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大考生填志願正是填得左思右想、瞻前顧後的時候。上本科線的考生裡,對於學霸們,填個志願當然是件小事,畢竟成績擺在那,一覽眾山小,想怎麼填怎麼填;對於中等成績的同學來說,雖然填得很糾結,但左右能讀個一本,選得好填得差也好呆有個差不多的學校。
但對於只能讀三本的學生來說,其實今年的志願更不好填,因為除了要選擇學校外,還要考慮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報考的目標三本獨立學院以後會走向何方呢?不報吧,沒有更好的選擇,報吧,又怕報了之後學校轉設有不利影響。
筆者在這裡要先強調,今年報考三本獨立院校,不管是選擇哪裡,一定要慎重,因為你現在選擇有可能會使你在接下來三本轉設改革的浪潮裡獲利或是受損,到時只能勇於承擔結果而無它法。
關於三本獨立學院的前世今生,筆者在前面的一篇文章裡寫過了,也簡單說明了2020年的三本獨立學院還能不能報,大家可以先看一看:
注意:2020年底前三本獨立學院必出轉設方案,還能報考嗎?
那麼,對於獨立學院的現狀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已完成轉設成為了脫離母校的單設院校了,另一類就是目前還沒有完成轉設的。我們一類一類地來說。
首先,對於已經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報考不需要糾結
截止2020年4月,已經有83所獨立學院完成了轉設工作,對於這些院校,不需要糾結,只要看你的分數能不能上,喜不喜歡就可以了。筆者這裡把清單扒出來了。如果你要報考的目標院校不在這裡面,請直接跳過看後面。
未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報考後會出現的情況有哪些?
那麼,我們著重來分析一下,報考現在還未完成轉設的三本獨立學院後,今後可能出現的情況有哪些?大家如果要報考,則應該有承擔因轉設而受益或受損的心理準備。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不管哪種獨立學院,2020年年底前全部一切要制定轉設方案。注意,說的是制定方案,沒說是今年要全部完成。但與此同時要求部屬高校的獨立學院率先完成轉設。
轉設只有三種可能:停辦、轉民辦、轉公設。
1.停辦
如果報考了當前正常招生,在接下來停辦的獨立學院。其實倒是不用擔心,這種要停辦的學校,不會對已入學的學生產生影響。發的文憑不會與現在的有任何變化,因為在停辦前學校的辦學主體沒有發生變化。
2.轉民辦
這種獨立學院與原母體學校共享的師資和其他教學資源,都會被母體學校收回,在學習期間,甚至還有可能要變遷校區。可以看下江蘇的一些學校的獨立學院對應的校區位置在哪裡。
為什麼還可能會改變校區位置呢,因為原為的獨立學院很多用地都是母體的,新的民辦資本接手後,如果沒有把原來的國有資產接盤下來,那麼就要另覓場地辦學。
另外,學校的名字是肯定要改的,獨立學院前綴母體學校的名字是肯定要去掉的,校名也要改。這樣畢業證也就要改名,一般來說,老人老辦法,在入學的時候還沒有轉設,畢業證會是XX大學XX學院,學位證則還是發母體學校的。只有在入學前完成轉設的,才會是畢業證和學位證都頒發XX學院的。當然這是一般情況,不排除小概率中途換證的可能。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因為民間資本是要追求利潤的,也就是若干年後也有可能因為辦學管理水平不行,學校招不到學生可能停辦,那這樣對於這裡畢業的學生的母校聲譽就不太好了,因為江湖上不再有這個學院的位置了。當然也有可能這個民辦學校很厲害,不過概率現在看起來不大。
總之,三個問題:學習期間可能改校區;今年考入畢業和學位證跟以前大概率一樣,但幾年之後,你XX大學XX學院的這張畢業證就是絕版了,因為到時學校名字不一樣了;第三,若干年後可能出現母校倒閉的可能。
3.轉公設
轉公設的影響與轉民辦的也差不多,一樣的是校區問題和學校改名字的問題。但這種不存在說以後倒閉的可能。因為公辦高校追求的是長期政策執行的貫徹,即使有問題,也會併入其他高校。總體上,如果是這樣,學生不吃虧的。
結語
總之,今年報考獨立學院是個特殊的時間點,大家如果要報考,可以選擇儘量已經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來報考,選不上;可以多打聽,選擇轉公設或乾脆停辦的獨立學院(很多獨立學院的轉設方案因為年底必須要了臺,所以也有一些學校可以找在職人員打聽了);沒辦法,其他的也可以選,畢業是肯定沒問題的。
不管怎麼選,有些改革的影響都是無法避免的,都要有能承擔結果的心理準備。
來也來了,看也看了,點個關注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