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世界名畫拍賣紀錄 蘇軾《木石圖》為啥值4個億?

2020-12-19 大河網

《木石圖》畫心部分

蘇軾畫像

米芾跋文

  蘇軾的《木石圖》:為啥能值4個億?

  □文/林梢青

  近日,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中,備受關注的北宋文豪蘇軾真跡《木石圖》最終以4.1億港元落槌成交,刷新世界古畫拍賣紀錄。

  一時間,有關蘇軾傳世畫作以及中國文人畫的價值,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

  那麼,《木石圖》憑什麼能值4個多億呢?

  流傳近千年的名跡

  可謂一件劃時代巨作

  蘇軾的《木石圖》無疑是今年秋拍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佳士得以「劃時代巨作——蘇軾稀世文化瑰寶」來形容這件作品。今年8月,佳士得就在香港為《木石圖》特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儘管此作沒有蘇軾名款,也存在一定爭議,但因蘇軾存世墨跡稀少,作為一件被載入教科書、流傳近千年的赫赫名跡,大家依然對其表現出了非常的敬意。數月間,眾多專家學者都不願錯失這件作品露面的良機,到現場觀賞了作品。

  《木石圖》是水墨紙本手卷,畫心長半米,描繪一株枯木,莊嚴屹立於形狀怪異的石頭旁,後人形容其猶有魚龍起伏之勢。全卷連裱共有五米多長,後附有米芾、俞希魯、郭淐等人題跋。蘇軾本來將手卷贈予潤州(今鎮江)的馮尊師,馮尊師遂邀請米芾等為作品題跋,士大夫俞希魯(1278-1368)及郭淐(1563-1622)其後再為作品加上了兩段題跋。從裝裱方式和畫作天地部分的幼細藍線來看,目前所見的作品是明朝時裝裱的。整幅手卷上共見鑑藏印四十一枚,分別來自南宋、元至明的收藏家。

  此前,徐邦達、傅熹年、楊仁愷、薛永年、周積寅等學界專家的書籍與論考,均認同《木石圖》為蘇軾唯一的親筆繪畫,賦予其凌駕於其他傳蘇軾畫作的高度評價。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說過,華夏文化歷經數千載的演進,登峰造極於宋朝。佳士得拍賣亞洲區總裁魏蔚說,「宋朝為許多人所迷戀,因為它經濟發達,文化昌盛、名士輩出。在眾多名士當中,蘇軾最為人們所熟知。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終豪放、達觀。他的詩詞被吟唱至今,他的書畫傳世極少,能夠在拍賣市場出現的畫更是鳳毛麟角,這幅《木石圖》便是傳說中百年前流失海外的蘇軾《木石圖》。」

  稀世珍寶 傳承有序

  蘇軾對枯木怪石情有獨鍾

  據悉,大文豪蘇軾的繪畫作品,如今傳世的僅存三幅。其中之一是現藏中國美術館的《瀟湘竹石圖》,另一件《蘇軾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此次拍賣的《木石圖》應是唯一一件流傳於民間的東坡畫跡,也是進入美術史教科書最多的一幅蘇東坡的作品。

  這幅作品傳承有序。北洋政府時期,《木石圖》和《瀟湘竹石圖》被著名古董商方雨樓購藏。此後,兩件畫作又被吳佩孚的秘書長白堅夫買下。後來,《瀟湘木石圖》被白堅夫轉讓給了著名收藏家鄧拓,由鄧拓捐贈中國美術館。大約在1937年《木石圖》被日本人以超過萬金的價格購藏,後證實進入到阿部房次郎爽籟館。2011年中國美術館曾舉辦過「50年捐贈作品大展」,展廳醒目位置擺放的就是蘇軾的《瀟湘竹石圖》。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表示:「中國美術館珍藏的這幅蘇軾孤本價值連城。現在藝術品市場上,宋代書法就拍出了幾個億,如果《瀟湘竹石圖》現身拍賣行,起價就會超過4個億。」《木石圖》上畫怪石所用圓旋的筆觸,和《瀟湘竹石圖》筆墨技法相同,由此也可證兩畫出自同一人之手。

  《木石圖》上並沒有蘇軾的名款,曾任職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並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及北京大學歷史系的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志願研究員姜斐德博士認為,北宋時期繪者鮮少落款於作品上,《木石圖》亦不例外,但此作中一方篆印——「思無邪齋之印」說明了本作品約莫創作於1090年代中期,蘇軾花甲之時,「思無邪齋」為蘇軾被貶官至惠州時之書齋名。蘇軾中年之後仕途坎坷,數度被貶,甚至被捕入獄。在佳士得專家看來,他對枯木怪石情有獨鍾,在中國文化寓意中,枯木擁有多重意義,其中之一是絕處逢生,就如蘇軾身處的境況——雖艱辛而依然茁壯屹立。

  蘇軾一生曾兩次到杭州出任地方官,第一次是1071-1074年,當時他三十多歲。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他來杭州任通判(知府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的官職),除了協助修治六井、組織捕蝗、賑濟災民以外,其作為並不是很大,但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詞。後來杭州老百姓更為熟悉的治理西湖和修建蘇堤,是蘇軾第二次任職杭州的政績,即1089-1091年在杭州任太守時所完成的。杭州人一直偏愛蘇軾,所以有「東坡肉」、「東坡路」。有專家認為,《木石圖》的創作也可能是蘇軾第二次到杭州任職期間,當時他50多歲。

  開啟文人畫的先河

  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佳士得藝術部主席Jonathan Stone介紹,《木石圖》是一件重要的、珍罕的、歷史性的作品:「蘇軾是一個通才,他是一名學者、一個詩人、一個政客,也是一名藝術家。他在中國受到極高的推崇。」他的詩詞不僅被吟唱至今,而且他首倡文人畫,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藝術觀點。

  華夏文化歷經數千載的演進,登峰造極於宋朝。在眾多名士當中,蘇軾最為人所熟知。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作並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在醫藥、烹飪、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人生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敬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修身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存在。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而來自英國的著名藝評家Alastair Sooke則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此畫的意義:《木石圖》令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成為重要的藝術主題,是蘇軾「為藝術史帶來的貢獻」,這件作品開啟了中國水墨文人畫的先鋒。宋代是中國藝術的巔峰時期,蘇軾是宋代成就卓著的文人學者,他涉獵甚廣,令人不禁聯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博學通才,而事實上,他比達·文西早出生四個世紀。

  《木石圖》具有文人畫的風範,主要是因為這件作品與蘇軾的官運有關。蘇軾的人生顛沛流離,他按照當時身邊所能見到的景致畫出這件作品,所以它看起來和當時的宋代宮廷繪畫有很大不同。蘇軾並不刻意去描繪花鳥或雄偉的山水,迎合皇室的需要。他是按照身邊所接觸的景物,賦予它們一定的精神性。從他開始,竹子、石頭甚至一棵枯樹,都有了精神性的意義。當我們細細觀察這幅作品時,你會發現,裡面的幹、溼、濃、淡的變化非常複雜,甚至於順著石頭的勢可以牽扯到這棵枯樹。整幅畫的動態往右邊走了以後,左邊是不是虛掉了呢?他左邊又補上了一些濃墨的小竹子,非常細膩。這張畫是一張包容的、力量向中心集中的畫作,是非常完整的。

  書法家米芾題跋

  雙劍合璧絕無僅有

  《木石圖》作為現時僅存稀有的蘇軾畫作之一,加上著名書法家米芾的題跋,令此作更顯珍貴。

  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遊世勳指出:「相信在歷史上應該很難再找到第二件這樣『蘇米合璧』的作品。蘇軾的作品跟工匠畫家或院派畫家採用不一樣的畫法:從竹子和石頭的轉折角度,可以看到靈秀之氣。線條看似簡單容易,但其實變化多端。」他認為,《木石圖》體現出了簡樸自然的風韻,蘇軾經常以石、竹和木入畫,他將它們稱為「三益友」,是他的精神啟迪來源。

  今天大家見到的是《木石圖》的全貌,不僅有蘇軾的筆墨,還有「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題跋。米芾集詩文、書畫、鑑賞、理論、收藏於一身,是個藝術全才,宋徽宗時被詔為書畫學博士,尤其書法最為出名。米芾書法作品的不同之處在於細線的走若遊絲,重的部分又重如磐石。目前,我們能找到的當時宋代四大家蘇、黃書法上的合璧,也就是《寒食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件蘇、米在繪畫、書法上的合璧,絕無僅有,非常珍貴。米芾自幼聰穎過人,6歲可背唐詩百首,8歲學書法。米芾的母親曾經為皇帝接生哺乳,皇帝長大後不忘恩情,便在米芾18歲時賜米芾任秘書省校書郎。因非進士出身,所以米芾一生做的官職都不大,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書畫藝術上。米芾對書法非常痴迷,個性怪異,他非常喜歡石頭,經常稱石頭為兄。一次碰到一個很美的石頭假山,竟在石頭前揖拜行禮,稱石頭為嶽父,所以很多人稱他為「米顛」,其實米芾不是真顛,而是性情中人,世人不理解而已。

相關焦點

  • 刷新世界古畫拍賣紀錄 蘇軾《木石圖》為啥值4個億?
    米芾跋文  蘇軾的《木石圖》:為啥能值4個億?  □文/林梢青  近日,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中,備受關注的北宋文豪蘇軾真跡《木石圖》最終以4.1億港元落槌成交,刷新世界古畫拍賣紀錄。  一時間,有關蘇軾傳世畫作以及中國文人畫的價值,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  那麼,《木石圖》憑什麼能值4個多億呢?
  • 4.1億|蘇軾《木石圖》刷新世界最貴古畫紀錄天價易主!
    4.1億 | 蘇軾《木石圖》刷新世界最貴古畫紀錄天價易主!拍賣現場圖中國藝術史上最珍貴的發現——蘇軾《木石圖》在香港天價易主!《木石圖》是蘇軾傳世畫作中唯一私人收藏的曠世奇作,也是存世中國古代繪畫中最重要的畫作。11月26日19:00整,香港佳士得隆重舉行「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晚間拍賣」,被業界稱為真正的一眼千年的國寶專場,現場人聲鼎沸,委託席前所未有之壯觀!
  • 4.636億!真偽存爭議的蘇軾《木石圖》回到中國人手上
    11月26日晚,在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拍賣會上,被認為是宋代文壇、畫壇領袖蘇軾傳世名畫《木石圖》以4.636億港幣(約4.1億人民幣)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專場成交,創下中國古畫最高紀錄。據了解,這個價格創出了中國古書畫的最高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佳士得香港拍賣史上最高單件拍品紀錄以及蘇軾個人作品最高紀錄。拍賣會現場拍賣最終以4.1億港元落槌,加佣金為4.63億港元成交。拍賣後,對於買家來自何處,佳士得方面回應稱「買家來自大中華區,所以一定是回到中國人手上。」
  • 蘇軾的《木石圖》: 為什麼能值4個億?
    米芾跋文近日,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中,備受關注的北宋文豪蘇軾真跡《木石圖》最終以4.1億港元落槌成交,刷新世界古畫拍賣紀錄。一時間,有關蘇軾傳世畫作以及中國文人畫的價值,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那麼,《木石圖》憑什麼能值4個多億呢?流傳近千年的名跡 可謂一件劃時代巨作蘇軾的《木石圖》無疑是今年秋拍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佳士得以「劃時代巨作——蘇軾稀世文化瑰寶」來形容這件作品。
  • 蘇軾真跡?爭議聲中的「《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
    原標題:爭議聲中「《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被拍賣公司定為北宋文豪蘇軾真跡 但仍有專家認為其真偽存疑↑26日晚,《木石圖》拍出4.117億元人民幣天價11月26日晚,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中,被定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繪畫作品《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槌,加上後續買家需要支付的佣金,總價高達4.636億港元,約合4.117億元人民幣。
  • 蘇軾真跡?爭議聲中「《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
    爭議聲中「《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  被拍賣公司定為北宋文豪蘇軾真跡 但仍有專家認為其真偽存疑《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槌,加上後續買家需要支付的佣金,總價高達4.636億港元,約合4.117億元人民幣。
  • 蘇軾唯一真跡刷新古畫拍賣最高價!在它之前,這幅畫霸榜七年……
    蘇軾唯一真跡刷新古畫拍賣最高價!在它之前,這幅畫霸榜七年……由於歷史原因,許多我國國寶級的文物都流離在外,為了使他們能回到祖國,我國花了很多心力和金錢。11月26日,蘇軾傳世名畫《木石圖》以4.636億港幣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專場成交,刷新了中國古畫最高紀錄。據悉,這幅《木石圖》是中國美術史唯一能夠確定的蘇軾真跡。東坡先生一生顛沛流離,並不為了迎合他人的審美而去刻意地描繪花鳥和雄偉的山水,而是按照身邊所能見到的景致,賦予它們獨特的性格。蘇軾是文人畫的開創者,筆、墨的運用都比較講究。
  • 培根名畫拍出1.4億美元 刷新畫作拍賣價格紀錄
    培根名畫拍出1.4億美元 刷新畫作拍賣價格紀錄   《盧西恩·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  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一件組畫13日在拍賣會上以1.424億美元成交,刷新畫作拍賣價格紀錄。
  • 蘇軾唯一真跡《木石圖》歸國,竟被質疑是贗品,4個億花的值嗎?
    原來,是26日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拍賣會上,佳士得拍賣行的一位「神秘」專家,以4.636億港幣的天價,從日本藏家手中拍回了蘇軾的唯一真跡——《木石圖》,至此,在外流落了80餘年的《木石圖》終於回歸母親的懷抱了!
  • 最值錢的一幅古畫,花費4億多,蘇軾唯一真跡《木石圖》回國
    在前天的拍賣會上,唯一一幅能夠鑑定為蘇軾真跡的《木石圖》被中國競拍者收藏。這幅作品不僅僅是唯一被鑑定為蘇軾的真跡,更是打破了中國古畫的最高紀錄。在外漂泊多年的國寶終於回歸自己的祖國,雖然花費了4億多的高價,但仍然值得慶賀。
  • 4.636億!蘇軾唯一真跡回歸祖國
    (原標題:4.636億! 蘇軾唯一真跡回歸祖國)【4.636億! 蘇軾唯一真跡回歸祖國】11月26日,蘇軾傳世名畫《木石圖》以4.636億港幣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專場成交,創下中國古畫最高紀錄。《木石圖》是中國美術史唯一能夠確定的蘇軾真跡,畫上還有米芾等人的題詩。這幅畫作流落海外多年,如今終於被中國競買者購得——國寶回家了。佳士得拍賣行的專家於今年初在日本找到此畫,並認定是蘇軾真跡,畫作上有劉良佐、米芾、俞希魯和郭淐四人的題跋,但外界也有人對於畫作真偽仍有爭議。
  • 蘇軾《木石圖》,拍出4.6億!網友:米芾的「字」,真「長臉」!
    在過去不久的前些天,歷時上千年歷史的蘇軾真跡《木石圖》,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3億元起拍價進行拍賣,最終以4.636億元港幣成交!這幅畫作,險些超越黃庭堅的《砥柱銘》,創造中國書畫拍賣的紀錄。據悉,2010年,黃庭堅《砥柱銘》最終以4.368億元人民幣拍賣成功,創造了書畫界的拍賣價格之最。此次拍賣成功,對於業內人來說,非常激動人心。一方面蘇軾的傳世作品很少,僅有3幅,非常的名貴;另一方面這次拍賣是從一位日本人手上竟得,中國文物的回歸,莫大歡喜。
  • 蘇軾《木石圖》何以成最貴中國古畫?
    《木石圖》以4.636億港元成交,創下了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拍賣的最高價紀錄。《木石圖》以4.6億港元成交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中,北宋文豪蘇軾的《木石圖》(又稱《枯木怪石圖》)以4.6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最高歷史紀錄。  《木石圖》描繪了一株枯木和一顆形狀怪異的石頭,怪石後有幾株矮竹,整幅畫「若魚龍起伏之勢」。
  • 蘇軾《木石圖》,一曲宋代文人畫的高歌
    >畫心部分11月26日,在佳士得香港2018秋季拍賣「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的專場中,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木石圖》(又名《枯木怪石圖》)以3億港幣起拍,4.636億港幣(含佣金,落槌4.1億港幣)成交,創下蘇軾作品的拍賣最高紀錄,也成為佳士得亞洲區成交價最高的拍品,刷新了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於四年前同一天創下的3.484億港元紀錄。
  • HK$4億估價 | 蘇軾《木石圖》如何辨真偽?
    蘇軾《木石圖》橫空出世,震驚整個藝壇。此畫喻為「書畫界聖杯」,可說是無敵於天下的中國書畫。究竟東坡居士的畫作為何如斯重要?專家怎樣判斷它的真偽? HK$4億的估值又是按什麼釐定?我們請來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 - 遊世勳(Kim Yu)為你詳解。
  • 蘇軾《木石圖》為何值4.6億?放大30倍後,米芾書法字追王羲之!
    蘇軾《木石圖》為何值4.6億?放大30倍後,米芾書法字追王羲之!蘇軾的《木石圖》,可以說創下了近年來中國書畫拍賣的新紀錄。此前,曾鞏的《局事帖》以2.07億的成交價拍賣,隨後黃庭堅的《砥柱銘卷》更是以3.9億元的成交價緊隨其上。
  • 蘇軾畫作《木石圖》拍出4.6億港元天價
    【解說】當地時間11月26日晚,在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中,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繪畫作品《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槌,加上後續買家需要支付的佣金,總價高達4.636億港元,約合4.117億元人民幣。據悉,這個價格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拍出的第一高價。  水墨紙本手卷《木石圖》全卷長約543釐米,繪畫部分長約51釐米,寬約27釐米。
  • 解鎖||蘇軾《木石圖》:我心如磐石,遒枝自高潔
    前幾天,蘇軾《木石圖》在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中,被以4.1億港元落槌成交,刷新世界古畫拍賣紀錄。有關蘇軾傳世畫作以及中國文人畫的價值,成為繪畫文藝收藏界討論的焦點《木石圖》是什麼「鬼」?為何能如此價格不菲?
  • 1.79億:畢卡索名畫創拍賣紀錄
    國際油畫市場的拍賣紀錄又被刷新。當地時間5月11日,在紐約克裡斯蒂拍賣行,畢卡索的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以1.79億美元成為拍賣史上最貴畫作。持續11分鐘的拍賣過程中,買家不斷通過電話激烈競價。最終交易結果遠超預期的1.4億美元。1.79億美元的最終價格還包括拍賣行約12%的交易費。
  • 「獨家」故宮、國博明確否認買入蘇軾的《木石圖》
    經濟觀察報 首席記者 李微敖 2018年11月26日晚,在佳士得香港拍賣會上,被定為北宋文學、書畫大家的蘇軾繪畫作品的《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錘,加上佣金,總成交價4.636億港元,折算為人民幣約為4.1億元,這創下了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拍賣的最高價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