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啥意思?半路夫妻的日子咋就這麼難?

2020-10-10 圍爐趣談

韭菜盒子是北方的一種特色小吃,怎麼竟然與「前妻後漢」聯繫在一起了。也許你還會問了,這「韭盒兩半」又是啥意思呢?

鮮嫩的韭菜剛剛上市時,家庭主婦們便會用韭菜、雞蛋調成餡,喜歡葷腥的也可用肉代替雞蛋,熟油後放入各種佐料,攪拌均勻備用。

然後,和面揉團再擀成一張張大小對稱的薄薄圓麵皮,一張麵皮放上些許調好的餡料,再用另一張蓋在上面,周邊捏得緊實後,放入餅鐺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

說實話,韭菜盒子特別的鮮香,很解饞,咬上一口,滿嘴滋油。可就是有個美中不足,若是邊沿捏的不嚴,加熱後容易兩層麵皮掀開,餡料便會跑到了外面。

「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俗語,想必就是根據韭菜盒子兩層皮的緣故,用來形容半路夫妻的相處不易。

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自古以來,男婚女嫁,是人生頭等大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更是人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著太多的無奈和遺憾,緣盡情斷,勞燕分飛卻是不爭的事實。

於是,傷痕累累的放單男女,不得不重新接納一段新的感情,再度組合成新的家庭。

由於半路夫妻不是一個起點,前前後後難免有太多牽扯,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註定了「前漢後妻」的日子,過得就是一個字「難」。

首先,經歷過婚姻失敗的人,內心深處有難以抹掉的痛苦,容易產生有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正如老話說的那樣,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雖說為了後半生有個伴兒,開始了一段新的感情生活,但在潛意識中卻害怕悲劇再次發生,以致於生活的小心翼翼,有意無意地壓抑著自己,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提防的意思。

其次,半路夫妻大都有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再婚後,孩子受到傷害和委屈。由此可見,如何與對方的孩子相處,的確考驗著半路夫妻的情商。

在許多二婚家庭中,因為找不到正確的親情融入模式,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和扺觸心理,極易使再婚夫妻之間滋生各種矛盾。

我本家的二哥二嫂就是再婚夫妻,前妻給他留下了兒子小剛。二嫂進門時,小剛才12歲,正在上小學。可眼下已經25歲的大小夥子了,自始至終對二嫂就沒有個好臉色。

前天,二嫂悲慽慽地告訴我,看著小剛老大不小了,也不知道娶個媳婦成個家,一天到晚瞎混混,她這當後媽的心裡急得團團轉兒,不知道該咋辦?

對此,我也無能為力。十幾年來,因為他們家的事,我不知道跑了多少次,費了多少口舌,好話賴話說了一蘿筐。

可也真是讓人生氣,小剛這孩子就是轉不過來彎兒,從小到大一直就是這個渾不吝的態度。

鄰居肖大娘說,要是小剛親娘管教就不一樣了,打他罵他都沒脾氣,可是當後媽的,說輕了重了都要會惹閒話,對他再好也會落不是的。

為了小剛的教育問題,二哥和二嫂兩人沒少生氣。

再者,半路夫妻在錢財上也容易鬧意見。

俗話說,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一般來說,正常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掙的錢交給女人保管,畢竟女人過日子會精打細算,懂得儉省。

但是,二婚家庭就不好說了。半路夫妻也許是吃過虧,大多數對錢財看的相對較重,何況許多地方花錢都是不能明說的,若是把錢財全部交給一方,恐怕是很難接受的。

我的一位同事是二婚家庭,她現在的老公人不錯,待她也體貼,兩人還有了自己的孩子。同事說,她掌握著家裡的財政大權,老公工資卡都在她手上。

可是,有一天我去銀行辦事,卻見她老公正在辦理匯款業務。其實,我也沒有當回事兒,可他卻走到我身邊特意囑咐,見了她媳婦兒可別說在銀行見過他。

大家想想,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明擺著背著媳婦搞小動作嗎?

不可否認,半路夫妻的確存在著凡此種種的不和諧因素,歸根結底還是對上一段感情心有餘悸,生怕遇人不淑,再次遭到同樣的傷害。

因此,有的人就會表現的比較自私,總是想著自身的利益和好處。其實,這種心態是萬萬要不得的。

我認為受過傷害的人,更應懂得珍惜與包容,既然你們選擇了彼此,就要用愛與擔當來面對未來。

唯有如此,幸福才會迎進門來。

相關焦點

  • 「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農村老俗語,那麼它究竟詮釋了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前妻後漢,韭盒兩半」詮釋了什麼意思?「前妻後漢」這句話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就是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和失去了婆娘的男人,重新組建家庭的意思。而「韭盒兩半」這句話的意思呢?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重組家庭真的就這麼不堪嗎
    ,無論給孩子花多少錢,付出多少愛,父母都不會有意見,更不會為此發生分歧,為了自己的孩子,夫妻有一種向心力。而再婚家庭則不同,如果夫妻雙方都沒有孩子的話,關係可能會融洽一些,可如果雙方都有各自的孩子,那關係處理起來就有些麻煩。之所以說前妻後漢,韭盒兩半。就是指再婚家庭如果雙方都有孩子,在利益面前都會各自有私心,偏袒自己的孩子。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我們已經司空見慣,身邊這樣的再婚家庭太多了,為了各自的孩子,好多再婚的家庭不得已又重新分開了。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袒露了二婚男女的不易
    而且二婚男女的生活其實也並不容易,畢竟會時不時冒出個糾纏不休的前妻、前夫。在他們的作妖下,你與丈夫之間的感情很有可能會降到冰點。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想必有了上面的鋪墊,大家應該也能猜出個大概了。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夫妻居家過日子,免不了吵吵鬧鬧,然而有的能適可而止,在不斷的爭吵中磨合,確保以後夫妻關係更加和諧,更加順暢。然而也有不少人,一輩子吵吵鬧鬧,到老了仍然鬧的家裡不和諧,成為了鄰裡之間的笑柄。如何過好夫妻關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體會。在農村俗語中也有不少關於此類的俗語,或許讀懂它,多多少少能夠我們以啟迪和智慧。在我們這,一直有這樣一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用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俗語在農村仍然非常常見,甚至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這便是俗語。俗語是勞動人民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來蘊含生活的大道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總結積累並傳承下來的話語。俗語的內容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個人的為人處事都有涉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於夫妻之間的四句俗語。第一句:半路夫妻永遠是賊。
  • 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別再理解錯了,下半句同樣經典!
    正是俗語這種與眾不同的特點,才沒有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淹沒。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一樣,這兩句俗語便是古人在生活中觀察原配夫妻和半路夫妻之間的區別後的經驗總結,雖然這兩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但其中的蘊藏的道理卻依舊讓人心頭一震,古人的這些老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文/歷史小課俗語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口口相傳代代相承的瑰寶,雖然不如詩句文章般優雅,引人深思,但其中的哲理確實通俗易懂的。這些俗語,經過慢慢歷史長河的打磨,有些不能被世人認同的,已經在長河中消失殆盡,而留存於現世,依舊被人認可的,才是瑰寶。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古代社會比較封建,以至於現在的風氣都有些封建殘餘,比如女子的婚嫁和交友一直都被人關注和詬病,而男子自由的選擇,也不會有人去多說什麼。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流傳了很多的民間話語或者民間習俗,這些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又回歸於生活。農村裡有一句俗語是來形容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是關於孩子孝順父母的了。其實這是說關於父親或者母親的老伴。
  • 農村俗語「前老婆,後漢子,韭菜盒子兩半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對於農村夫妻而言,女的相夫教子,男的努力工作是一個家庭幸福的準則,對於很多人而言農村人都是樸實的老百姓,這要在以前可很少出現離婚的事情,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農村離婚率大增,條件好了經濟基礎提升了反而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農村吃不著飯的時候夫妻和睦也沒有說因為吃不著飯就離婚的,現在用老人的話說是現在年輕人不知足
  • 農村俗語「看命先生半路死,地理先生沒處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和老人聊天的時候,往往會從他的嘴裡蹦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聽起來是既有意思,又有充滿了道理。下面要說的這三個農村俗語,言簡意賅聽起來朗朗上口,大傢伙看看它們說了個什麼意思,講了個什麼道理?1、天上打雷雷對雷,夫妻幹仗棰對棰天上響雷的時候,往往是一個雷接著一個雷的響;兩夫妻吵架幹仗的時候,往往是你一言我一語,像敲棒槌一樣,一下一下的。生活中,每一對夫妻幾乎都有吵架幹仗的時候,沒什麼例外。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這農村俗語的意思就我們經常說的俗話,很多張口就來俗話說怎麼怎麼,說明都是一些有道理的話,從古自今這話能流傳到現在如果沒有道理根本不會被傳承,那麼大家有沒有通過農村這麼一句俗語呢:「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不是很深奧,其實很多人不懂裡面還有一層比較深的意思,現在農村離婚率越來越多更應該去深深體會這句話的意思,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這句話當然指的就是農村婚姻一些問題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何意?有什麼道理?
    而俗語的涵蓋面也十分廣播,關於人性的「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關於居住的「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等。而本期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關於婚姻的,叫「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綿」,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藏著什麼道理呢?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何意?有什麼道理?
    而俗語的涵蓋面也十分廣播,關於人性的「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關於居住的「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等。而本期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關於婚姻的,叫「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綿」,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藏著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夫妻離婚莫眷戀,朋友生隙別再見」是啥意思?
    然而,由於小李子非常注重感情,因此,小李子仍然對前妻充滿了諸多的眷戀之情,從而導致自己經常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叫做「夫妻離婚莫眷戀,朋友生隙別再見」。老農所說的俗語,小李子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同時,也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請求老農解釋一下。老農開口說道:一、夫妻離婚莫眷戀夫妻之所以會離婚,都是有非常複雜的原因的,否則,是不會走上離婚的道路的。而離婚,也就意味著雙方或一方已經沒有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字面意思很好懂,其中卻有講究
    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農村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這句俗語雖然說字面意思很好懂,但是其中卻大有講究,這句話其實也從側面看出老一輩對於原配夫妻的看重。畢竟原配夫妻的感情都是比較好的,而且彼此都是對方的第一個伴侶,既然兩人都選擇了結婚肯定早就做好了兩人要一起同甘共苦的準備,也彼此都把對方看成是自己以後要共度一生的那個人。
  • 農村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農村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寡婦年」這個詞語,老一輩的人們應該都知道,年輕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也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們總結了人生經驗得出來的,比如有一句俗語是關於夫妻的,是這樣的「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句話中說的是兩種夫妻,一種是離異後重新組建的夫妻,一種是自始至終都在一起的夫妻。那這個「硬如鐵」、「軟如棉」又是什麼意思?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而龐大的文化體系。這種包含民族精神、道德思想和人生智慧的人文形態,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整體基調。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文/自己讀懂我自己中國社會當中流傳著非常多的俗語,俗語更是我們中華歷史幾千年流傳至今的文化瑰寶,在諸多的俗語當中也非常能夠體現出中華歷史的文化和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