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見字如面」

2020-12-17 愚伯的自留地

文:鄉下玉米

最近,我迷上了一檔名為《見字如面》的文化欄目,那些或來自名人或來自普通人的書信,或才華橫溢或樸素動人,經過徐濤、何冰等明星聲情並茂的走心演繹,帶我走進了一個個有意思的中國故事,也帶我重溫了我曾經的那些書信記憶……

寫信最多的是中學時代。我一個最要好的初中同班同學梅子轉學走了,我們不能再一起說悄悄話一起寫徵文一起看課外書,於是寫信成了我們聯繫的最好方式。我們介紹各自的老師、同學、學習,分享喜歡的書,訴說自己的心事……

有一次,她還隨信寄來一朵小小的乾花,還有一次她抄來《風雨兼程》的歌詞,她說那一句句歌詞都是她的心聲。不誇張地說,緊張的中學時代,給梅子寫信的日子成了我放鬆心靈的日子、讀梅子的來信的日子成了我快樂的節日。有意思的是,她媽媽看她和我書信往來頻繁,再看名字叫松,以為我是男生,懷疑她早戀,把她敲打了一通,待知道真相後才放下心來。

我偶爾也會給家裡寫信,大都是說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時也介紹一下自己的好朋友,表示一下自己要努力學習的決心。在城裡的姑姑有時也會給我寫信,叮囑我一些事,偶爾,還會隨信寄上幾元錢。有一次我參加學校的作文比賽,題目是《集市見聞》,我就用給姑姑寫信的形式寫了一篇,結果得了一等獎。校報的記者採訪我:怎麼想到用書信的形式?我說:因為我平時常寫信,所以看到題目就想到用書信給外地的姑姑介紹一下家鄉的集市。

我讀大學的時候,通訊依然不便,書信依然是我喜歡的交流方式。除了依然和梅子、家人通信外,我有了更多的通信對象,他們是我的朋友、同學。我們班有個鄧同學負責去傳達室幫大家拿書信,他成了最受大家的人。

有一次,我一下收到了五封信,我不捨得匆忙在教室看,把信拿到宿舍,用小刀一點點拆開信封,再輕輕把信展開,慢慢看,看一遍又看一遍。當天我還在日記裡記到:今天收到五封信,真是大豐收!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我有個高中同學叫玲,我們書信往來頻繁,她的信感情細膩、文採飛揚,有時候我甚至會忍不住和室友分享。有一次她說,我們倆的信合一起也可以編個《兩地書》,紀念我們美好的友誼。

有一年的寒假前夕,我們宿舍的幾個同學相約,寒假裡每人給其他室友寫封信。於是,那個寒假因為寫信、盼信、讀信而變得充實美好。

那時還流行交筆友,我有個室友叫霞,想認識更多的朋友,就在雜誌上刊登了徵友信息,很快,她就有了很多筆友,而其中一個後來成了她的男友,在沒見他之前,他的信就已經把她深深感動。

他是一名軍人,每次都用心地把信摺疊成鳥的形狀,字遒勁有力,還會畫畫,有一次,她過生日,他隨信寄來的是一幅國畫《壽桃》。霞說,雖然和他很少見面,可是那些信就是他說給她聽的甜蜜的情話,而且,比說的還要深情還要動人。

工作之後我寫信少了,收信也少了。不過,我還是記得有一次收到畢業後學生寄來的信的那份感動;記得我寫的「道似無情卻有情」 「情書」的那份美好;記得投稿之後的忐忑以及收到第一封用稿通知單的那份喜悅……

而再後來,電話走入尋常百姓家,再再後來,有了手機;繼而又有了郵箱、QQ、微博、微信,通信越來越便捷,書信也成為了稀缺品。寫信、收信對我也成了奢侈的事。前幾年,我偶爾還會收到銀行寄來的帳單,後來,銀行也與時俱進,改發郵件和簡訊了,書信也就幾乎無蹤影了。

有人戲稱這是「言而無信」的時代,是啊,打個電話或者語音或者視頻或者微信留個言,多方便啊,誰還偏偏去手寫一封書信呢?可是,沒有了寫信時鄭重的字斟句酌,沒有了等信、盼信的望穿秋水,沒有了讀信時的「見字如面」,生活似乎缺少了一份因慢而生的美好!畢竟,在即時聊天軟體裡,很難承載太多真心、真情。

前段時間,我回老家,父親拿出一個袋子給我:你以前的信,沒捨得扔。你留著看看吧。那些信,少說也有成百封。信大都是我中學和大學時代,同學、朋友寫來的。偶爾,也有幾封家書。比如姑姑寫信叮囑我要好好學習,妹妹向我介紹她的好朋友。慢慢翻看,青春撲面而來,那麼青澀、單純、美好。那些信裡,有我最最青春的時光!

如今,你有多久沒寫書信了?你還會不會手寫一封書信?不妨,靜下心來,挑好淡雅的信紙,坐在書桌旁,用心給他(她)手寫一封書信,讓他(她)收穫一份久違的「見字如面」的感動!

相關焦點

  • 見字如面2下架停播原因曝光 見字如面2整改好了嗎 見字如面2什麼...
    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9月19日從騰訊視頻上下架,原定於當日播出的第二期節目未能上線,停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見字如面第二季下架原因。見字如面2停播原因《見字如面》第一季於2016年12月29日在騰訊視頻播出,2016年12月31日在黑龍江衛視播出,邀請了張國立、歸亞蕾、張涵予、何冰、王耀慶、蔣勤勤、徐濤、林更新等10位嘉賓朗讀中國從古至今的信件,「以書信的方式重溫那些值得中國人知道的
  • 章太炎後代來杭觀展 與祖父「見字如面」
    原標題:章太炎後代來杭觀展 與祖父「見字如面」   對於章念翔而言,這也是一次與祖父的「見字如面」。   「久違了!」在展覽中,看到祖父的手筆,章念翔深感親切與欣慰,因為這批曾安放在家中的文物,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展示,也實現了當年章太炎後裔們捐獻文物的初衷。   本次展覽的文物全部由章太炎長子章導在上世紀80年代捐贈。
  •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2020-09-09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2為什麼看不了?見字如面李真的信原文
    見字如面2為什麼被下架了見字如面第二季回歸,第二季第一期因為關於生死的引起網友共鳴,豆瓣評分更是直接飆到了9.5,刷屏之後大家都想看這個節目了,但小編突然發現,這個節目竟然被不下架了!見字如面停播是因為李真嗎
  • 家書傳家風 | 有一種溫暖,叫"見字如面"
    家書傳家風 | 有一種溫暖,叫"見字如面" 2020-04-17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詩歌】見字如面的時光
    見字如面的時光文/鬱冰紅箋小字,隱隱閃爍思念字裡行間,若即若離的情感有一種感情無以訴說心湖一潭情繾綣鴻雁傳書凝眸望遠我只言遠山隱隱碧湖浩淼或天藍雲淡雲中君寄錦書來花也甜美,月兒也潤圓字裡行間,見字如面見字如面的時光很甜蜜
  • 見字如面·20200731
    見字如面·20200731早上好!今天星期五,周末又到了。
  • 見字如面第二季視頻為什麼視頻網站搜不到了 見字如面第2季什麼...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轉發自己看見字如面第二季的視頻,見字如面第二季才播出一期就受到了媒體的廣泛好評。但是現在在騰訊視頻搜索見字如面第二季視頻點進去之後都找不到視頻了。見字如面第二季視頻為什麼看不了是下架了嗎?雖然見字如面第二季播出後反響非常好,但是才播出一期卻不知道什麼原因停播。
  • 三毛遺屬把《見字如面》告了!
    日前,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的三家聯合出品方,認為節目"嚴重侵犯了涉案作品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公開道歉及相關賠償。這起案件的庭審,於 4 月 24 日下午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吸引了 1700 萬網友在線觀看。
  • 陳品竹:見字如面!
    書法於任何時代來說,都是中國人的性靈歸所,因為方塊字就是中國人最遠古的圖騰,是每個中國人膜拜的神像。在每一個年代,每一筆,每一划,都寫滿了人生的色彩。無論何時,文字的魅力,就在那裡,等我們去發現。我在這裡,見字如面!
  • 見字如面第二季什麼時候開播?讀信明星嘉賓名單都有誰
    這封與眾不同的信,以及這種與眾不同的讀信場景,將出現在9月12日在騰訊視頻和黑龍江衛視同步首播的《見字如面》第二季中。  作為國內首檔季播型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 將寫信和讀信這種久違的樂趣帶回網絡時代觀眾的視野。誰來讀信?讀誰的信?信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和人生?都引得「麵粉」津津樂道。
  • 《見字如面》歸來火力十足
    年度高分綜藝《見字如面》第四季即將於3月16日晚上8點在騰訊視頻驚喜上線。記者觀看首期節目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期「藝文志」,真的是火力十足。從流行大片到流行音樂,從標題黨到粉絲圈,演員和嘉賓一路戲謔吐槽、暢快笑罵,完全是自絕於江湖的姿勢。
  • 「見字如面」的溫暖和憂傷
    書信的開頭,總是一句「見字如面」,這四個字,包含著詩意和浪漫,或喜或悲,總滿載著情懷,凝結著無限的思念。只要鋪開信箋,很多最初根本就沒想到的一些思緒,從這四個字開始,就在流水般的行文中不知不覺地抒發出來了,「滔滔不絕」,更有一種千言萬語藏於字裡行間中的默契,而這種情感,只有寫信人與收信人彼此之間才能夠碰撞和激發出來,一詞一句繪盡流年,一段一篇訴說眷戀。
  • 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 2020-10-10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第四季直擊現實引發熱議
    截止目前,《見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2,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7.4億人次,對流行文化的另類評論、對貧富差距的直面警示,引發幾百萬留言參與討論,踐行著這個節目輸送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的立意初衷。《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解釋這封信說:「我們經常聽到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只要城鄉、貧富的差距依舊存在,每個人的起跑線就必然被劃在了跑道不同的位置上。就算你起跑壓槍並且一騎絕塵,一路上看見的也可能都是別人的起跑線。這對生在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也是一樣。」  同期上線的很多偶像養成節目,構成了與《見字如面》的話題熱度競爭。
  • 見字如面:動人的中國書信
    現為北京實力電傳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創辦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等知名綜藝節目。這是一本關於書信的故事,是《見字如面》節目內容的文字呈現。2016年末,《見字如面》悄然誕生。張國立、張涵予、林更新、王耀慶、歸亞蕾、何冰、蔣勤勤、徐濤八位實力明星參演,讀家國情懷,讀繾綣情意,讀歷史選擇,讀靜水流深。
  • 顏真卿,見字如面
    塗改30餘字),第一筆蘸墨後連寫53字,生動地反映了顏真卿當時行文的情緒起伏,情感傳神,痛徹心扉。常言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顏真卿這個人,和他的字一樣,既正且直,猶如風雪中的巍巍古松,屹立不倒,貧賤不屈。
  • 《見字如面》同名圖書出版
    2016年末,國內首檔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誕生。沒有絢麗的舞臺和華美的燈光,北京紅磚美術館裡一人一桌一信是其極簡的氣質;沒有過繁的片花和音效渲染,靜謐的燈光下有人安靜地讀信,讀家國情懷,讀繾綣情意,讀歷史選擇,讀靜水流深。    近日,《見字如面》第一季同名圖書出版,從浩瀚的書信海洋中,精選出76封信件。
  • 李真:不得不愛《見字如面》
    他在病床上看到了第一季的《見字如面》,這給了他希望,他想把自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交給節目組並能通過嘉賓之口朗讀出來。節目組收到了這封信,並為信中的真情所感動,我們覺得這封信值得被更多的人讀到。於是有了這封打動哭無數人的信。錄完節目,李真,這個在看病之餘喜歡寫點小文字的人,寫了一篇小文,感謝了節目組及所有幫助過他的人。
  • 光明日報:《見字如面》雲淡風輕更能動人
    在各種真人秀以緋聞、狗血、拼明星、拼規模等俗套逐漸受到一些詬病時,近期一檔沒什麼噱頭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卻安安靜靜地火了。節目當中,一群「老戲骨」朗讀著普通人們早年的往來書信,卻使人們「見字如面」、情真意切地感受到過往生活的點滴細節,以及打動人心的人情味。   節目邀請的讀信嘉賓如張國立、何冰、歸亞蕾等,都是演技紮實、臺詞過硬的表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