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七月中旬,同學們大多已經進入暑假模式了。今年的暑假,因開學推遲順延了一段時間。所以,有些省份的同學正在緊鑼密鼓地複習,迎接一周後的考試。
學校裡複習的形式,多是以檢測加集中講解為主。即逐單元複習然後測驗,老師再根據測驗結果,了解同學們的哪個知識點需要進行更加詳細的講解。有的需要集中在課堂上講解,有的則需要單獨強調。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同學們把課本內容全部掌握,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字音、字形
對一年級的同學來說,拼音和寫字是學習重點,要做到一絲不苟,平時練習時更要注重細節,嚴格要求。
一、如多音字的讀音和組詞,就是必考題。
「得」這個字的讀音有三個:de、dé、děi。前兩個讀音比較常用,而「děi」這個讀音有些同學並不熟悉。
這個讀音在日常生活中比在書面語中常見。
例如我們教一個人做一件事的時候,會說:你得這樣做……。這句話的「得」就讀「děi」。
再如,「下雨了,得虧同事帶了傘,把我送回家,要不然我就淋溼了。」這句話中的「得」也讀「děi」。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注意把這些課堂上少見的字音教給孩子,那麼孩子在習題中遇到的時候,就不會感覺陌生了。
二、生字題型變化多。
同音字和形近字。多見於組詞、選字填空等題目中。圖一中的第4題和圖二中的第9題是一種典型題型,形近字掌握不太好的同學可進行這方面的專項練習。加減偏旁成新字,再組詞。題型靈活多樣,需認真讀題。圖一中的第5題為常見題,還有其他形式,同學們要能做到隨機應變。
詞語和句子的運用
一、詞語的運用常見題型是——在所給詞語的前面或者後面填上合適的詞語。
這種題型的答案常有多個,一般情況下,只要同學們寫的合理都能得分。
但是有的同學閱讀量很低,做起這樣的題目就非常吃力。所以,不管是幼兒園老師還是小學老師,都會時常提醒家長督促孩子閱讀。
有些人是在切身體會後,才深刻體會「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
二、用詞語組成句子。
句子不僅包括詞語,還要有標點。在句子末尾丟掉標點,即使寫出來的句子是通順的,也會被扣掉0.5分。是不是很可惜?
因此,同學們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就要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寫完一句話,句尾看一看。
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寫中間。
下面的第8題就出得很巧妙。同學們要先讀完所有的字,再把它們試著練成一句話,最後再寫下來。
詞語積累要重視
語文學習越來越貼近生活,在各單元的「語文園地」中,都有不同的詞語積累內容。
這些內容在有的家長看來是有難度的,因為他們認為這離孩子的生活比較遠。
其實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孩子學習或者答題就都變得簡單很多。很多常識,是現在的孩子們缺乏的,因此需要他們了解並掌握,同時還要運用到生活中去。
閱讀和看圖寫話
(一)做閱讀題要建立在讀懂短文的基礎上。
可是我們發現,即使到一年級下學期了,還有的孩子喜歡「偷懶」。為什麼會丟分?主要原因就在於還沒有讀短文,就直接去答題了。
因此,同學們在閱讀題時一定養成先讀短文的習慣,並且最少讀兩遍。
第一遍先通讀,第二遍帶著問題讀。
悄悄告訴大家:閱讀題的答案常常就藏在短文裡面呢!
(二)寫話
寫話先讀題,然後把圖片和題目結合起來。
「同學們都在幹什麼呢?」——打掃衛生。我們再看看,在哪裡打掃衛生?圖中有課桌和椅子,所以是在教室裡打掃衛生。
「都是怎麼幹的?」——各自有分工。那麼我們就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子就顯得很生動了。
「結果如何?」——經過同學們的辛勤勞動,教室裡一定變得非常整潔、明亮。
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同學們的心情會怎麼樣呢?也一起寫下來吧!
這樣的一段話,能得滿分啦!
一年級小學生的日記該怎麼寫?多練這4項,孩子家長可借鑑
一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精選:10篇課文片段+古詩,期末複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