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和他的《蒙娜麗莎》

2020-09-15 阿斌abin

2020 0914


我們熟悉的達·文西形象,緣自於他的自畫像,一位智者。


達·文西是無人不知的著名畫家,他的《蒙娜麗莎》更是家喻戶曉。但它背後的故事,你是否知道?

列昂納多·達·文西(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佛羅倫斯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天才的科學家、發明家、畫家。文藝復興時期三傑代表人物之一,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

達·文西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他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達·文西其人

1452年的4月15日夜幕降臨後,達·文西出生在義大利託斯卡納小山鎮的阿爾諾河流附近的山谷裡,這是美第奇家族統治下的佛羅倫斯共和國的領地。

達·文西的父親叫瑟·皮耶羅·達·文西,是佛羅倫斯的法律公證員,母親卡泰麗娜是農婦。達·文西是他們的私生子。達·文西並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姓氏,芬奇是小鎮的名字。

達·文西五歲前和母親一起居住在芬奇的村鎮,他的父親和一名16歲女孩結了婚,她喜愛達·文西,但死得很早。達·文西沒有正式地學過拉丁語、幾何和數學。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兼畫家喬爾喬·瓦薩裡,記述了一個當地的農民做了一個盾牌,請達·文西的父親皮耶羅在盾牌上作畫。兒子達·文西在上面畫了一個吐著火舌的怪獸,這幅畫畫得栩栩如生。皮耶羅便把它賣給了佛羅倫斯的藝術中介,藝術中介又把這幅畫賣給了米蘭的公爵。

達·文西少年時已顯露藝術天賦,15歲左右到佛羅倫斯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達·文西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

達·文西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他的七弦琴彈得不錯,他首先是作為一個音樂家而不是畫家或者發明家的身份在米蘭出名的。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其無與倫比的才能卻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達·文西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他還擅長雕刻、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既多才多藝,又勤奮多產,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他全部的科研成果盡數保存在他的手稿中,愛因斯坦認為,達·文西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斯等地。1516年僑居法國,1519年5月2日病逝。

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李奧納多」。達·文西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著名畫作有:《蒙娜麗莎》、《柏諾瓦的聖母》、《聖哲羅姆》、《東方三博士的禮拜》、《巖間聖母》、《最後的晚餐》、《聖母子與聖安娜》等。



神秘的微笑

《蒙娜麗莎》是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的傑出油畫作品,規格:77釐米x53釐米,現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之一。

《蒙娜麗莎》是西方繪畫史上最受喜愛的作品之一,她每天以其神秘的微笑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

《蒙娜麗莎》是達·文西最喜愛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邊。直到達·文西去世後,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萬二千裡弗(法國金幣名),才從達·文西的弟子手中買去。從此,該作品被收藏於法國羅浮宮。

文藝復興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是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斯,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文藝復興運動源自於對基督教統治下中世紀的批判,《蒙娜麗莎》表現了人物典雅恬靜的形象,展現了神性與人性的光輝。它肯定了人從自然狀態脫離而存在的意義,升華為一種神聖的符號,這是心靈回歸者、覺醒者的崇高理想的顯現,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

達·文西在《蒙娜麗莎》繪畫的畫法上,「蒙娜麗莎」的人物形象與背景界限並不明晰,人物仿佛融入背景之中。尤其是在該人物的眼角和嘴角處,畫家有意讓眼角和嘴角漸漸融入柔和的陰影之中,造成了含蓄的藝術效果,極大地豐富了形象的意蘊。

在《蒙娜麗莎》繪畫中,有更深的一層含意,即:「女性」特點似乎已經消失,這是達·文西對性別的超越,《蒙娜麗莎》仿佛是沒有性別的天使,或二性兼具的神靈。《蒙娜麗莎》代表了達·文西以基督的目光審視世道的含義,這種境界,可視為宗教的境界,美與神秘有著不解的因緣。

《蒙娜麗莎》被盜

《蒙娜麗莎》1911年8月22日星期二,以遊客臨摹名畫為生的巴黎藝術家路易·貝何德走進了羅浮宮內的方形大廳,他發現,掛《蒙娜麗莎》作品的地方,只剩下四根鐵釘。博物館的官員接到通報,《蒙娜麗莎》作品被盜。

盜竊《蒙娜麗莎》的是一位30歲的義大利人,羅浮宮油漆匠溫琴佐·佩魯賈。1911年8月19日,他裝成遊客進入羅浮宮參觀,並找到一個小屋躲了起來。等到閉館後,他取下畫像,破壞了門鎖後逃之夭夭。

兩年後,1913年11月29日,佛羅倫斯古董商阿爾弗雷德·傑裡收到一封署名「列昂納多」的信,信中聲稱要把畫「歸還」給義大利,前提是必須支付他5萬裡拉的費用。古董商傑裡和來信者接頭後,傑裡通過對照和鑑別,證明這正是《蒙娜麗莎》真品。

傑裡和「竊賊」說,讓他回酒店等候獎金。報警後,將這位原名叫溫琴佐·佩魯賈的竊賊抓獲。這幅著名的《蒙娜麗莎》畫作重回法國。


  

  

相關焦點

  • 西班牙畫家何塞:青銅版《蒙娜麗莎》致敬達·文西
    西班牙畫家何塞:青銅版《蒙娜麗莎》致敬達·文西 2015-09-25 08:51:55他的作品中為何多次出現《蒙娜麗莎》和達·文西?其代表作《騎士》為什麼沒有馬頭?執行策展人蔡虹女士為觀眾解讀了作品中的數個秘密。
  • 不僅僅是蒙娜麗莎,羅浮宮搞了個達·文西大展
    這就是為什麼這份手稿比《蒙娜麗莎》還要重要,它證明了達·文西從一位畫家變成了一位博學家,就在他從故鄉託斯卡納搬到軍工業發達的米蘭後不久。這就是羅浮宮大展所呈現的達·文西,羅浮宮也證明了自己值得為達·文西逝世500周年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519年,達·文西在法國逝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被邀請擔任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宮廷畫家。
  • 達·文西最滿意的肖像畫《蒙娜麗莎》,臨終前送給了他
    達·文西有一名相伴30年的助手,名叫吉安·麥柯夢·達奧倫諾,綽號沙萊(Salai),或爾·沙萊諾(il salaino),他被瓦薩裡描述成一位「達·文西所陶醉的細捲髮優美青年」——這在達·文西的筆記中可以找到證據,一副有捲髮的男性圖畫。1490年,10歲的沙萊來到達·文西的身邊。
  • 達·文西油畫《蒙娜麗莎》,世界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
  • 在空中探索平衡和完美,「零重力」舞出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
    原標題: 在空中探索平衡和完美,「零重力」舞出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  大幕拉開,一名男性站在舞臺中央,當星光穿過他的身體,奇蹟發生了……今明兩晚,義大利零重力舞蹈團最新空中魔幻舞蹈力作《達·文西》將在上音歌劇院開啟亞洲首演。6名舞者在空中飄浮,探索著平衡和完美,展開一場舞蹈和戲劇的冒險。
  • 李奧納多·達·文西傳之《蒙娜麗莎》背後的故事
    先來說說李奧納多·達·芬,那個時候列年近五十奧納多·達·文西在回到了佛羅倫斯,奧納多·達·文西的名氣在當時已經是聞名遐邇了,但請他畫一幅畫作有多難,我們來說一個故事來了解一下。有一個公爵夫人想請達文西畫畫,追著請他畫好多年,就是天天來找他。只是因為達文西曾經在他們家給她畫了一幅素描,這夫人一看太美了,這是她見過最美的畫。所以就心心念念著想讓達文西畫一幅油畫。達文西就是不願意畫,說沒感覺,不喜歡。那他為什麼會接《蒙娜麗莎》的畫呢?蒙娜麗莎是誰呢?
  • 達·文西:天才與他的曠世傑作
    因為他的名字首次出現在祖父1457年的納稅單上,一般推測母親養育他至5歲。但是,卡苔莉娜生下達·文西的次年就出嫁了,而且很快生育,因此達·文西也可能1歲左右就到了祖父家。根據非常少的文獻記載,達·文西在祖父母和一個叔叔的撫養下,在芬奇小鎮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1472年(或1466年)至1482年,和1500年至1504年,達·文西與父親兩度共同生活在佛羅倫斯。
  • 達·文西為自己而畫的傳世佳作:《蒙娜麗莎》究竟好在哪裡?
    說起這幅畫,還得從達·文西第一次從米蘭回到佛羅倫斯說起。當時,一位叫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的絲綢商人,請達·文西為他24歲的妻子麗莎畫像,達·文西爽快答應了。但這裡邊有個疑問,達·文西回佛羅倫斯的路上路過曼圖亞城,那裡的貴婦伊莎貝拉也請他畫像,但他只畫了個草圖,後面就各種推脫逃避不想畫,那麼,他又為什麼同意給這位無權無勢的商人妻子畫像呢?
  • 蒙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因為什麼賦予它神秘莫測的微笑?
    站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前,我們都會被畫中女子的微笑深深吸引。畫中蒙娜麗莎嘴角微皺,臉部的微笑似乎剎那而過,卻又能恰好被捕捉到。是因為出自大畫家達·文西?還是跟這幅畫的模特有關?自從這幅畫問世以來,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世人爭論不休,很可惜並不能解開這個塵封已久的謎團。1、從審美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件藝術品不同的人來觀賞,或者說在不同時間段觀賞,感受和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 羅浮宮達·文西大展:最偉大的是飛機坦克手稿,而非蒙娜麗莎
    達·文西手稿中的飛機器械在另一頁,達·文西對飛機的朋克想像變得更加大膽。一名男子站在一架飛行機器的木質駕駛艙裡,用力拍打機翼上下擺動。雖然直升機和坦克都是大膽的幻想,但這種模仿鳥類飛行的飛行機器的設計方案卻讓他著迷了一輩子,而且隨著他的改進變得越來越可信。這就是為什麼這份手稿比《蒙娜麗莎》更重要。
  • 險言碎語(45):達·文西為畫「蒙娜麗莎」買巨額保險?
    達·文西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達·文西並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幹,而是立志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幹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裡迷了路,走到了個漆黑的山洞前。
  • 蒙娜麗莎的原型竟是位男性?達·文西的一生所愛究竟是誰
    ·文塞提的研究小組在對比了《施洗者聖約翰》、《最後的晚餐》等達·文西其他畫作中模特的面部特徵後,發現與蒙娜麗莎的十分相似,這位出鏡率十分高的模特究竟是何許人也?達·文西又為什麼要將他畫入蒙娜麗莎呢?此人叫做吉安·賈科莫·卡普洛蒂,達·文西愛稱他為薩萊(小魔怪的意思)。薩萊自1490年來到達·文西家,在那之後的25年裡,一直是後者的學徒和模特。薩萊長相不同於一般男子般的粗獷、硬朗,外表非常的柔美中性,而他也一直被認為是達·文西的秘密戀人。為什麼是秘密的呢?
  • 《蒙娜麗莎》有裸體姐妹作?近日專家鑑定達·文西至少參與了作畫
    達·文西研究指,達·文西使用的是一種叫暈塗法(sfumato)的繪畫技巧,靠混合顏色削弱了觀眾的外圍視覺,令畫中人的嘴變成觀者的焦點。其實,其他畫家也曾使用過這種技巧,但無人可做到像達·文西般巧妙。曾經出現的《蒙娜麗莎》裸體姐妹作近日有法國專家指出,達·文西當年可能繪畫不止一幅《蒙娜麗莎》,更可能有裸體版的姐妹作。
  • 達·文西畫《蒙娜麗莎》的時候,吳門畫家在感受人與自然的共存
    西方和東方的藝術發展史是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不過在有些時間節點上又有著奇妙的相似之處。14世紀到16世紀,歐洲大陸的藝術家們陸續投入到「文藝復興運動」之中。文藝復興起源於義大利,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藝術變革中誕生了傑出的藝術家達·文西。
  • 英媒稱法國發現蒙娜麗莎裸體素描:或出自達·文西之手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導 英媒稱,法國藝術專家表示,某博物館一幅收藏了150年以上的木炭畫或許是《蒙娜麗莎》的草稿。英國BBC網站9月28日報導刊登題為《法國發現蒙娜麗莎裸體素描》的報導稱,這幅名為《蒙娜·瓦娜》的女性裸體木炭肖像以前被認為只可能出自達·文西工作室。
  • 揭秘為什麼世界被「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迷住了?
    畢竟,藝術是一種主觀的體驗,然而,世界似乎對蒙娜麗莎完全痴迷。那她為什麼這麼重要呢?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但是,令世界著迷的那雙眼睛和微笑是什麼呢?起源的故事第一件事是:是的,蒙娜麗莎是一個真實的人。
  • BBC 稱法國發現蒙娜麗莎裸體素描,專家:或出自達 · 芬奇之手
    IT之家10月1日消息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代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所繪的麗莎·喬宮多的肖像畫。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羅浮宮供公眾欣賞。而近日,英國BBC在其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稱一位法國藝術專家表示,一副在法國某博物館收藏了150年以上的木炭畫可能是名畫《蒙娜麗莎》的素描,這是一個裸體女人的肖像素描,被稱為Monna Vanna,在此之前一直被認為是達·文西工作室所創作,而現在,專家表示有更多證據證明這一結論。
  • 達·文西逝世500周年 達·文西密碼仍未完全解開
    全世界壓箱底的達·文西真跡幾乎被翻了個遍,聯袂奉上一席流動的藝術盛宴,令藝術愛好者們大飽眼福。由於展期相撞,租借相關作品甚至引發了博物館之間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達·文西離開這個世界的500年間,人們越發認識並驚嘆於他的「寶藏」屬性。原來,家喻戶曉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畫作,只是達·文西創造力的冰山一角。
  • 絕無僅有的全才達•芬奇
    期間,他父親和一個十六歲女子結婚,繼母很喜愛達·文西,但死得很早。達·文西十六歲時,他父親和二十歲的另一個女人結婚。直到他父親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結婚後,達文西的父親才有了合法的子嗣。 人們比較熟悉的達·文西形象基本上來自於他那幅著名的自畫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納多,人們總是想到一個哲學家般的睿智長者。
  • 達·文西:儘管時光流逝,他是永不消逝的傳奇
    501年前的今天,1519年5月2日,達·文西逝世。 達·文西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