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儘管時光流逝,他是永不消逝的傳奇

2020-12-13 騰訊網

501年前的今天,1519年5月2日,達·文西逝世。

達·文西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

現代學者稱達·文西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在繪畫外,達·文西還擅長雕塑、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他還是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

達·文西既多才多藝,又勤奮多產。他全部的科研成果盡在他的手稿中,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愛因斯坦認為,達·文西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 年。

像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一樣,達·文西在世時就已經是個傳奇人物了。當他還在米蘭服務於「摩爾人」路德維克時,宮廷詩人伯納多·貝爾林西奧尼就記錄了他在1490年為吉安·加萊亞佐·斯福爾扎與伊莎貝拉·德·阿拉貢兩人的大婚而設計的服裝與背景道具,以此來讚美這位多才多藝的天才。當時舉行了一次著名的天堂節慶典活動,對這次以神話為主題的表演盛事,貝爾林西奧尼進行了如下描述:「有了佛羅倫斯大師李奧納多·達·文西的精巧構思與藝術造詣,人們模擬了天堂的場景,7 個由人扮演的行星在其周圍旋轉。」後來貝爾林西奧尼在其1493年出版的《韻律》一書中,在其詩文旁的註解中,再次提及達·文西:「就像是阿佩利斯(公元前4世紀希臘宮廷畫師)從佛羅倫斯被帶到這裡。」將這位託斯卡納大師與古代具有傳奇色彩的藝術家相提並論,這種比喻是最高形式的讚美,要知道這位古代藝術家能夠繪製「看不見的事物」,被認為是一位出神入化的畫家。

《蒙娜麗莎》|《喬貢達》畫作展廳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達·文西在同時代畫家中享有盛譽的另一個佐證由班戴洛提供。班戴洛在1554年出版的一本《小說》(第一部分,第58篇)中回憶了這位偉大藝術家在聖瑪利亞感恩教堂的餐廳裡專注地描繪《最後的晚餐》的情景:「一些紳士…… 陷入沉默,凝視著這令人驚嘆的、享譽全球的基督與門徒進行最後的晚餐的場景,而佛羅倫斯的優秀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此時正在悉心繪製這一場景。」

義大利版1歐元硬幣的背面

複製自達·文西的畫作《維特魯威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達·文西的聲名與運勢並沒有隨之而下降,如今這位來自芬奇鎮的天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神秘,被認為是一個謎。這種想法如此深入人心,以致人們很難感知到,甚至是完全沒有察覺到,他實際上是個真實的「人」,從嚴格的語言文字學意義上所講的「人」。幾個世紀以來,他的形象已經分化為不同層面,呈現出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相去甚遠的特徵。比如說,有些人已經把達·文西當作一個「天才」,這裡所說的「天才」是從這個單詞的浪漫主義角度而言的。就涉獵的多樣性來講,他雄踞同時代人之首,充分彰顯了個體所能達到的制高點。另外一些人則認為他對社會的進步具有實證主義信念,是這一信念的先驅,用他令人驚嘆的發明及他作為科學家的工作規劃著未來,與此同時掃除中世紀的迷信,將人們從由來已久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還有一些人仍尊他為那個匪夷所思的受現代人追捧的偶像——蒙娜麗莎——的創造者,民眾蜂擁而至,有如世俗世界的朝聖者一般,前往巴黎觀看這幅名畫。《喬貢達》或者稱《蒙娜麗莎》實際上是達·文西之謎中的一個核心之謎。如今,在一個用科技複製藝術品的時代,引用本雅明的一句話:蒙娜麗莎的形象已被空前地發揮到極致,在一個已經幾近瘋狂的成功行業裡,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複製,並被用來裝飾各種東西——從海報到T恤衫,從紀念品到各種小玩意兒。

怪誕畫(約1603)

彼得·保羅·魯本斯臨摹達·文西作品

維也納,阿爾貝蒂娜博物館

馬賽克拼成的《最後的晚餐》(約1806—1814)

吉亞科摩·拉法埃利

維也納,義大利教堂

最後的晚餐(黑色/ 綠色,1986)

安迪·沃霍爾

摘自《達·文西》

[義大利]恩裡卡·克裡斯皮諾 著

田麗娟 張惠 邢延娟 譯

譯林出版社 鳳凰壹力

達·文西

——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

——巨人中的巨人

——人世間絕無僅有的曠世奇才

引自義大利權威出版社,跟隨義大利學者探索義大利巨星的傳奇人生。

結合大量史料,在真實、可感知的時代背景下解讀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多角度呈現達·文西的藝術人生。

系統梳理達·文西大量手稿的流傳散落歷史,清晰明了。

探索「達·文西之謎」的來龍去脈,多方位展示達·文西不朽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恩裡卡·克裡斯皮諾,義大利學者,藝術研究者,著有《李奧納多·達文西》《梵谷:透視藝術大師》等。

內容簡介

本書為「藝術人生」系列叢書之一,書中以達·文西的一生為主線,結合時代背景,重點介紹了其在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上的成長與發展,對其手稿流傳歷史、作品題材、創作手法和理念等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解讀,多方面展示了這位「曠世奇才」對後世的影響。

「藝術人生」系列叢書引自義大利君提出版社,精選世界繪畫史上十二位傑出的藝術大師,以時間為線索展示其非凡的藝術人生,在真實、可感知的時代背景下解讀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呈現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藝術風採。

相關焦點

  • 儘管時光匆匆流逝
    儘管時光匆匆流逝,一晃眼已經成為過去,可那些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堆積起來的回憶,伴隨了我們大半生。不管是憂傷也好,是美好也罷,它們已經深深刻印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永遠保留在我們的生命中。。
  • 基爾派屈克曬弗雷戴特球衣照:傳奇永不消逝
    「傳奇永不消逝!#吉默國度」基爾派屈克寫道。弗雷戴特是2011年的10號秀,NBA職業生涯常規賽場均上場13.4分鐘,能得到6分1.4助攻。2017-18賽季常規賽,基爾派屈克共上場52次,場均上場12.3分鐘,得到6.3分1.7籃板0.9助攻。
  • 達·文西逝世500周年 達·文西密碼仍未完全解開
    全世界壓箱底的達·文西真跡幾乎被翻了個遍,聯袂奉上一席流動的藝術盛宴,令藝術愛好者們大飽眼福。由於展期相撞,租借相關作品甚至引發了博物館之間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達·文西離開這個世界的500年間,人們越發認識並驚嘆於他的「寶藏」屬性。原來,家喻戶曉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畫作,只是達·文西創造力的冰山一角。
  • 李奧納多·達·文西
    Marco Rosci提出儘管現在已經有許多關於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推測,他的世界觀卻是從本質上符合邏輯的而不是神秘的,他使用的經驗主義的手法在那個時期也是不尋常的[3]。達·文西是公證員瑟皮耶羅·達文西和農民婦女卡特琳娜的非婚生子女,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中一個叫做芬奇的地方出生成長。李奧納多從小在著名的佛羅倫斯畫家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的畫室受教育。
  • 蔣勳新作出版 用經典畫作解密達·文西
    原標題:蔣勳新作出版 用經典畫作解密達·文西  美學大師蔣勳的「藝術美學」系列第一本《蔣勳破解達文西之美》最近出版。「藝術美學」是蔣勳的經典系列作品,解讀了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達·文西、凡·高、米開朗其羅、莫奈、高更等人。跟隨蔣勳走進美學探索之路,洞悉藝術史上最真實的理性與感性,呈現最精彩的美學觀點及經典畫作。
  • 達·文西和他的《蒙娜麗莎》
    達·文西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他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達·文西其人1452年的4月15日夜幕降臨後,達·文西出生在義大利託斯卡納小山鎮的阿爾諾河流附近的山谷裡,這是美第奇家族統治下的佛羅倫斯共和國的領地。達·文西的父親叫瑟·皮耶羅·達·文西,是佛羅倫斯的法律公證員,母親卡泰麗娜是農婦。達·文西是他們的私生子。達·文西並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姓氏,芬奇是小鎮的名字。
  • 達·文西:大BOSS來了
    1452年4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晚上,萊昂納多·達·文西出生在託斯卡納的芬奇小鎮。他是私生子,爸爸是富有的法律公證人,媽媽是貧農之女,也有說是中東女奴。他在媽媽身邊長到5歲,然後搬去與爺爺奶奶同住。他爸結過4次婚,有12個婚生子。達·文西年齡大很多,與弟弟妹妹們幾乎沒來往。1460年代中,達·文西一家搬到佛羅倫斯。
  • 李奧納多·達·文西:絕無僅有天才的傳奇人生
    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小行星3000為紀念「達·文西」而被命名為「李奧納多」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維特魯威人》、《達·文西自畫像》、《安吉裡之戰》。達·文西是一個有著「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極具活潑的創造性的想像力」的人。
  • 達·文西:天才與他的曠世傑作
    克姆普與帕蘭帝認為,雖然達·文西沒有稱卡苔莉娜為母親,但根據多種文獻對證,他的兩條筆記證實卡苔莉娜就是他的母親。達·文西的父親皮爾諾一生經歷了4次婚姻,前3位妻子均早逝,只有第4位妻子在他之後去世。皮爾諾的4位妻子給他生了16個孩子,加上達·文西,他一共生有17個孩子,其中數位夭折。達·文西出生後,先由母親哺育。
  • 追尋達·文西的足跡
    在芬奇還能看到達·文西的許多奇思妙想,手稿和模型展現了他早期對紡織機、戰爭機器,以及他最熱衷的「人如何飛上天」的研究。 駕車10分鐘或步行30分鐘穿過橄欖樹叢,來到安奇亞諾——達·文西實際的出生地,通過全息投影,你能看到達·文西本人分享他對自然的熱情和他的探索故事,全息影像裡的達·文西謙遜而見識廣博,仿佛把人拉回五百年前,面對面在聆聽他的教誨。
  • 絕無僅有的全才達•芬奇
    達·文西的父親瑟·皮耶羅·達文西是個十分富有的佛羅倫斯法律公證員,他的母親卡泰麗娜是個農婦,達·文西是他們的私生子。達·文西並沒自己的姓氏,他的全名的意思是:「芬奇鎮梅瑟·皮耶羅之子——李奧納多」。他名字中的「瑟」只表明他父親是一個紳士。關於達·文西的童年,人們所知甚少,只知他五歲前和母親一起居住在芬奇小鎮。 五歲後,達芬·奇和他的父親、祖父母、叔叔居住在芬奇小鎮。
  • 達·文西:一個拖延症+多動症患者?
    萊昂納多·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建築師、發明家。今年恰逢這位傳奇人物逝世 500 周年,一篇發表於Brain上的文章讓我們對這位曠世奇才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 達·文西逝世500周年:他的大腦就是一個宇宙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 我想達·文西應該是歷史上非常令人著迷的人物。儘管如今他被現在大多數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畫家,但是從人體解剖學到戲劇,達·文西的興趣廣泛得令人瞠目結舌。
  • 一展攬盡達·文西存世經典
    儘管她的臉龐豐滿圓潤,卻冷若冰霜,凌厲的神色中流露出些許的幽怨。而路德維科另一個情婦加萊拉尼則成了《抱銀貂的女子》中的主角。畫中女子目光清澈,嘴角微抿,姿態優雅迷人。達·文西對細節的刻畫達到了完美的程度。毛色光潤的白貂,在希臘語中意為「純潔無邪」,並與加萊拉妮的發音接近,可謂對畫中人物最佳的闡釋。儘管以上三幅女子肖像各具特色,生動傳神,但都不是達·文西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形象。
  • 思想家系列——達·文西
    他五歲前和母親一起居住在芬奇的村鎮,1457年以後和他的父親、祖父母、叔叔Francesco居住在芬奇小鎮。他的父親和名叫Albiera的16歲女孩結了婚。她喜愛達·文西,但死得很早。達·文西16歲時,他的父親和20歲的Francesca Lanfredini結婚。直到他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結婚後,達·文西的父親才有了合法的子嗣。達·文西沒有正式地學過 拉丁語、 幾何和 數學。
  • 全才達·文西是怎樣煉成的?
    同時,也會有人想要了解甚至有所質疑:達·文西在其他領域的成績,是否因為其繪畫大師的盛名才受到關注?他的各種探索與發明,究竟達到了怎樣的高度?對後世有怎樣的影響?達·文西的光環越是多重和耀眼,他本人也就變得越加神秘,越加難以捉摸。想要破譯達·文西多重身份的「密碼」,我們可能需要先摒棄一些屬於現代人的成見。
  • 《哈默手稿》:解開達·文西的密碼
    但達·文西不是,達·文西只是讓人為之絕望。  毫無疑問,達·文西首先是一位畫家,是所有的畫家當中最傑出的那一位,他被譽為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畫作能跟照相機拍的照片匹敵的畫家。  但是我們卻不能照此理解。繪畫並非是達·文西的終極藝術,而只是達·文西最基本的工具,他無比嫻熟地運用著這個工具描摹天地,洞察萬物之理。
  • 利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珍貴雕塑在米蘭展出
    米蘭和拉斯維加斯2016年12月7日電 /美通社/ -- 現今僅存的唯一出自利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之手的雕像於11月24日起在米蘭黛琳斯泰利恩宮殿酒店(Palazzo delle Stelline)內的法國文化中心(Institut Francais)公開展出,黛琳斯泰利恩宮殿酒店毗鄰利奧納多
  • 探秘達·文西建築手稿 超越藝術的天才科學家
    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裡對達-芬奇的溢美之詞。或許是因為在繪畫、雕塑方面的成就太過顯赫,許多人忽略了那個在發明、哲學、音樂、醫學、生物、地理、建築、軍事等領域同樣建樹輝煌的達-芬奇。上海世博城市足跡館共展出了330件寶物,卻絲毫不掩達-芬奇散發出的璀璨光芒。「城市發展」展廳,專設了達文西展區。
  • 永不消逝的愛與信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瀋陽站淚目首演來了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瀋陽首演永不消逝的愛與信念10月8日盛京大劇院10月8日晚7點,瀋陽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引進的首部反映諜戰工作的舞劇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盛京大劇院歌劇廳上演。,這是李俠最後的電報,也是永不消逝的愛與信念。帷幕落下,唯有字幕折射出歷史的悲涼。而襁褓中的新生命,則是新希望火種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