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玉芹
10月13日,省教育廳發布《關於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等4所獨立學院轉設事項的公示》,對4所獨立學院申請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普通本科高校的相關事項進行公示,其中包括轉設後擬用校名、轉設路徑、轉設後辦學性質等。一旦通過公示,這4所獨立學院將正式脫離「母體」,走上真正的獨立辦學之路。
那麼,獨立學院究竟是什麼類型的大學?為何要轉設?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山東4所獨立學院擬轉設為民辦本科
山東此次申請轉設的4所獨立學院分別為: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和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其中,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申請轉設為由青島盛世華僑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舉辦的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轉設後擬用校名為「青島城市學院」;煙臺大學文經學院申請轉設為由祥隆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轉設後擬用校名為「煙臺理工學院」;濟南大學泉城學院申請由山東大眾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舉辦的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轉設後擬用校名為「煙臺科技學院」;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申請轉設為由重慶翔美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泰安傑森投資有限公司舉辦的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轉設後擬用校名為「泰山科技學院」。四所獨立學院轉設後的辦學性質均為民辦。
公示時間為:2020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公示期內,對公示學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辦學行為或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等問題,均可向山東教育廳反映。山東教育廳將對線索明確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並為反映人保密。
公開資料顯示,包括這次進入轉設公示名單的四所獨立學院在內,山東省2020年具有普通高校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共有10所,分別是:煙臺大學文經學院、聊城大學東昌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
山東已有3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是按照辦學成本收費的,因而學費大幅高於公辦大學普通專業。我國第一所獨立學院產生於1998年,以蘇州大學申辦,蘇州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投資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成為標誌。
獨立學院轉設,也並非始於2020年。早在2008年,教育部頒布的《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也稱「26號令」),就要求獨立學院按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標準進行規範,並給予5年過渡期,以及轉設、回歸母體高校、遷址新建,終止或停辦等6條規範路徑。不過,由於獨立學院的利益牽涉到母體高校和投資方等因素,導致5年申請考察驗收期被迫延期。
據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民辦教育研究所特聘專家闕明坤統計的數據,從2008年到2015年,教育部先後審批了52所獨立學院轉設為51所民辦本科院校。
2016年至今,教育部審批通過轉設的獨立學院為29所,其中轉為民辦的23所,轉為公辦的4所,撤銷建制的2所。這當中,16份批覆函的批覆時間在2020年。
而在這個過程中,山東先後有3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2011年4月成功轉設為青島工學院;曲阜師範大學杏壇學院,2014年5月成功轉設為齊魯理工學院;山東師範大學歷山學院,2019年6月順利轉設為濰坊理工學院。三所獨立學院轉設後均為民辦本科。
獨立學院為何要轉設?
對於獨立學院的轉設,有人不明就裡,認為獨立學院傍著「母體」的品牌、師資和硬體資源,無論是對招生還是人才培養都是好事,為何要提轉設?今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 《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給出了答案。
通知稱,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產生的一種辦學模式,為我國擴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培養急需應用型人才、優化高等教育區域布局、促進高等教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獨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法人地位未落實、產權歸屬不清晰、辦學條件不達標、師資結構不合理、內部治理不健全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發展。
而獨立學院身份的模糊,在填報志願時也常常讓考生無所適從。記者注意到,在新高考實施之後,每年都有考生因被校名誤導而錯報獨立學院。2017年浙江新高考落地第一年,一名646分考生報考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637分報考了四川大學的錦城學院等。
根據教育部最新轉設通知,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原則上,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要率先完成轉設,其他獨立學院要儘早完成轉設。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獨立學院,通知規定了以下三種轉設路徑:轉為民辦、轉為公辦或終止辦學。
有知情人透露,獨立學院之所以與「母體」纏綿多年難以分開,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上的盤根錯節,「一方面與母體的共有資產很難劃清,另一方面有實力且對教育也情懷的接手方也不容易找。」不過,真正實現獨立對獨立學院的發展是有利的,雖然在招生上會經歷一段時間的陣痛。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更符合高校辦學規律。
其他獨立學院將何去何從?
根據教育部轉設通知,對於那些辦學協議完善,辦學主體間權利義務劃分清晰,辦學條件達到本科高校設置標準的獨立學院,可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山東此次公示的四所獨立學院均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院校。2019年以前轉設成功的三所,同樣是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院校。
無社會舉辦方(指由公辦高校單獨舉辦,公辦高校與學校基金會、校辦企業、學校附屬醫院、校友會或學校工會等下屬機構合作舉辦,以及公辦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下同)或社會舉辦方擬退出舉辦、地方政府有條件承接舉辦的,鼓勵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已停止招生,或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完成轉設,或舉辦者主動提出且條件具備的,終止辦學,撤銷建制。今年招生前夕,南京有兩所獨立學院宣布停止招生,分別是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其中,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將依託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完成金陵學院轉設,轉型提升後於2022年全面融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則是被由主辦方收回辦學權,其校園被設置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泰州校區。
【來源:齊魯壹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