別無語祝福無邊 /你喜歡悄悄地離別說這樣我會時時想著你你不喜歡我祝福說一凡風順的機會等於零隻要一踏上航程安寧的世界就留在了岸上 /你說過一次遠航就是一部
  • 轉自常德詩人「再訪桃花源」(再續心靈故鄉的故事)
    (桃源山是桃花源的意境之地,文化底蘊最深,所以第一站選擇桃源山的天寧書院絕對沒錯)這群人在我的指引下,一下車,直奔天寧碑,一個個回頭望著我,大呼小叫的,要我給她們照相.有了這群人的到來,天寧碑也不會安寧了.(哈哈!
  • 解讀繪本《桃花源的故事》:帶你尋找陶淵明心中那片桃花源
    今天想為你介紹的繪本叫做《桃花源的故事》出版於2009年,它為兒童講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書中的文字來自於日本國際評議會理事松居直,而為這本書配圖的則是來自湖南長沙的著名繪本畫家蔡皋。細細品讀桃花源,你會發現裡面沒有金銀財寶,只有農耕的生活,只有陶淵明對於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桃花源記》流傳到日本,本書的作者松居直幼年時曾經看過那些桃花盛開的山水畫,從此這個美麗的桃花源景色就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