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 | 上海醫學院:以人文醫學教育為載體,促課程思政建設落地...

2021-01-10 澎湃新聞
課程思政 | 上海醫學院:以人文醫學教育為載體,促課程思政建設落地生根

2020-06-14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學校官微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圍繞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根據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和「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將人文醫學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創建了「課程建設、實踐基地、理論教材」三位一體的人文醫學課程思政體系,醫教協同培養守初心、鑄信念、強人文、有大愛的創新型卓越醫學人才。

以黨的領導為核心,

推進人文醫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

在復旦大學和上海醫學院黨委統一領導下,整體推進人文醫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貫穿醫學生培養全過程。成立了人文醫學中心以及5個分中心,與附屬醫院共建人文醫學實踐基地,為人文醫學課程之間搭建跨學科教學合作平臺,組建跨學科的人文醫學課程教學團隊,整合教育教學資源,開展人文醫學教學研究,推進人文醫學教學改革和實踐。

通過梳理和制訂相關文件,持續推進人文醫學課程內涵建設,包括規範教材選定,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抓住考核評價、督導反饋等關鍵教學環節,實現人文醫學課程教學過程的科學化、規範化。

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加強人文醫學課程思政內涵建設

根據學校「三十百加一(醫)」課程思政示範工程建設的要求,持續不斷推進「1+2+9+50」人文醫學課程體系建設,以廣受歡迎的院士大課堂——「人文與醫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和2門「人文醫學導論」課作為引領,先期打造9本具有復旦特色、引領全國的人文醫學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推進50餘門人文醫學課程思政示範課的內涵建設。通過抓教材、教綱、教案、教程和教師等一系列教學環節,真抓實幹,落到實處。

推進醫學整體課程思政建設,加強人文醫學課程內涵建設。完成所有示範課程教學大綱修訂,教學目標再加入思政目標,從源頭上保證人文醫學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心同向。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採用研討式教學、混合式教學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進學生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提高課程思政的育人能效。由於疫情的原因全面推進在線課程教學,因勢利導轉變課程思政教學方式,推進網上教學醫學課程思政建設,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在線課程教學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信息化的優勢,通過在線課程平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高網上課程育人能效,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關懷、科學精神和健康素養等。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思政案例,充分挖掘蘊含在專業知識中的「思政元素」,穿插醫學精神傳承和優秀人物事跡等內容,將時代的、社會的正能量引入課堂。

狠抓教案設計促進「課程思政」落地生根。通過教案設計不斷總結、提煉和升華「思政元素」,再通過編寫案例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到專業知識講授中,促進「課程思政」在醫學課堂上落地生根。案例立足醫學學科的自身特點,提煉出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精神、文化自信、科學精神等「思政要素」,著重講中國故事,突出大健康理念,將時代的、社會的正能量引入醫學課堂,組織抗疫相關教學案例的編寫和共享,「潤物細無聲」地激勵學生成長成才。編寫了首本《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案例選編》,包含100個案例以及課程思政教案設計要點,全面展示課程思政在醫學專業課程中的設計和實施。通過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便於開展研討式教學,增強了學習效果。

打造一套人文醫學核心課程教材。利用復旦大學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上海醫學院、法學院、哲學學院、歷史學系等組成跨學科編寫團隊,打造包含《醫學導論》、《醫學史》、《醫學哲學》、《醫學社會學》等一套完整的具有復旦特色、引領全國的人文醫學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確保醫學與人文內容的融合,以及人文醫學課程與臨床醫療實踐的結合。

加強人文醫學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依託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通過上海醫學院課程思政工作坊,建立跨學科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包括醫學各專業、哲學、歷史、法學 等不同專業的教師。定期開展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水平和課堂育人能效。通過組織開展人文醫學教育研究課題交流會、課程思政教案大賽、課程思政示範性講課和示範性備課等系列活動,促進教師交流課程思政育人理念與方法,提升教師育人水平和育人能效。

以醫學實踐為平臺,

多途徑培養醫學生人文精神

建設人文醫學實踐基地,培養醫學生人文精神。與中山、華山等7家附屬醫院共建人文醫學實踐基地,促進人文醫學教育與醫療實踐密切融合,確保人文教育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探索以人文醫學課程為基礎,以核心價值觀和責任感為重點的醫德教育,建立醫學生從課堂系統教學和分階段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全面教育體系。

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培養醫學生人文情懷。開展明道講堂、正誼論壇、人文醫學大講堂等醫學人文講座,目前已有戴克戎、楊雄裡、顧玉東、巴德年、樊代明、聞玉梅、周良輔等多位院士做報告。開展師生共同閱讀人文經典著作,撰寫讀書心得活動,促進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人文醫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果,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課程思政的理念得到廣泛認同,教師積極參與人文醫學和醫學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研究,研究又進一步促進了課程思政實踐,課程思政建設進一步提質增效,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同時利用我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的優勢,服務社會,積極對大眾開展防疫科普教育講座,傳播健康觀念。

來 源

本科生院

編 輯

汪曉芸

原標題:《課程思政 | 上海醫學院:以人文醫學教育為載體,促課程思政建設落地生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關於「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期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在深度上,要讓思想政治教育達到「進大腦」的層面,就必然要在廣度上下功夫,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僅僅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下功夫,還必須在其他各門課程上同時下功夫,全方位地進行育人;第四,任何課程的建設都離不開相應的具體學科的理論支撐,同樣,任何學科的建設也離不開作為載體的相應的具體課程,課程與學科兩者相互統一。
  • 廣大護理師生暢談「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20年5月10日,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倡議發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衛生法學會、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臨床醫學)、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工會理論研究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陝西中醫藥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深圳大學醫學部共同承辦的「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實驗課老師將醫學專業課蘊涵的德育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之中,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這是濰坊醫學院的一堂「德醫相融」教學課。學校堅持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有機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了凸顯「德醫相融、雙向貫通」特色、入情入味的課程思政教學。
  • 西南大學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以課程思政重點課程建設為「點」,以課程大綱修訂工作為「面」,構建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的課程思政建設生態體系。課程建設著重強化價值觀教育的引領地位,將擔當精神、社會責任感等作為課程育人的必備品格,示範引領其他課程回歸育人本質。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章忠民1 李 蘭2 (1.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0433;2.上海建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0082) [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_教育...
    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特制定本綱要。
  • 論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
    對於課程思政這一新生事物,著力探討其「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怎麼看」等基本問題,有利於逐步廓清課程思政的內涵與緣起緣由以及建設路徑與評價,不斷深化對課程思政特點和規律的把握和運用,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 「課程思政」建設須打破三個誤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要求,許多高校啟動「課程思政」建設。但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課程思政」建設泛化,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結合機械化,建設的課程標籤化等現象。
  • 在專業課程中融入人文和思政元素
    在專業課堂上提煉人文內涵  在土木工程學院《工程合同管理和法律制度》的線上課堂上,崔淑梅老師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融入到課堂講授中,在深入講解兩座醫院建造過程中的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通過播放一首火爆網絡的RAB歌曲《戰「疫」雷神山》視頻,展示這項中國工程足以震驚世界的理由,以及作為中國工程人應具備的自信和不怕吃苦、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激發同學們刻苦學習鑽研的激情
  • 南京醫科大學融「思政」於醫學教育培育學生醫學人文精神
    南京醫科大學將醫學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打造「醫學+思政」的「課程思政」新模式,著力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學人文精神。聚焦立德樹人,以教學改革提升醫學課程質量。創建醫學人文能力實驗室平臺,模擬醫療實踐及環境教學,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人文能力,研製了臨床實訓中醫學人文技能訓練方案,構建仿真臨床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方案,優化標準化病人隊伍應用效能,培養學生醫學人文的實踐應用能力。採用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推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依託國家慕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等自主學習平臺,構建了以「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為特徵的教學新模式。
  • 教務處抓牢「三個重點」 凸顯課程思政價值引領作用
    教務處以高度的自覺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牢牢抓住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教師三個重點,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同向同行,凸顯教育教學價值引領,有效實現各門課程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三融合,鑄牢立德樹人主陣地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在「課程」沒有好的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功能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務處立足學校實際,圍繞課程建設重點工作做好「價值引領」文章。
  • 「課程思政」建設的東大方案
    在專業課上暢敘嚴謹求是的科學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正是東北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生動實踐。建校伊始,東北大學與國家民族復興同向同行,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近年來,該校注重將思政元素融入 「硬核」課程,滋養處在「拔節孕穗期」的青年學子,為回歸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命題探索更加明晰的路徑。
  • 2020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培訓在渝舉行
    12月14日至15日,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2020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培訓在渝舉行。來自全國37家高職高專院校的139名教師齊聚重慶,交流研討,共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千方百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今年5月份,教育部正式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指導性框架。在貫徹落實《綱要》的實際行動中,為確保「課程思政」實施效果,需要做到準確把握「課程思政」意義、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緊抓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建設、構建學生主體參與機制。
  • 陝西師範大學「五個聚焦」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陝西師範大學「五個聚焦」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2020-06-02來源: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
  • 挖掘古典文學類課程的思政元素
    教育部不久前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作出整體設計與全面部署,這是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升高校立德樹人成效的重要舉措。如何將專業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相結合,如何讓價值塑造內生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需要廣大專業課教師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 清徐縣思政課程建設再吹集結號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建設「六個要」「八個統一」要求、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引向深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三全育人」教學改革,經清徐縣教科局基教科和進修校教科研中心精心組織籌劃
  • 教學發展中心-人文分中心聯合中文系黨支部舉辦「課程思政 通識...
    為貫徹教育部《高等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推進「上海交通大學課程思政領航計劃重點改革領航學院」項目建設,7月6日下午,教學發展中心-人文分中心聯合中文系黨支部在人文樓B10舉辦了「課程思政 通識育人」教學工作坊系列第一場報告。報告主題為「思政如何融入教學設計」,由分中心主任、中文系黨支部副書記劉元春主講。
  • 7大專業課程都有明確目標 教育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看來,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的結合,是把「乾巴巴的說教」轉變為「熱乎乎的教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