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木匠

2020-08-10 幸達紅木家具

中國人就對木頭一直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感。從魯班造鋸開始,我們的生活就和這種重塑性極高的材料息息相關。

中國傳統家具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傳統家具的貴重不僅在於材料的品質,木匠水平的高低也決定著產品的質與型。對於現在的傳統家具行業來說,稀缺的不僅僅是紅木資源,好木匠更是難尋。

木匠是能工巧匠的一種,他們不僅可以製作各種家具,在建築行業、裝飾行業、廣告行業等都離不開木匠,但是有些工作場景現在基本看不到了。圖中的婦女和兒童在看一個家具工匠工作。


圖中的這位木匠正在製作一個木盒,像他手中使用的這種古老有效的打眼工具,相信多數人都沒見過。

這位木匠正在製作家具,這一圈精美的花紋全靠手工打磨處理,沒有長年累月的積累,是掌握不了這門手藝的。

在舊社會手工藝多數都是學徒制,要想掌握一門謀生技能,小小年紀就得跟著師傅混,不進要盡心侍奉,還沒得工資。圖為家具製造的工作間,一老一少,年輕人做的工作還很粗糙。

工匠給木浮雕面板染色,看這精美的木刻作品,很難相信這是手工做出來的。


木工在用墨線盒畫線取直,這種工具和方法在建築行業中比較常見,小時候時常見到木匠使用。

木工在打磨盒子表面,為了讓顧客滿意,賣個好價錢,他們要做到沒有一點毛刺。


這個工具還真沒見過,估計只有求教上了年紀的老人才知道。現如今木匠不像以前農家蓋房子時候那麼常見,可仍然活躍在建築、裝飾等領域,據說工資也不低。

正是一代代「無名大匠」以師徒相授的傳承,堅守方寸間的寂寞,付出智慧與汗水,呈現出匠心獨運的精彩之作,我們才得以看到豐富的文化遺產,而這些鬼斧神工,於他們來說只是日復一日的尋常。儘管大部分工匠的一生並不為人所熟知,但是他們的生命已在工匠藝術中得到了升華與延續。擇一業,終一生,可以為匠。


相關焦點

  • 中國傳承千年的木匠文化
    木工,是一門工藝,一門獨有的技術,也是建築常用的技術,是中國傳統三行(即木工、木頭、木匠)之一。古代木匠雕塑,鋸木頭人物雕塑,鑄銅雕塑鋸木頭人物雕塑,公園雕塑,人物銅雕像古代木匠雕塑伐木工雕塑,大型廣場雕塑,人物銅雕像古代木匠雕塑
  • 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
    在中國更有句老話說: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中國的木匠藝術在世界都最為出名,這不僅是因為用的木製品的原材料珍貴,更是因為中國的木匠們在製作他們的作品時都付出了百分百的精力。製作出一件精緻的產品就是木匠的責任。
  • 木匠難學易精,古代木匠出師標準
    "木匠難學易精"——這裡說的木匠主要是指製作家具之類的木工,俗稱小木匠。說木匠難學是指木工活一般都比較精細,使用的工具也多,基本功要求高。
  • 68歲木匠復原2000年前戰車 心願:建一所中國古代軍事展演館
    68歲的木匠傅平從2017年開始,帶著徒弟開始嘗試用家傳的古法技藝,復原一臺古戰車。3年後,當古戰車以1:1的方式,完整呈現在眾人面前時,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戰爭場景,似乎重新回到了眼前。木匠世家手藝傳了五代人傅平最引以為豪的,是他作為「禮義成」木藝坊第五代傳人的身份。
  • 68歲木匠復原2000年前戰車  心願建一所中國古代軍事展館
    68歲的木匠傅平從2017年開始,帶著徒弟開始嘗試用家傳的古法技藝,復原一臺古戰車。  3年後,當古戰車以1:1的方式,完整呈現在眾人面前時,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戰爭場景,似乎重新回到了眼前。  木匠世家手藝傳了五代人  傅平最引以為豪的,是他作為「禮義成」木藝坊第五代傳人的身份。
  • 古代木匠寫了本書,建築學家梁思成卻看不懂,難怪古代手藝會失傳
    我們不僅會想,在手工藝極為發達的古代,那麼木匠的水平會不會更高呢。那時的木匠是通過什麼工具造出這些精緻的器物呢?他又有著專精的毅力,天資也高,就從《營造法式》著手,開始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研究。清華大學的中國古典建築系,是由梁思成創辦的。經過他的努力,現在人們終於可以弄懂《營造法式》了。其實,不只是木匠用行內話保持技術的壟斷。過去的漆匠、石匠、裁縫、武術師,都使用專門的術語,把技藝的種種說得奇奇怪怪。
  • 農村俗語:「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啥意思?大小木匠的區別
    農村俗語:「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啥意思?大小木匠的區別 中國的木匠在人們的記憶中一直是一個神奇的職業,他們可以將木頭製作成各種巧妙美觀的樣式,可以把普通的木頭雕刻成不普通的樣子,更神奇的是他們可以不用一根釘子就將木頭的各個部分連起來,在中國更有句老話說,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
  • 傳說中古代的木匠不能惹,您知道是為什麼嗎?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木匠都是技術活。我們不說現代的木匠,單來說說古時候的木匠,在以前,即使再吝嗇的主人家,也要對木匠恭恭敬敬。修宅造房打家具哪一樣都離不開木匠。古代有三種人不能得罪,其中就包括木匠,據說得罪木匠會招來家宅不寧,輕則招災傷財,重則家破人亡。
  • 68歲木匠復原2000年前戰車 鹹陽老人心願建一所中國古代軍事展館
    木輪大車的再次面世,也讓木匠、鐵匠、皮匠、繩匠等多個老行當的古法技藝之美,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這是農耕時代的『活化石』。」 鹹陽市渭城區文化館工作人員餘淑丹告訴記者,木輪大車填補了近代以來車木匠文獻資料的空白,改進了車木匠技藝的傳承方式。
  • 古代木匠寫本書,建築學家梁思成都看不懂,怪不得古代手藝會失傳
    尤其是在我國的歷史上,無論是房屋的創建還是家具的打造,都離不開木工的手藝,有很多韻味十足的建築即使到了現在依然被完好的保存,它們的存在不但展現了我國歷史的發展,還深刻的體現了古人的智慧,那麼,肯定會有很多人好奇,在古代那個資源貧乏的時代,木匠們究竟是靠著什麼工具才打造出了那麼多精緻的器物呢?
  • 小木匠的鋸子,大木匠的斧子,其實只要是木匠,基本功必須要掌握
    在木匠師傅中,廣泛流傳著「小木匠的鋸子,大木匠的斧子」的說法。小木匠主要是指搞家具製作和室內裝修的木工,也稱細木工;大木匠主要指搞木結構和模板工程的木工,也稱粗木工。這句諺語精闢地說明了木工操作的關鍵所在,也指出了小木匠和大木匠最重要的基本功之鋸子是木工重要的,也是基本的工具之一。
  • 馬未都:魯班全書最神秘的地方,尤其是古代木匠不能輕易得罪
    魯班書最神秘的地方,其實就出現在了古代木匠的身上,從古代木匠的一些行為就可以很好的理解魯班全書了。「欲學此書,必先絕後」是魯班書的開卷語,這也給大家增加了一些疑問!這本書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呢?馬未都說古代有傳聞就是想要學習它就得在修煉時在鰥、寡、孤、獨、殘五樣中由修煉者選擇。
  • 中國古代的愛因斯坦,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奇才
    魯班正是聯結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的一個佼佼者,他在木匠方面,獨具匠心,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當他那個時代,木匠在工作時,需要用到許多的木頭,但是許多木頭的形狀都達不到要求,這時的工匠們只能用斧子進行加工,非常的不方便。據說,這是偶然間走在山路上,被路邊的野草割傷了手指,得到的啟發。看到這種草類的傷害這麼大,善於模仿的他立馬想到給鐵條兩側做成鋸齒狀,這也就是後來木匠的標配鋸子的雛形。
  • 木匠這個職業不簡單, 古代人都不敢得罪木匠
    在古代,木匠是一個重要的職業,木匠者以木為料,木源大山,就地取材,木匠們伸展繩墨,用筆劃線,後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測量,就可以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和工藝品了。說起木匠,就不得不提起木匠的祖師爺魯班了,魯班出生於公玩前507年,是春秋時期魯國人,2400多年來,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在他身上的很多發明創造,深深影響著後代。魯班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他不僅僅是人們所知的木匠,而且還是石匠、苫匠、泥水匠、鐵匠,玄學家,據說春秋時期造戰車戰船及大型建築都少不了魯班。
  • 看古代建築很好奇,木匠怎麼不用釘子呢?
    在我們出門旅遊參觀的時候,我們會遊歷很多的名勝古蹟,那些古建築存在的時間都是幾百年,雖然經歷過這麼長時間的洗禮,但依然還是完好無損,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很多的建築是沒有釘子的存在的,那麼為什麼我國古代的木匠在建房子的時候不需要釘子呢?
  • 一位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著名的木匠皇帝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使得中國古代皇帝什麼樣的人都有,既有千古明君,也有各種奇葩。今天說的就是一個喜歡做木匠的皇帝,想知道他喜歡木匠到什麼地步了麼?那就好好看今天的故事吧。朱由校心靈手巧,無論是凡刀鋸斧鑿,還是丹青髹漆這樣的木匠活,他都喜歡自己親手去嘗試。他親手製造的漆器、床等物品,都是十分精美的,水平也趕得上許多做了一輩子的木匠。作為一個木匠,朱由校不僅僅有十分高的水平,還有很厲害的創造力。史書上就曾經有記載,在當時的床都是十分笨重,需要許多人才能移動。
  • 中國木匠「阿木爺爺」紅遍海外,憑手藝成就工藝匠心
    &34;的工作並世代傳承,所以古代匠人的業務水平自是當仁不讓。&34;形容的便是這群匠人,他們認真做事的態度也使得古代中國誕生了無數優秀的手工藝術作品。他們所代表的正是一種中國世代傳承、認真細緻的匠人精神。
  • 半個木匠木結構:中國花格和日本組子經典紋樣28種 之一
    千變萬化的圖案,傳遞出不同的精神風貌,刻畫著所在建築空間的性格 這28種花格紋樣涵蓋了中國古代花格和日本組子中最主要 此木結構花格系列,於2019年春節期間設計完成,設計稿達50份之多: 期間涉獵了中國古代營造宮殿
  • 木匠:從班門弄斧到木匠皇帝的典故,誰會是下一個傳承者?
    中國,一個擁有幾千年發展史的國家,而在這幾千年的發展史中,木匠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古代,衣、食、住、行、用,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幾個方面,而在這些中,除了衣、食,剩下的都和木匠有著很深的聯繫。而在木匠這個行業,也曾能人輩出。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揭開中國古典家具「天衣無縫」的秘密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揭開中國古典家具「天衣無縫」的秘密 2020-12-05 16:18:21   中新社石家莊12月5日電 題:「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揭開中國古典家具「天衣無縫」的秘密  中新社記者 李茜  近日,來自北京化工大學設計專業的13名研究生,走出課堂當起了「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