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滕王閣序》,王勃還寫了這首詩,死後重生的真實感悟

2020-12-21 品詩詞

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其文學才華和造詣可謂超然絕倫,尤其是他的一篇駢文《滕王閣序》,寫的行雲流水,將人間之美景和人生之感悟結合的相得益彰,從而奠定了他在初唐時文壇霸主的地位。

毫不誇張地說,以王勃當時的文學地位,足可以和盛唐時的李白相媲美,無奈天妒英才,年僅27歲的王勃在去交趾縣看完父親後返回之時渡海驚悸而死,連唐高宗聽了之後都為之惋惜。從此,王勃,猶如一顆流星從天際閃耀而過,但卻為我們留下了最寶貴的藝術財富。

王勃是一位少年天才,從小便自信滿滿,勵志做大官做大事,這可能和當時大唐蒸蒸日上的國情有關,王勃渴望走仕途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和理想。

勤奮加天才,讓王勃14歲那年便應舉及第,在16歲那年成為沛王李賢的侍讀,即授讀講學,是真正的「弱冠而仕」,毫不誇張地說,他的少年時期可謂平步青雲,順風順水。

王勃的性格中,雖然信奉儒家理念,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這可能和文人特有的氣質有關,人一旦有了超凡的才情,其他的嗅覺便不是那麼地敏感。

轟動一時的一首《檄英王雞文》,使得王勃還沒怎麼反應過來便被唐高宗以挑撥離間之罪逐出長安,這一紙檄文,從此也葬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還有一件事使得他的心情更加消沉,在王勃22歲那年,因為擅殺官奴,王勃被判處了死刑,他的父親也遭受到牽連,被貶到了交趾令,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多虧天下大赦,王勃算是免除了死罪,見了一條命。從此王勃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變化,從那個自信放蕩不羈的毛頭小子變得更加脆弱敏感。

在一個暮春時節,此時的王勃心灰意冷,他看著被風吹落的花瓣,有感而發,做了一首《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落花飛,燎亂入中帷。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試復旦遊落花裡,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鮮豔美麗的花瓣從樹上紛紛落了下來,悄無聲息,似乎不想被人知道一樣。綠色的葉子、青色的花萼映襯著紅豔豔的花朵,似乎也如同你我一樣,富有靈魂,慢慢登上金碧輝煌的樓閣。

落花飄落的影子輕輕拂過裝飾過的臺階和精緻的筵席,一陣風吹來,花香飄到了舞館門口,看見繪著茱萸的華美帳幕。

又一陣風吹來,落花隨著風漫天飛舞,猶如天空中下了一場花瓣雨,這些片片飛舞的花瓣紛紛飛到周邊的帳幕中。

仲春時節正是落花之時,那些遊春的人是否回來呢?這片片落花依舊有陣陣的濃香,這香氣浸潤著高大的樹木和萬物。

花落時節正是春天最鼎盛的時期,但是遊人根本看不盡春天所有的美好。登上華美的樓閣和深綠色的臺榭,置身於自然之中,如此美好而閒適,看著遊人和美麗女子們穿梭其中,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人生在世,大好的青春就像這落花,轉瞬即逝,一旦達到人生的頂點和輝煌,便難以再次達到。但我們可以在白天縱情於落花之中,夜晚寄宿在落花之間。

真希望我們能永遠住在這落花飛舞的院落中,此時,樓臺上飛翔著成雙成對的朱鬟。

27歲,為王勃畫上了一個可悲可嘆的句號,從此他永遠被定格在了27歲。

相關焦點

  • 除了《滕王閣序》,王勃還寫了這首詩,死後重生的真實感悟
    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其文學才華和造詣可謂超然絕倫,尤其是他的一篇駢文《滕王閣序》,寫的行雲流水,將人間之美景和人生之感悟結合的相得益彰,從而奠定了他在初唐時文壇霸主的地位,從小便自信滿滿,勵志做大官做大事,這可能和當時大唐蒸蒸日上的國情有關,王勃渴望走仕途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和理想。
  • 除了《滕王閣序》,王勃還寫了《滕王閣詩》,靠其中一字賺1000兩
    一首《滕王閣序》洋洋灑灑寫了773個字,讓王勃名揚天下。據說當時唐高宗讀到這篇文章時,直呼這是千古絕唱,並稱王勃是天才,可見這篇駢文的影響力之大。以至每每有人在爭論「初唐四傑」的排名先後時,總是會有人拿出這篇文章,畢竟只憑此一作,王勃這四傑之首的位置就穩如泰山了。
  • 10首王勃詩作,除了《滕王閣序》,王勃的這些詩也是經典
    關於王勃,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傳世的《滕王閣序》,作為唐代詩人,王勃少年成才,六歲能詩,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滕王閣序》最有名。不過,因為《滕王閣序》太過經典,反而掩藏了他詩作的光芒。今天,隱娘分享10首王勃的詩作,一起來體會他詩作的風採吧!
  • 寫完《滕王閣序》之後 王勃的這首《滕王閣詩》一字賣了千金
    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這篇駢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一篇用駢體寫成的詩序,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對仗工整,大開大合,洋洋灑灑,絲絲入扣,氣勢恢宏。好序當有好詩為伴,在《滕王閣序》的結尾處,有一句「一言均賦,四韻俱成」,這四韻指的就是王勃接下來寫的《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的《滕王閣詩》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他言之鑿鑿說道:「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先秦大儒遺文,稍加修改而成的偽作」。為了報復搶自己「作秀」機會的王勃,證實自己的言論。吳子章又利用過人的記憶力,當場將《滕王閣序》全篇背誦,落實王勃盜文之實。吳子章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令《滕王閣序》的真實性飽受質疑。爭論聲中,王勃笑著問吳子章:「吳兄過目不忘的本領,有東漢張松之遺風。
  •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序都寫這麼好,那《滕王閣詩》呢?
    說起王勃,大家都會想起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說起《滕王閣序》,大都會吟唱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山難越,萍水相逢。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王勃《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連七律都不算,有沒有水平?
    如果沒有《滕王閣序》,坐落在贛江東岸的滕王閣是否還能火這麼多年?這是筆者經常在想的一個問題。當然如果我說「不能」,多半是會被江西的朋友們打的。但是,咱們不可否認的是,王勃這篇700多字的駢文,其價值遠非一座樓所能比。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他言之鑿鑿說道:「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先秦大儒遺文,稍加修改而成的偽作」。為了報復搶了自己「作秀」機會的王勃,證實自己的言論,吳子章又利用過人的記憶力,當場將《滕王閣序》全篇背誦,落實王勃盜文之實。 吳子章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令王勃《滕王閣序》的真實性飽受質疑。爭論聲中,王勃笑著問吳子章:「吳兄過目不忘的本領,有東漢張松之遺風。
  • 《王勃之死》-滕王閣序
    唐朝初年,詩人王勃才名鼎盛,名冠 "初唐四傑"(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首。因一篇筆墨遊戲的《檄英王雞》而蜚聲朝野。唐高宗認為此篇意於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六年後,王勃私自藏匿罪奴曹達,被同僚告發。曹達猝死在王勃府內,"擅殺官奴",依唐律,犯死罪。
  • 王勃《滕王閣詩》另有玄機《滕王閣序》中的詩或許另有一首
    前言老街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滕王閣序》古詩原文及翻譯?這首詩的原文和翻譯其實不值得回答,隨便搜索就能看到。不過這首詩有幾個特點還是可以說一說的,我們先把最後幾句和那首詩錄入以作參考。不過王勃的這首詩可以看出,首句押韻:「滕王高閣臨江渚,」第五句換韻也是押韻的「閒雲潭影日悠悠,」,也就是說王勃的詩押了6個韻。不過1、5句押韻不是必要條件,2、4、6、8是必須押韻的硬性要求。王勃的另一篇文章《上已浮江宴序》寫到:「一言均賦,六韻齊疏。」
  • 歷史上有三個滕王閣?除了王勃的《滕王閣序》,還有杜甫的兩首詩
    就在今天的江西南昌市的章江門和廣潤門之間的滕王閣小學的附近,我們今天已經看不到唐代的滕王閣的圖樣了,但是宋代的滕王閣的圖樣我們還能看到。因為宋代的滕王閣,就是根據唐代的滕王閣的圖樣來建的,那麼根據宋代的滕王閣的圖樣以及王勃的《滕王閣》詩《滕王閣序》,還有唐代其他一些作家的詩文作品來判斷,我們知道唐代的滕王閣是在贛江邊上的,面對西山,下臨贛江,可以說是既高大壯觀,又金碧輝煌。
  • 王勃寫《滕王閣序》時,為何在場才子都不提筆,他們怕的是什麼?
    一篇《滕王閣序》,不計標點、不計最後那首詩,一共是717個字,讓座落在贛江東岸的滕王閣火了1000多年,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也是王勃能成為「初唐四傑」之首的最大原因。被很多人稱為「「天下第一駢文」的《滕王閣序》到底牛在哪裡?
  • 如果說《滕王閣序》抒發了王勃的理想抱負,這首詩則充滿傷感之情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21歲的時候,在去交趾(今天的越南)看望父親的途中,路過滕王閣,當時正在舉辦文人雅集,王勃便毛遂自薦,即興發揮寫了一首《滕王閣序》,眾人交口稱讚,於是這篇千古名作《滕王閣序》也流傳至今。
  • 大家都知道王勃的《滕王閣序》,但是你知道他的《滕王閣詩》嗎?
    提起《滕王閣序》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這是王勃的代表作,還有語文老師嚴格要求背誦,並且老師說這篇駢文的文採極佳。在此,小編要給你說這些都是真的。《滕王閣序》是王勃在上元二年(675年)往交趾探望父親路過南昌參加閻公宴會時所作。
  • 王勃《滕王閣序》後寫的滕王閣詩,被譽有千萬言之勢,為何被忽視
    公元676年,對唐代詩壇來說是一個「損失年」,這一年27歲(虛實)的初唐四傑之首王勃溺水驚悸而亡。這年冬天,唐高宗讀到了當時已風靡長安的《滕王閣序》,開始後悔自己當年因一篇因鬥雞文逐斥了這位少年天才,可惜他的後悔終究晚了點。
  • 《滕王閣序》:王勃直播寫序,震驚四座,大搶領導親戚的風頭
    此情此景,不由想到了王勃的那句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心中感慨,怎麼會寫得那麼好?我這輩子要是整出這麼一句詩,也就死而無憾了。回家路上,幻想王勃在寫《滕王閣序》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 「狂才少年」王勃:如何「狂」出了這首《滕王閣序》。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還記得這首由有著「初唐四傑」之首的少年英才王勃所寫的《滕王閣序》,當初上中學時語文老師要求我們背誦,我們因為不能完成任務,為此不知受了老師多少懲罰。
  • 王勃《滕王閣序》人盡皆知,序之後的《滕王閣詩》你了解多少?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在四傑之中,成就最高,被譽為「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王勃的《滕王閣序》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你更鍾愛哪一篇?
    在中國古代,有兩篇特別著名的駢文,一篇是少年天才王勃即興創作的《滕王閣序》,另一篇是書聖王羲之創作的《蘭亭集序》,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寫的序都比他們後面的詩要出彩的多。這兩首序雖然創作年代不同,詩人所處的背景和環境也各不相同,但細細品讀這兩首經典之作,仿佛我們也跟隨這些詩人的腳步,穿越到了千年前的遊宴之中。
  • 人們都知道王勃的《滕王閣序》,其實滕王閣詩也很美
    滕王李元嬰雖然為官做人不怎麼樣,卻喜好文藝和詩詞歌賦,於是便修建了滕王閣,經常召集一批文人雅士在此附庸風雅,談詩論道。在公元676年,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欲去交趾看望父親,途徑洪州,參與了都督閻伯輿宴會,年輕氣盛的他當即做了《滕王閣序》,在序的末尾附上了《滕王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