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前,重慶市境內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座水庫都將正式迎來管事的「河(庫)長」。近日,重慶市印發了《重慶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誌著我市河長制正式拉開序幕。那麼,重慶市為何要實行河長制?河長制該怎麼幹?4月19日,重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方案》進行了全方位解讀。
河長延伸到村(社區)一級
市政府副秘書長鄭立偉介紹,重慶地處長江上遊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境內河流縱橫、河庫眾多,境內僅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就有510條,大小水庫共3003座。全面推行河長制既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也是守護好這些寶貴的水資源,確保市民生產生活安全,確保國家淡水資源戰略儲備安全的關鍵一步。
根據《方案》要求,重慶市將全面建立市、區縣(含萬盛經開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市級設總河長和副總河長,總河長由市長張國清擔任,兩名副總河長分別由副市長劉強和陳綠平擔任。
在河長設置上,重慶市採取了流域與區域結合的模式,兩位副市長在分別擔任副總河長的同時,也擔任市級河流河長,負責聯繫區縣河長制工作的統籌協調。這樣一來,便實現了流域的統籌和區域統管,更加有利於實現上下遊、左右岸的統籌規劃管理,解決跨行政區域的問題。
此外,在中央要求的在省、市、縣、鄉一級設立河長的基礎上,重慶市更是將河長延伸到了村(社區)一級,實現了河長制負責人縱向到底,消除河庫管護「最後一公裡」盲區。
注重「全民治水」,老百姓也能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實行河長制並不意味著將河庫管理交給了河長,《方案》也明確了老百姓的深度參與性。
市水利局局長、市河長辦主任王愛祖介紹,河長制由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強調的是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的問題,但無論設置多少河長,都不如引導廣大群眾成為社會河長更能發揮效力。因此,在全面推行河長制後,我市將通過建立河庫管理保護信息發布平臺、建立微信公眾號不定期發布河長制信息、聘請社會監督員對河庫管理保護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價,以及建立群眾有獎舉報制度等方式,帶動更多市民參與到河長制中來,實行陽光治河。
在河長、市民共同「治水」的同時,重慶市還將建立全市河庫管理保護監測網絡體系和信息化平臺,將現有水利、環保、農業、航道、林業、水警等部門信息共享,並以全市電子地圖為基礎,採用虛擬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全面提升河庫管理保護信息化水平,實現「智慧管水」。
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那麼,河長制實施效果如何保證呢?鄭立偉介紹,重慶市將通過建立河長會議、考核問責、部門聯動信息共享與發布、工作督察、驗收等制度,逗硬動真,多渠道促進各層級全面履職盡責。
比如,市級對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及以上的510條河流落實河長制情況進行考核,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區縣黨政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和市級黨政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根據不同河庫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差異化績效考核,結果納入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而區縣級及以上河長負責組織對下一級河長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鄭立偉介紹,《方案》明確,重慶市將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據了解,通過一系列措施,到2020年,我市將實現重要河庫生態安全得到保障,河暢、水清、坡綠、岸美的目標。
知識問答>>>
1、問:為什麼中央提出的是「河湖」,而重慶提出的是「河庫」?
答:因為根據水利普查我市境內無大型天然湖泊,而我市地處三峽庫區、水庫眾多,故將水庫全部納入實施範圍,統稱河庫。據了解,在我國,沒有天然湖泊的省份只有重慶市和海南省。
2、問:中央要求,全面建成河長制的時限是2018年,我市為何將全面建立河長制的時限提前至今年6月底?
答:提前一年完成國家進度並不是盲目自信,不切實際。而是因為近年來我市在法治體系建設、基礎數據收集整理、河道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等方面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成果,為全面推行河長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3、問:我市是如何結合河長制對河庫進行分類的?
答:結合河長制的實施,我們將河流分為三類:跨省界的河流、跨區縣界不跨省界的河流、不跨省界和區縣的河流。根據水利普查結果,我市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共510條,其中跨省的河流122條,跨區縣但不跨省河流109條,不跨省又不跨區縣的河流279條。水庫則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類,分別為17座、93座和2893座,總庫容120億立方米。
什麼是河長制?
河長制是各地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地方黨政領導河庫管理保護主體責任的一項制度創新。河長制以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為主要任務,通過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庫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庫健康生命、實現河庫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組織體系
建立河長體系 設立河長辦公室
主要目標
1、「一個不低於」,即長江幹流水質不低於來水水質。
2、「三個只增不減」,即其他河流達到水功能區水質目標的河流長度只增不減;河道內生態基流只增不減;全市河庫水域面積只增不減。
3、到2020年,重要河庫生態安全得到保障,實現河暢、水清、坡綠、岸美。
主要任務
1、加強水資源保護
2、加強河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
3、加強水汙染防治
4、加強水環境治理
5、加強水生態修復
6、加強執法監管
來源: 重慶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