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大理州市場監管局聚焦職責使命,堅持服務為先、同頻共振、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堅決服從和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營造寬鬆平等的準入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努力提高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效能,為促進大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十三五」期間,大理州市場監管局被市場監管總局表彰為「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設表現突出單位」,被中宣部、司法部表彰為「2011-2015年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深化「放管服」改革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落實簡政放權政策,規範市場準入。執行「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按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規範市場準入管理,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建立清單信息公開機制,做好相關市場準入事項信息公開,提升市場準入政策透明度和清單使用便捷性。2020年全州企業年報率達92.74%。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簡化審批環節、減少申報材料、壓縮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服務,新開辦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縮在2個工作日內。「十三五」期間,實施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數量由68項壓減為10項。持續推進商標註冊便利化,全面提升商標受理服務水平,全州有效註冊商標累計達18370件。全面推進「證照分離」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全州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著力解決企業「準入不準營」問題,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減輕創業負擔,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類市場主體長足發展,全州各類市場主體249480戶。力推電子營業執照,企業登記實現「零上門」「零見面」,目前,全州共發放新辦登記企業電子營業執照1513份。
提升服務發展水平 助推高質量發展
縱深推進質量強州工作。2016年至2019年,先後出臺質量強州實施意見,開展實施質量提升工程、深化9個領域質量提升。今年,大理州委、州政府將《「十四五」質量強州規劃》列入州級重點規劃。政府質量滿意度不斷提升。全面加強各領域、各環節質量工作,全州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近3年來,在全省政府質量滿意度測評中,大理州排名不斷提升,位列全省前列。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凸顯。將質量工作融入地方黨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州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94.68%,農產品綜合檢測合格率達98.32%,建築企業竣工交付工程一次性交驗合格率100%,洱海水質穩定保持Ⅲ類,其中7個月達到Ⅱ類。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引導和激勵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經營績效,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知名度,大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榮獲省政府第三屆、第四屆政府質量獎提名獎,雲南洱海順豐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雲南省標準化創新貢獻獎,實現大理州該領域「零」的突破。
穩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把智慧財產權戰略作為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間,全州專利申請累計達7166件,授權累計達3373件。持續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大力加強商標培育指導,增強企業創新驅動力。截至10月底,全州地理標誌商標共27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達8個。促進智慧財產權應用。穩步推動「智慧財產權強企」工程,2020年,大理州4家獲批雲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目前,共有國家級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1家,雲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18家。開展大理州地理標誌運用促進行動,實現「縣縣有地標」。指導幫助企業合法正確使用和管理地理標誌,促進企業對地理標誌的有效運用。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狠抓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嚴厲查處商標、專利、地理標誌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做好重點企業涉及智慧財產權方面的維權。提高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能力。積極落實專利費用減繳、授權發明專利資助、優先審查、電子申請等激勵政策措施,出臺《大理州發明專利資助辦法》。
聚焦重點領域監管 打擊市場違法犯罪
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堅持以民生為重點,圍繞重點領域,旅遊、網絡交易、農村市場、醫藥、教育等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和領域,集中對社會關注度高、反映強烈、危險面廣的市場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和涉網不正當競爭等突出違法行為進行整治,嚴厲查處違法經營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成立成品油非法銷售整治工作領導組,進一步嚴格燃油監管,嚴肅查處生產、銷售假劣車用油品行為。圍繞重點打擊侵犯商標權、專利權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打擊製售假冒偽劣藥品、食品、農資和雲南生物、雲煙、雲藥、雲茶等,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危害公共安全的侵權假冒,開展「春雷行動」「雲端2018專項行動」「雲油利劍」「網劍行動」等聯合打假專項行動。強化網絡市場監管。堅持依法管網、以網管網、信用管網、協同管網,突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嚴厲查處網絡交易違法行為。強化打擊傳銷、規範直銷。積極開展查處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清理排查;積極創建「無傳銷城市」和「無傳銷社區」,打擊傳銷,規範直銷,全州12縣(市)創建為省級無傳銷城市。強化廣告監管。不斷創新廣告監測監管方式方法,深化廣告領域事中事後監管,努力營造良好廣告市場環境。2020年處理涉嫌違法廣告線索154條,立案查處14件。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持續保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高壓態勢。2015年以來,全州未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在全州安全生產工作考核中均被考評為「優秀」。加強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實施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開展食用農產品市場規範化建設,推進「食品安全監管網」建設和使用,健全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啟動餐飲業質量安全三年提升工程,全面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規範化管理,其中學校食堂、大型餐飲服務單位、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重點單位覆蓋率達100%。強化藥品安全監管。嚴格按照GMP監督指導藥品生產企業組織生產經營;嚴格按照GSP加強藥品經營企業監管,與扶貧部門聯合開展「農村便民藥櫃」設置,加強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的日常監管,推進保健食品化妝品規範化管理,作為全省3個試點州市之一啟動化妝品示範店創建。
強化理性消費引導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規範消費投訴渠道。暢通受理和解決消費者訴求渠道,整合五條熱線為12315一條熱線受理市場監管各項投訴舉報。十三五期間,共接到消費者來電57861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443.55萬元。持續開展「誠信經營放心消費」創建活動。2020年永平服務區、躍進服務區、劍湖服務區等3個服務區創建成大理州「誠信經營放心消費」服務區。強化宣傳和理性消費引導。圍繞消費維權、放心消費創建、重點消費市場監管整治,以「3·15」消費者權益日、「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等金融知識宣傳活動為載體,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簡訊等媒體媒介,多渠道、多層次廣泛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有關知識,適時進行消費警示提示,發揮好消費引領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良好氛圍。(供稿:雲南省大理州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