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 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 深度的原創財經號 。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2017下半年,全民掀起「吃雞」浪潮,「吃雞」這一詞語來源於一款現象級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
從林更新詼諧解答「身材怎麼保持這麼好」是因為平時「跑毒啊遊泳啊潛水什麼的躲鍋,都是比較好的運動,這麼多人追著呢,必須拼命的跑啊…」的幽默拋梗,到網友吐槽「不能吃雞的網吧,不是好網吧」。不難看出「吃雞」遊戲的火熱程度。
絕地求生、H1Z1相繼「擁入」騰訊懷抱
在吃雞遊戲火速爆熱的同時,一家公司緊鑼密鼓的籌備著獨家代理事宜,想必不用猜測也知道,這家公司就是騰訊控股(00700-HK)。騰訊於2017年11月22日正式宣布,獲得「Playerunknown'sBattlegrounds」即「絕地求生」的國服代理權。
「吃雞」是一款以「跳傘-生存-射擊」為玩法的多人競技射擊網遊,在騰訊拿下吃雞不久,向另一款相似度很高的遊戲「H1Z1」發起「進攻」,並於今日正式宣布獲得「H1Z1」在中國的獨家代理運營權。在騰訊代理「H1Z1」後,有網友發聲:H1Z1是什麼遊戲,有吃雞好玩麼?也有網友激動的歡迎H1Z1的回歸。不管是哪一種聲音,兩款遊戲背後都有著一批忠實的粉絲。
「吃雞」更火?二者或有所補
實際上,「H1Z1」出現在玩家視野先於「絕地求生」,但是按照今日以前的表現來看,「絕地求生」確實更火。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H1Z1第一次進入筆者的視野,還是來源於微博關於「紅衣軍」抱團的一則消息,遊戲裡的玩家身著紅衣白褲,以「ChinaNo.1」的口號讓外國人瑟瑟發抖。通過調查發現,一是被騰訊涉足前的H1Z1對於中國玩家來說限制重重,遊戲曾禁止了中國IP,以至於中國玩家想要玩這款遊戲,必須通過代理插件登錄外國IP。二是今年8月份,有關H1Z1的遊戲直播全網遭禁,其「血腥暴力」的搏戰畫面是我國政策明律禁止的,而遊戲主播對遊戲的帶動作用效果明顯,在直播被禁後這股「風」漸漸平息。
(圖源為知乎網友Davion的觀點)
另一方面是來源於用戶體驗,大概總結為幾點,一是畫質及細節,「絕地求生」更為精良。二是針對用戶人群不同,從網友的普遍觀點中,我們總結出新手更適合「吃雞」,而追求「技術流」的玩家更傾向於H1Z1。
網友「吵翻天」,騰訊默默的笑了
在全民「吃雞」的熱潮中,H1Z1也強勢回歸。而兩者被騰訊雙雙捧入懷中後,我們不知未來玩家更傾向於哪一種遊戲,也不能肯定的說「H1Z1」回歸後是否能夠回歸巔峰。但可以肯定的是,兩款遊戲背後的騰訊必定是「坐收漁翁之利」的。
根據騰訊控股最新季報,截至2017年9月三個月的收入從404億元同比上升61%至652億元,毛利從218億元同比上升45%至317億元。騰訊控股的盈利能力是顯而易見的。
收入的增長離不開電腦遊戲業務的開展,電腦遊戲板塊約實現146億元的收入,得益於《地下城與勇士》及《英雄聯盟》的良好表現。
騰訊控股的業務佔比如上圖所示,截至2017年9月,增值服務為佔比額最高板塊業務達65%,而網絡廣告及其他收入佔比分別為17%、18%。在增值業務中,網路遊戲收入增長48%至268.44億元,得益於手機端遊戲與客戶端遊戲收入的增長。社交網絡收入增長56%至152.8億元。雖然社交網絡收入同比增長幅度高於網路遊戲,但是網路遊戲的收入額是社交網絡的1.76倍。可以看出網路遊戲在騰訊所有業務中的收入佔比處於較高水平。
2017年即將進入尾聲,在拿下兩款遊戲代理權後騰訊進入緊鑼密鼓的準備階段,筆者也期待著兩款遊戲國服的正式上線。隨著「吃雞」和「H1Z1」的入駐,不禁猜想兩款火爆的遊戲將會帶來怎樣的效益,以既往「奪得」代理權的遊戲表現來看,騰訊在2018年的業績究竟如何,也是不難想像的。
■ 作者|王潤萍
■ 編輯|徐冰瑩
本文版權歸香港財華網所有,如需轉載,請向後臺申請獲取授權。
關注
港股資訊最強 www.finet.hk
更多精彩,盡在財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