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陽」之曲陽泥塑

2020-09-15 藝術互動圈


泥塑,俗稱&34;。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乾,塗上底粉,再施彩繪。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在民間俗稱&34;、&34;。泥塑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流行於陝西、天津、江蘇、河北、河南等地。



曲陽泥塑造型純樸,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深刻的思想內涵,風格獨特,創意新穎,人物憨厚,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特點是用普通的泥料捏出各種造型,並能讓觀眾參與製作,體驗創作的快樂。曲陽泥塑作品不僅被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大連五環博物館、上海世博會等多家機構收藏。還暢銷國內多個地區,有的還被韓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眾多國家的友人收藏。

一、詩詞

和煥

七絕•題曲陽泥塑

一把紅泥一世緣,韻成別趣意綿綿。

爹娘是咱家中寶,喜樂哀愁夢裡牽。

楊麗靜

七絕•泥禪坊《胖妮》(新韻)

窗掛流雲聚散緣,神思已遠恰纏綿。

誰能解盡心頭事,從此相思夢語牽。

郭增民

七絕•曲陽泥塑

舊日無人問俗身,軀微常被踏成塵。

而今幸得春風沐,欣煥神姿對暮晨。

張儒剛

七絕•曲陽泥塑

遠上洪荒說女媧,從來名氣美天涯。

一抔泥土形諸物,薪火於斯依舊佳。


張淑藝

七絕•曲陽泥塑

紅泥摶罷已非塵,凡俗難能化作珍。

未必情隨身老去,人間且寄幾多春。

劉興

七絕·題曲陽泥塑

無形本就睡泥間,匠手悠然捧世前。

且看花開雲落處,白須翁媼動情弦。

支偉然

七絕•泥塑

誰把真心賦泥中?雙雙巧手秀天工。

千姿百態人間事,淺笑嫣然對雨風。

王建強

七絕•題泥禪坊《讀書娃》(新韻)

泥塑木雕千百錢,勞人千裡寄江南。

依它學個讀書樣,從此伴吾詩酒間。


李秀卿

調笑令•泥塑

泥塑,泥塑,巧匠柔和水土。

非遺技藝傳承,曲陽門派產生。

生產,生產,雕刻瓷胎演練。

張建強

相見歡•題曲陽泥塑(新韻)

泥紅粉褐圖新。付艱辛。精塑細琢形似、韻傳神。

共奮進。成上品。渡金身。天賜一雙巧手、曲陽人。

劉丙菊

七絕·泥塑

太行山下土泥香,捶打捏揉巧手忙。

活現活靈形各異,民間藝術綻芬芳。

商靜

七絕·題泥塑《老伴兒》

年少同心百味嘗,老來笑對話農桑。

紅泥燃火流陰駐,濡沫相知靨裡藏。


郭興華

七絕•題曲陽泥塑

泥坯百態紅塵裡,只見君容不見聲。

哪似凡人奔走苦,悠居雅室利無爭。

王作民

七絕•曲陽泥塑

匠心融入土泥巴,藝術神工聚氣華。

塑面憨嘻迷望眼,遠方嬌態故人家。

張鵬輝

七絕•曲陽泥塑(新韻)

泥坯幻化孕文明,崇尚天然雅趣生。

渾厚祥和民眾喜,巧心捏塑寶精靈。

武士典

卜算子•泥塑農家

遠去舊農家,泥塑群中現。石碾黃牆瓦舍連,這裡時光慢。

燕叫醒春枝,犬吠深深院。白露風來滿地秋,五彩裙兒顫。


陳亮

七絕•泥塑

黃土和泥意最平,巧思妙手有儀形,

千般亦肖人間態,敢請媧皇一氣靈。

鄭亮

(一)

七絕•題曲陽泥塑

手捧紅泥慰老天,傳承早有後人先。

誰評惟妙添詩趣,欲把清詞雅事填。

(二)

長相思•觀泥禪坊作品感懷

幹一行。愛一行。更戀紅泥不渺茫。欣承泥作坊。

左擎黃。右擎黃。且把傳承人讚揚。紮根於曲陽。

谷軍

七絕•曲陽泥塑

紅泥蘸水隨心轉,巧手揉團技比肩。

萬物新生隨匠意,曲陽泥塑代相傳。

彭巧惠

七絕•題泥塑《老伴兒》

染盡青絲為白首,喜眉慈笑話當年。

匠人巧手成佳偶,自此相牽愛意綿。

楊淑紅

七絕•曲陽泥塑

多情泥塑憨姿俏,喜怒悲歡次第呈。

有味光陰徜一醉,清香浮處月盈盈。

鄭敬超

七絕·題曲陽泥塑(新韻)

捶打摔揉捏復塑,靈機一抹指尖浮。

慧心妙手神奇顯,更度凡塵向不俗。

二、楹聯

邢偉川

人生塑就泥為角;

憨態掬來藝有魂。

張亞娟

聯題曲陽泥塑

北嶽風淳,非遺藝湛,趣味人生泥下塑;

匠心可敬,巧手堪憐,深情鄉夢韻中尋。

劉鐵滿

聯題曲陽泥塑

紅泥塑罷人千態;

巧手摶成物萬形。


三、詩歌

劉玉卿

我為泥禪坊歌唱

曲陽泥塑源遠而流長

古老技藝傳承又發揚

大山裡走出來能工巧匠

馬若特和泥禪坊走向輝煌

執著感悟生命的力量

黃土插上想像的翅膀

幾代人幾雙手丹心所向

山裡人攜鄉土情閃亮登場

玲瓏的柴院安靜祥和

歡慶的鑼鼓喜氣洋洋

一口老井搖著悠悠歲月

一架紡車轉動勤勞時光

磨子鍋臺記憶著磨難

生命的吶喊呼喚時代鋒芒

原生態煙火氣泥土裡存檔

用靈魂講故事訴說興旺吉祥

我為山裡人鼓掌為泥禪坊歌唱

歌唱生命的本源歌唱生命的怒放


相關焦點

  • 「詩詞曲陽」之曲陽石雕
    清末有&34;之盛名。它凝聚著一個古老而又淳樸的、在太行山脈以農業為主要生存手段的歷代農民藝匠的雕刻之魂。七絕·泥塑.禪一佛立定千佛立,法相莊嚴四體空。孰往孰來終自悟,俗心亦可盜玄通。王增強 石家莊七絕·曲陽藝谷雕塑隨句遍尋璞石入雲深,雕水雕山雕古今。鬼斧未須開青眼,神工無處不清音。郭增民七律·石之夢曾在蒼穹補玉臺,冗身何故落塵埃。朝來託日擎天立, 暮去聽風望月徊。
  • 「詩詞曲陽」之曲陽擎閣
    曲陽擎歌由上裝和下裝兩部分組成,下裝高擎上裝,中間由鐵信子(即軸)連接。擎者為青壯年,被擎者為4—7歲兒童。表演時將鐵架捆綁在擎者的肩部及腰部,被擎者可在鐵架上左右旋轉、上下翻騰、打筋鬥、扭秧歌、雙方對打等。 曲陽擎歌表演內容多為以傳統戲曲為主的傳統劇目。根據表演劇目的不同,擎閣可以分為磨子擎閣、車架擎閣、單人擎閣、雙人擎閣、三人擎閣等。
  • 「詩詞曲陽」之曲陽吹歌
    曲陽吹歌起源於明朝,分布於靈山鎮的靈山村、南鎮村、郭家莊村、王家莊村、龐家窪村、野北村、輝嶺村、南家莊村;黨城鄉的黨城村、城南村;齊村鄉的南雅握村、北雅握村;郎家莊鄉;範家莊鄉。在明代,民間祭祀、拜佛、敬神等活動頻繁,形式多樣,規模龐大。為壯其聲勢,隊伍行進時,有樂手奏樂為其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伴奏器樂日臻完善,簡單的敲擊節奏換成了有特定意義的樂曲,這就是吹歌。
  • 「詩詞曲陽」之黨城遺址
    黨城漢代城址,位於曲陽縣黨城鄉河東村與城南村之間,北臨曲陽至王快水庫公路,南臨大梁山,座落於沙河東岸的高地上。現存城牆大體分為三段。第一段位於河東村村南,殘長164米,南北走向;第二段位於城南村村東,殘長75米,東西走向;第三段位於城南村村北,殘長200米,南北走向,呈弧形。
  • 曲陽石雕 一錘千年
    長城新媒體記者 楊亞紅 路欽淋 曲陽報導「雕刻之鄉曲陽」!駛出曲陽高速路口,一眼就能看到這六個大字。曲陽,與中國雕塑進程緊密相關的非凡之地,故宮、金水橋、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均與這裡有著很深的淵源……曲陽雕刻史,萌芽於商周,起源於秦漢,形成於北朝,成熟於宋元,變革於明清,鼎盛於當下。曲陽雕刻的源頭就在羊平鎮。
  • 「詩詞曲陽」之趙氏家族墓地
    曲陽趙氏家族墓地為明、清代古墓葬,位於保定市曲陽縣恆州鎮趙城東村。「趙氏祖墓曾柏樹成蔭,四季常青,墓前石碑供桌排列有序,牌坊壯觀,乃令人讚賞之風水寶地。」詩詞楊麗靜七絕•題趙氏家族墓地二首(新韻)(一)牆門寂寞無人入,荒壟青蔥古柏垂。雖有明清碑刻在,中元誰與祭香灰?(二)自有高德傳晉冀,銜恩以報宗祖心。後人置業多風雨,千戶生息趙氏村。
  • 京津冀非遺 | 樸實的農村原生態——河北省保定市·曲陽泥塑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泥塑曲陽泥塑曲陽泥塑有著成熟的工藝和獨特的風格,它所用材料是無雜質的純淨泥土為原料,經磨碎、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覆作品主要以農村社會原生態為背景,以農民生活情感為主題,以社會發展為旋律,以對農村文化進步的追求和對寧靜淡泊的田園生活的留戀為衝突焦點,用泥塑藝術形式反映山民這一原本極其樸實而龐大的社會群體。
  • 【大藝曲陽】為曲陽石雕藝術注入文化靈魂——記青年雕塑藝術家曹...
    生於定州,奉獻於曲陽,鍾情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陽石雕藝術,且行且努力。 2004年,曹鐵敬畢業於河北大學雕塑專業。「曲陽定州近鄰,耳濡目染,我從小就對美輪美奐的石雕藝術感興趣。」她一畢業便懷揣熱情到了曲陽,成為院校畢業投入民間工藝美術隊伍中一員。 曲陽石雕,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譽滿華夏。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詩詞曲陽」之鄭家莊長城
    自淶源至順平,主要為南北走向,由順平復入唐縣達曲陽段基本上為東西向。該長城以主幹城牆為主體,險要關口築城堡或牆扼守,城牆內側築較大城址為屯戌點,或在城牆附近築一嚴密防守體系。在長城沿線發現多處城址和烽火臺遺址,以及駐軍屯駐遺址。
  • 大藝曲陽
    伴隨著共和國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程,曲陽人民懷揣文化振興之夢想,凝聚民族復興之偉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使延續千年的石雕、定瓷、古北嶽三大文化在保護中傳承,於創新中發展,雄立東方,光耀華夏。鐘磬在太行東麓的群山中迴響,和鳴著曲陽大地中華文明之聲的神韻,迴蕩著新時代踐行新發展理念最雄壯的樂章。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伏羲一脈傳炎黃,震古爍今向未來。
  • 【紅色曲陽】衝鋒劇社在曲陽
    八年全面抗戰時期,衝鋒劇社在黨的領導下,戰鬥在太行山,活躍在曲陽、唐縣、阜平、完縣等地,在抗日戰爭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37年11月,王平將軍來到曲陽靈山村,組建了晉察冀第三軍分區。9-12月,日寇對北嶽區發動了長達3個月之久的「掃蕩」。劇社組成兩個小分隊,由劉蕭蕪、陳同和,邢野、晨耕分別帶隊到定縣、曲陽縣敵佔區開展政治攻勢,創作和演出一系列節目。其中為歌頌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創作了歌曲《李勇對口唱》(陳隴詞,李劫夫曲)《歌唱李殿冰》(陳隴詞,李劫夫曲)、話劇《黑印兒》(劉蕭蕪編劇)及歌劇《軍民團結在一起》(王楠編劇)等。
  • 「詩詞曲陽」之王處直墓
    一、詩詞楊麗靜王處直墓七絕九首(一)七絕·與邢偉川、夏和興、郭增民、張淑藝、劉興、高建虎、楊明好諸師友尋訪墓地牧羊歸去臥涼棚,客至柴門問路重。誰記王家殺戮事,山高水遠墓成空。2、《李岸墓誌》和《馬萬倫墓誌》出土於河北曲陽定窯遺址附近。均有以瓷窯村為坐標定位的記錄。《李岸墓誌》發現於鐵嶺北村,志文顯示其葬地在「瓷窯村北二裡」;《馬萬倫墓誌》發現於崗北村村北,志文顯示其葬地在「瓷窯村西六裡」。
  • 【走進曲陽】詩詞中的田莊大墓
    【走進曲陽】詩詞中的田莊大墓 2020-08-1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曲陽雕刻成為中國文化新名片
    金秋時節,河北省曲陽縣羊平雕刻小鎮熱鬧非凡,來自北京、成都、杭州、西安等全國上百家藝術院校的數百名藝術系的師生陸續匯聚羊平,準備他們新學期的實習之旅。走在羊平雕刻小鎮的大街上,猶如走進絢麗多姿的雕刻藝術殿堂,讓人應接不暇,美輪美奐的石亭、栩栩如生的雄獅、婀娜多姿的淑女、惟妙惟肖的佛像,或古典,或現代,或寫實,或抽象……。這裡將是第三屆保定旅遊發展大會振興文化產業,助力鄉村發展的重點觀摩場地。
  • 河北曲陽:春潮湧動雕刻鄉 充滿希望新時代
    千年古縣,雕刻之鄉。曲陽,一個擁有兩千多年雕刻歷史的神奇的地方。春節期間,這裡除了猜燈謎、登高蹺、對對聯、書畫展等文化活動,眾多雕刻藝術界的大師們的春節活動亦別具一格,特色濃鬱。曲陽詩詞楹聯學會微信群裡,每天都有人在出句對句,大家在群裡交出自己的對句,取長補短,互相借鑑。全民悅讀曲陽閱讀會的微信群裡,不時有人發布自己的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曲陽秦代置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河北省文化資源大縣和文化產業強縣。
  • 曲陽北嶽廟、古北嶽、古南嶽探源
    河北省曲陽縣縣委書記劉寶玲同志讀了《知識就是力量》2003年第一期刊載的拙文《古北嶽探源》後,特意邀請我們到曲陽去實地考查有關古北嶽的情況。  曲陽之行給我們留下很深印象:古北嶽是一個應當大力開發的風景名勝。
  • 「詩詞曲陽」之西羊平古墓(楊瓊墓)
    至元十三年(1276),修建元皇城崇天門前的周橋,很多人「繪圖以進,多不可」,而楊瓊的設計方案忽必烈十分中意,「因命督之」。楊瓊在雕造此橋時,運用了圓雕、塗雕、高浮雕等多種技法,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堪稱元代石雕藝術的精品。明清時期,因城垣改建和河渠改道而形成內外金水河。以楊瓊建造的周橋為藍本,在內外金水河上分別修築了內外金水橋。
  • 曲陽:「雕刻之鄉」綻放文化光芒
    《水經注》云:「城在山之陽,是曰曲陽。」曲陽之名見於文字記載,出自戰國初期。《史記·趙世家》有:「赧王十年(前305),趙武靈王二十一年伐中山合軍曲陽。」主體建築德寧之殿,佔地2009.8平方米,通高25.6米,氣勢磅礴,是五嶽祭祀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建築,也是我國現存元代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殿內東西兩壁及北山牆均繪有唐代畫聖吳道子的巨幅彩色壁畫,使用瀝粉貼金技術,畫面構圖講究,氣勢磅礴,畫技精湛,人物線條流暢自然,被譽稱「吳帶當風」。
  • 「詩詞曲陽」之八會寺刻經
    八會寺刻經龕,位於河北省曲陽縣羊平鎮西黃山之巔。刻經刊於一塊南北長4米、東西寬3.5米、高2米有餘的方形巨石上,刻經石外建石室圍護,石室為毛石壘砌、石板蓋頂。巨石四面皆刻經、造像,總計刻經六部,造像79尊。
  • 河北曲陽(3)·走進石家莊河北博物院,探訪享譽天下的曲陽石雕
    綿延千載的曲陽石雕曲陽石雕的歷史可以上溯至西漢,北魏時期已獨具風格,到隋唐年間曲陽成為我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發源地及雕造中心,技法臻於完備,至元代湧現出楊瓊、王道、王浩等一批傑出的民間雕刻藝人,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有「天下鹹稱曲陽石雕」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