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切利、那英共同演繹《八佰》片尾曲《蘇州河》

2020-12-10 作家文摘報社

昨日全國各大院線上映的電影《八佰》,其片尾曲《蘇州河》(Remembering)也備受關注。

為了更好呈現最打動人心的音樂詮釋,電影音樂製作人費盡心思邀請到了享譽世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與華語歌壇天后那英共同演繹。

整支單曲的製作,則是由安德烈·波切利的御用製作人Bob Erzin親自操刀、協同著名影視音樂人於飛、金牌作詞尹約、張承及國際頂級管弦樂隊共同打造了這首兼具深遠寓意與動人旋律的單曲《蘇州河》,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高唱和平與人文關懷的音樂對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電影《八佰》片尾曲《蘇州河》的旋律,改編自傳唱廣泛的愛爾蘭民間小調 ——「倫敦德裡小調」(LondonderryAir),由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領銜國內外優秀音樂家共同完成。

《倫敦德裡小調》以前只有曲調而沒有歌詞。後來有人開始為它填詞,有很多種版本,歌詞填寫到如今也有百年多的時間。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改編的《倫敦德裡小調》,則是許多古典音樂愛好者的收藏小品。

小提琴家帕爾曼則在他致敬克萊斯勒的唱片中演繹了這首曲子:

這首「倫敦德裡小調」的旋律,在影片中曾藉由士兵以口琴演奏方式呈現於觀眾面前,音樂監製於飛認為,這部猶如史詩般的戰爭影片發人深省,而這段動人的旋律,恰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幫襯效果,於是決定再一次用這個旋律作為片尾曲,首尾呼應,希望藉此引發每個人直面內心、直面承諾、直面生命的反思,於是就有了這首重新填詞演唱的單曲。

這首《蘇州河》也同時讓大家聯想到同樣源自「倫敦德裡小調」的另一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Danny Boy》。《Danny Boy》歌詞中描繪的是即將生死遙望的父子二人,而《八佰》中,公共租界與四行倉庫被蘇州河劃分為生死的兩側,同是改編自倫敦德裡小調、也同是亂世中呼喚和平的聲音,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片尾曲《蘇州河》與《Danny Boy》皆是用音樂講述與戰爭相關的故事。

中外巨星攜手 幻化動人和平單曲

電影音樂監製於飛透露,之所以費盡心思力邀波切利擔當演唱的主因除了其得天獨厚的優美嗓音外,他更是一位一直為和平發聲的優秀音樂家,演唱過眾多圍繞「和平與愛」為主題的歌曲。此外,波切利基金會更是長期致力於扶植弱勢兒童的藝術教育等慈善事業。波切利一直以來,藉由其溫暖人心的演唱,撫慰了無數人的心。

為了最好地完成這首男女對唱作品的錄製,波切利憑藉一遍又一遍反覆聆聽事前錄製的小樣,藉以熟練地背誦這首經過重新填寫的完整歌詞。在錄製歌曲尾聲與那英合唱的一句中文唱詞「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時,波切利在知曉「微笑」就是smile的意思後,每每唱到那裡,嘴角就會不由自主地往上揚,真情流露,令人動容。

在義大利錄製樂曲的過程中,波切利本人表示,雖然他看不見,但是他可以聽見,他喜歡一切美好的聲音,聽到這些美妙的旋律,可以讓他放鬆,進而再錄出更好的音樂。

這首以「中外對唱」形式呈現的片尾曲,在考慮女聲詮釋的人選時,同時擁有清澈而厚實嗓音的實力女歌手那英,成了最佳人選。那英對於氣息的控制與情緒起伏的掌握精準而到位,而她充滿力量與故事感的演唱,很好地展現了影片中希冀銘記歷史的主題。在整個單曲的錄製過程中,波切利與那英充分展現了作為樂壇天王、天后的專業與功底。

《八佰》電影原聲帶

片尾曲《蘇州河》(Remembering)收錄在包含20首作品的《八佰電影原聲帶》中。《八佰》原聲由作曲家Rupert Gregson- Williams(代表作《血戰鋼鋸嶺》等) 與Andrew Kawczynski(代表作《敦刻爾克》等)共同完成。配樂由超過兩百位國內外頂尖樂手共同演繹完成,在洛杉磯、索非亞、倫敦以及北京等錄音棚歷時一年完成了全片的音樂錄製、混音、母帶工作,創造了國產電影的多項音樂製作「之最」。

來源:公眾號「古典音樂」

編輯:王斯涵

審校:裴嵐

相關焦點

  • 波切利、那英獻唱電影《八佰》片尾曲《蘇州河》
    備受關注的電影片尾曲《蘇州河》(Remembering)也搶先在8月11日全球正式發行,為電影預熱、以饗廣大樂迷及影迷。為了更好呈現最打動人心的音樂詮釋,電影音樂製作人費盡心思邀請到了享譽世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與華語歌壇天后那英與共同演繹。
  • 那英與波切利合唱《八佰》片尾曲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馬澤望) 《八佰》將於8月21日上映,影片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片尾曲由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歌曲將觀眾帶回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場,展現北岸戰士與南岸群眾遙遙相望之際,對腳下土地的堅守、對家國山河的眷戀以及對和平的祈望。
  • 那英與盲人歌唱家波切利對唱,《八佰》片尾曲MV《蘇州河》震撼人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2020年首部華語戰爭巨製《八佰》將於8月21日上映。8月7日,影片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片尾曲由華語歌壇實力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
  • 《八佰》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 那英與安德烈·波切利傾情獻唱
    時光網訊 電影《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8月7日,影片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片尾曲由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歌曲將觀眾帶回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場,展現北岸戰士與南岸群眾遙遙相望之際,對腳下土地的堅守、對家國山河的眷戀以及對和平的祈望。
  • 《八佰》發布片尾曲MV 那英與盲人歌唱家波切利獻唱
    管虎導演新作《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8月7日,影片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片尾曲由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88師524團400餘戰士奉命駐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 《八佰》片尾曲上線,那英合作波切利改編愛爾蘭小調
    新京報訊 8月11日,由那英與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的《蘇州河》上線。這是電影《八佰》的片尾曲,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裡小調,詮釋戰場中的底層士兵對家國平安的渴望。在此前曝光的MV結尾也出現了真實的「八百壯士」名字以銘記,影片將於8月21日上映。
  • 《八佰》片尾曲《蘇州河》,背後的故事足夠傳奇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字幕滾動,片尾曲一放,鼻子又酸了……這是很多人看完電影《八佰》後的感受。這首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電影片尾曲《蘇州河》,改編自著名愛爾蘭民謠《倫敦德裡小調》(Londonderry Air)。
  • 波切利、那英「神仙級」合作獻唱電影《八佰》,震撼人心!
    歌曲《蘇州河》由冠軍導師那英和世界第四大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這首兼具深遠寓意與動人旋律的單曲 歌曲《蘇州河》是電影《八佰》的主題曲,電影《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原聲大碟發布 全球頂尖音樂人協作
    全球頂尖音樂人協作,創造國產電影音樂之最《八佰》原聲碟一共收錄了20首電影原聲作品,由電影音樂大師作曲Rupert Gregson- Williams(代表作《血戰鋼鋸嶺》等) 與 Andrew Kawczynski(代表作《敦刻爾克》等)攜手金牌音樂製作人於飛,與包括捷克國家交響樂團在內的超過兩百位國內外頂尖樂手共同演繹完成
  • 《八佰》上映之際,從愛爾蘭到《蘇州河》——致敬「八百烈士」
    原定2019年7月5日上映的戰爭片《八佰》,在經歷了撤檔和疫情的影響,時隔一年之久終於定檔,於今日正式院線上映。電影《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阻擊日軍的故事。從點映的情況來看,《八佰》是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 看完《八佰》,那英「來了」
    電影於8月21日正式在影院上映,片尾曲《蘇州河》在8月11日就已經於全球正式發行,演唱者是缺席了新一季《中國好聲音》的那英和享譽世界的第四大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這首歌為男女對唱的形式,旋律改編自愛爾蘭民謠《倫敦德裡小調》,由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監製,安德烈·波切利的御用製作人Bob Ezrin與《大魚》的詞作者尹約共同操刀填詞。
  • 《八佰》正式公映 專訪影片音樂監製於飛:讓觀眾從片尾曲中找到希望
    電影《八佰》自8月14日開啟超前點映,片尾曲《蘇州河》低回深情,讓觀眾壓抑許久的情緒慢慢釋放了出來。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電影《八佰》的音樂監製於飛表示:「好的電影音樂是不易察覺的,看電影的時候我希望觀眾能被牢牢地鎖在故事裡,看完影片後從片尾曲中找到希望。」
  • 塵未遠 隔岸相顧,願再無喧囂——那英-安德烈·波切利《蘇州河》
    今年8月14日,「姍姍來遲」的《八佰》作為影院復工以來首部即將上映的國產商業大片,終於在全國範圍內不同城市迎來了第一波點映,之後於8月21日正式上映,迄今為止,已經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隨著電影《八佰》的定檔以及逐步上映,主題曲《蘇州河》也走入了人們的視線。《蘇州河》改編自傳唱廣泛的愛爾蘭民間小調 ——倫敦德裡小調,由安德烈·波切利的御用製作人Bob Erzin與著名影視音樂人於飛,聯合金牌製作團隊及國際頂級管弦樂隊共同完成,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共同演唱。
  • 《八佰》音樂監製於飛:管虎對音樂只提了兩個要求
    隨著片尾曲《蘇州河》那英的歌聲緩緩響起,許多觀眾甚至在影片結束後也不願離場靜靜聽完片尾曲,而這或許是對電影音樂幕後工作者最大的認可。近日,網易娛樂採訪到電影《八佰》音樂監製於飛,深入了解到這部2020年話題之作在音樂製作上的全過程。
  • 《八佰》原聲創國產電影音樂製作之最,雷柏i100藍牙TWS耳機推薦
    國內影院復工,大銀幕終於盼來第一部華語片,由管虎導演的《八佰》。這是一部改編自歷史真實事件的電影,講述抗日戰爭期間,「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倉庫的故事,放映第一天就令數萬觀眾淚目。而《八佰》原聲碟一共收錄了20首電影原聲,作曲由兩位金牌製作人Rupert Gregson- Williams、 Andrew Kawczynski完成,代表作有《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等,配樂更是由超過兩百位國內外頂尖樂手共同演繹完成,他們創造了國產電影的多項音樂製作「之最」。被這麼多優秀的樂手譜寫,小編已迫不及待戴上雷柏i100藍牙TWS耳機沉浸在這恢弘音樂中,滿懷敬意重溫這段歷史故事。
  • 《八佰》歸來歡聲雷動:耗資7億,籌備超10年,7位影帝3位影后
    8月2日,由管虎導演的戰爭電影《八佰》宣布再次定檔,正式定於8月21日在全國上映,據了解,電影《八佰》已經連續出現幾次更改定檔時間。雖然自從影院開業以來,上映的都是一些經典的老片,還鮮有新片上映。《八佰》在8月21日定檔,引來歡聲雷動。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管虎導演,但他的很多電影作品,大家也許知道:黃渤主演《鬥牛》、馮小剛主演《老炮兒》、電視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這些都是出自他之手。管虎導演中國十大導演之一,我挺喜歡他的作品。
  • 深圳商報副刊 再至蘇州河邊
    電影片尾曲《蘇州河》,由那英和Andrea Bocelli(安德烈·波切利)合唱,曲調來自我很喜歡的愛爾蘭民謠《Londonderry Air(倫敦德裡小調)》,如泣如訴。 之前,我寫過一篇《蘇州河邊》,我寫到上海灘「銀嗓子」姚莉演唱的老歌《蘇州河邊》;寫到春風沉醉的夜晚,悠閒的上海居民在蘇州河邊釣魚、跑步;寫到我在蘇州河邊和朋友聚會、散步,一起走過流光溢彩的外白渡橋——那時我筆下的蘇州河,充滿了平靜、祥和與甜蜜的氣息。
  • 深圳商報副刊|再至蘇州河邊
    陸小鹿/文八月,重返電影院,看了《八佰》。電影片尾曲《蘇州河》,由那英和Andrea Bocelli(安德烈·波切利)合唱,曲調來自我很喜歡的愛爾蘭民謠《Londonderry Air(倫敦德裡小調)》,如泣如訴。
  • 《八佰》大幕落下,蘇州河的真相
    撰文 陳仲偉《八佰》中蘇州河南側租界裡紙醉金迷的「孤島生活」,玩麻將、抽大煙、開舞會,與河北岸慘烈的肉搏的切換,極度的不真實感,卻是83年前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一個炎熱的周日午後,在四行倉庫外排隊的人群 圖片提供 btr 只不過四行倉庫段的蘇州河南岸,幾乎都是倉庫與貨物堆棧,真實的1937年,河對岸並不能看到沿河的酒吧夜店的霓虹。《八佰》中人們觀望蘇州河對岸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存在「蘇州河」的大名是被外國人叫響的,因為溯流而上可以直抵蘇州,原系太湖洪水入海的主要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