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見字如面

2020-12-11 光明日報

作者: 羅倩
11月1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開了一方唐代天寶五年的墓志銘,被考古專家認定為顏真卿早期書跡真品。隨後,也有人從墓誌的書寫風格和墓志銘的紀時方式,就這方墓志銘是否為顏真卿所書,提出疑慮。



這方出土墓志銘之所以引起大家如此廣泛的關注,並非因為墓主人是一位名叫羅婉順的唐代貴婦;而是因為書寫墓誌者是當時的長安縣尉——顏真卿。

顏真卿畫像


如今談起顏真卿,是被當做一位書法家來看待的,但是,這位剛正不阿、忠貞不屈的唐代名臣,他的人生卻遠不止書法所能概括。


俗言道:「人以書貴,書以人貴。」 顏真卿的書法,與他的人生際遇密不可分,稱得上相互成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除去大書法家光環之外的,真實的、有血有肉的顏真卿吧。


01黃泥鶴羽


作為「孔顏曾孟」儒學四姓的顏氏一族,顏真卿的家學淵源十分深厚。
細數祖上的風流人物,有孔門七十二賢之首的顏回,與謝靈運齊名的顏延之,寫《顏氏家訓》的顏之推,著名經學家顏師古…… 德行、書翰、文章、學識,是顏氏家族引以為傲的優良傳統。
而他的母族殷氏,也是極有名望的書香門第。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顏真卿從小就養成了兩種優秀的品質:
一是黃泥習字之「勤」。
顏真卿三歲喪父,家境清貧,買不起紙筆,於是用毛筆蘸黃泥水在牆上寫字,一邊複習功課,一邊練習書法。「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首耳熟能詳的《勸學詩》正是出自他之手。
二是愛惜鶴羽之「仁」。
小的時候,家裡養了一隻斷腿鶴。顏真卿很頑皮,他拿著毛筆在鶴背上寫字。二哥顏允南看見後,嚴肅地對他說:「此雖不能奮飛,竟不惜其毛羽,奚不仁之甚歟!」
斷腿的鶴雖然不能飛,但仁愛的君子也該愛惜它的羽毛。
這番話,顏真卿記了很多年。他晚年為顏允南撰神道碑文時,還深情地感謝兄長當年的教誨。

《顏氏家廟碑》局部


02畫沙印泥


顏真卿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經遊歷長安,拜張旭為師。據說,顏真卿在張旭住所呆了一個多月,日日懇請老師傳授筆法要訣。
終於有一天,張旭把顏真卿帶到東竹林院小堂,師徒二人分別坐於床、榻之上,談論筆法十二意的內涵。最後,顏真卿問起執筆之理,張旭對他說:

「我的老舅從褚遂良那裡聽來,用筆應『如錐畫沙,如印印泥』。我起初不能領悟,後來在江邊見到平淨的沙地,頓生在沙地上寫字的念頭,於是用刀鋒畫沙。留下的字跡真美啊!這一刻,我明白了用筆藏鋒、力透紙背的道理。」


顏真卿若有所悟,將談話的內容一一記下,回去後寫成了《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流傳至今。

《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局部


03匡扶國難


26歲時,顏真卿中了進士,先是擔任校書郎,後又被任命為醴泉縣尉、長安縣尉、殿中侍御史等官職。
由於秉性正直,不阿於權貴,不屈意媚上,他得罪了唐玄宗的大舅子楊國忠。在45歲時,被排擠出京,遠赴平原出任太守。
平原郡是安祿山管轄的地區。顏真卿很早就發現了安祿山的不臣之心,他私下將各級官員換成自己的心腹,並且以久雨防洪的名義,加高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同時招攬壯丁,儲蓄糧草。
但顏真卿表面上卻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照常和朋友泛舟飲酒,吟詩作賦,以此來麻痺安祿山的戒心,成功行了一出「瞞天過海」的大計。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了。
安祿山偽造玄宗詔書,以清君側之名,率十五萬大軍,起兵範陽,「河朔盡陷,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匿竄,無敢拒者」。聽說河北郡縣紛紛望風而降,唐玄宗焦急地發問:「河北二十四郡,竟無一忠臣焉? 」
就在這時,顏真卿不等詔令,發表檄文討伐安祿山,增招一萬士兵。河北郡縣中,唯有平原郡嚴防死守。
顏真卿一戰成名。
連唐玄宗聽聞後,都高興地說:「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
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顏真卿收穫了當朝天子的稱讚,雖然這位年老昏聵的皇帝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顏真卿畫像

顏真卿在安史之亂中名聲大振,但也付出了失去親人的慘痛代價。
顏氏一家30餘口也在城破後全部身亡。
乾元元年九月,顏真卿寫下了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

「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

「百身何贖」,出自《詩經·秦風》。意思是,就算我死一百次,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
多麼沉痛的哀悼!國難家仇,千萬感慨,悲壯的情懷溢於字裡行間。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全文269字(塗改30餘字),第一筆蘸墨後連寫53字,生動地反映了顏真卿當時行文的情緒起伏,情感傳神,痛徹心扉。

建議橫屏觀看

《祭侄文稿》


05清風兩袖


永泰元年(765年)這年的春天,關中大旱,又有江南水災,導致京師糧價飛漲,鬥米千錢。顏真卿也遭遇了缺衣少食的窘境,全家喝粥已經過了幾個月,後來連粥也喝不上了,只能寫信向好友李光弼的弟弟,任太子太保的李光進求助。
這封函札被稱為《乞米帖》,裡面寫道:

「拙於生事,舉家食粥來已數月。今又罄竭,只益憂煎,輒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實濟艱勤。仍恕幹煩也。真卿狀。」

談到窘困的原因,顏真卿直言不諱,說是「拙於生事」,意思是除了做官的俸祿外,自己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乞米帖》


後來,因為自己的妻子生病,需要鹿肉入藥,他又向李光進求鹿脯,寫了一封《鹿脯帖》:

「病妻服藥,要少鹿肉,幹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許,幸甚幸甚!」

其實顏真卿作為朝廷高官,只要他願意,無數條生財之道就擺在他面前。但他寧肯低頭向同事「乞米」、「求脯」,也不願做貪官汙吏之流,始終堅守著心中的清明。
常言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顏真卿這個人,和他的字一樣,既正且直,猶如風雪中的巍巍古松,屹立不倒,貧賤不屈。

《鹿脯帖》


06湖州記憶


永泰二年(766),58歲的顏真卿走出都門,踏上了被貶謫的漫長之路,從此輾轉相徙於南方十餘年,四海為家,直到近70歲才重返京師。
湖州,一個清遠的江南之地,是顏真卿被貶的最後一站,也是他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
蘇軾《行香子》說得好:「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在湖州,顏真卿就是這樣快活的人。
他圓了一個心願(建放生池碑),建了一座亭子(三癸亭),修撰了一部巨著(《韻海鏡源》),為很多人寫碑,與三五親朋,一同吟詩唱和,風花雪月,忘情於山林之間。詩僧皎然、茶聖陸羽都是顏真卿的座上客,湖州唱和一時傳為佳話。
當然也有傷心的事情。顏真卿的好友張志和,不慎溺水身亡了。往日的交遊還歷歷在目,如今卻只能對著一汪湖水寄託哀思。顏真卿悲傷不已,寫了一篇《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緬懷好友。
顏真卿在湖州留下了無數的痕跡。在他死後,新任的湖州刺史楊昱於州治大門外立了一塊「顏魯公去思碑」,以紀念這位可親又可敬的老刺史。

《西亭記》殘碑,顏真卿宦遊湖州時期唯一存世碑刻


07不諳世事


從地方回到政治中心的顏真卿,再次因為剛正的性格,被奸相盧杞所厭惡。盧杞多次打聽哪個方鎮方便些,準備將他排擠出京城。但顏真卿親自去見盧杞,對他說:

「相公先中丞首傳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

大意是說,「你的父親(即盧奕)身亡後,頭顱曾送到平原郡,臉上都是血,我不敢用衣服擦拭,親自用舌頭舔淨。這樣你還忍心不容忍我嗎?」
這番話幾乎是指著對方的鼻子在質問了。盧杞聽完後驚惶下拜,但內心對顏真卿恨之入骨,他想出了一招借刀殺人的方法。
唐建中(783年)正月,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陷汝州。唐德宗在盧杞不懷好意的勸說下,命75歲的顏真卿為宣慰使,前去安撫李希烈。
顏真卿看穿了盧杞的險惡用心,但他不忍坐視大唐危局,寧願以身試險。
此行必定兇多吉少,親友相別之際,不免有生離死別的悲哀。有朋友想阻攔他,顏真卿卻坦然地吩咐了遺骨歸葬的後事,並說:「君命也,焉避之!」
是啊,這就是顏真卿,永遠學不會明哲保身,永遠赤誠天真,永遠昂首向前。
在冷冽的寒風中,車駕義無反顧地奔赴許州。
這一去,山高路遠,烽鼓不息,顏真卿再也沒能活著回來。

《奉命帖》


08 九死未悔


果不其然,顏真卿被李希烈扣押。面對叛賊的多次誘降,他不為所動,甚至對著想要造反的李希烈破口大罵。
唐貞元元年(785年)正月,顏真卿被移囚蔡州龍興寺,他在那裡留下了生平最後一紙書帖——《移蔡帖》:

「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誣乎!有唐之德,則不朽耳!十九日書。」

短短幾句話,言辭堅毅,心境光明,置之個人死生於度外。後人讀之,無不感慨其氣節。

《移蔡帖》


在秋風蕭瑟的八月,李希烈決定派遣部下和宦官去蔡州誅殺顏真卿。
宦官到後,先喊:「有敕!」顏真卿下拜。隨後宦官宣讀詔書,說皇帝要賜死他。顏真卿說:「老臣無狀,罪當死,然不知使人何日從長安來?」宦官答道:「從大梁來。」顏真卿明白過來,宦官是奉李希烈之命而來,於是怒罵道:「叛賊耳,何敢稱敕!」
然後慷慨赴死,時年77歲。
顏真卿的屍身,直到李希烈死後,才得以送回京師,歸葬祖塋。
唐德宗李适令廢朝五日,舉國悼念顏真卿,親頒詔文:

「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

「才優匡國,忠至身滅」,多麼凝練又悲壯的評價!
最終以死明志的顏真卿,用生命踐行了儒家所奉行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嗚呼!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移蔡帖》


09 時也命也


關於顏真卿,有一則流傳在坊間的小故事:

《唐語林》裡講,顏真卿曾經服用過一味丹藥,所以年老的時候氣力還像年輕人一樣。介於古稀和耄耋之間的他,在去撫慰李希烈之前,曾向眾人展示健壯的身體。
——蓆子環繞在身邊,可以一躍而出;藤椅相背而握,可以腳不沾地千百次;從床東南角到西北,可以不止跳五六下。
顏真卿說,這樣的我,怎麼可能會病死呢?我啊,如果死的話,一定是被賊人殺掉的,一定是為國盡忠而亡的吧。

雖說在出行前討論自己的死因,不是一件很吉利的事情,乃至於最後一語成讖;但顏真卿並不在意這些,他如何想,便如何做了,堅決的、毅然的,不計生死,不問歸途。他說:「千百年間,察真卿心者,見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達於時命耳。」
時也,命也!
時間到了,命運到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的結果,交給老天決定。

《湖州帖》,一說為宋米芾所臨摹


10 見字如面


相隔千年,關於顏真卿的種種,早已化作前塵往事。
揚雄《法言》中提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意思是,言語,是心聲的表達;書法,是心跡的表達。有了心聲和心跡,君子和小人就分辨出來了。
而顏真卿的心跡,就藏在他的書跡中。
他將剛正不阿的品格融進筆法,並不刻意追求秀美,而是豪放逸宕,渾然天成,字裡行間充盈著浩然正氣。從少年、壯年,一直到垂垂老矣的晚年,一日有一日之「進」,一碑有一碑之「變」,其人其字,皎如日月,又堅如金石。
書為心畫,字為心證,這就是顏真卿的一生啊。
黃泥習字、愛惜鶴羽,是他;高舉義旗,金戈鐵馬,是他;安貧樂道、兩袖清風,是他;閒居湖州、超然物外,是他;行其道而死生勿替,也是他。
這個人,在歷史的長河裡起起浮浮,然後成為一個被不斷記起、又不斷沉澱的文化符號。甚至被當作「神」,以供後人景仰。
顏真卿,真卿真卿,一個「真」字,便勝卻千萬言語。與清風同歸,與皓月相伴,都不如見君一面,賞君一字也。
最後,感謝那些歷經戰火、屢遭磨難,很不容易才保存下來的書法作品,讓千年之後的我們,還能通過一紙捲軸,一方碑銘,觸摸珍貴的記憶。看見顏真卿的字,就像看見他本人一樣,能聽見他的聲音,窺見他的容貌,知曉他的心聲。
歐陽修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
見字如面,我們就通過書跡,來認識這位端莊,可愛,又真實的君子吧。

《自書告身帖》局部

《顏勤禮碑》

《爭座位帖》局部

《東方朔畫贊碑》局部

《多寶塔碑》局部


參考文獻:
1、嚴傑《顏真卿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朱關田《顏真卿年譜》,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3、思葦《湖州味道 | 顏真卿的湖州時間軸和朋友圈》,載於「學習強國」湖州學習平臺4、鍾離策《如何評價顏真卿的一生?》,載於知乎5、小世界工作室《顏真卿 | 字跡是明證,愈看愈可愛的你》,載於林曦的小世界公眾號6、高丹、王珩瑾《38歲顏真卿真跡被發現,是個什麼水平》,載於澎湃新聞
來源:「文化溯源」公眾號(作者:羅倩)

相關焦點

  • 顏真卿你好,見字如面,字真如卿
    《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全文269字(塗改30餘字),第一筆蘸墨後連寫53字,生動地反映了顏真卿當時行文的情緒起伏,情感傳神,痛徹心扉。永泰元年(765年)這年的春天,關中大旱,又有江南水災,導致京師糧價飛漲,鬥米千錢。
  • 見字如面 字真如卿——從顏真卿書丹墓志銘想開去
    2020年夏天,一次考古意外發現,讓人們的目光穿越1200多年時光,落在正值盛年的顏真卿身上,追尋著這位書法家、政治家、文學家成長的足跡。  12月20日,唐代元氏家族墓地新出土的顏真卿手書《羅婉順墓誌》安靜地躺在研究人員案頭,更多的故事還待發掘。這728個楷體字,一筆一畫,剛勁如其人。碑石沁涼,但那顆忠君愛國之心一生熾熱。
  • 顏真卿,見字如面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其實顏真卿作為朝廷高官,只要他願意,無數條生財之道就擺在他面前。但他寧肯低頭向同事「乞米」、「求脯」,也不願做貪官汙吏之流,始終堅守著心中的清明。常言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顏真卿這個人,和他的字一樣,既正且直,猶如風雪中的巍巍古松,屹立不倒,貧賤不屈。
  • 見字如面2下架停播原因曝光 見字如面2整改好了嗎 見字如面2什麼...
    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9月19日從騰訊視頻上下架,原定於當日播出的第二期節目未能上線,停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見字如面第二季下架原因。見字如面2停播原因《見字如面》第一季於2016年12月29日在騰訊視頻播出,2016年12月31日在黑龍江衛視播出,邀請了張國立、歸亞蕾、張涵予、何冰、王耀慶、蔣勤勤、徐濤、林更新等10位嘉賓朗讀中國從古至今的信件,「以書信的方式重溫那些值得中國人知道的
  •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2020-09-09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2為什麼看不了?見字如面李真的信原文
    見字如面2為什麼被下架了見字如面第二季回歸,第二季第一期因為關於生死的引起網友共鳴,豆瓣評分更是直接飆到了9.5,刷屏之後大家都想看這個節目了,但小編突然發現,這個節目竟然被不下架了!見字如面停播是因為李真嗎
  • 顏真卿: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他用一生做了最佳註解
    對於這樣一個人,可能只有八個字能形容他: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顏真卿的故事,要從他爺爺的爺爺的爸爸——顏之推開始講起。顏之推生活在南北朝亂世,先後在南朝梁、西魏、北齊、北周、隋朝做官,目睹了無數「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故事,深感個人在國家、在命運面前的渺小無力。
  • 【原創詩歌】見字如面的時光
    見字如面的時光文/鬱冰紅箋小字,隱隱閃爍思念字裡行間,若即若離的情感有一種感情無以訴說心湖一潭情繾綣鴻雁傳書凝眸望遠我只言遠山隱隱碧湖浩淼或天藍雲淡雲中君寄錦書來花也甜美,月兒也潤圓字裡行間,見字如面見字如面的時光很甜蜜
  • 見字如面·20200731
    見字如面·20200731早上好!今天星期五,周末又到了。
  • 見字如面第二季視頻為什麼視頻網站搜不到了 見字如面第2季什麼...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轉發自己看見字如面第二季的視頻,見字如面第二季才播出一期就受到了媒體的廣泛好評。但是現在在騰訊視頻搜索見字如面第二季視頻點進去之後都找不到視頻了。見字如面第二季視頻為什麼看不了是下架了嗎?雖然見字如面第二季播出後反響非常好,但是才播出一期卻不知道什麼原因停播。
  • 三毛遺屬把《見字如面》告了!
    日前,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的三家聯合出品方,認為節目"嚴重侵犯了涉案作品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公開道歉及相關賠償。這起案件的庭審,於 4 月 24 日下午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吸引了 1700 萬網友在線觀看。
  • 久違的「見字如面」
    文:鄉下玉米最近,我迷上了一檔名為《見字如面》的文化欄目,那些或來自名人或來自普通人的書信,或才華橫溢或樸素動人,經過徐濤、何冰等明星聲情並茂的走心演繹那時還流行交筆友,我有個室友叫霞,想認識更多的朋友,就在雜誌上刊登了徵友信息,很快,她就有了很多筆友,而其中一個後來成了她的男友,在沒見他之前,他的信就已經把她深深感動。
  • 《見字如面》歸來火力十足
    年度高分綜藝《見字如面》第四季即將於3月16日晚上8點在騰訊視頻驚喜上線。記者觀看首期節目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期「藝文志」,真的是火力十足。從流行大片到流行音樂,從標題黨到粉絲圈,演員和嘉賓一路戲謔吐槽、暢快笑罵,完全是自絕於江湖的姿勢。
  • 「見字如面」的溫暖和憂傷
    書信的開頭,總是一句「見字如面」,這四個字,包含著詩意和浪漫,或喜或悲,總滿載著情懷,凝結著無限的思念。只要鋪開信箋,很多最初根本就沒想到的一些思緒,從這四個字開始,就在流水般的行文中不知不覺地抒發出來了,「滔滔不絕」,更有一種千言萬語藏於字裡行間中的默契,而這種情感,只有寫信人與收信人彼此之間才能夠碰撞和激發出來,一詞一句繪盡流年,一段一篇訴說眷戀。
  • 《見字如面》第四季直擊現實引發熱議
    截止目前,《見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2,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7.4億人次,對流行文化的另類評論、對貧富差距的直面警示,引發幾百萬留言參與討論,踐行著這個節目輸送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的立意初衷。《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解釋這封信說:「我們經常聽到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只要城鄉、貧富的差距依舊存在,每個人的起跑線就必然被劃在了跑道不同的位置上。就算你起跑壓槍並且一騎絕塵,一路上看見的也可能都是別人的起跑線。這對生在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也是一樣。」  同期上線的很多偶像養成節目,構成了與《見字如面》的話題熱度競爭。
  • 墨裡·乾坤|字如其人——顏真卿的浩然正氣
    而在《新唐書》中得知了顏真卿這一段英勇的抗敵歷史(以一己之力對抗李希烈叛軍集團,視死如歸,盡顯氣節)。真是「字如其人」,「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顏真卿的死在當時造成轟動,三軍為之痛苦,當初拍板將顏真卿送進賊營的唐德宗李适也為他廢朝五天,追贈司徒。
  • 字如其人?探春從顏真卿書法中獲得了什麼?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即通過一個人寫的字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性。這有一定的道理,寫出來的字確實是人的特質的某種外在呈現,但也不是宇宙真理。許多大奸大惡之徒,也寫得一手好字。清客們奉承寶玉的鬥方"字法越發好了",張道士也誇讚寶玉"寫的字,作的詩,都好的了不得",連林黛玉也認可寶玉"絳芸軒"三字寫得"個個都好"。如果說眾人對寶玉的表揚有水分的話,那麼探春的書法功力則是得到賈府眾人的一致認可的。最重要的一個例證是來自元春的皇家認可。
  • 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 2020-10-10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如其人,見字如晤
    原標題:書如其人,見字如晤——從王漸鳴新著《書如其人》談起曾:人們常說「書如其人,見字如晤」,你對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王:最早將「書」與「人」聯繫起來觀照的是蘇東坡,他講的「人」,主要是人品。到清代劉熙載總結得就更全面了:「書者,如也。如其才,如其學,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寫到一定的層面,寫的就是性情和學養。很多時候一看字就能辨別出一個人品性,比如你看蔡襄的字端正沉穩,而米芾的字就跳蕩蹈厲,這與他們的性格是一致的。
  • 《見字如面》同名圖書出版
    2016年末,國內首檔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誕生。沒有絢麗的舞臺和華美的燈光,北京紅磚美術館裡一人一桌一信是其極簡的氣質;沒有過繁的片花和音效渲染,靜謐的燈光下有人安靜地讀信,讀家國情懷,讀繾綣情意,讀歷史選擇,讀靜水流深。    近日,《見字如面》第一季同名圖書出版,從浩瀚的書信海洋中,精選出76封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