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寧教育協作 | 閩侯永春與隆德同心攜手譜新曲

2020-11-18 隆德發布

對口交流傳友誼

教育協作譜新篇

近日

福建閩侯縣、永春縣分別與

寧夏隆德縣、同心縣

籤訂協議、研修送教

深化對口幫扶

一起來看

福建閩侯&寧夏隆德


閩寧協作再邁步,教育唱響「山海經」。近日,福建省閩侯縣教育局組織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閩侯一中、實驗中學、曇石山中學、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鴻尾超墘小學教育管理幹部、骨幹教師代表來到隆德縣深入校園觀摩、了解學情、慰問支教團,開展了為期5天的教育教學交流活動。

交流期間,雙方召開幫扶座談會,就兩地教育對點幫扶事項達成共識,將通過互派教師交流、共享教學資源、資金對口捐贈等方式加強合作互助。擬定閩侯縣實驗中學與隆德二中,閩侯縣實驗小學與隆德縣第二中心小學,閩侯縣實驗幼兒園與隆德縣第四幼兒園建立對口幫扶關係。


▲閩侯縣實驗小學向對口幫扶的隆德縣第二實驗小學現場捐贈助學金5萬元

為進一步落實好2020年雙方籤訂教育發展幫扶協作的具體措施,11月16日,閩侯縣教育局舉行閩侯隆德教育幫扶協作座談會暨兩地學校結對幫扶協議籤訂儀式,籤訂2021年教育發展幫扶工作協議,組織帶領思政課教師赴隆德跟崗學習培訓,使隆德「紅色思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12年,閩侯縣與隆德縣開展對口幫扶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兩地教育交流日益頻繁,特別是在校長教師培訓、留守兒童關愛、學校結對幫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此次教育對口幫扶協議的籤訂,標誌著兩縣教育對口協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福建永春&寧夏同心

閩寧送教交流活動是持續深化閩寧對口支援的有力舉措,近日,福建永春縣選派10名教育系統高層次人才赴同心縣開展研修送教活動。通過專題講座、示範課、觀摩課、研討課、同課異構、聽課評課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同心縣選派8名教師前往福建南安實驗小學、豫海初級中學參加觀摩活動,並開展初中語文、數學、生物、體育學科同課異構課堂觀摩、評課議課活動。


同心縣表示,通過高層次人才交流,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福建優質中小學校與同心縣受援學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常態化機制,輻射帶動受援學校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幫助同心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育自給能力,持續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和水平。

相關焦點

  • 水滴石穿 閩寧情長——記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下)
    東南網7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吳毓健)他們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篳路藍縷、馳而不息,與寧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他們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開創的閩寧協作事業的堅定踐行者,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接續奮鬥者,是社會扶貧的創新發展先行者,是全球減貧治理中國智慧的積極探索者。
  • 福建方志辦:讓閩寧扶貧協作歷程「活」起來
    《閩寧扶貧協作圖志》啟動儀式   人民網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蔣琪)今日,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聯合人民網在京共同啟動《閩寧扶貧協作圖志》編撰工作。其中,閩寧扶貧協作被譽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生動例子」和典範,為國際減貧事業和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提供了「中國樣板」。深度挖掘展現閩寧扶貧協作案例,有利於鼓舞士氣,增強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人民網願與福建省方志委合作,共同以創新的方式來立體地展現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目的就是激發更多的力量積極投身扶貧減貧工作中來。
  • 永春白鶴拳送教到寧夏,深化閩寧文化交流
    近日,應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人民政府邀請,我縣組織「國遺四進」——永春白鶴拳駐外傳習團隊,到寧夏同心縣開展永春白鶴拳傳習工作。此次在寧夏同心縣的永春白鶴拳傳習工作由永春金峰白鶴拳研究院院長鄭一軍帶隊,為期15天。
  • 閩寧在銀川共同召開「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代表...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 大力弘揚「時代楷模」精神閩寧在銀川共同召開「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代表座談會 于偉國陳潤兒講話 王寧鹹輝主持9月3日晚,閩寧在銀川共同召開「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代表座談會
  • 共話閩寧兩省區深厚情誼共謀新階段對口協作大計把習近平總書記...
    11月29日,閩寧協作和對口支援座談會在福州召開。會上,兩省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共話閩寧兩省區深厚情誼,共謀新階段深化閩寧協作大計。
  • 閩寧結對扶貧成功探索出東西部攜手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央廣網銀川12月15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15日從寧夏脫貧攻堅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經過24年的久久為功,閩寧結對扶貧成功探索出東西部攜手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據了解,24年來福建省先後選派11批183名援寧掛職幹部,寧夏也選派了20批344名幹部到福建掛職鍛鍊。
  • 【新常態 光明論】閩寧攜手脫貧20年秘訣何在
    【新常態 光明論】閩寧攜手脫貧20年秘訣何在 原標題:   2016-08-12 08:58:30來源:光明網-經濟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趙剛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寧夏景象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紅瓦白牆、
  • 滄海城灣·攜手涇源|海滄文旅局赴涇源成功舉辦文旅幫扶協作活動
    閩寧協作傳友誼,山海共進譜新篇。自2016年廈門市海滄區與固原市涇源縣開展對口幫扶協作以來,兩地「越走越親,越走越好」。一名名掛職幹部、科技人員、教師、醫生以及企業家相繼來到對口幫扶的涇源縣。從資金支持到產業賦能,從基礎配套到民生福祉,通過文旅協作、人才交流、資金支持、產業合作等方式,譜寫出山海情深的東西協作曲。
  • 寧夏文史研究館一行來莆 採集閩寧協作口述歷史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9日訊 據湄洲日報報導 12月6日至8日,寧夏文史研究館一行來莆,開展「閩寧協作口述歷史」採集工作,通過我市部分援寧親歷者的訪談,記錄閩寧協作24年來取得的成果、發生的變化以及兩地幹部群眾間的深厚情誼。
  • 寧夏文史研究館一行來莆採集閩寧協作口述歷史
    12月6日至8日,寧夏文史研究館一行來莆,開展「閩寧協作口述歷史」採集工作,通過莆田市部分援寧親歷者的訪談,記錄閩寧協作24年來取得的成果、發生的變化以及兩地幹部群眾間的深厚情誼。寧夏文史研究館一行在莆期間分為2個小組,分別採訪了援寧醫生黃益朱、林璜、陳建方,援寧教師戴建浜,以及在莆投資的寧夏企業負責人孔安生等,了解莆田援寧人員在西吉的工作生活、幫扶舉措以及寧夏企業在莆投資、發展等情況,展現閩寧協作
  •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中的福州教育人系列報導③|羅彬:支教是...
    海峽教育報記者 羅小春編者的話截至2019年,福州市共向寧夏派出18批230名教師,每人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以李丹等教師為代表的支教先進群體以濃濃師愛詮釋了高尚的師德和人生價值。今年7月初,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 「砥礪奮進六十載塞上寧夏譜新篇」山海結盟廿二載 閩寧扶貧協作...
    22年前,福建和寧夏建立了「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產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機制,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範。如今的西海固舊貌換新顏,一片片樹林鬱鬱蔥蔥,一排排廠房鱗次櫛比,一批批扶貧產業穩步推進。22年間,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機製取得豐碩成果。
  • 寧夏:今年確保隆德、涇源、彭陽3個縣脫貧摘帽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聚焦再聚焦、精準再精準,落地落實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確保隆德、涇源、彭陽3個縣脫貧摘帽,14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報告指出,寧夏今年要培育一批產業扶貧示範村、龍頭企業、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萬人,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改造危窯危房2.2萬戶,補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文旅融合譜新篇,寧夏組團參加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
    寧夏文化和旅遊廳攜五市、相關部門及文化旅遊企業走進此次文博會,積極向外界推介寧夏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集中展示閩寧合作的發展成果,促進全方位、多層次交流與合作。賀蘭山東麓葡萄酒、中寧枸杞、銀川麵塑、中衛沙畫等百餘種文化創意產品和旅遊商品也在寧夏展區「閃亮」登場。
  • 寧夏彭陽:閩寧協作助力失能老人安享天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綜合福利服務中心醫養結合護理區是閩寧對口扶貧協作項目之一,於2018年5月16日正式啟用,該項目以「彭陽縣政府購買服務+福建援助資金」的形式,為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食宿、醫療康復等養老服務,助力老人安享天年。
  • 杭州市上城區與雷山縣攜手同心共築小康夢
    杭州市上城區與雷山縣攜手同心共築小康夢 發布時間:2020-12-16 10:03:42      來源:黔東南日報   自杭州市上城區與雷山縣締結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
  • 協作扶貧: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示範」
    東西合作扶貧的「閩寧模式」點亮解決貧困的「中國方案」  我們之所以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減貧成就,不僅僅是國家責任使命的引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更是國家能力的強大支撐,而在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箱」之中,最能體現全國一盤棋,國家強大調控能力的就是東部發達地區支援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扶貧協作。
  • 我院與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閩寧追夢班」結業儀式在寧舉行
    5月24日,我院「閩寧追夢班」結業儀式在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蔣向榮、紀委書記梁旌、副院長陳國梅、副院長崔陽,我院副院長李建平、黨政辦負責人等兩校有關部門同志,「閩寧追夢班」全體同學及輔導員參加了結業儀式。
  • 在扶貧協作中加強文化交流
    近年來,泉州與吳忠兩市在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中,在抓經濟抓產業抓項目的同時,注重文化交流,推動文化扶貧,對口扶貧協作見真情出實效。在兩地的扶貧協作過程中,泉州市開展的「文化扶貧」在吳忠市大顯身手,展示出積極而特殊的作用,為吳忠市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提供著精神支撐、創造著產業價值、營造著發展氛圍。
  • 吳興•青川:千裡攜手協作 傾情逐夢小康
    吳興在東、青川在西,兩地相隔1700公裡的空間距離,相似的山水、相融的情感、共同的使命、相同的夢想成就了相距千裡的協作情緣,成為了全面小康路上攜手共進的「一家人」。 「山盟海誓」共合作,這份濃濃的情誼在3216平方公裡的青川大地上書寫了跨越千裡、合力戰貧的新故事,開啟了東西攜手前行的新航程;2018年青川脫貧摘帽,2018-2019連續兩年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好」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