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

2020-12-06 小高說史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

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用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俗語在農村仍然非常常見,甚至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走在村裡,你經常能看到,在村頭的樹下,有那麼一些幹完農活聚集在一起的大爺大媽們互相嘮著家常。在他們的交談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句簡單易懂,蘊含大道理的話語跳出。這便是俗語。

俗語是勞動人民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來蘊含生活的大道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總結積累並傳承下來的話語。俗語的內容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個人的為人處事都有涉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於夫妻之間的四句俗語。

第一句: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在婚姻中,夫妻恩愛是每個夫婦之間嚮往的生活,但是感情上的事情又不是如每個人所願的那樣美好。所以很多夫妻婚姻失敗之後,選擇尋找另一半,重新開始新的家庭。對於這樣的情況,農村人稱之為半路。這樣組成的家庭,夫妻之間會因為上一次婚姻的失敗而對彼此產生芥蒂與防備。如果雙方都帶著孩子的話,平時生活可能和和睦睦,沒有太大的矛盾,一旦牽扯到孩子的利益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爭吵。原先平靜的生活也會因此被打破,感情上也會出現裂痕。不得不感慨世態炎涼。所以就有第一句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因為夫妻之間不能互相體諒,互相信任的話。那彼此相處,時時刻刻都在提防著對方,只想著各自的利益。那無疑是與賊相處。話是這個理,但這並不能代表全部的社會家庭都是這樣子的,社會上依然有半路夫妻恩愛有加的例子。

第二句: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棉。這句俗語包括了婚姻中兩個極端的例子。一個是上文提到中的半路夫妻,另一個則是從小便相互喜歡,走上婚姻殿堂的夫妻。也就是所謂的青梅竹馬,或者因從小便認識,對彼此都有了解,相處時間較長,甚至在小時候便認為對方是自己的親人,生活上也沒滿幸福,結婚後的生活也過得甜蜜,而前者是因為希望後半輩子有一個伴侶照顧,便將就的生活在一起,結為夫妻,缺少了與原配在感情上的恩愛與幸福,所以說半路夫妻的關係都比較僵硬。

第三句: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話前兩句提到的半路夫妻生活不美滿恰恰相反,他說的是即使兒女滿堂,也不如半路夫妻來的貼心,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己身邊的兒女,總會有長大的一天,當他們懂事的時候,他們會選擇離開父母去外面闖蕩,而這時候你會發現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關心自己的便是自己的妻子,兒女成家之後更沒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父母,照顧父母,而這時候身邊的妻子即使是半路也是對自己陪伴最多照顧最多的人,生活上有一個相互照應的人,心理上便會有所滿足。

第四句: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俗語,它傳播非常廣,只是夫妻之間彼此信任,做事如同一條繩上的螞蚱,互相幫助,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那麼夫妻之間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走到一起成為夫妻,就應該彼此珍惜對方。

這四句話都很有道理,既然成為夫妻,那就應該朝著家庭幸福的目標共同努力,彼此尊重相互體諒。 小編祝大家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字面意思很好懂,其中卻有講究
    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農村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這句俗語雖然說字面意思很好懂,但是其中卻大有講究,這句話其實也從側面看出老一輩對於原配夫妻的看重。畢竟原配夫妻的感情都是比較好的,而且彼此都是對方的第一個伴侶,既然兩人都選擇了結婚肯定早就做好了兩人要一起同甘共苦的準備,也彼此都把對方看成是自己以後要共度一生的那個人。
  •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婚姻和諧才是真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婚姻和諧才是真古代的女子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在喪了夫之後都是安心守寡,很少再嫁給他人的,而當時的政府也是非常鼓勵這種思想的。人們將像這樣兩個人都離過婚再結婚的人叫做「半路夫妻」。起初,人們對這種「半路夫妻」並不看好,或許是因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又或許是因為某些人的眼紅,總之大家對「半路夫妻」沒什麼好印象。甚至還寫下這樣一句關於半路夫妻的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些離婚後重新組織家庭的人永遠過不了安定的生活,總覺得對方是賊。
  •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是啥意思?道出了再婚夫妻的現狀,很扎心
    因此才有了「半路夫妻,永遠的賊」這樣的說法。但也不是全部的半路夫妻都是賊,畢竟世事無絕對,並且部分半路夫妻甚至於成為幸福婚姻的榜樣以及典範。話又說回來,部分半路夫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確實是賊,並且一時是賊就意著一世是賊,至於收穫幸福的婚姻難上加難,簡直是天方夜譚。
  •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說的太好了
    什麼是半路夫妻,顧名思義,就是重組家庭,經歷過離婚或者喪偶的人重新走到一起。 很多人以為經歷過一次失敗或者是不幸的婚姻,半路夫妻一定能學會更好的處理夫妻關係,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半路夫妻,再婚後過的依然不幸福。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如何過好夫妻關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體會。在農村俗語中也有不少關於此類的俗語,或許讀懂它,多多少少能夠我們以啟迪和智慧。在我們這,一直有這樣一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 「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別再理解錯了,下半句同樣經典!
    正是俗語這種與眾不同的特點,才沒有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淹沒。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一樣,這兩句俗語便是古人在生活中觀察原配夫妻和半路夫妻之間的區別後的經驗總結,雖然這兩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但其中的蘊藏的道理卻依舊讓人心頭一震,古人的這些老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 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行路千裡不拿針,幹活十步莫負沉」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農村俗語中,有不少單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感覺到有點費解,不大好直接理解其中的含義和背後的道理。其實這也難怪,因為許多俗語是來自農村的勞動人民,在千百年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之中,不斷總結得出來的寶貴經驗結晶,由於年代久遠,如果不了解當時的時代歷來背景,就不太可能準確理解的。
  • 農村俗語「小姨哭姐夫,點到就算數」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眾多古老的農村俗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教育和警示人們去如何為人處事的,其中基本上都含有比較深刻的道理。當然,有時候由於時代的原因,有的可能說得粗俗一點,誇張一些,但是,大多說得實在樸素,仍然可以讓人們從中受教和得益。那麼,農村俗語「小姨哭姐夫,點到就算數」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啥意思?半路夫妻的日子咋就這麼難?
    也許你還會問了,這「韭盒兩半」又是啥意思呢?鮮嫩的韭菜剛剛上市時,家庭主婦們便會用韭菜、雞蛋調成餡,喜歡葷腥的也可用肉代替雞蛋,熟油後放入各種佐料,攪拌均勻備用。「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俗語,想必就是根據韭菜盒子兩層皮的緣故,用來形容半路夫妻的相處不易。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袒露了二婚男女的不易
    數學題好歹會給你一次驗算的機會,你可以及時修正。但婚姻卻不一樣,若是選錯了人,便是耽誤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不幸福的婚姻使人衰老,也使得人的心態變得消極。人若是被現實所打敗,便會不再存有一絲幻想,人生就此變得無趣。許多年輕對待婚姻很隨便,憑一句「我覺得他對我好」便準備與對方結婚,完全不考慮雙方之間的差距。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何意?有什麼道理?
    而俗語的涵蓋面也十分廣播,關於人性的「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關於居住的「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等。而本期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關於婚姻的,叫「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綿」,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藏著什麼道理呢?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何意?有什麼道理?
    而俗語的涵蓋面也十分廣播,關於人性的「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關於居住的「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等。而本期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關於婚姻的,叫「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綿」,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藏著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黑嫂小時候就經常會聽到村裡老人說這樣的話,一些老人,大多都是老太太,會坐著曬太陽時突然嘆口氣,然後說一句:滿堂的兒女,不如半路的夫妻。小時候是不太懂這句話的,現在長大了,再回想這些話,能感受出說這些話人心裡的無奈。為什麼農村老人愛說這麼一句話呢?年輕人怎麼不會說這樣的話呢?
  • 農村俗語「看命先生半路死,地理先生沒處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和老人聊天的時候,往往會從他的嘴裡蹦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聽起來是既有意思,又有充滿了道理。下面要說的這三個農村俗語,言簡意賅聽起來朗朗上口,大傢伙看看它們說了個什麼意思,講了個什麼道理?1、天上打雷雷對雷,夫妻幹仗棰對棰天上響雷的時候,往往是一個雷接著一個雷的響;兩夫妻吵架幹仗的時候,往往是你一言我一語,像敲棒槌一樣,一下一下的。生活中,每一對夫妻幾乎都有吵架幹仗的時候,沒什麼例外。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流傳了很多的民間話語或者民間習俗,這些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又回歸於生活。農村裡有一句俗語是來形容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是關於孩子孝順父母的了。其實這是說關於父親或者母親的老伴。
  • 農村俗語「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那麼,農村俗語「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其實是實實在在過日子的經驗總結。「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的意思是說,稻穀是需要曬乾的,而大米是不能曬的,如果把米曬了以後,是要吃虧的。這話聽起來也許覺得難以理解,但是對於實踐過的人來說,都會知道大米確實是不能曬的。
  •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生場病就知道了,看這三位大姐的扎心經歷
    但是,對半路夫妻來說,走著走著,是不是也如初心一樣兩不相棄呢?有人說,半路夫妻永遠是賊,生一場病就知道了。不妨聽聽這三位中年大姐的半路姻緣的故事,看看其中的委屈亦或是無奈、心酸……01馬大姐,48歲,半路夫妻的心始終捂不熱原本以為抱著一顆初心,始終把他的女兒當作是自己親生的,再冷血無情的都能被捂熱,人心都說肉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