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09-26 文俊說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耳濡目染間學會了許多的民間老俗話,雖然這些老俗話沒有什麼科學性,但是能夠流傳到現在,證明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的,畢竟這是先輩們根據自然規律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農村老俗語,那麼它究竟詮釋了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前妻後漢,韭盒兩半」詮釋了什麼意思?

「前妻後漢」這句話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就是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和失去了婆娘的男人,重新組建家庭的意思。

而「韭盒兩半」這句話的意思呢?就是說,再婚後的男人和女人,無論怎麼相處,兩個人之間都會有隔閡,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理念上都存在差異,就像韭菜盒子一樣,不管你包的有多緊,在成熟的過程中都會有氣體排出,有氣體排出就證明有間隙,這也間接的說明了,再婚後的夫妻,無論怎樣的「包容」,都各自懷有私心。

說到「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我們村還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有一個遠房表姐,我的那個表姐夫人還特別的好,對我表姐那是百依百順,呵護備至,疼愛有加,本身是令人羨慕的一個家庭,但讓人遺憾的是,我的那個表姐夫在給自家挖地窖時,遇到土層塌方,被砸死在地窖裡了,留下了表姐和他兩歲半的兒子,孤苦伶仃的生活,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但是誰也沒有辦法。

在我們鄰村呢,也出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一個剛結婚不久的青年,他的妻子在臨產時大出血,不幸去世了,留下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女兒,與丈夫相依為命,但是無論命運多麼殘酷,生活還是要繼續,由於兩個家庭都少了另一半,所以出於對孩子的考慮,後經人撮合兩個人漸漸的走到了一起。

最初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兩個人所帶的孩子都還小的緣故,生活的還特別和諧,特別恩愛,可隨著孩子的成長,難免會為一些吃食或者玩具發生爭吵,慢慢的表姐他們兩個人之間就出現了矛盾,由於孩子都是曾經深愛的人給自己留下的愛情結晶,所以,兩個人都偏相著自己的孩子,漸漸的他倆開始嫌棄對方,開始了不斷的爭吵,讓原本溫馨和諧的生活,變得波瀾不堪了。

這個真實故事,和「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農村俗語還是蠻符合。

那麼「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農村俗語,有道理嗎?

我認為,想要定性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是不能從主觀上給取意見的,因為有的重組家庭,生活還是很美滿很幸福的,而且比初婚時的感情還要好,在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有一個同學,酷愛玩遊戲,但是也沒白玩,陰差陽錯的通過打遊戲,在網上談了一個女朋友,而且兩人還結婚了並育有一子,由於那時兩個人都還年輕,也沒怎麼了解,一來二去的就奉子成婚了,但是婚後才發現,這個女人不但生活不檢點,花錢大手大腳還特別冷血,最終導致了兩個人的離婚。

在外打工幾年後,我這個同學又帶回來了一個媳婦,據他講,他現在這個媳婦的前夫,整天酗酒打牌不務正業,而且還經常毆打他這個媳婦,最終這個女人由於承受不了家暴和生活的折磨,而選擇帶著女兒離開了那個家,兩人離婚了。

由於兩個人同病相憐又有著相似的經歷,而且還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所以慢慢的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最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現在兩個人如膠似漆,非常的恩愛,而且對雙方的孩子也都特別的好,用我同學的話講就是:「風雨後才能見彩虹,離婚後才能找到真愛」。

這個真實的案例,和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就不太相符了。

所以說,「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這句俗語,既不能從主觀上給予肯定,也不能從客觀上給予否定,要根據真實情節而待定,有的人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失去了摯愛的人,再婚後肯定會向著摯愛人的孩子,就感覺這句俗語是成立的,而有的人因為承受不了婚姻的折磨,選擇了離婚後,再婚,就不見的會對自己的孩子存在私心,可能還會約束著自己的孩子,從這一點看,這句俗語是不成立的。

綜上所述,關於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我們是不能給予質的評價的,究竟它有沒有道理呢?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知道。

相關焦點

  • 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啥意思?半路夫妻的日子咋就這麼難?
    韭菜盒子是北方的一種特色小吃,怎麼竟然與「前妻後漢」聯繫在一起了。也許你還會問了,這「韭盒兩半」又是啥意思呢?鮮嫩的韭菜剛剛上市時,家庭主婦們便會用韭菜、雞蛋調成餡,喜歡葷腥的也可用肉代替雞蛋,熟油後放入各種佐料,攪拌均勻備用。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重組家庭真的就這麼不堪嗎
    這句話是形容再婚家庭,夫妻之間的矛盾關係。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再把自己禁錮在封建的婚姻當中,離婚率越來越高。幾十年前的人們,把婚姻當作是一生一世的大事,而現在有的年輕人,幾乎是把婚姻當作了兒戲,把離婚當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離婚率的提升,自然而然也就導致了再婚家庭的增多。很多的再婚家庭,剛開始組建的時候,大家還能夠客氣的相互包容,可時間一長,有些矛盾就凸顯出來。
  • 農村俗語:離家千裡,勿食枸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離家千裡,勿食枸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生活在農村免不了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雖然很簡單,但是仔細想一下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有沒有出過遠門呢?大家遠門的時候,有沒有聽過: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這句話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麼有道理呢?枸杞又名"枸杞子",是一種養生佳品,具有補養陰血。適用於頭暈目眩,血虛頭痛,心悸,神疲乏力,遇勞加重,或血虛發熱,熱勢或高或低,勞則加劇,肌熱煩渴,面色不華等功效。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其中農村的俗語就是文化的一種,而這些農村的俗語也非常有意思。俗語的傳播力很高,已經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而對於這些並沒有很多文化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都可以算得上是有道理的至理名言,甚至對他們來說這些俗語已經深入了他們的血脈裡,成為了他們行動或者是生活的信條。那麼今天小慄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俗語吧!
  •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文/歷史小課俗語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口口相傳代代相承的瑰寶,雖然不如詩句文章般優雅,引人深思,但其中的哲理確實通俗易懂的。這些俗語,經過慢慢歷史長河的打磨,有些不能被世人認同的,已經在長河中消失殆盡,而留存於現世,依舊被人認可的,才是瑰寶。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古代社會比較封建,以至於現在的風氣都有些封建殘餘,比如女子的婚嫁和交友一直都被人關注和詬病,而男子自由的選擇,也不會有人去多說什麼。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有道理嗎?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有道理嗎?是什麼意思農村中的俗語,往往會通過簡練的語言將道理反應出來,不僅朗朗上口,其中還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農村有很多老人,都會將這些俗語,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交給我們。
  • 農村有句俗語「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摘要:農村俗語「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說的是啥意思?有何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是一個熟人的小圈子,村裡發生什麼事情了,像誰家裡的老人去世了,或者哪家的小夥子娶媳婦、閨女嫁人了等等這樣的事情,都會在很快的時間裡傳遍整個村子。農村人都是很注重親情的聯絡和維繫的,逢年過節都會相互走親戚。用老話來說,那就是「親戚越走越親」。
  •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農村的一些俗語已經被世人所遺忘,雖然經常聽到農村老一輩的說出幾句俗語。比如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這句話從字面上看,我們完全摸不著頭腦的,因為一時半會腦洞大開的我們也想不出緣由。這句俗語是原來勞動人民根據一些實際情況而總結出來的,這句話的背景就是農耕產品與季節的聯繫。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文/自己讀懂我自己中國社會當中流傳著非常多的俗語,俗語更是我們中華歷史幾千年流傳至今的文化瑰寶,在諸多的俗語當中也非常能夠體現出中華歷史的文化和博大。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生活在農村,很多年輕人走進了城市,在他鄉打工謀生,而落寞的農村,幾聲狗吠傳來,那是有生人進門了,而我們也都知道在農村小時候見到過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天上飛的各種的小鳥了,而其中燕子被很多人視為「吉祥鳥」,畢竟有那麼一句俗語叫做「燕雀不入苦寒門」,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是另一句俗語,那就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農村的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古人的一句俗語就蘊藏著大智慧,可惜這些俗語在城市裡已經聽不到了,不過這些俗語在廣大的農村,很多老人還口口相傳著。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蓋房子的俗語,「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話每當有人家蓋房時,就有老人在口中說道,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現在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在很多人的身邊,應該都有一些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那麼你們應該會發現一般來說,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會比較懂事,而且都普遍會比較早熟一點,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好。
  • 農村俗語「前老婆,後漢子,韭菜盒子兩半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農村對於夫妻關係很多也都會議論紛紛,有些女的也深知作為女人要懂得珍惜,可現在在去看不管男的女的可能因為某些小事就會離婚,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前老婆,後漢子,韭菜盒子兩半子」這句話很難從字面理解,這老輩人說這句話的意思當然和農村夫妻關係有關係,那麼這句話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就是「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一起來看看: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看看各位網友怎麼說?@一品小十六我認為這句老話說的是,不要在房屋完好的情況下隨意改動房屋結構,任意擴建加高,這樣不利於安全。很多家庭後期條件變好,就想著在房屋原框架基礎上再加高,或者再拓寬,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危險。
  • 農村俗語「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育人」,這是因為俗語之中蘊含了眾多為人處世的知識,年輕人只要能夠虛心的學習這些知識,在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是能讓我們少走彎路,也有些人並不相信俗語,他們可能會認為,只有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才可信,但多學習一點知識總歸是有益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