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人生不過一場花開花落丨一首落花詩,寫透人生

2020-12-14 閒人拾叄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遊落花裡,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唐才子傳》: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諸孫也。六歲善辭章。麟德初,劉祥道表其材,對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時諸王鬥雞,會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聞之,怒,斥出府。勃既廢,客劍南,登山曠望,慨然思諸葛之功,賦詩見情。又嘗匿死罪官奴,恐事洩,輒殺之,事覺當誅,會赦除名。父福畤坐是左遷交趾令。勃往省覲,途過南昌,時都督閻公新修滕王閣成,九月九日,大會賓客,將令其婿作記,以誇盛事。勃至入謁,帥知其才,因請為之。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酒酣辭別,帥贈百縑,即舉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時年二十九。

這首《落花落》是王勃在官奴事件被赦死罪之後寫的。以《唐才子傳》對王勃的記述,這首詩就是他的人生寫照。

王勃出身儒學世家,自由聰敏,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可惜年少的他犯了不該犯的大錯,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等他明白過來的時候,一切都已像落花,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未冠而仕,少年的王勃是那麼璀璨,就像那綠葉襯託中盛開的花兒。因為《鬥雞檄》被趕出長安後,王勃遊歷巴蜀山川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詩文。回到長安後求得參軍官職,然而因為擅殺官奴被判了死罪,還連累了他的父親被貶官至交趾令。後來王勃雖然被赦免了死罪,但已是花落之時。

落花落,漫天的花瓣,在風中舞得繚亂,千姿百態。落花如痴如醉,如夢如幻,隨風飄進了屋子,在飄飄的帷幔中飛舞,又如人生終於舞出了一生中最美的姿態。那歲歲榮枯的花,自有其歸宿。人還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知青春已漸遠去。亦是花兒落下變得冷漠無情!離人而去!

不是無心惜落花。落花無意戀春華。昨日盈盈枝上笑。誰道。今朝吹去落誰家。把酒臨風千種恨。難問。夢回雲散見無涯。妙舞清歌誰是主。回顧。高城不見夕陽斜。

相關焦點

  • 王勃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悟出首落花詩,共用了9個落花,經典
    他9歲時就因《指瑕》長安揚句,未及弱冠就憑一首《乾元殿頌》被唐高宗親贊為「奇才」,這樣的人生本該像開了掛一樣,一路青雲直上,但這一切卻毀在了兩次任性上。第一次任性,他看見英王和沛王鬥雞,不但不勸阻,反而寫了首《檄英王雞文》嘲諷,高宗再愛惜人才,也不得不把他被逐出了長安。
  • 人生在世,花開花落,一首落花歌,九句落花,王勃意味著滄桑
    簡介:人生在世,花開花落,一首落花之歌,九句落花,王勃使世界滄桑。在寫詩時,詩人們都在寫生活,人生在世,無論是喜是悲,都是一種情感,詩人藉助詩歌來表達內心的情感。王勃是天才少年,拋開他早期的詩歌,一首《滕王閣序》足以震撼唐代文壇,他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生活中沒有劇本,一方面,他的人生高度是由才華決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個性決定的。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個性是制約他發展的絕對因素,因此王勃是一位受個性影響的天才詩人。
  • 人生在世,花開花落,一首落花落,九個落花句,王勃道盡人世滄桑
    導言:人生在世,花開花落,一首落花落,九個落花句,王勃道盡人世滄桑。詩人在寫詩詞,都是在寫人生,人生在世,或喜或悲都是一種感悟,而詩人便藉助詩詞這種題材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高興的感覺就一種,內心極度興奮,感覺爽極了。而失落的心情便分了很多種,或孤獨,或惆悵,或悲傷,經歷人生的起伏,得出的感悟無疑也是最深刻的。
  • 詩詞丨緣來緣去緣如水,花開花落終有時
    人這一生,生命與生命相遇,人生與人生相逢,一步一程皆是緣。時光留不住昨天,緣分停不在初見。緣分初到時,大多悄然無聲,仿若春風拂柳,細雨潤物。初見不覺緣深,回首隻剩惋惜。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一生之中,遇見怦然心動其實並不難。
  • 人生相逢有時盡,花開花落終有時
    也許,緣起緣落,最終是一腔流水;也許,紅塵默默,人生相逢有時盡,花開花落終有時。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 王勃很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王勃寫這篇文章時只不過是信手拈來,唐高宗時期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滕王閣,於是在當年的九月大擺宴席,邀請天下的名人士子,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閻公邀請那些才子寫一篇文章,王勃提起筆來一氣呵成,寫下了這首千古美文。
  • 落花詩三十首:落花是飄在風裡的一首詩,是否你能明白它的心思
    春已深,桃花落,想起一首歌:落花是飄在風裡的一首詩,無聲卻叫人心動,是否你能明白它的心思,它的溫柔不休不止。說到落花詩,最著名的應數唐寅了。唐寅字伯虎,號桃花庵主,後半生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建一"桃花庵",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他一生曾多次書寫落花詩,總共有四十七首。
  • 蘇軾很有佛性的一首詞:人生不過一場大夢,萬事皆空
    曲終人散皆是緣,繁華落盡一場夢。人生本是一場空,每個人都是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就像蘇軾所言:「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這是蘇軾寫給恩師歐陽修的一首詞。歐陽修是北宋文壇的泰山北鬥式的人物,平生最愛提攜後輩。蘇軾也是他的門生,一生受他影響頗大。他在揚州任上,曾修建了一座平山堂。
  • 王勃最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初唐詩人王勃是絕對的天才,只活了二十七歲,但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為後人津津樂道。可能寫一兩詩經典的詩,那並不算困難,可是要寫下《滕王閣序》這種洋洋灑灑,流芳百世的千古美文,只有天才能夠做到。
  • 花開花落終有時
    戴新閣 /文每當看到花落時,總會有一種悽然的感覺,其實也不必傷感,花開花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世上的每一種植物都會經歷不同階段,成熟、孕育、開花,凋謝、枯萎、死亡,周而復始,代代不息。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生如花開花落,有開花時的燦爛,也會有花落時的悽涼。花開時,人們蜂擁而至,讚嘆欣賞,品味芬香,花落時,人們惋然離去,感慨嘆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看花開花謝,如品味人生百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月圓月缺,生死離別,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龔自珍的三首落花詩:將落花寫得不同凡響、卓絕千古
    龔自珍喜歡寫落花,他的落花詩,獨具個人風格,一反憐惜傷感的常調,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不同尋常的、奇特的、富有美感的瑰麗景象。1、春去春來,花開花落,本是一種自然現象落花一去不返,常引起人們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由花落而感悟到人生的無常,因此,落花也成了傷春題材詩詞的核心意象。
  • 花開花落自有時
    花開花落自有時 2020-04-02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葉嘉瑩最新兩首「落花詩」,興發感動,舉世無雙
    我們當今社會總是說沒有大詩人,寫不出好詩來云云,然則真正有好詩寫出來,你能識得嗎?說到「落花詩」其實在我們古典詩詞中也是帶有「語碼」傳承的,花開花落,好比美好生命的衰敗,流連婉轉,風雨飄搖,纏綿悱惻。鮮花飄落時的過程象徵著生命的短暫美好以及平生的因緣遇合。
  • 除了《滕王閣序》,王勃還寫了這首詩,死後重生的真實感悟
    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其文學才華和造詣可謂超然絕倫,尤其是他的一篇駢文《滕王閣序》,寫的行雲流水,將人間之美景和人生之感悟結合的相得益彰,從而奠定了他在初唐時文壇霸主的地位。王勃是一位少年天才,從小便自信滿滿,勵志做大官做大事,這可能和當時大唐蒸蒸日上的國情有關,王勃渴望走仕途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和理想。勤奮加天才,讓王勃14歲那年便應舉及第,在16歲那年成為沛王李賢的侍讀,即授讀講學,是真正的「弱冠而仕」,毫不誇張地說,他的少年時期可謂平步青雲,順風順水。
  • 除了《滕王閣序》,王勃還寫了這首詩,死後重生的真實感悟
    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其文學才華和造詣可謂超然絕倫,尤其是他的一篇駢文《滕王閣序》,寫的行雲流水,將人間之美景和人生之感悟結合的相得益彰,從而奠定了他在初唐時文壇霸主的地位,從小便自信滿滿,勵志做大官做大事,這可能和當時大唐蒸蒸日上的國情有關,王勃渴望走仕途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和理想。
  • 史上最驚豔的一首落花詩,境界之高,千古無人能比!
    然而,歷史上有一位詩人寫落花,卻不在這兩種情況內,此人寫的落花詩句,遠遠超出了剛才這兩種境界。這個人就是清代詩人龔自珍,他寫的這首落花詩堪稱獨一無二,全詩如下: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王勃寫《滕王閣序》被指抄襲,當場另寫一首詩,流傳至今成為經典
    當他已走至人生的峰巔時,往下留給他的只是無盡的落寞與失意。《檄英王雞》一文風傳一時,高宗看到後卻大發雷霆,說這樣的文章是挑撥諸王矛盾的開端,將其驅逐出府。王勃萬料不到當時的一篇遊戲之作,怎地就成為了他此後沉淪下寮的導火索。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的20個字,卻是寫得很深情
    寫得極為深情,讀來令人讚嘆不已。唐詩裡面這一類的作品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寫得很傷感,而王勃這首詩同樣有著淡淡的憂傷,作為那個時代的才子,王勃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使得此詩處處充滿了詩意,同時也體現出了詩人獨特的才情,還有對於朋友的懷念,畢竟一個人獨自漂泊異鄉,那自然是會想到遠方的親人和朋友,為此王勃寫得很是感人。
  • 花開花落自有時,漂泊遠行終歸航;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 對於這裡我們不過只是個匆匆過客。 」 唐家嶺,海澱區一個本村人口不足3000人的傳奇小村子,那裡高峰時住著近6萬的外地人,在中關村和上地帶著夢想打拼的年輕人們大多數在此居住。對於這裡我們不過只是個匆匆過客。對於回歸,誰會是迎接我的那個人成了遙遠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