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新作•李鴻章名聯(每日一品第896期)

2020-10-07 武鋒2020

晚清名臣李鴻章在晚年曾撰並書一幅發人深省的對聯,上聯: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下聯:祈壽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可為地上神仙。

李鴻章大半生在清廷為官,威名顯赫,享盡榮華富貴。但其晚年卻好像看透了人生,良心發現而「頓悟」了,這幅對聯說明他的「幸福觀」發生了變化:享福不一定做官,只要口袋裡有錢,倉房有糧,肚子裡有文化水,身體無病不須服藥,心無憂慮,沒人上門討債,就是「山大王」或「地上神仙」了,這就是典型的平民意識。這幅對聯告訴我們,人不能沒有追求,但奮鬥目標不能脫離實際,更不能不擇手段地去追求虛幻的目標,要適可而止,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這幅書法用「龍門對」形式書寫,用紙四尺仿古描龍宣紙。

——武鋒(一峰)

相關焦點

  • 隸書新作•茶品禪悟聯句(每日一品第897期)
    我在2019年6月27日的「每日一品」第431期曾用四尺整紙書寫過寫過這幅對聯,這次是採用尺八屏對裁的仿古灑金宣紙書寫的。 這副對聯道出了「茶禪一味」的妙理。 ——武鋒(一峰)
  • 武鋒隸書新作黃景仁《別老母》詩(每日一品第755期)
    每日一品第755期 書法 · 隸書 · 黃景仁《別老母》詩清代詩人黃景仁有一首《別老母》詩,雖然僅有四句28個字,但用情極深,非常具有感染力,被譽為愛母作品中不朽的絕唱。——武鋒(一峰)(佛教黃灑金宣 53*53釐米鬥)
  • 隸書新作林則徐名言(每日一品第945期)
    是客戶看到我的「每日一品」第879期推出的《林則徐名言》之後才產生的收藏意向。只是他提出把尺寸由原來的尺八屏對裁加大為四尺整紙。人們認識林則徐,多是從「虎門硝煙」始,成就了偉大的民族英雄。豈不知林則徐還是清朝後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書法家。
  • 隸書新作《禪》(每日一品第918期)
    因為自感只寫一個隸書「禪」字太過於單調,又用行書加了一副對聯「茶品天地之神韻,禪悟日月之精華」作釋文。書寫時心血來潮,讓「禪」字拖著一條大尾巴,是不是有點「江湖氣」? ——武鋒(一峰)
  • 連寫三幅毛澤東詞《沁園春•雪》(每日一品第842期)
    嚴格講今天推出的是「每日三品」,因其內容相同,又是同天寫的,故僅算「一品」 。 近日,用同樣的尺六屏仿古描銀雲龍紋宣紙連續寫了三幅毛澤東主席的詞《沁園春·雪》。雖然都是隸書,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我是用了三種不同的風格書寫的:第一幅寫得比較工整,字的變化不大;第二幅每個字的筆畫粗細變化較大,筆畫的波磔變化較小;第三幅寫得相對隨意一些,有一點「行書」味道,但還很不夠。
  • 隸書新作•宋代徐元傑《湖上》詩(每日一品第929期)
    我寫這幅書法時,也受到詩情畫意的感染,一改隸書那種平穩端莊的寫法,添加進了「行書」的元素,似乎使每個字也變得「活潑靈動」起來,使整幅書法增添了幾分「動感」,應該說較好地表達了詩的意境!(這幅書法用四尺條藍宣金字書寫。)
  • 隸書新作尺六屏《心經》(每日一品第852期)
    不過,這幅新作是用新買的尺六屏佛教黃灑金宣紙寫的,很好用。這種紙比普通生宣洇得厲害些,把墨汁稍加一些水,只要注意掌控好運筆提按疾徐的變化,就能充分顯示出筆畫的粗細變化來,尤其是我愛用「顫筆」運筆法,稍加注意,筆畫的粗細變化就非常明顯,尤其是筆畫交叉點的「焊點」效果非常容易表現出來。 我寫《心經》已是常態化,只要不是太忙就可以寫。這幅已經結緣了。
  • 隸書新作•楊繼盛《言志詩》(每日一品第940期)
    史載,嘉靖二十六年楊繼盛登進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師從南京吏部尚書韓邦奇學習律呂,後屢有升遷。因為官清正上疏彈劾仇鸞開馬市之議被貶,後又被提升。(這幅書法用四尺鬥方仿古灑金宣紙書寫) ——武鋒(一峰)
  • 我的「另類」隸書作品《劉禹錫•陋室銘》(每日一品第851期)
    這是我寫的「另類」隸書《劉禹錫·陋室銘》。之所以稱它「另類」,它雖然保留了隸書的最基本特點,但是,與我平時堅持的傳統寫法有較大的不同,從字的結構、運筆方式、字的大小、筆畫的粗細變化等方面均有一些變化。不知你對這種寫法怎麼看?敬請親朋好友、書法界同仁、方家不吝賜教!
  • 隸書新作•李白《靜夜思》(每日一品第890期)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九月十五的揚州旅舍,當時李白26歲。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看著床前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抬起頭來,看見窗外空中的皓月,不由地低頭沉思,一種遠客思鄉之情溢於言表。
  • 書法新作•《福壽圖》(每日一品第912期)
    近日,朋友發給我一幅《福壽圖》(見後面附圖)。說它是「圖」,其實就是習慣說法,就像《百福圖》那樣,就是100個「福」字的書法。 以前我寫過不少《百福圖》、《百壽圖》,都是一幅書法只寫「福」或者「壽」;而這幅書法卻把福、壽兩部分合為一體了,還加了一幅隸書對聯。
  • 隸書新作•豁達寬宏聯句(每日一品第859期)
    這幅書法採用仿古宣紙書寫,尺八屏對裁(116X53釐米)。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青山綠水聯句(每日一品第887期)
    這幅書法用仿古宣書寫,尺八屏對裁(116X53釐米)。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蘇東坡《水調歌頭》(每日一品第889期)
    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想念弟弟子由(蘇轍),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也為後人留下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名句。 這幅書法用尺六屏仿古描銀龍宣紙書寫。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崔瑗•座右銘》(每日一品第927期)
    崔瑗為東漢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是一位「宿德大儒」、書法家,東漢學者崔裀之中子。崔瑗年輕時好意氣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殺害,大怒之下殺了仇人,隻身逃亡。幾年後,朝廷大赦,才回到故鄉。他在總結自己坎坷經歷的基礎上,寫了一段自戒之詞,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座右銘一詞,乃始於此。原文如下: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 隸書新作•李南方《浣溪沙》(每日一品第882期)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厚積苦練」聯句(每日一品第833期)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學淺禮疏聯句(每日一品第916期)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深院明窗聯句(每日一品第919期)
    ——武鋒(一峰)
  • 隸書新作•李白《關山月》(每日一品第892期)
    ——武鋒(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