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匠「阿木爺爺」紅遍海外,憑手藝成就工藝匠心

2020-09-14 齋晗

&34;在古代中國屬於一種特殊的職業,那時候皇帝特意讓一個家族或者一個部族專門負責&34;的工作並世代傳承,所以古代匠人的業務水平自是當仁不讓。

&34;形容的便是這群匠人,他們認真做事的態度也使得古代中國誕生了無數優秀的手工藝術作品。他們所代表的正是一種中國世代傳承、認真細緻的匠人精神

1. 硬核木匠

近日有一位中國的木匠&34;在外國的門戶網站上大火,紅遍海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製作的木工藝製品。

這位頭髮發白的老大爺在兒子的幫助下,將自己製作古代中國傳統木工藝術作品的過程製作成視頻。視頻中,老大爺拿著一整塊木頭,經過了鋸、刨、磨、鑽、鑿、摳等製作工藝硬生生化腐朽為神奇,將一塊普普通通的木頭製成了一把&34;的魯班凳

凳子的神奇之處在於製作的過程中沒有用到任何一個釘子、膠水或者金屬,然而這把凳子卻可以任意摺疊,甚至可以像變形金剛一樣變為睡覺的枕頭。這一視頻驚呆老外,他們直呼:&34;

這等神乎其神的技藝,讓很多外國網友折服,也使得&34;圈粉百萬,獲贊千萬。

當然對於這樣的視頻,不了解中國的外國網友也有所質疑,對於這種純手工的製作工藝,網友卻認為該視頻博主可能是博主利用CAD軟體的技術先完成設計模擬,再結合老木匠的好手工製作而成。

但也有些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的網友回答了他的質疑——這個東西在古代中國就是一種就有的工藝,名為&34;,運用了榫卯結構的技術

&34;發明至今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除了&34;也有&34;與&34;之稱。這是戰國時期最為出名的手工匠人魯班發明而成,魯班是中國建築行業的鼻祖也是木匠的鼻祖,他的一生發明與創造了很多神乎其神的技術並流傳下來。

&34;就是其中之一,魯班凳可以打開作板凳用也可以作為睡覺的枕頭,一物多用,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

2. 木匠人生

目前,這位專門製作木工藝品的阿木爺爺在油管已經收穫了500多萬的點讚,將近萬人的轉發,視頻的主人公阿木爺爺的背後卻也有著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阿木爺爺家中本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他從1970年開始學做木匠,然後就一直堅持到現在。他年輕的時候是家中的頂梁柱,小小年紀就沒有了父親,母親的身體又不好,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的木工技藝賺錢養家。

隨著年紀漸長,阿木爺爺雖然已經不再用木工賺錢,但是木工卻也成為了他平凡日子中的消遣。除了&34;他還給他的孫子製作很多獨一份的木工小玩具

有一次,孫子在吃蘋果的時候問阿木爺爺:&34;阿木爺爺二話不說馬上就給孫子做了個蘋果外形的&34;,拆卸之間充滿智慧結晶,是兒童益智啟蒙很好的玩具。

還有曾經大火的小豬佩奇玩偶,阿木爺爺見孫子喜歡,便也用木頭沒有用任何其他現代工具,也做出了一個會自己走路的小豬佩奇,這讓廣大網友十分佩服與羨慕。

除了討孫子的歡心,阿木爺爺也是村子裡不可多得的寶藏手藝人。阿木爺爺手藝精湛還富有想像力,有時心血來潮就做了很多能夠幫助村裡人的物件。比如手作的照明燈,除了能夠照明外還有裝飾作用;還有自動驅鳥的木頭人;流水的風車等等。

阿木爺爺身上透露的是一種匠人氣息與精神,對於自己的職業與現實生活他有著屬於自己的理解。

精幹深耕自己的職業用專業的態度做專業的事,這是他能夠做好木工的關鍵,其次他也積極入世,用自己的技藝造福村民,感受生活的美好,並把美好帶給大家。

3. 匠人精神

阿木爺爺掌握著近乎失傳的榫卯技藝,而且還一直保有著一種匠人精神,在中國像這樣不忘初心,一直堅持的手藝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不過還是有很多默默堅持的傳統手藝人。

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就有一位名為陳巧生的銅匠人,他為了打造一件銅器曾經整整八年都沒有邁出過家中的大門。他的努力與堅持的匠人精神在他的作品上也得到理解,他做出來的銅器宣德爐甫一面世,便震驚四座。

他的作品製作工藝精巧,細節很足,藝術性非常的高,更是作為國禮被贈送給外國的重要賓客

民間匠人王震華,用了五年時間,成就了天壇祈年殿。該作品花費近萬步驟,有近千的細節,其中每一個窗戶都可以推開,細節到每一個窗戶上都有形態各異的窗花,可見其藝術性與專業性。

而王震華數年如一日並吹毛求疵的手藝,是對於自己行業的熱愛,也是對自己作品的尊重。

古畫修復徐師傅,從事古畫修復行業將近40餘年,沒有一次紕漏,當記者採訪他時,他最真實的回答了自己的態度:&34;

阿木爺爺也曾說過:&34;很多時候只有對一個行業充滿熱愛,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而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才能造就匠人精神。

所謂匠人精神首先就是堅持,不論過了多少年對於自己的事業都是一如既往的堅持,其次就是專業,對於自己的事業專業性需要認真的把控。

匠人精神不僅僅適用於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的傳承,對於現代人的工作也有指導作用,遵循匠人精神,不忘初心的堅持下去,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工作做精做細,這樣厚積薄發,憑手藝成就工藝匠心,總有一天工作會像手工技藝一樣獲得大成。

相關焦點

  • 中國木匠「阿木爺爺」紅遍海外,圈粉百萬獲贊千萬,憑手藝成就工藝...
    硬核木匠 近日有一位中國的木匠"阿木爺爺"在外國的門戶網站上大火,紅遍海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製作的木工藝製品。 這位頭髮發白的老大爺在兒子的幫助下,將自己製作古代中國傳統木工藝術作品的過程製作成視頻。
  • 阿木爺爺火了!匠人精神來自平凡中的堅守
    最近一位中國老木匠阿木爺爺國外走紅,他在視頻中展現了自己純熟的木工手藝,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傳統榫卯技術。工匠精神,匠心為本。據了解,阿木爺爺是一個老木匠,有50年的木工技藝,為了讓木匠文化得到更多的關注,63歲的他拍起了視頻,並以高超的技藝成為了網絡紅人。匠人精神不論來自哪裡,都值得敬佩,即使隱於深山,也有廣闊天地,被網友譽為&34;。「魯班精神」代表的是中國手藝者的匠人精神。
  • 「阿木爺爺玩木頭」視頻走紅海外:普通農民展示中國榫卯手藝
    就在幾天前,一則「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的消息陸續登上微博、知乎、今日頭條等多個平臺,備受關注。王保成的父親「阿木爺爺」王德文的「玩木頭」的視頻在海外網站上累計播放量約2億次,單個視頻播放量高達4200多萬次。「(聯繫的)幾十家吧,你是這幾天第一個到現場的。」
  • 木匠爺爺憑榫卯技術圈粉 外國網友:一定學過計算機建模
    (視頻畫面)這段僅6分多鐘的視頻,幾乎沒有一句講解或對白,卻在海外社交媒體上收穫了1千多萬的點擊量。(頁面截圖)視頻中的這位6旬中國老人憑實力圈粉了一大批海外網友。他被粉絲們親切地稱作「阿木爺爺」,本名叫王德文,現年63歲,山東聊城人,現在廣西生活。自小學習木匠活的他,一做就是50多年,善於打造「魯班凳」、「魯班鎖」等各種木製工藝。
  • 「當代魯班」阿木爺爺海外爆火,網友稱讚又一個「李子柒」,爺爺...
    一位網名叫阿木爺爺的中國木匠在海外火了憑藉手工製作的絕活他在YouTube吸粉超過百萬視頻播放量超2億>僅憑巧手打造的魯班凳、將軍案驚呆海外網友還有為小孫子製作的竹蜻蜓、手搖泡泡機、小豬佩奇等玩具童趣十足、讓人驚嘆網上有人將他和李子柒相比稱他「將中國文化又一次輸出海外
  • 做板凳不用釘、無膠水,「阿木爺爺」憑傳統木匠手藝成新晉網紅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呂海鋒 攝「阿木爺爺」意外走紅王德文,今年62歲,山東省聊城人。他說,自己是和木頭打了50年交道的傳統農村木匠。要了解王德文走紅的經歷,首先要從其兒子阿成講起。大概十年前,20歲出頭的阿成獨自一人離開家鄉,來到千裡之外的桂林打拼,先後從事動畫影視、自媒體運營等方面的工作。
  • 「阿木爺爺」爆紅,老手藝自有高光時刻
    山東老木匠王德文最近在網上紅遍海內外,被稱為「阿木爺爺」。他不用釘子、膠水,一榫一卯做出魯班凳、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等木器,讓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綻放出令中外人士驚嘆的光彩。(見7月2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百萬粉絲、上億流量,「阿木爺爺」因製作了由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構成的世博會中國館模型,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不僅引發國內關注,更讓國外網友嘆為觀止。木工手作,最見匠心。老手藝屬於「慢生活」,散落在不緊不慢的時光裡,講述著市井生活的美好。在千篇一律的機器生產之前,老手藝烙印著千物千面的獨特之美。
  • 解讀:阿木爺爺的傳統技藝
    在「阿木爺爺」的「製造清單」裡,有逼真的木雕小汽車、會走的木質小佩奇、手搖的風扇泡泡機,讓小朋友的童年充滿樂趣;也有精緻的老式掛燈、轉動的小水車、自動的驅鳥器,給村裡的人們帶去便利。可以說,層巒疊嶂的山間,樸實無華的老者,巧奪天工的手藝,共同勾勒出一幅沁人心脾的山居圖,滿足了觀眾對詩意生活的嚮往,豐富著當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 李子柒之後,這位樸實無華的木匠爺爺「爆紅」海外
    中國古人的智慧,在這環環相扣中,匠心獨運。阿木爺爺是誰?大爺本名王德文,今年63歲,來自山東聊城,現居廣西梧州。因為父親去世早,母親又體弱多病,他在13歲的時候就輟學跟著村裡的木匠學習技術,剛開始拜師當學徒三年沒工錢,跟著師傅到處跑,看到什麼用得上的工具,就回家自己做,一點點積累,總算把這門手藝徹底學會。這一晃,50年就過去了。
  • 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外國網友,「阿木爺爺...
    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外國網友,「阿木爺爺」授藝不藏私 2020-11-17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3歲爺爺精湛榫卯工藝驚呆老外,當代魯班讓億萬老外愛上中國
    最近熱搜上出現了一位網名叫阿木爺爺的新晉網紅,一個TAG就收穫5.6億閱讀量,而他居然是一位63歲的爺爺?還火到外網去了?說實在的,現在網上的手工達人可不少,為什麼偏偏是阿木爺爺能夠出圈,成為全球網紅呢?原因無它,手藝超群。
  • 傳統工藝傳承,木匠精神,油管網紅阿木爺爺做到了!
    是什麼讓這一年入古稀的爺爺在網絡上吸粉無數?自然是他的傳統木工手藝,這一手藝準確來說是榫卯工藝,不耗費一顆釘子、一滴膠水,就能將普普通通的東西做成各種巧妙的小玩意。玩過魯班鎖的人一定會驚訝於發明它的人心思巧妙,通過簡單的榫接技術就能將多種的木塊結合在一起,且組合後單單靠外力是難以將其分離開來的。
  • 木工手藝人阿木爺爺:敲敲打打幾十年,誰想到我老頭子火了
    此後,阿成又陸續將父親做木工的視頻拍攝下來、傳播出去,阿木爺爺迅速走紅網絡。讓更多人看到中國的老手藝阿木爺爺從沒想過,年輕一代會對木匠活感興趣。他在西瓜視頻擁有了270萬粉絲,同時也在YouTube上迅速走紅,瀏覽量超過2億,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超4000萬。
  • 63歲阿木爺爺靠「玩」木頭走紅,網友:簡直是寶藏爺爺!
    最近,一位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YouTube)網紅,他就是阿木爺爺。
  • 62歲中國老人憑一把小板凳走紅海外,背後是一家人的努力
    但你可能想不到,當下最令Youtube網友痴迷的中國人,是一位62歲的老木匠「阿木爺爺」。 對於自己的走紅,阿木爺爺表示自己就是一個老木匠,真正讓這份手藝插上翅膀的,是他做自媒體創業的兒子阿成。
  • 「當代魯班」阿木爺爺靠中國傳統工藝——榫卯,徵服海外!
    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阿木爺爺,現生活在廣西梧州的一個村落裡,在木藝這條路上已堅持了大半輩子,製作的木藝品不計其數,被網友們尊稱為「當代魯班」,但他說最得意的作品還是為自己的小孫子制定的玩具——泡泡機。先拿阿木爺爺製作的最「出圈」的魯班凳來說,這是一個極其考驗手藝的工作。需要鋸、刨光、磨、鑽、鑿、摳、上漆、打蠟等幾十道精細的工序才能完成,並且對尺寸的精準度要求極其苛刻,哪怕是毫釐之差,都會對作品產生極大的影響。這門技術靠的就是以缺補缺的方法,一鋸下去,兩個面應相互嵌合,天衣無縫。
  • 廣西63歲木匠爺爺王德文在外國又火了!
    從前,外國網紅視頻流傳進中國的多,中國向外國輸出得少;而現在恰好都倒過來了。先是有拍攝中國傳統美食視頻的李子柒在外網爆紅,現在又多了一位心靈手巧的木匠「阿木爺爺」!阿木爺爺原名王德文,是山東聊城人,現在居住於廣西梧州。阿木爺爺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9歲時便失去了父親,四個孩子全靠母親一人拉扯長大。
  • 山村老木匠的神仙晚年:「中國功夫」圈粉百萬,徵服老外
    王德文,這位當了50年山村木匠的花甲老人,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曾經賴以養家餬口的木匠手藝,到老,竟讓自己圈粉百萬,走出國門,成了老外膜拜的網絡紅人。01 拍視頻的初衷——傳承技藝這事,還得從老人的兒子王保成說起。
  • 「阿木爺爺」巧手演繹木頭裡的「中國功夫」
    「『阿木爺爺』就是我。」63歲的王德文說。王德文的深山「工作室」位於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做木工活的視頻被兒子王保成傳到網上後,王德文一下子火了。「阿木爺爺」在西瓜視頻有270多萬粉絲,名為「Grandpa Amu」的YouTube帳號瀏覽量超過2億次。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單條視頻播放量數千萬次的木工作品是架在小溪上的拱橋。
  • 看不夠火爆海內外的當代魯班阿木爺爺,這裡還有更硬核的手藝
    原創 小北 北京大學出版社你可能還不知道阿木爺爺是誰?然而他早已火遍全網各大平臺甚至海內外,連新聞聯播也專門點名稱讚。親眼見證阿木爺爺在山林之間打造各種器具,圍觀群眾都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