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流傳了很多的民間話語或者民間習俗,這些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又回歸於生活。農村裡有一句俗語是來形容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是關於孩子孝順父母的了。其實這是說關於父親或者母親的老伴。這句話就是「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
這句話其實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在我們國家都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其實就是在說自己的家裡哪怕是孩子很多,但是也不如陪你走過大半輩子的另一半。有這些感嘆地大部分都是經歷過自己的另一半離開的中老年人。其實大家可能覺得不理解,兒女怎麼就不如老伴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大家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話能被人一句一句口口相傳下來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在古時候對人們的要求非常的苛刻尤其是對女子,很多女子在丈夫死後就不能再嫁,否則就是一個不乾淨的女人。會被人罵死,但是自己一個人把孩子養大以後,真正孝順的孩子真的挺少的。
事實上真的有那些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等到他們事業有成或者成家立業就把自己的父母拋到了腦後,絲毫不顧念他們的養育之恩,有的人不經常回家但是還會給父母寄一點錢保障他們的生活,但是有的人還在繼續啃老。甚至更嚴重的就是那些人不孝順父母就算了,還打著把老人接回來孝順的名義在家裡對老人虐待,經常不給老人飯吃。所以自己沒有了自己的老伴,又沒有孩子孝順,生活可以說非常可憐。
所以很多老人就會想給自己再找一個老伴過剩下的日子,其實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為了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顧,不至於再麻煩子女。第二個就是在自己精神上有一種安慰,不會讓自己在子女忙的不回家的時候自己覺得孤獨。
但是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的生活,很多子女都不會同意去讓自己的父母再去找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害怕那個人進來就會平分自己的地位和財產。還有人覺得老人就應該有個老人的樣子,一大把年紀了還學年輕人談戀愛找老伴,為老不尊讓別人會笑話子女,讓他們在人前抬不起頭來。還有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家裡什麼都有,你還必須去找個老伴來照顧你的生活,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當子女的不光不孝順還虐待你嗎,讓人背後戳脊梁骨。
作為子女這麼想無可厚非,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過作為父母他們也是人,他們有做任何事情的權利,他們不光只是需要自己吃飽了就什麼事都不愁了,他們需要一個知心人來聊聊天,兩個人一起度過晚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上有一種慰藉。
作為子女我們不應該去反對老人這種想法,而是應該反思老人為什麼想去找老伴,是因為他們和你們沒有交流覺得孤獨,一定是你們沒有去關注過他們的內心。一個人需要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老人覺得自己和誰在一起相處的好就願意和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