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遊客錯把郵筒當垃圾桶
■ 韓國工作人員在清理首爾的郵筒
韓國的郵筒 本版圖片GJ
繼找不到公廁之後,中國遊客出國旅遊又遇到找不到垃圾桶的尷尬。韓國《朝鮮日報》9日呼喊「救救郵筒」,抱怨中國遊客習慣性地往韓國郵筒裡扔垃圾。
韓郵筒內清出垃圾
韓國媒體在報導中採訪了用中文勸阻中國遊客的韓國市民,也採訪了留學韓國的中國學生,暴露了有關「垃圾桶」的這個兩國社會文化差異問題。報導說,首爾明洞和東大門的郵筒因為中國遊客扔的垃圾骯髒不堪,樂天百貨店前的郵筒每周能清出10升垃圾,東大門平和市場入口處的郵筒每周能清出2至3升垃圾。
《朝鮮日報》報導稱,6日,位於明洞的首爾中央郵局郵遞室室長金學成打開郵筒,菸頭、橘子皮、竹籤以及中國人喜歡吃的南瓜子皮譁啦啦地撒了出來。金學成調侃說:「只要打開這裡的郵筒,就能知道明洞有做什麼生意的攤販。」
日街頭也沒垃圾桶
韓國郵筒被誤當成垃圾桶的原因可能是,一來韓國街頭沒有垃圾桶,二來語言不通導致遊客誤解。據了解,韓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取消了街頭垃圾桶,但絕大多數中國人並不清楚這點。韓國人逛街時有垃圾了,要麼交給購物地點的商販,要麼自己想法子帶走處理。而中國人不明情況,有的就錯把郵筒當垃圾桶。
其實,街頭沒有垃圾桶的不光是韓國。日本的街頭、公園等公共場合都沒有垃圾桶,而且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市民出行也都自覺地把消費垃圾分好類,或者帶回家,或者送到有垃圾站的商店和餐廳等地方。
在新走路不吃東西
在新加坡一度也有類似情況。中國遊客黃牧遙在2007年去新加坡旅遊的時候,感覺難覓垃圾桶。後來,黃牧遙發現新加坡沒人邊走路邊吃東西、喝飲料,社會常識是:除了餐飲區,其他地方不會產生垃圾,所以只有在餐飲店,或是休閒驛站、機場等地方才有垃圾桶。
現在新加坡路邊、紅綠燈旁、公交車站和機場一般都有垃圾桶,還比較方便。但地鐵站裡、車廂和公交車上都不會有垃圾桶,而且嚴禁亂丟垃圾,違者罰款很重。
報導引發網友議論
《朝鮮日報》的報導也引發了韓國網友的議論,有對中國遊客的不滿,也有對韓國大城市的反省。網友「鄭方鎬」說,大城市沒有垃圾桶本身就是問題,韓國人同樣感到不方便,甚至直接往街上扔垃圾。網友「金基範」認為,旅行社並沒有為中國遊客準備垃圾袋等解決方案的意識,有關部門應儘快尋找對策,這才是韓國成為觀光大國的正確道路。
面對韓國公民的反省,中國遊客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了解所在國的習慣,找對垃圾桶再扔垃圾的小改變或許是文明的一大步。而這一點點文明,在國內也一樣重要。
張欣 (新華社供本報稿)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