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多舉措打造「文明校園」 培養青少年優良傳統美德

2020-12-15 中國文明網

  2016年中央文明辦確定十項重點工作中有一項提到:「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蕪湖市積極部署各縣區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各地通過持續開展學雷鋒活動、誦讀經典傳承民俗文化、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及其它特色創建活動,培養廣大青少年優良傳統美德,推動校園文化建設,讓文明之風溢滿校園。

  持續開展學雷鋒活動

  「小手拉大手,雷鋒就是我」倡議及籤約活動

活動現場

  3月4日,育紅小學少先隊大隊部帶領全校少先隊員開展「小手拉大手,雷鋒就是我」倡議及籤約活動。(記者 趙亞玲 攝)

  蕪湖師範附小學生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

小小志願者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

  3月4日,蕪湖師範附小攜手小赭山社區開展「學雷鋒日見行動、敬老院裡送溫暖」活動,小小志願者們走進平安陽光老年公寓,為老人們表演歌舞、小品、街舞等。(記者 趙亞玲 實習生 陶紹芸 攝)

  利民路小學小學生宣誓加入該校「多彩少年」志願者聯盟

宣誓加入多彩少年」志願者聯盟

  3月3日上午,利民路小學1000多名小學生宣誓加入該校「多彩少年」志願者聯盟,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開展各類校內外公益活動,用志願活動傳達「愛與責任」的理念,從小培養起服務社會、關愛他人的責任感。(記者 顧婭 文 劉江 攝)

  鏡湖小學師生開展助盲活動

助盲活動

  3月3日上午,鏡湖小學校領導帶著20名學生,專程前往蕪湖市盲人學校,給盲童們送去600本掛曆,用於盲文書寫。兩校還籤訂結對協議,今後鏡湖小學將每年都組織師生開展助盲活動。(記者 王俊傑 攝)

  民俗文化、經典誦讀走進校園 

  開展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 文化傳承零距離

  同學挑花籃挑的有模有樣

  同學「變裝」小藝人樂趣多  

  農曆二月初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龍抬頭日」。為迎接節日的到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社區青少年文化生活,3月10日上午,荻港鎮南橋社區組織開展了「二月二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請進民間老藝人和非遺傳承人展示民俗文化,給孩子們零距離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

  活動中,同學們對民俗隊的到來充滿了好奇和驚喜,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操場圍成了一個圈,演出活動開始前,小小主持人向同學們介紹了二月二節日的由來以及相關文化習俗,隨後演出開始了,有打腰鼓、挑花籃、劃旱船以及舞獅子等表演,看的同學們個個瞪大了雙眼和滿臉的歡笑。老藝人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二月二」民間舞龍、舞獅、蕩旱船、挑花籃的習俗來歷和文化底蘊。孩子們親耳聆聽獲得安徽省第七屆皖江八市群藝(原生態民歌)大獎金獎、繁昌民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汪邦雲奶奶清唱的一首代表作——繁昌民歌《十月花名》。活動中還現場邀請了同學參加舞獅子、挑花籃表演,同學也學的有模有樣的,拉近了青少年與民俗的距離。最後孩子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民俗老藝人手把手傳授民俗表演技藝,讓孩子們不斷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二月二民俗進校園」活動,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與孩子的喜聞樂見結合起來,這次活動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傳統民俗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孩子們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去,不僅是去看、去聽,還要動手去做。學校將在少年宮建設中開設「民俗班」,讓孩子成為一個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受益者,還是一個分享者。讓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讓「二月二」這一傳統民間節日及其所承載的民俗文化內涵得到了弘揚和傳承,同時也讓社區青少年加強了鍛鍊,增添了他們節日的快樂和幸福,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到好的促進作用。(孫銀敏 萬禮漢)

  為留守兒童免費開設書法興趣班 傳承傳統文化

孩子展示漂亮書法

  3月8日下午,湯溝鎮書法協會為留守兒童開設書法培訓班在湯溝鎮少年宮舉辦了開班儀式,30多名愛好書法留守兒童參加了活動。

  湯溝鎮是典型的農業鄉鎮,該鎮大多數青壯年都在外務工,因此在校學生多數為留守兒童。為了豐富留守兒童課餘時間和節假日文化生活,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湯溝鎮文明辦聯合湯溝鎮書法協會在湯溝鎮少年宮免費為留守兒童舉辦書法培訓班,每周二和周五下午放學後授課,每節課1個小時左右。開班儀式上,授課老師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解,並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坐式、拿筆技巧、寫字基礎等。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讓留守兒童在學習經典、開啟智慧、涵養氣質、培養人格、增進能力中逐漸懂得明理、知愛、感恩等優秀的人格品質。

  弋江鎮中心小學開展特色經典閱讀活動 

開展特色經典閱讀活動

  弋江鎮中心小學秉承「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為孩子健康成長服務」的辦學宗旨,大力開展以弘揚四大名著為主的特色閱讀,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傳承經典,弘揚國學,形成了富有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早在2年前弋江鎮中心小學就啟動了課外閱讀特色活動;學校把閱讀特色納入課程,經歷了前期大量準備工作,學校閱讀特色課程已順利實施。

  為使閱讀特色課程更加高效有序,近期學校組織開展了以「讀書筆記寫法指導」、「必讀書章節內容閱讀指導」、「必讀書推薦」三節不同類型的閱讀指導觀摩活動。全體閱讀指導教師參加聽評課,共同討論整理歸納閱讀指導課的模式,形成統一思想,讓閱讀指導課既有模式又有特色,從而有效推動閱讀活動的開展。(葉金龍)

  四褐山街道青少年誦讀中華經典 

青少年誦讀中華經典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名篇佳賦,燦若星河。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們誦讀經典詩文,在誦讀中品悟,在品悟中傳承。2月3日下午,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四褐山街道組織轄區青少年開展了「誦讀中華經典 喜迎新春佳節」活動。二十幾名青少年歡聚一堂,共品經典,共迎佳節。

  活動中,同學們熱情高昂,在主持人的帶領下,齊聲朗讀了《三字經》節選。主持人向孩子們講解了《三字經》的釋義,並聲情並茂的講述了《三字經》中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當活動接近尾聲,同學們不時和主持人進行互動,紛紛表達了自己對《三字經》的讀後感。

  此次活動之所以選擇《三字經》誦讀,是因為《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知名度極高。在古代兒童都是通過背誦它來識字知理的。文中用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亙古不變的哲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誦讀經典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眼界寬廣,可以讓我們撥雲見日,柳暗花明。一篇篇經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結晶,不僅能讓我們享受閱讀的興趣,還能讓我們慢慢參悟做人的道理,從而提高人格品位,追求美好人生。

  愛國主義教育進校園

  弋江中心初中舉行「何志誠紅色經典報告會」

紅色經典報告會現場

  3月10日中午,弋江中心初中在報告廳舉行「何志誠紅色經典報告會」,學校黨總支部書記洪昌盛及100餘名師生參加了大會。報告會由付正平副校長主持。

  何志誠,是全國關心下一代優秀工作者、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軍轉幹部「315」計劃實踐者,87歲高齡的老黨員,他帶著對馬列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立志宣講革命先烈事跡,傳播紅色經典,教育下一代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牢固樹立堅定跟黨走的信念。30多年來,他憑著一雙腳板,自費走遍30個省、967個縣,吸引聽眾達500多萬人次。在弋江中心初中的這場報告會,是他義務宣講革命先烈事跡的第10136場!

  何老的報告從號召師生要時時、事事、處處「敢為人先」為切入點開始,先後講到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六位親人獻身革命事業的事跡,革命烈士方志敏、江姐、夏明翰、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以及建國後的黃繼光、羅聖教、雷鋒等英雄事跡。他們的英雄事跡感動了許多臺下師生,許多同學潸然淚下。同學們聽的認真,記得仔細,積極參與互動,王之全和王雨煙同學先後朗誦了由何老創作的《贊紅軍》和蔡夢慰創作的《黑牢詩篇》,把整個報告會推向高潮。在整個活動中多次贏得師生陣陣熱烈的掌聲,師生也受到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張志祥)

  「紅色經典」報告會走進大港完小 

「紅色經典」報告會走進大港完小 

學生們認真聽講

  3月9日上午,全國紅色經典宣傳員何志誠老先生為大港完小四年級學生作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經典報告會。

  報告會上,87歲高齡的何志誠老先生身著軍裝,精神抖擻。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獻、照片資料教導孩子們勿忘歷史,要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遺志,發揚革命精神和傳統,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並告誡同學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樹立遠大目標,時時事事處處敢為人先,爭作先進模範。

  通過本次報告會,同學們深入了解了革命英烈事跡,接受了紅色經典的洗禮,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表示今後要更加刻苦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

  許鎮鎮中心小學舉辦何志誠「紅色經典」報告會

何志誠老人正在講述紅色經典

  為加強對學生的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3月7日上午,許鎮鎮中心小學特邀蕪湖市關工委宣講團成員、軍轉幹部「315」計劃實踐者何志誠為學生們做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課。

  年逾八旬的何志誠老先生充滿激情,聲情並茂地向學生們講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和豐功偉績,告訴同學們要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遺志,發揚革命精神和傳統,並將其用於平時學習中,樹立遠大的目標和志向,孜孜不倦地不斷求索。其間,何志誠老先生還向同學們展示了豐富的歷史照片資料。這位年過耄耋的老人對真理對革命的真摯信仰深深打動了現場的每一位師生。報告會在如潮的掌聲中落幕。

  開展特色創建活動

  蕪湖啟動第六屆「美德少年」評選活動 樹文明校園新風

  記者3月10日從市教育局獲悉,蕪湖市第六屆「美德少年」評選工作啟動,本次活動由市教育局主辦,市少年宮承辦。評選對象為全市小學三年級以上和初中學校在校學生。

  蕪湖市第六屆「美德少年」評選分為孝老愛親好少年、勵志勤學好少年、勤儉節約好少年、愛國文明好少年、誠實守信好少年、尊師敬長好少年、恪守公德好少年和公益環保好少年等8個類別。分學校、縣區和市三級進行。學校結合各自實際情況按類別評選校級「美德少年」,名額不限;各縣區按類別評選縣區級「美德少年」,名額不限;市級擬表彰「美德少年」30名。

  今年「六一」期間舉行「美德少年」評選活動頒獎典禮,表彰「美德少年」,宣傳展示「美德少年」先進事跡。(記者 王俊傑)

  蕪湖中學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 構建文明校園

校園之星評選活動

  為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身邊的典型教育影響青少年,樹立廣大學生奮進、文明、尚禮、誠信、奉獻、勤勞、友善等良好品質,在全校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新風尚,學期開學初,無為縣襄安中學組織開展了上學年度系列「校園之星」評選活動。

  「校園之星」評選活動主要是對在「文明、禮儀、公德、守紀、環保、才藝」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同學予以表彰。評選採取班委會民主評議,各班級結合學生平時的表現,參照「校園之星」評比標準,展開相應的「班級之星」評選活動,並在教室內開闢「班級之星」專欄。在此基礎上,各班推選出一名候選人參加全校評比,學校團委最後通過審查公示後再對全校評選出的40名「校園之星」進行表彰展示。此次「校園之星」包括「學習之星」、「誠信之星」、「勞動之星」、「體育之星」、「禮儀之星」、「才藝之星」、「團員之星」、「愛心之星」、「環保之星」、「愛校之星」。學校利用網站、廣播、宣傳櫥窗等方式對「校園之星」進行宣傳,在全校營造了積極進取、熱愛勞動、知榮明恥、甘於奉獻、崇德尚善的良好氛圍。

  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樹立了學生心目中學習的身邊榜樣,讓更多的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為形成了自尊自愛、自立自強、人人遵守準則、個個爭當先進的良好校風,塑造未成年人集體榮譽感與樂於助人的奉獻精神,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六郎中學開展班級文化創建活動 營造育人文化氛圍

班級文化創建活動

  為深化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營造優雅和諧、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溫馨班級文化氛圍,展示富有個性化的班級文化,3月7日下午,六郎中心學校開展新學期溫馨班級文化建設創建活動,學校德育處檢查小組對各班溫馨教室布置情況進行逐一、細緻的檢查與評比。

  檢查組主要從圖書角文化、信息欄、衛生角、黑板報、國學經典、漢字書寫學生作品展示等幾個方面展開。檢查過程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亮點和創意,細微之處都滲透著師生們的智慧和創造力,體現著師生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才華,詮釋著班級成員對未來的理想和期望,展示著師生們對班級文化的獨特理解。

  此次溫馨班級文化建設創建活動,獲得了良好的效益,各班精心布置班級文化,營造良好育人氛圍,也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新的特色和內涵,不僅改進著物質和制度層面的不斷完善,也推動著行為和精神層面建設的不斷深入,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樂園、心靈憩園與幸福家園,溫馨溫暖,環境育人,人文教育,愛真善美。

  舉辦 「班主任節」活動 用畫筆感念師恩

孩子們用畫筆感念師恩

  3月10日是育紅小學一年一度的班主任節,今年已是第6屆了,每年的這一天,育紅小學的班主任們都會收到少先隊員的真摯祝福,今年的班主任節,班級的每一個孩子拿起手中的畫筆,用心畫出自己心中最愛的班主任。

  在3月10日早上,每位站在一線的班主任踏進校門的那一霎那,都會收到本班少先隊員雙手遞上的全班同學親手畫的畫,一聲「老師,節日快樂」表達了全校少先隊員們對班主任最真摯的祝福!育紅小學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班主任隊伍的建設,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同時也是快樂的!

  據悉該校的「班主任節」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部分,通過這個活動讓同學們感恩老師的辛勤付出,從小培養「尊師重教」的美德,同時將德育文化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蕪湖校園文化建設在不斷的改革創新,重視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各校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開展各樣文化建設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始終,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養,培養美德少年。(蕪湖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蕪湖多舉措引導青少年傳承弘揚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學習、理解和親近傳統文化,蕪湖各校積極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形式豐富,富有趣味的活動中引導青少年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成長的力量,進而當好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 蕪湖開展國學經典進校園活動 助力培育有德有才好少年
    加強文明校園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蕪湖市從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提高學生文明素質兩方面入手,通過開展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打造各類精美文化牆、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未成年人心中紮根,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和濃鬱人文氛圍,助力培育有德有才好少年。
  • 蕪湖四舉措推進家風建設 弘揚美德提升家庭文明水平
    牌坊村婦聯俞蘭芳主任囑託大家,在生活中發揮婦女在家庭的主導地位,講文明樹新風揚正氣,依託「婦女之家」,培育良好文明家風、展巾幗文明風採,自覺接受家庭道德教育,樹立家庭美德觀念,形成良好文明家風,提升家庭文明水平,傳遞社會主義的正能量。
  • 臨沂多舉措創建「文明校園」培育青少年道德價值觀
    近年來,臨沂市各縣區積極組織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各地通過誦讀經典傳承民俗文化、舉辦道德感恩活動、打造平安校園等一系列特色創建活動,深化文化校園創建,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融入到未成年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 蕪湖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四步走" 發揮優秀文化的引領作用
    蜀山鎮傳承國學經典 打造書香校園  為弘揚國學傳承經典,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悟傳統文化的精髓,蜀山鎮各學校採取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國學經典教育,國學經典進校園,德潤莘莘學子,打造書香校園。
  • 蕪湖強化思想道德教育 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道德價值觀的優劣牽繫著國家的未來,積極培育青少年的價值觀尤為重要。蕪湖全面開展青少年愛國教育、法治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主流價值觀的薰陶,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為青少年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 贛州多舉措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構建文明和諧校園
    有利於贛州中學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打造贛州中學的品牌特色,為贛州中學的校園文化篇章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猶沿湖小學舉行校園文化節湖水、山林,耕種、勞作,在校園內外,會感受到濃鬱的愛的馨香迎面撲來,加上耳旁隱約傳來的琅琅書聲,校園文化春雨浸潤著這裡的每一個學生。  在學校宣傳欄前,孔融讓梨、嶽母刺字、孟母三遷……孩子們課餘時間駐足觀看,細細品味。這些傳統美德被師生們妙筆演繹成一幅幅漫畫,成為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第二課堂。
  • 蕪湖開展愛國法制誠信教育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此次的愛國主次教育活動得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和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並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是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動力之一,在以後的校園活動中,要多開展形式多樣,全校師生參與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愛國主義情感,為祖國的未來貢獻更多的力量。
  • 蕪湖建立「孝文化牆」多渠道宣傳孝道 弘揚傳統美德
    ,推出中華傳統文化牆--讓牆說話,這也是社區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傳播傳統文化的新載體和新陣地。  社區將路邊的圍牆打造成社區文化牆,既美化了環境,又起到了宣傳教育的作用。傳統文化牆位於合南菜市場主出入口,來往行人多,宣傳效果好。  "讓牆說話",旨在倡導家庭、鄰裡的和睦相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和教育群眾。
  • 蕪湖多舉措傳承弘揚國學經典 每學年40課時"潤物無聲"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為指導,貫徹落實《蕪湖市中小學開展國學經典教育實施意見》(教德【2013】2號)文件要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傳統美德和國學經典的教育,努力提升青少年文明素養,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努力用傳統文化經典鑄造新時期校園文化。
  • 蕪湖從四方面宣傳誠實守信美德 引導市民踐約守信
    《弟子規   信》節選,讓觀眾們領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觀看《文明禮儀動漫短片》學習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自覺摒棄不良陋習,大力弘揚高尚品德。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 銅陵:五舉措推進文明校園建設 全面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為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群體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銅陵市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研究制定《銅陵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加強師德建設,積極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文明素養,提升校園文明層次,營造優美育人環境,堅持把文明校園建設活動納入文明城市創建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把文明校園打造成精神文明創建的又一響亮品牌。
  • 蕪湖多舉措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實現「三美」幸福願景
    近年來,蕪湖不斷加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力度,在鄉風文明建設上下「硬功夫」,通過緊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多舉措遏制農村陋習、豐富村民文化生活以及開展各類文明評比活動等舉措,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落地開花,讓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實現「三美」幸福願景,增強廣大百姓獲得感。
  • 立足「五德」校園文化 培養傳統美德少年(組圖)
    結合學校留守兒童居多的實際情況,以「孝、信、禮、義、仁」(即「五德」)作為重點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到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  校園建設歷史文化積澱下的育人本色  在佔地不足10畝的典型袖珍式校園裡,瀘州市大北街小學合理開發,充分發揮每一寸土,每一面牆的育人功能,打造古樸典雅而又不失現代氣息的高品位德美校園環境。校園環境建設從育人的需要全盤考慮,在體現學校發展的歷史文化延續性的同時,也體現學校與時俱進的文化品格。
  • 蕪湖評選表彰「最美家庭」 樹立文明典範弘揚優秀家風
    湯溝鎮早映村開展「最美家庭」評選會 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經過在場群眾的商議和決定,最終評選出了幾戶在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樂於奉獻、勤儉節約家庭美德中事跡感人至深的最美家庭戶,他們以自己平凡的行動詮釋著偉大道德力量,值得所有人學習。  尋找最美家庭是一個傳承優良家風的良好機會,鼓勵廣大居民發現最美家庭,傳承文明家風,打造和諧村居。
  • 讓美德融入青少年的生活
    讀後讓人感到如沐春風,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美德教育和情操陶冶,是一套新時期對青少年進行美德教育的精品叢書。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係千家萬戶,涉及子孫後代,黨和人民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成才寄予殷切希望。
  • 誦讀國學經典 傳承傳統美德
    近年來,在惠城區教育局的重視下,在制定的《惠城區中小學深入開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指導下,惠城區各學校以此為契機,強化言傳身教,加強引導實踐,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在青少年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普及與實踐;引導青少年了解中華文明,形成民族意識,讓他們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建立行為規範,提高文明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馬鞍山「五措並舉」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
    為了規範學生的日常行為,進一步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含山縣環峰第四小學成立了 「紅領巾文明監督崗」,開展學生監督崗志願活動,有效地引導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了值勤幹部的責任感,發揮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  建立健全機制體制、培養志願中堅力量。志願服務形成機制,要從娃娃抓起。
  • 蕪湖多陣地打造「德」文化 秉善心行善事深入人心
    為了加強蕪湖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崇德向善精神,蕪湖多陣地開啟「德」文化建設,讓美德之花在蕪湖落地生根,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開展「傳承優秀家風 傳頌家庭美德」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家規家訓。
  • 蕪湖:以學校為主陣地 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蕪湖多措並舉通過開展道德講堂進校園活動,為未成年人樹立道德好榜樣;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要求未成年人不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激發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