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民族學專業排名:中央民族大學排位第一!

2020-12-14 大學時光

專業名稱:民族學

我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教育、風俗、傳統等。民族學專業主要研究民族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主要研究方式有:實地調查、文獻資料分析、比較,通過研究達到弄清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家庭婚姻、社會生活、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政治制度、文學藝術、道德規範、思想意識等。目前我國「民族學」專業院校排名如下:

排在前五位的高校依次是: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大學、廣西民族大學。

「民族學」專業開設課程有:人類學史、民俗學概論、文化人類學、宗教文化學、世界民族概論、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人類學通論、區域經濟學、生態人類學、民族學、民族學導論、中國民族概論、民族理論與政策、人類學、民族學概論、社會學概論、文化經濟學、民族考古學、民族經濟學、族群與家族、民族學調查方法、市場營銷等。

民族學專業就業去向

該專業畢業生,一般會進入國家機關、民族宗教行政機構、新聞出版、民族文化交流、文教事業、社會團體,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事務、民族宗教、新聞宣傳、文化交流、旅遊、民族經濟開發、公共關係等工作。

相關焦點

  • 中央民族大學雲南大學民族學入圍一流學科,均處國內領先地位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而進入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的42所高校,又分為A類和B類。其中,A類36所,B類6所。在教育部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共有兩所高校的民族學入圍,即中央民族大學和從「211工程」院校中脫穎而出躋身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列的雲南大學。
  • 2020年中國民族類大學排名:12所高校上榜!中南民族大學居第二名
    那麼對於民族類大學而言,哪所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呢?哪所高校在民族類高校中排名相對較靠前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2020年中國民族類大學排名,看一看你的學校有沒有上榜?僅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 高考2020:中央民族大學等民族類高校報考指南
    我們先看看民族學的學科排名,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上述幾所民族大學的民族學一級學科排名如下。你選擇民族大學,就不要與其他非民族類學校做太多的學科專業橫向排名了。中央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作為民族類頂級高校,校址北京,有著特殊的教育文化交流資源優勢,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研究的高等學府;民族學、少數民族經濟、少數民族語言、社會學、歷史學、哲學幾個專業比較好,其實藝術類專業包括舞蹈、美術、音樂也都很好;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 這五所名族類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第一
    根據校友會的數據根據校友會的數據中在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貴州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名列校友會2020中國民族類大學排名前10強。為什麼中央民族大學排名第一?
  • 中央民族大學排名第幾位?2020年中國民族類大學排行榜15強名單!
    本科生約有70%左右少數民族,各民族語言、風俗、服飾、歌舞、特色小吃,燦爛交織。優勢專業: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宗教學、舞蹈學、歷史學、藝術設計、音樂學等。同等條件下,學校會優先錄取少數民族考生。
  •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專業簡介
    目前開設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博物館學、社會學三個本科專業,另有民族學、人類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社會學、民族社會學等5個碩士學位點;民族學、人類學、民族社會學3個博士學位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因而是國內少有的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流動站完備的專業教學單位。   本院民族學人類學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在職教師37人中,有博士生導師15人,教授19人,副教授15人。
  • 中國高校表演專業排名:中央戲劇學院排位第一!
    專業名稱:表演表演,歷史悠久,從有戲曲開始就有了表演。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簡而言之,表演是表演者通過聲音、表情、動作等,來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目前我國「表演」專業公辦本科院校排名如下:排在前五位的高校依次是: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
  • 2020中國大學法學門類一流專業排名公布,人大法學專業全國第一!
    法學門類包括法學類、公安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民族學類、社會學類、政治學類等6個小類,那麼,中國大學法學門類各類專業是如何排名的,哪些專業為世界一流專業、世界知名專業、中國一流專業。根據排名顯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專業為世界一流專業,全國排名第一。
  • 推薦幾所適合女生選擇的大學,都是擁有全國排名第一學科的高校
    師範類、表演類、舞蹈類、財經類、以及適合考公務員的專業都不錯哦!推薦幾所適合女生選擇的大學,都是擁有全國排名第一學科的高校。1、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
  • 民族學最好的大學,考上就做好讀博的準備
    主要是通過實地調查、分析文獻資料和比較研究,對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生活、家庭婚姻、宗教風俗習慣以及語言文字和思想意識等進行全方面的研究。本專業培養有潛能的民族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複合型高級人才。國內開設民族學專業的高校有三十多家,其中的№1無疑是中央民族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擁有各類圖書和電子圖書300萬餘冊,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圖書文獻資料藏量居國內高校前列。學校出版社是全國民族學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全國核心期刊。民族博物館藏有3萬餘件珍貴的民族文物,已經成為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教學實踐基地。
  • 2018中國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排名,安徽大學排位第八!
    編輯出版學是一門應用非常強的專業,主要研究國內外編輯、出版行業運行規律。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編輯出版類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語言文字、文化科學基礎、編輯信息等技術的應用能力。2018中國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排名如下:根據排名,前三位依次是武漢大學、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其中安徽大學排位第八。
  • 中國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位第一!
    專業名稱:地球物理學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目前我國「地球物理學」專業公辦本科院校排名如下:入榜高校排名依次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長江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 該民族類高校學生來自56個民族,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
    我們國家的學校建設很有意思,基本都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都有學校建設,以民族類大學為例,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都有民族類大學,例如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學、甘肅蘭州的西北民族大學,以及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中南民族的大學。
  • 一分鐘了解中央民族大學,全國最好的民族類大學,國際影響力巨大
    中央民族大學是一所直屬於中央民委的全國重點大學,先後被評選為國家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全國最好的民族類大學,綜合實力非常強悍,國際影響力十分巨大。中央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簡稱民大,是由1941年創辦於延安的民族學院發展而來。中央民族大學建設有24個學院,涵蓋了64個本科專業。
  • 校友會:全國最好的三所「四非」高校,其中大連大學排名第一
    」高校,全國最好的「四非」高校中大連大學是排名第一的,西南民族大學排名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排名位居第三,這三所都是全國最好的三所「四非」高校。西南民族大學在西南的高校中是非常有知名度的,在非常受考生歡迎的一所民族類的大學,在全國「四非」的高校中排名第二,全國大學排名是209名。
  • 三大特點八張圖,解析北京性價比最高的985高校,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是中國高層次大學最集中的城市,那北京市高校最集中的地方在哪裡呢?你會回答五道口嗎?你會回答學院路嗎?這些答案都未必正確。原因在於,北京市大多數的大學,因為辦學規模不斷增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逐漸把辦學的主體外遷到了四環乃至五環之外。
  • 中國高校圖書館學專業排名:武漢大學排位第一!
    專業名稱:圖書館學這些年,信息化技術不斷升級換代,傳統圖書館已逐步走向數位化。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各院校圖書館網絡工程等項目,不斷突破,取得很多不錯成果。目前我國「圖書館學」專業院校排名如下:排在前五位的高校分別是: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點建設:從邊緣邁向中心
    三年裡,中南民族大學的民族學博士點究竟走過了什麼樣的歷程,以致獲得了這樣的可喜變化?記者專程奔赴中南民族大學進行了調研、採訪,相信這對於高校年輕博士點的建設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全校上下一盤棋   博士學位是個人知識水平的重要標誌,而博士點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及辦學層次的重要表徵。
  • 全國民族類大學排行榜!民族類大學這些專業很強,漢族也能考!
    民族大學裡並不都是少數民族,只是少數民族的人數相對其他大學更多。所以大部分的專業漢族同學都可以報。但是民族大學大部分學生都是少數民族報考,因為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最先錄取的是少數民族的學生。不過如果民族大學裡面有不少的藝術類專業實力還是不錯的,高考生分數不錯的情況下其實可以參考了解看看。而且民族大學會比其他大學多一些民族特色的學院、專業和研究所,比如維吾爾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藏學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