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聚唐派全國11個工作站在河南藝術中心匯報演出成功

2020-12-07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2月25日晚7點半,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戲曲廣播、河南省廷聚唐派戲曲藝術文化中心等聯合推出的「品味中原--河南省廷聚唐派戲曲藝術文化中心全國11個工作站匯報演出」專場在河南藝術中心藝術館一樓小劇場上演。

  當天晚上的演出名角薈萃,豫劇名家賈廷聚的眾多弟子,也是來自11個工作站的演員姜平軍、宋子根、李長徵、王偉、劉豔芹、劉兵、楊冰、王洪軍、李迎春、王以信、姚濤、吳來安、袁民選、肖運生、趙光明、馬志山、李燕兵、袁藝民、殷憲智、王芳、席俊想、朱梅霞等,現場演唱了《嶽飛》中的「望黃河浪聲高奔騰怒卷」、《三哭殿》中的「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屈原》中的「南國的橘子樹英姿豪邁」、《布衣巡府魏允貞》中的「魏允貞奉旨上任去晉陽」、《訪帥出徵》中的「金牌官調罷了銀牌宣」、《血濺烏紗》中的「風蕭蕭馬聲嘶鳴古道上」、《大明驚雷》中的「我君臣出京來喬裝改扮」、《首陽山》中的「昔日裡有個二大賢」、《轅門斬子》中的「二進帳」等精彩唱段。

  值得一提的是,賈廷聚先生的侄兒賈高峰,今年11月在鄭州大石橋參與公益演出時,不少觀眾認為他演唱的《三哭殿》選段神似賈廷聚老先生,當晚的演出,叔侄倆應導演和觀眾要求,一人一句合唱《南陽關》中的「西門外放罷了催陣炮」選段,讓現場戲迷朋友們「看看到底像不像」。此外,年近八旬的豫劇名家賈廷聚也在現場對弟子們的演唱做了經典點評,並示範演唱「為人在世孝當先」,並和全體演員一起演唱戲歌《沁園春·唐派》。

  河南省廷聚唐派戲曲文化藝術中心成立於2006年,先後策劃了「中華唐迷聚中原」、「紀念豫劇大師唐喜成誕辰90周年系列演出」等活動,復排了《訪帥出徵》、《大明驚雷》等劇,還把唐派代表劇目《三哭殿》和新編歷史劇《布衣巡撫魏允貞》拍成了電影,在北京、河北石家莊、河北邯鄲、安徽阜陽、安徽淮北、雲南昆明、新疆石河子、江蘇蘇州、山東聊城、山東濟寧和河南南樂成立了11個工作站。

責任編輯:黃亮

相關焦點

  • 「唐派經典名段演唱會」上演 戲迷沉醉連叫好
    河南日報訊 鑼鼓聲聲,唐韻悠揚。7月20日晚,「紀念豫劇大師唐喜成誕辰90周年系列活動——廷聚唐派經典名段演唱會」在河南藝術中心如意湖文化廣場舉行。來自全國11個省份的唐派第三代傳人用一段段精彩豫劇為戲迷們帶來了一場消夏晚宴。
  • 河南藝術中心成功舉辦「豫劇崔派唐派師生演釋會」
    10月15日晚,「豫劇崔派唐派師生演釋會」在河南藝術中心成功舉辦。崔、唐兩派再傳弟子郭霞、姜平軍伉儷和20多位兩派得意門生傾情演出,兩派掌門人張寶英老師和賈廷聚老師親臨演唱現場為弟子們吶威助陣,師徒同臺,綻放異彩,為300名戲迷觀眾奉上了一場豫劇大餐。河南藝術中心主任王仕俊致辭祝賀。    在豫劇的百花園中,崔派藝術始終是一支絢麗的奇葩。
  • 中國兒童中心少兒英語音樂劇匯報演出獲圓滿成功
    原標題:中國兒童中心少兒英語音樂劇匯報演出獲圓滿成功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 李菲)短短10天的學習與排練裡,孩子們能夠通過部分肢體語言聽懂課程並與外教交流,學會了11首英文歌曲和大段的英文對白,提高了語言能力和藝術鑑賞力,增強了自信和勇氣,培養了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9日,中國兒童中心2013年「快樂農場
  • 「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成果匯報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舉行
    大河網訊 12月28日,「謳歌新時代 聚焦航空港」河南文藝界深入航空港實驗區「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成果匯報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舉行。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守國,鄭州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俊峰,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主任萬正峰,河南省委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河南省文藝志願者協會原主席王笑南,河南省委第九巡視組原組長、河南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劉林,河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魯豫及各省級文藝家協會負責人、藝術家、觀眾等共200餘人觀看演出。
  • 舞協上海考級中心授牌祝賀墨舞年度匯報演出成功舉辦
    (原標題:舞協上海考級中心授牌祝賀墨舞年度匯報演出成功舉辦)
  • 【大河網景】《中原弦索樂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匯報演出
    大河網訊(記者 範昭 實習生 丁磊)9月20日,2015年度《中原弦索樂藝術人才培養》項目結項驗收匯報演出在河南省藝術中心上演。該項目是由鄭州大學作為申報主體,鄭州大學音樂學院作為執行主體的一個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該項目於2015年11月立項手,受資助金額105萬。
  • 豫劇名家收徒兩位弟子 唐派藝術薪火相傳
    作為豫劇唐(喜成)派藝術掌門人,賈廷聚在繼承唐派藝術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賈廷聚在近200部傳統和現代戲中擔任主角。比如戲迷所熟悉的《嶽飛》、《血濺烏紗》、《三哭殿》、《李闖王》、《寇準背靴》、《沙家浜》、《野火春風鬥古城》等等。有專家這樣評價賈廷聚的唱腔——幾點梅花歸笛孔,一彎流水入琴心。
  • 當「藝術」遇上藝術——河南城建學院公共藝術中心師生到廷懷汝瓷
    11月2日,秋日溶溶,在這個楓紅菊黃的時節,河南城建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張溪潺帶領40餘名師生來到廷懷汝瓷參觀學習。旨在讓大學生感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汝瓷文化,深植愛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民族精神,真正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全國地方戲匯報演出 豫劇《白蛇傳》討論熱烈
    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北京市文化局承辦,中國評劇院協辦的「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 將於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1月19日在中國評劇大劇院、梅蘭芳大劇院、長安大戲院上演。
  • 豫劇唐派鬚生泰鬥賈廷聚收徒儀式暨師徒研習演出活動今日舉行
    由河南廷聚唐派戲曲文化藝術文化中心、河南藝之聖文化主辦的收徒儀式暨賈廷聚師徒研習演出活動在金水路中州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拜師儀式見證嘉賓:河南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曲劇胡派創始人:胡希華河南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戲曲第一位梅花獎獲得者:湯玉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派傑出傳人:楊志禮河南戲曲學院教授、高級講師:遊桂蓮河南豫劇院三團副團長
  • 我市組織豫劇祥符調《梨花歸唐》傳承匯報演出暨專家座談會
    為大力弘揚豫劇祥符調,配合河南網絡廣播電視臺的 「百部豫劇精品保護工程」拍攝工作,12月25日下午,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市豫劇院祥符調劇目青春版《梨花歸唐》,在大眾劇院向廣大戲迷進行匯報演出。、著名戲劇理論家、導演石磊,河南大學音樂學院戲劇系主任、博士徐芳芳,著名作家、劇作家、著名表演藝術家、首演《梨花歸唐》樊梨花的扮演者孫映雪,著名表演藝術家、首演《梨花歸唐》薛丁山的扮演者薛小保,首演《梨花歸唐》的著名導演、武打設計吳鵬霄,戲曲專家、開封市京劇協會會長桑大鈞等蒞臨現場觀看了演出。
  • 河南藝術中心相約十周年演出季發布
    2018年是河南藝術中心運營的第十個年頭,作為中原地區重要的文化演出陣地和地標性文化藝術中心,河南藝術中心十年來為繁榮河南文化,提升中原文化品質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心將在2018年舉辦貫穿全年的「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唱響文化惠民新曲」演藝提升年系列活動。
  • 磴槽藝校小學生到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匯報演出
    近日,磴槽集團藝術學校的小梅花獎獲得者高曉迪、仝曉怡、張若桐來到北京,登上了梅蘭芳大劇院舞臺,參加了「梅花蓓蕾向陽開」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20周年匯報演出。她們表演的《朝陽溝》選段「親家母對唱」在演出中演技精湛,讓首都觀眾領略到了河南豫劇的藝術魅力。
  • 河南彩車「回家」了!10月12日河南藝術中心見!
    10月11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10月12日起,在河南藝術中心向公眾進行為期一周的匯報表演,展出時間持續至10月18日。  10月1日,滿載著一億河南人民的期待和祝福,「出彩中原」彩車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向全國人民、世界人民展示了新時代中原靚麗新形象。
  • 河南老藝術家:為培養戲曲人才不遺餘力
    老藝術家們深有感觸地表示,全國的地方戲都普遍存在著人才斷層的問題,現在70歲以上的是一撥,都已經年紀大了;下面就是50多歲的一撥,即將面臨退休;再下面三四十歲的跟不上了。豫劇表演藝術家柳蘭芳說,人才缺乏的問題由來已久,因為沒有年輕演員跟上,她在65歲的時候還不得不在《小二黑結婚》裡演小芹。
  • 河北梆子雷派藝術傳承人才培訓班舉行匯報演出
    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河北梆子雷派藝術傳承人才培訓班舉行匯報演出>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曹錚)12月6日晚,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河北梆子優秀表演藝術家雷保春(雷派)藝術傳承人才培訓班在石家莊大劇院舉行匯報演出。
  • 春花秋實——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舉行首屆曲藝大專班畢業匯報
    12月11日下午2:30,河南藝術職業學院小劇場座無虛席,由音樂學院和河南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河南墜子傳承基地共同舉辦的首屆曲藝大專班畢業匯報演出「春花秋實」引來了許多領導、業界大咖的觀看、參與。河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副處長李宗英,中國曲協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範軍,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藝術創作中心主任、國家一級編劇李廣宇,河南省曲藝團團長、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袁滿,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魯銀海,國家藝術基金河南辦公室主任明巧玲,鄭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噴空」創始人陳紅旭來到了現場。
  • 河南藝術中心與北京保利劇院開啟新「五年之約」
    河南藝術中心作為我省地標性文化設施和藝術傳播重要陣地,自2008年開業運營以來,與北京保利公司開展合作,開創了「企業自主、市場運作、委託經營、政府補貼、社會參與」的劇院經營管理創新模式。攜手合作11年,為河南人民搭建了一座通向藝術殿堂的橋梁,奉獻了許多雅俗共賞的經典劇目,已成為河南人民引以為榮的文藝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