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圖畫書]NO.2宋定伯賣鬼(附讀後感)

2021-02-07 閱讀巴學園


鄭凱軍 錢繼偉 繪  

李一慢 文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點擊收聽  ▾


▎關於作品


讀《宋定伯賣鬼》有感

一冊語言繪畫比故事本身更具魅力的中國原創繪本


中國的繪本故事起步較晚,即使到現在「舶來品」也比較多,中國的原創繪本故事就更少了。其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故事中挖掘中國原創繪本故事素材,應該是中國原創繪本可行的一條陽光大道。當我讀到由李一慢老師撰文,鄭凱軍、錢繼偉二位老師繪圖的中國原創繪本《宋定伯賣鬼》一書時,撲面而來的便是一股令人「倍感親切」的「中國風」。


《宋定伯賣鬼》這冊繪本的故事取材於東晉史學家幹寶所著的《搜神記》,這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故事情節相信中國人都很熟悉,國人在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過文言文《宋定伯捉鬼》,講的主要就是主人公「宋定伯」和一隻「鬼」鬥智鬥勇,並最終用人的智慧和勇氣徵服了「鬼」的故事。


 我對這則故事印象很深刻。其實在很小的時候,我的膽子蠻大的。幼年的時候,也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等,晚上吃了飯,放下碗就去找小夥伴玩了,經常玩到昏天黑地的時候才回家。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大黑天的走街串巷回家也不害怕。然而,漸漸長大以後,也許是看了《聊齋》等鬼片,膽子反而小了,走夜路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後面有什麼東西跟著,或者擔心有什麼可怕的東西會突然出現在面前,這個「可怕的東西」最主要的就是「鬼」。後來,就學了《宋定伯捉鬼》這則文言文,膽子就大了許多,認為如果真有一隻鬼出現,我也可以像宋定伯一樣制服它。再長大一些後,怕的就不是「鬼」了,因為自己從內心確定,世上根本沒有什麼妖魔鬼怪。然而,還是會擔心,因為世上最可怕的是像「鬼」一樣的人。成年之後,也慢慢體會到像「鬼」一樣的人也不可怕,遇到那樣的人,同樣可以像「宋定伯」一樣制服他。只要自己擁有智慧與勇氣,就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現在通過《宋定伯賣鬼》這冊繪本重溫這個故事,卻發現在擁有一些閱歷和經歷之後,故事仍然非常耐人尋味。不變的是「宋定伯」,而「鬼」卻可以代表一切可惡的勢力,他們可惡而不可怕,只要擁有智慧和勇氣。


故事原來都叫做「宋定伯捉鬼」,而這冊故事卻命名為「宋定伯賣鬼」,「捉」變為「賣」,作者有何用意呢?在我看來,對於故事情節的本身來說,「賣」比「捉」更加貼切。一是「賣」是故事的最終結局,比「捉」更扣文;二是「賣」比「捉」更加能體現出「宋定伯」的智慧,他不但徵服了惡勢力,而且還將垃圾一般的惡勢力變得有了價值,更符合當代人的觀念價值。當然,以「中國原創繪本」這種新方式來講老故事,「賣」比「捉」從題目而言,更有新意。


「新」在何處呢?

 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冊講老故事的「新繪本」就沒有什麼可讀的!我在讀這冊《宋定伯賣鬼》繪本的時候,就感受到了獨特的語言和繪畫風格。尤其是這冊繪本的語言,我認為比故事本身更具備魅力和表現力。


 我很欣賞這冊繪本的語言風格,它非常適合讀出聲來,李一慢老師撰文的這冊繪本故事的語言除了具備所有繪本語言的精煉、生動的特點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具有節奏感。我在讀的時候,竟然讀著讀著按照「天津快板」的方式讀了起來。這種獨居「天津快板」節奏風格的語言模式,在我讀到的中外繪本中,《宋定伯賣鬼》是首屈一指。


 例如開篇第一句:「據傳說,晉朝有個小夥兒叫宋定伯,膽子大,心眼兒活」,我就想想著自己手裡拿著一個快板,一遍打,一遍說:「據傳/說/晉朝/有個/小/夥兒叫/宋/定/伯,膽子/大,心眼兒/活」——這句話,我是按照這樣的節奏,劃橫線的打一下竹板的方式讀下來。文中接下來一直到故事結束的語言,也都可以打著「天津快板」的形式讀下來。我很難用文字將打著「天津快板」的方式讀下來的樂趣表述出來,但是任何對「天津快板」的有印象的人,只要你按照那樣的節奏讀這冊繪本,就會發現,這樣的方式比只用眼睛看故事的樂趣更勝幾倍。繪本故事的主要閱讀對象還是兒童,我似乎已經想像到,自己拿著一個快板,在課堂上跟孩子們像「快板說書」一樣給孩子們講這個故事;也似乎想像到,孩子們分著角色,拿著快板在表演這個故事……真是其樂無窮。


 故事的語言很生動,讓人讀了感覺猶如身臨其境。例如對那隻「鬼」的樣子的描述:「這傢伙面孔青的青,白的白,沒有一丁點兒血色,兩隻眼『突突』得好相貌綠火,又張嘴來又吐舌,兩隻獠牙像尖刀,一邊一個刺啦著」。讀下來,就好真的看見了那只可怕的「鬼」,如果按照「天津快板」的節奏說下來,再加上繪本中的圖畫,那可真是「活見鬼」啦!當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冊「恐怖繪本」,因為,你只有在前文中體會到了「鬼」有多麼的「可怕」,讀到最後,你才能越深刻的感受到擁有智慧和勇氣的「宋定伯」是多麼的了不起!不過,我們在給孩子讀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嚇著小孩子哦。


 這冊繪本的畫風是典型的中國畫,我對繪畫知識知之甚少,但是我還是能感受到濃烈的「中國古風」。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稱之為「彩繪本」,屬於水彩畫嗎?整冊的繪畫的色調用的是給人以怪異感覺的暗紫、紫紅、灰黑以及靛青色(我的表達不一定準確),到了故事結尾宋定伯徵服了鬼之後,用了鮮亮的明黃色調,將古典繪畫的寫意與現代漫畫的誇張幽默融為一體。這樣的色彩配圖,讓故事更入眼、入心。


 給我印象頗深的場景,一是第一張宋定伯在墓地休息,天上漂著一個張牙舞爪、面目可憎的「鬼」,閉上眼想想都感覺令人不寒而慄。再一個是宋定伯用繩子套鬼的場面,畫面整體呈「爆炸裝」,給人以淋漓盡致的痛快感——這只可惡的鬼終於被收拾了!然後就是宋定伯在集市上賣鬼變成的羊的場景以及宋定伯跟叔叔「樂呵呵」見面的場景,在經歷了之前一系列的「驚險」與「智鬥」的畫面後,能有看到最後的畫面,令人不由自主的感到愉快和欣慰。


 整冊繪畫中,房角的黑貓、糾纏的藤條、錯落的石壁、睜隻眼閉隻眼的貓頭鷹、滿地白毛紅眼的老鼠、漫天飛舞的蝙蝠……強烈的渲染著這個令人驚悚的「鬥鬼」夜晚。


 這冊繪本的繪畫中還體現了一大中國特色——中國漢字文化。在最後宋定伯賣鬼的集市上,那些商鋪招牌上的文字幾乎包含了中國漢字自古至今的各種字體;在最後一張畫上,宋定伯叔叔家大門的對聯用的竟然是象形文字,我好好認也沒認出幾個字,汗顏不易,看來要好好讀讀那本《漢字王國》的書了。要是我給孩子們講這個故事,孩子們要是問我這是什麼字,說不出來,那可糗大了!這冊繪本繪畫中的「漢字文化」應該算是編者除了繪本本身之外,給讀者的一大福利吧,讓人讀完繪本,也還記得自己還有沒解決的事兒。


《宋定伯賣鬼》這冊繪本的故事情節充滿正能量,語言、繪畫彰顯著獨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無窮魅力。中國人讀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中國優秀原創繪本,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愉悅的閱讀體驗,更有民族的自豪感和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關於作者


獨立閱讀教師,創辦兒童閱讀慢課堂;閱讀教育專家,新教育實驗學術會員、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首屆金牌閱讀推廣人,最佳少兒科普閱讀指導專家。

他為100多所幼兒園和60多所小學做過兒童閱讀講座,連續七年在北京多所小學執教「圖畫書閱讀與寫作課」。著有暢銷育兒書《爸爸的陪伴無可替代》《家有倆寶》《影響孩子一生的周末電影院》等;翻譯《誰是愛因斯坦》《馬戲團》等96本童書。



▎愛講故事的人

河北省邢臺縣城計頭鄉中心學校副校長,邢臺縣「青吟讀書會」微信平臺、北京新閱讀讀書會微信平臺責編,愛好讀書和寫作,師從著名閱讀推廣人李一慢老師進行繪本閱讀教學研究。



從本學期開始,我們倡議「圖書角的書,老師們先讀起來!」面向「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點學校的老師,每周一分享一首童詩,每周二推薦一本圖畫書,每周四推薦一本非圖畫書的整本書。希望大家一起把書讀起來!更歡迎您加入到[你好,圖畫書]的隊伍中,把您喜歡的繪本故事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們體會圖畫書的魅力


往期精彩

[你好,圖畫書]NO.1遇到你,真好

相關焦點

  • 鬼故事 宋定伯賣鬼
    老時候的宋定伯常常懷念小時候一起玩耍的那個鬼,說:那是個好鬼呀,我有點對不起它。愧者,心裡有鬼也。宋定伯不是唯物主義者,他是相信世上有鬼的,但是他不怕鬼。有一次,宋定伯走夜路,就遇到一個鬼。它走路沒有動靜,回頭看看地上也沒有影子,宋定伯心裡就有數了,八成是遇到鬼了。宋定伯分析:看它鬼鬼祟祟的樣子,肯定是個膽小鬼。宋定伯主動迎上去,劈頭就問:你是誰?鬼回答:我是鬼。問得挺直截,答得也坦白,可見這是一個很實在的鬼。陌路相逢,按規矩是互相通報身份。鬼開始問了:你又是誰?
  • 王開東:趙本山《賣拐》和《宋定伯賣鬼》
    「賣」系列的長盛不衰,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是沒有哪個人不怕上當受騙;其二是沒有哪個人不巴望著別人「上當受騙」,並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撫慰和幸災樂禍的快感。中國人的不長進就在這裡。本山的「賣」人,讓我又想起了《搜神記》中的「定伯賣鬼」。 前人評宋定伯曰:「不怕鬼,已夠人欽佩;進而捉鬼,又讓人頓生敬慕之意;至於賣鬼,聞所未聞,更令人擊節讚嘆,拍案叫絕。」然而,且慢!
  • 翟傳海:南陽人能把鬼賣了
    奪人江山的魏文帝曹丕,在他的志怪小說集《列異傳》中,講了一個南陽人賣鬼的故事——《宋定伯捉鬼》。故事說:南陽地方的宋定伯年輕的時候,在一天夜裡走路遇見了鬼,問道:「誰?」鬼說:「我是鬼。」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幾裡路。鬼說:「你太重了,你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說:「我剛死,所以身體比較重。」輪到宋定伯背鬼,它幾乎沒有重量。他們就這樣輪著背了好幾次。宋定伯又說:「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麼?」鬼回答說:「只是不喜歡人的唾沫。」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讓鬼先渡過去,聽著它一點聲音也沒有。
  • 有趣又新奇的賣鬼記
    宋定伯與鬼互相詢問對方是誰的對話、鬼對於宋定伯過重的重量與渡河有聲響提出疑問,與宋定伯提出「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忌?」的提問,以及宋定伯觀察鬼渡河及後續與之的對答,皆顯現出人為了與鬼相處能夠安然而退,展現了機智與狡猾。與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不同的是,無法辨識眼前的人,究竟是人還是鬼的鬼,居然在與自稱為「新鬼」的人相處時,陸續提出「卿太重,將非鬼也?」、「何以作聲?」
  • 《宋定伯捉鬼》是人戰勝鬼,還是人更可怕?
    這個著名的《宋定伯捉鬼》的故事,是出自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幹寶的《搜神記》,用現在通俗的語言描述如下:古時候南陽地區有一個人叫宋定伯,有一天趕夜路碰到了鬼。宋定伯問對方是誰,鬼說:「我是鬼,你又是誰?」,宋定伯便撒謊說:「我也是鬼」。鬼問宋定伯要去哪裡,宋定伯說要去宛地的集市去,鬼說也要去那裡,於是順路同行。
  • 《宗定伯捉鬼》這篇小說,情節一波三折,富有戲劇性色彩
    小說由宗定伯夜行逢鬼開始,繼而展開了人與鬼之間的一系列矛盾衝突。宗定伯猝然遇鬼,心裡自然驚恐,臉上卻能不露聲色,反而情急智生,引己與鬼為同類,解除了鬼的戒備心理。然而人鬼畢竟迥異,鬼在背他時發現他太重不像是鬼;又見他渡河時發出響聲,也不像鬼所為,因而懷疑他非鬼,於是衝突陡起波瀾迭生。
  • 《搜神記》:宋定伯捉的是鬼,賣的卻是羊,作者幹寶是什麼目的?
    甚至傳言,他年輕的時候捉過鬼,而且還將鬼賣了個好價錢。一天,定伯走夜路,見前方黑影,有點像鬼,便問,「你是誰?」黑影答,「我是鬼。」反問定伯,「你又是誰?」定伯打算戲弄一下鬼,就回答,「我也是鬼。」鬼又問,「你要去哪裡?」
  • 臺灣國光劇團小劇場京劇《賣鬼狂想》將登天津大劇院
    作品為國光劇團「小劇場,大夢想II」的壓軸之作  央廣網天津11月2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12月1日至3日,國光劇團將攜自己的重磅作品《賣鬼狂想》登陸天津大劇院多功能廳,創新的形式與傳統的內核相結合的小劇場京劇作品
  • 人鬼相戀——《談生》、捉鬼賣鬼——《宋定伯》:社會百態
    宋定伯捉鬼《列異傳》中還有一篇著名的講述鄉民捉鬼賣鬼的神奇故事《宋定伯》: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誰?」鬼曰:「鬼也。」鬼曰:「卿復誰?」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數裡。
  • 臺京劇《賣鬼狂想》首次登陸
    摘要:10月20日至23日,臺灣「國光劇團」在北京繁星戲劇村接連演出了他們的新編京劇《賣鬼狂想》。全劇由3名丑角表演,將老故事與現代時事、流行文化融合展現,開啟京劇「醜戲」的另外一種詮釋。 本報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吳亞明)10月20日至23日,臺灣「國光劇團」在北京繁星戲劇村接連演出了他們的新編京劇《賣鬼狂想》。《賣鬼狂想》改編自《搜神記》中的「定伯賣鬼」。
  • 臺灣國光劇團小劇場京劇《賣鬼狂想》12月將登天津大劇院
    新華網天津11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 12月1日至3日,由3名「丑角」表演的臺灣國光劇團小劇場京劇《賣鬼狂想》將登天津大劇院。《賣鬼狂想》以東晉志怪作品集《搜神記》中的「定伯賣鬼」故事為藍本改編而來,全劇從定伯如何推銷一頭鬼變成的羊說起。
  • 中國古人是怎樣與「鬼」打交道的:傖小兒捉鬼,宋定伯賣鬼
    ▲《百鬼夜行繪卷》志怪小說既然承認世間有鬼,自然就少不了人與鬼的接觸。鬼與人談情說愛,世間就有了人鬼夫妻;鬼與人交友論道,世間就有了人鬼朋友。但人與鬼陰陽兩隔,不會總是這樣和諧,大多數的鬼闖入人的世界,是來戲弄人、傷害人的,於是也就有了人與鬼的敵對。驅鬼、捉鬼便產生了。
  • 郭松民 | 宋定伯捉鬼的啟示:怎樣才能戰勝鬼?
    不怕鬼,講得是我們對待鬼的態度,但更加重要的問題,還是要戰勝鬼。 但怎樣才能戰勝鬼呢? 這恐怕還是要從不怕鬼開始說起。 鬼為什麼不可怕?為什麼我們可以不怕鬼? 這是因為「鬼」不過是一種暫時超越我們經驗範疇的自然或社會現象,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神秘力量。
  • 宋定伯捉鬼:人與鬼的博弈,實是人心比鬼更可怕
    人性的狡詐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誰?」鬼言:「鬼也。」鬼問:「汝復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話說宋定伯這個人有一天趕夜路的時候,遇見了一隻鬼,他便問道:「誰?」,鬼坦誠相告,說自己就是鬼,而宋定伯卻編了瞎話,說他自己也是鬼。
  • 給孩子們講的「鬼」數學課
    「哦,我想起一個,也有過河,叫宋定伯賣鬼。」講南陽人宋定伯膽大精明,不但不怕鬼,還把鬼騙到市場變作綿羊給賣了。小傢伙講時,笑得厲害,說「鬼真是個大笨蛋」。講完我問:如果我們是那隻鬼,怎麼看宋定伯呢?你們慢慢想,不用現在答,有機會再告訴我。為了方便你們換位思考,我今天當回數學老師,給你們講講人和鬼的數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