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的拍賣會上,唯一一幅能夠鑑定為蘇軾真跡的《木石圖》被中國競拍者收藏。這幅作品不僅僅是唯一被鑑定為蘇軾的真跡,更是打破了中國古畫的最高紀錄。在外漂泊多年的國寶終於回歸自己的祖國,雖然花費了4億多的高價,但仍然值得慶賀。
在中國美術史上,蘇軾的作品一直都是存在很多爭議,很難去確認是否為蘇軾的真跡,但是《木石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幅被確認為蘇軾真跡的作品,也因為物以稀為貴,這幅作品在拍賣會上,受到很多競爭者的搶奪,最終以4億多港幣的價格成交,此前這幅作品一直在國外收藏家或者博物館中。
從藝術價值上看,《木石圖》出自於蘇軾之手,蘇軾算的上一位藝術天才,不僅僅在詩詞文學上,在繪畫與書法上也有著很高的造詣。就連黃庭堅的行書都是學習蘇軾,而且也多次在詩詞中誇讚蘇軾的書法。在繪畫上,蘇軾十分擅長文人畫,而且對於竹、石、木尤為擅長。木石圖正是蘇軾對枯木、怪石的繪畫,也正是蘇軾特別擅長的景物,這幅作品也正是蘇軾繪畫的巔峰,因此有著很高的藝術造詣。
蘇軾的繪畫並沒有很高的氣勢上的描述,反而是描述的都是身邊的景象,但是仔細去觀察,石頭形狀怪異,木頭盤石而長,卻又描述了一種絕地逢生的精神,加上石頭旁的小墨竹,整個畫面都帶有著靈感一般。《木石圖》中,蘇軾把自己擅長的石頭、枯木、墨竹一併表現了出來,整個畫面完整形象,拍賣出4億的價格,也是見怪不怪了。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原因,作為蘇軾的作品,卻一直漂泊在外,這次雖然花費大價錢購回,但仍要給這位收藏家一個大拇指!
《木石圖》不僅僅是有著蘇軾的筆跡,同時也有著著名書法家米芾的筆跡,最為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在畫中題詞,書法作品瀟灑有力,筆墨橫飛,一種行雲流水的氣勢躍然紙上,對墨的運用也達到了頂峰造極的地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木石圖》的價值所在。不僅僅是米芾在《木石圖》的題字,還有幾位大家也曾在上面題字。比如人稱花馬劉的劉良佐,劉良佐在上面不僅僅是題字,更是寫了一篇文章,表達了對這幅作品的理解與欣賞。
雖然這麼多年,蘇軾真跡一直並未露面,但是這次拍賣,也讓蘇軾真跡的爭論再次展開。因此之前出現的蘇軾的真跡還有兩幅,分別是《瀟湘竹石圖》與《蘇軾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但是這兩幅現在仍然存在很大爭議,也無法確認為蘇軾真跡。因此《木石圖》也成為了現在蘇軾唯一被鑑定為真跡的作品。因此拍賣的消息一出,很多收藏家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最終價格也是翻了很多倍,一舉打破中國古畫成交記錄,成為中國最值錢的一幅古畫。
木石圖在百年之前,就已經流傳國外,經歷這麼久,再次露面,加上本身就傳承有序,大家題字,蘇軾繪畫真跡,國寶回國,這些關鍵詞也很快讓大家關注了起來。想想蘇東坡如果知道自己的作品這麼值錢,肯定也會笑起來。大家也都笑稱:「大家只知道東坡肉,不知道我的畫作還這麼值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