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丹心鑄魂寫意人生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吳為山:丹心鑄魂寫意人生

  吳為山近照 照片由吳為山提供

  【走近文藝家】

  從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從齊白石、黃賓虹到馮友蘭、匡亞明……他為一系列歷史文化人物重新塑像。他說,每一位文化巨人都是一部歷史。 近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丹心鑄魂」雕塑展上,一尊張仲景的青銅像尤為傳神。但見他面容清癯,頭頸前傾,右手自然搭於膝間,左手三指微微翹起,身著寬袍大袖,靜坐於塌中。湊近看,依稀可見作者拍、削、切、揉的手法紋路。這是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作品。

  見到吳為山時,已近晌午。他中等身材,古銅膚色,波浪式捲髮稍稍齊肩,談笑間有種渾厚與純粹洋溢於眉宇之間。

  談及《張仲景》這部作品,「感動」二字脫口而出。「你看他望聞問切時凝神靜氣,這是大夫與病人之間的交流,有一種尊重在裡面。」說話間,他也額頭微傾,目光專注而凝重,一隻手輕輕拈起。想必,這樣一個形象已千萬遍迴蕩於他心中。

  將近1800年前,醫聖張仲景是個什麼樣子?創作之初,帶著思考,吳為山來到南京中醫藥大學與專家交流,並翻閱了大量醫書。找到了!這是一位既對中醫理論有系統研究,又懂得尊重病人、敬畏生命的儒醫。「我感動於張仲景在望聞問切中,對病人的體恤、呵護與尊重,而這種感動轉化為敬重又滲透進我的作品中。」

  吳為山的雕塑藝術中,「寫意」二字一以貫之。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書法、繪畫、哲學、文學所包含的審美融入其中,在抽象與寫實之間捕捉到創作的靈感。「寫意,要抓住人物的精神,要表達出人物留給你的最深刻印象。」

  在國博展廳裡,一對來自河北邯鄲的母子在杜甫雕像前站了很久。母親出神地望著,兒子一句一句地與母親搭話。他們說:「杜甫人生的不同階段,處境不同,他臉上的表情也不同,實在太像了!」年輕的杜甫,昂首拂袖,身側的駿馬跨出前蹄;中年的杜甫,則俯首垂頭,馬兒瘦骨嶙峋,艱難邁步……一舉手,一投足,一沉吟,一嘆詠之間,確實有一種人物的特質直抵人心,有種敬重在心中激蕩。正如吳為山在《塑者何為》一書中所提,「這暗合,是心通了。」

  1979年無錫工藝美術學校迎來了17歲的吳為山,他在那裡學習繪畫、泥塑。其間,他完成《我所認識的惠山泥人》一文。40年前的吳為山還不懂得小小的泥人與中華文化有著怎樣的淵源,但藝術的種子已在他心底埋下。「在藝術的道路上,那是我最早吮吸的乳汁,這份恩澤時時讓我明智。」

  話匣子打開,那些感動湧了出來。早年間,吳為山一家人擠在13平方米的屋子裡,白天母親為他和泥、錘泥,晚上就睡在沙發上給他騰出雕塑的空間。他借著檯燈的光慢慢地塑,母親就躺在沙發上看著他。還有很多翻模工,他們忍著嗆鼻的化學物質味道工作,把很多作品中微妙的地方還原好。「我們都是普通勞動者,懂得感恩,才能以好作品打動人。」

  從無錫惠山腳下走出,來到南京師範大學,後來又相繼在歐洲陶藝中心、美國華盛頓大學深造。20世紀90年代的吳為山,一邊經歷了多元文化藝術的薰陶,領略了世界藝術前沿的風光;一邊又心生嘆息,「我看到不少亞洲人的作品基本都被美國當代藝術同化了」。這種疑惑久久不能平復,直到他1998年在美國舊金山遇見了一位98歲的德裔美籍藝術家。

  「聽說你是從中國來的,你去過巴黎嗎?在那待了多久?」老人問。

  「在巴黎待了3個月。」吳為山答。

  「巴黎充滿了藝術氣息,你應該待3年,但是不要太長;美國到處都是商業的味道,更不能留下。趕緊回到你的祖國,那裡有偉大的藝術。」老人說。

  一語點醒夢中人。吳為山心中的塊壘釋懷了,他放棄了好幾次拿美國綠卡的機會,回到了祖國。

  彼時的中國,經濟大發展,人們的荷包鼓了,精神上卻略顯單薄。同時期歐洲的肖像雕塑正逐步被抽象藝術所取代,呈現暗淡態勢。吳為山感覺需要用藝術為社會提供一些有營養的精神食糧,於是「為中外歷史文化人物塑像」的想法湧上他心頭。

  從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從齊白石、黃賓虹到馮友蘭、匡亞明……「每一個文化巨人都是一部歷史,他們的塑像所傳遞出的精神感動了國人,也在對外交流中把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文化傳播給了世界。」

  在巴西庫裡提巴市,一尊總高4.46米、青銅鑄造的孔子雕像矗立在「中國廣場」中央,它的作者就是吳為山。雕像送達的那天,自稱為「孔子粉絲」的庫裡提巴市市長親自去迎接,箱子打開的一剎那,他與「孔子」緊緊擁抱。

  在德國特裡爾市,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城市公共廣場立起了一尊身著風衣、手握書本、迎風前行的馬克思銅像,它的作者也是吳為山。特裡爾市市長為此寫下這樣一句話:卡爾·馬克思塑像將是中國與德國之間的一座金橋。

  在聯合國總部紐約,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在參觀完吳為山雕塑展之後,揮筆寫下了「上善若水」四個字,他說:「這些雕塑不僅表現了一個國家的靈魂,更是全人類的靈魂。」

  「一生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你要把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塑造出來。」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叮囑聲猶在耳畔。吳為山不僅塑造出大量中外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他還把這種精神傳遞給了世界。

(責編:潘佳佳、魯婧)

相關焦點

  • 吳為山:丹心鑄魂 寫意人生
    近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丹心鑄魂」雕塑展上,一尊張仲景的青銅像尤為傳神。但見他面容清癯,頭頸前傾,右手自然搭於膝間,左手三指微微翹起,身著寬袍大袖,靜坐於塌中。湊近看,依稀可見作者拍、削、切、揉的手法紋路。這是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作品。見到吳為山時,已近晌午。他中等身材,古銅膚色,波浪式捲髮稍稍齊肩,談笑間有種渾厚與純粹洋溢於眉宇之間。
  • 吳為山:丹心鑄魂三十載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講述國博個展背後的...
    「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近日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作為當今中國雕塑藝術的標誌性人物之一,這次「丹心鑄魂」展覽匯聚了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先生30年來優秀的創作成果,蔚為大觀。本報記者近日採訪吳為山,聽他深情講述這次展覽背後難忘的藝術生涯與「江蘇故事」。
  • 既是「走進」河南,又是「回到」河南 吳為山雕塑藝術展用丹心鑄魂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0月18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在鄭州開幕。懷著文化自信與自覺,他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寫意雕塑並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這是對中國雕塑優秀傳統的總結,對中國雕塑當下創作的發展方向起到極大的引領作用。藝術形象之於藝術,猶如精神之於人,精神不足,則形象不立。對吳為山而言,形象即心印,心印即精神。他認為,「每一尊塑像當立於天地間,是繼聖之精神當存於生民內心」。
  • 免費感受藝術,「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
    當天上午,由省文聯主辦、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在鄭州普羅理想國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展覽展出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雕塑作品160件。可以說, 此次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也是「回到」河南。據介紹,上個世紀80年代末,吳為山有感於社會轉型,價值取向多元,立志塑中華古今賢人像以立時代豐碑昭示來者,引領精神。
  • 「孔子」「老子」「李白」隔空聚會 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由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 10月18日在河南鄭州普羅理想國藝術文化中心開幕。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致辭表示,在新時代,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要繼承傳統文化,更要從傳統文化中獲取養分,創造我們時代新的文化。
  • 歷史名人「跨時空」聚會,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免費請你看
    10月18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在河南鄭州普羅理想國藝術文化中心開幕。30餘年來,吳為山潛心於此,600餘尊人物雕像由心湧動,藉手而塑。懷著文化自信與自覺,吳為山還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寫意雕塑並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這是對中國雕塑優秀傳統的總結,對中國雕塑當下創作的發展方向起到極大的引領作用。
  • 一個月前,吳為山帶來鑄魂雕塑 一個月後,吳霜「豫見霜花」帶來什麼?
    在鄭州普羅理想國文化藝術中心,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的160件中華古今賢人雕塑巍然佇立,像一座座蒼勁雄偉的高山,而其女兒吳霜的畫作如山花般綻放在高山中,璀璨奪目。賢人雕塑搭配浪漫山花 相得益彰一個月前,吳為山帶著他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帶來了孔子
  • 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南科大講堂暢談雕塑的時代音韻
    吳為山創建「寫意雕塑論」而影響於世界,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創作與世界文化融滲。,闡釋了他創建的「寫意雕塑理論」,講述了他為時代、為人民進行藝術創作,立時代豐碑講好中國故事的初心與擔當。吳為山指出,雕塑之所以成為藝術,是因為雕塑也具有其內在音韻。音韻具體為何,即指藝術創作要回應時代的旋律,要有時代的強音。談及「文藝工作者為什麼創作」的問題時,吳為山給出了他的答案:「為時代、為人民。」
  • 歷史名人「跨時空」聚會 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免費請你看
    由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展出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雕塑作品30餘年來,吳為山潛心於此,600餘尊人物雕像由心湧動,藉手而塑。懷著文化自信與自覺,吳為山還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寫意雕塑並提出「寫意雕塑
  • 吳為山父女作品「聯袂」亮相,驚豔了鄭州的冬日時光
    當大家還沉浸在這場雕塑藝術盛宴時,青年畫家、吳為山女兒吳霜帶來了她的精品畫作展覽。12月1日,由鄭州市文聯主辦、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協辦的「豫見霜花——吳霜繪畫作品展」亮相鄭州普羅理想國藝術文化中心,展出了青年畫家吳霜近年來創作的30幅繪畫作品。父女作品同場亮相,一個質樸深沉、一個熱情奔放,正如古今輝耀,這是一場至美的展覽,註定令人難以忘懷。
  • 吳為山百餘件人物雕塑亮相國博 現場講解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
    這位「講解員」正是著名雕塑家吳為山,遍布國博展廳內外的百餘件套人物雕塑都是他的展覽「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中的作品。閻彤攝吳為山,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選取了他的雕塑作品179件套。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於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寫意雕塑家吳為山作品展深圳開幕 展出多件珍貴資料歷史29 天人合一—展覽共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不同於以往吳為山的藝術作品展,本次展覽除了展示藝術作品之外,還將展出與吳為山藝術創作和工作經歷有關的大量圖文資料,向觀眾呈現改革開放以來,一位藝術家的成長曆程。展覽將展出至2020年11月26日。
  • 當影像遇上雕塑:徐大慶《鏡觀:吳為山雕塑風景》出版
    定 價:568.00 元ISBN 978-7-5179-0981-1《鏡觀:吳為山雕塑風景》是一部特殊「景觀」的攝影集,作品由攝影藝術家徐大慶採擷於吳為山2019 年4 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上。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展開幕
    吳為山很多重要作品亮相展覽。 晶報訊(記者 謝晨星/文 高雷/圖)12日,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
  • 吳為山作品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軒慧 通訊員劉樂文攝影報導)昨日,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由深圳市政府主辦,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協辦、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支持的「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
  • 「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深圳舉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舉行。(中國美術館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2020年11月12日,由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亮相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覽展出了中國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的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共分為「尋夢」、「鑄魂」、「文心」、「立言」、「履痕」和「擔當」六個版塊。
  • 吳為山雕塑入藏義大利國家博物館(圖)
    本報訊 羅馬文物局局長波洛近日宣布,義大利文化遺產部通過政令,同意義大利國家博物館羅馬威尼斯宮收藏中國雕塑家吳為山的雕塑作品《超越時空的對話——義大利藝術大師達·文西與中國畫家齊白石》。  波洛稱,吳為山以超現實主義手法虛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和中國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的對話,寓意中意兩國跨越時空的文化藝術交流,富有深意,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藝術質量。
  • 吳為山:在中國與世界之間行走
    展覽中「尋夢」「鑄魂」「文心」「立言」「履痕」「擔當」六個板塊和《馬克思》 《睡童》 《超越時空的對話——達·文西與齊白石》等吳為山代表性作品的呈現,為公眾展現出一個「行走的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守望與初心回歸。
  • 吳為山|以文心暖人心
    《靈魂之門——塔拉斯·舍甫琴科與杜甫對話》吳為山 作《孔子》吳為山 作當紅綢揭下來,烏克蘭前總統動情地說:「中國的詩聖杜甫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情懷,在烏克蘭最寒冷的時候,中國送來了溫暖—中國文化的溫度。」
  • 鄭州普羅理想國舉辦雕塑藝術展 吳為山160件作品集中亮相
    2020年10月21日,河南鄭州,「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在普羅理想國社區內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