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2月11日電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充分發揮黨建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用心打磨黨建「繡花針」,一針一線串聯基層組織、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城市社會治理力量,加速推動「新政末端」向「治理樞紐」轉變,用心精繡治理主體社會化、治理單元精細化、治理流程規範化、治理模式人性化、治理載體數位化的精管善治「城市新畫卷」,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針串起千條線,以小單元治理支撐精細化治理大格局。作為管理著1萬餘戶、3萬多人、500餘名黨員的超大型社區,今年3月,長城中路街道五裡水鄉社區按照「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小區上」的原則,將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委,並組建了10個小區黨支部,實施「紅色引領工程」,打造「幸福E站、紅色物業」示範點,創新「黨建+物業服務」管理模式,形成了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三方聯動,社會組織、志願者服務隊伍、小區樓棟長等多元力量共治的服務格局,打通物業服務群眾最後「100米」。目前,金鳳區已構建「46個社區黨委+240個居民小區黨支部+1084個樓棟聯合黨小組」的城市社區三級組織管理體系,延伸至城市基層最末梢,植根於小區居民群眾中。
構築治理「朋友圈」,讓各類社會主體從「站著看」變為「跟著幹」。頤海苑是滿城北街街道滿春園社區管理的一個老舊小區,340米長的進出道路沙化裂縫,下雨天出行不便。頤海苑小區黨支部居民議事會上,施工方、業委會、物業公司、樓棟長、小區黨員、熱心居民齊上陣,修出一條居民滿意路。從規範亂停車到暢通消防通道,居民反映的每一件事,小區黨支部都記錄在案,「有困難找支部」成了小區居民的口頭禪,業主滿意度、小區黨支部評價作為重要依據納入物業服務質量考核,讓小區黨支部「說話有人聽、幹事有人跟」。同時,金鳳區進一步優化設置街道「大工委」5個,社區聯合黨委48個,吸納轄區各行業各領域163個黨組織負責人,推行「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形成前端發現、前端處置、條塊聯動、自治共治相結合、執法聯動相結合「1+2+N」的智慧金鳳社會治理新模式。
築好鄰裡互助站,讓小區成為和諧穩定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近年來,金鳳區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居民需求,廣泛組織開展「一居一品一特色」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培樹了「板凳會」「鄰裡親情」「口袋花園」等服務品牌,1500餘名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結合為民服務和發展專項資金、黨建項目,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將居民黨員的意見充分體現在小區治理上。截至目前,金鳳區評審了路燈「暗改亮」、排水「阻改通」、外牆「面改美」、園林「綠改彩」等33個為民服務和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撥付資金1078萬元,評審了3個黨建項目19萬元用於小區治理改革、志願服務隊伍建設等,惠及群眾30萬餘人。
數位化支撐,賦能「聰明」治理。金鳳區積極探索數位化社區治理模式,形成了以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指揮中心為核心,街鎮分中心為支撐,村居工作站為基礎的「一級指揮,三級聯動」的社會治理模式。在此基礎上,以楓林灣等小區為試點,啟動了創新完善城市小區治理體系試點改革,對轄區94個小區進行數位化改造,形成了管理服務橫向支撐、數據信息縱向貫通的「智慧金鳳平臺、街鎮社區平臺、小區平臺和居民服務端」四級構架,以數位化建設提升了社區信息統計、就業保障、應急處理、環境整治、公共服務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