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銀行被點名批評,又一銀行傳出壞消息?儲戶1075萬元「被盜」

2020-12-12 騰訊網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儲蓄大國,儲蓄率排在世界前列。而中國人一向具有勤儉節約的美德,所以,在存錢方面,還是比較熱衷的。

據央行官網消息,1月16日,《2019年金融統計報告》發布。截至2019年12月底,人民幣存款年增長15.36萬億元,同比增長1.96萬億元,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8萬億元,同比增長8.7%。

銀行是中國最大的金融機構,所以存款人在存錢的時候想到銀行也沒有錯。一提到銀行,人們往往會認為它們是「可靠的」。存錢可以享受利息收入,即使銀行出現問題,國家也會幫忙解決,儲戶的利益也會得到保障。特別是中國的大型國有銀行,畢竟在「國有」的名義下,資本實力也很強,員工的專業素質也很高,給人以良好的信譽感,完全放心。

銀行的安全性高是毋庸置疑的,不過這也並非說它是100%安全,畢竟銀行也是金融機構,也有破產和倒閉的風險。在國外,銀行破產的案例層出不窮。國外銀行破產是很常見的,比如08年經濟危機,光美國就有幾百家銀行破產。我國的海南發展銀行也是第一家破產的銀行。不過目前銀行的存款都有保險,最多賠50萬,也就是銀行破產了,50萬以內,都沒問題,如果超過50萬,就看銀行的資產了。總的來說中國的銀行是全世界安全性最高的,尤其是5大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不完美」,就像總有關於銀行的「壞消息」一樣。例如,今年8月,又有一家中國銀行正式宣布破產和破產。這家銀行是一家承包商銀行。幸運的是,中央銀行已經接管了這家銀行,個人儲戶的存款可以得到全額補償。

今年7月,包括中國最大銀行之一的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五家中國銀行因收費和捆綁保險產品而被監管機構點名批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去銀行存錢的時候,有時我們可能會莫名的被扣款,還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可能會拉著你,給你介紹一些理財產品。

去銀行辦理業務,總給人一種安全踏實的感覺,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存在銀行洩露儲戶個人隱私的風險。

如果將洩露客戶信息視為銀行員工的違規行為,那麼非法挪用客戶資金的行為就有違法嫌疑了。

據媒體報導,中國中信銀行瀋陽分行的一名員工盜取了客戶的密碼,並將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1075萬元轉入其個人帳戶進行投資。後來,該名銀行員工自首,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罰款10萬元,並將挪用的資金返還給客戶。

銀行員工每天都和錢打交道,但那不是他們的錢,而是他們客戶的錢,所以如果他們挪用,那肯定是違法的。雖然銀行內部對員工有嚴格的職業道德要求,但是每天都有大量的資金經過員工的手,所以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人產生一些「歪心思」。

中信銀行不是一家普通的小銀行,中信銀行的母公司是中信集團,是一家超級央企。中信銀行在中國銀行業也頗有名氣,在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中排名第11位。據了解,該行總資產高達6.7萬億元,2019年營收高達1875億元,淨利潤達565億元。

即使大銀行有成熟和嚴格的監管,面對利益誘惑,人也難免會犯錯,特別是當地的小銀行。因此,雖然銀行更可靠,但也不能完全讓人放心。

在銀行面前,存款人無疑是弱勢群體。畢竟,信息是不對稱的,就像市場上的買家和賣家一樣。

此外,當客戶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必須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訴,保護自己的權益。當然,銀行本身也應該嚴格遵守法律,加強職業道德,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客戶的利益。

相關焦點

  • 儲戶注意!5家銀行「出問題了」,官方「點名通報」
    涉及到這麼多錢,尤其是老百姓賺的辛苦錢,自然不能含糊,我國對於銀行的監管也十分嚴格,對銀行的經營狀況、風險管理等,銀保監會都會進行檢查和監管,以維護銀行業的穩健運行,維護儲戶的合法權益
  • 國內4家銀行破產,最高賠償儲戶50萬,但這兩種情況銀行不賠
    但是,銀行這座人們心中最安全的金庫也會遇到危機情況。早在1998年的時候,我國就關閉了第一家銀行,海南發展銀行。一直到今年的11月份,包商銀行正式宣布開始破產程序,已經是我國第4家宣布破產的銀行。那麼有人會問了,銀行大多屬於國家管控,怎麼會出現破產的情況?
  • 「吐槽榜」來襲,多家銀行被投訴!儲戶注意,幾大亂象已「浮現」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36家A股上市銀行目前在職的員工總數和2016年年底相比,減少了3.8萬人。而六大行也有員工離職。據了解,從2016年到目前,六大行大約有9.2萬人離職。不過,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如果真的能進銀行工作,還是不少人會選擇去銀行工作的。
  • 銀行雖然安全,員工的「這些話」卻要格外留意!小心資金被挪用
    就像前段時間,脫口秀演員池子在網上「批評」個人信息被銀行洩露,顯然是銀行員工的個人問題;只不過比較幸運的是,沒有造成儲戶的資金損失。但是後面這種情況並非沒有發生過,銀行員工挪用儲戶資金的行為之前就被曝出過多起。據媒體報導:2018年年底,某銀行員工就曾經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了客戶重要信息和憑證,居然將客戶的800萬元巨額資金挪用,實在有些觸目驚人。
  • 中國已有四家銀行破產,儲戶最高獲賠50萬,欠銀行的錢還要還嗎?
    這麼多年來,我們總是能聽到各大企業破產的消息,但很少會聽到銀行會出問題,那麼銀行真的一點風險都沒有嗎?你有沒有想過銀行也會破產?其實銀行破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些年我國已經有3家銀行宣布破產。第二家破產的銀行是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村信用社,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破產清算,它是我國首家破產的農村信用社。汕頭市商業銀行是第三家破產的銀行,這家銀行的名氣比前兩家要大一些,是由當地13家信用社合併成立的,後來因為出現了高達40億元的壞帳,最後被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停業整頓,不過在此後一直沒有重新開業。
  • 誤將儲戶的1萬元打成10萬元,若此時銀行卡被盜刷,誰的責任?
    最近有讀者問了作者一個銀行內發生的現實案例,讓我幫忙分析一下。具體案情是這樣的:某銀行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因操作失誤把儲戶存的1萬元現金輸成10萬元,恰巧的是在當天該儲戶卡裡的10萬元全部被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盜刷,儲戶有責任嗎?或者說和銀行相比哪個責任更大?
  • 浦發銀行、農發行等5家銀行惹怒監管被點名
    7月8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日發布2020年第6號通報《關於銀行違規涉企收費案例的通報》,點名通報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大連銀行、北京農商行5家銀行的6個違規涉企收費案例。在分析人士看來,監管專門針對銀行違規涉企收費案例進行了通報,對於銀行侵害企業消費者合法權益進行懲處,具有特定的警示意義。
  • 6大銀行清退靠檔計息產品,監管再次點名線上存款,儲戶何去何從
    其實本身單這個消息出來,並不讓人驚訝。大部分朋友也能猜到今年自律方面肯定會對線上存款方面出相應的情況,但是六大行帶頭來這一招,著實就....果不其然,緊接著的次日,孫局又在一次公開的講話,再次點名了智能存款(尤其是強調了按頻次付息的存款產品)。個人認為,線上存款的治理、整頓,已經是勢在必行了!當然監管的問題、政策的問題、治理的問題,不是我們普通儲戶需要深入考慮的。
  • 國內已有3家銀行破產!儲戶至多獲賠50萬,欠銀行的錢用還嗎?
    文:筆生金,總編:張平「包商銀行65億債全額減記」!最近幾天,包商銀行造次引起關注。在網上到處都是包商銀行的消息。而究其原因是「無法生存觸發事件」, 65億二級資本債、5.68億利息,全額減計,不用還了。值得一提的是,當債券本金被減記後,債券即被永久性註銷,並在任何條件下不再被恢復。據悉,此次全額減記在中國金融史上,尚屬首次。包商銀行從去年5月份被接管,如今已經有18個月的時間了,隨著聲明的發布,至此,包商銀行正式破產。
  • 5儲戶存錢2323萬一年後沒了 銀行人員涉偽造票據
    紹興,杭州、台州等地部分受害儲戶「消失」的存款數額清單。5儲戶存錢一年 2323萬元沒了取錢時銀行稱存款單為假 該銀行兩名人員涉偽造金融票證罪被警方控制沒有簡訊提示,沒有電話告知,幾乎沒有任何徵兆。多則上千萬元,少則數百萬元的巨額存款,就悄無聲息地從銀行裡消失了。
  • 獨家:杭州銀行一支行客戶銀行卡被盜刷百萬 總行行長宋劍斌震驚嗎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 運營商財經網獲悉,杭州銀行江城支行一客戶銀行卡被盜刷,三筆就被划走了105萬,銀行非說客戶洩露密碼不肯擔責把客戶氣壞了。
  • 我國「第三家銀行」倒下!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儲戶的錢有著落嗎?
    我國「第三家銀行」倒下!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儲戶的錢能要回來嗎?就在不久前,相關部門發文原則上同意包商銀行進入破產重組程序,這將標誌著成立22年的包商銀行,在經歷了一系列監管、接管、重組後,正式宣告破產,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三家真正破產的銀行。
  • 國內又有銀行破產?曾躋身亞洲十大銀行之列,儲戶存款要當心了
    包商銀行是我國第三家破產的銀行,實力雄厚,也曾躋身亞洲十大銀行之列,1998年正式成立,前身為包頭市商業銀行,2012年其資產規模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但今年8月,央行正式宣布,因包商銀行資不抵債,將進行破產清算,但是已經申請破產的包商銀行,賠償流程並未結束。
  • 22名儲戶1.5億元存款消失 銀行存單竟也有假(圖)
    【摘要】22位儲戶,一年前把錢存到了山東濱州的幾家銀行,一年後,人還在,銀行也在,但是錢沒了!原來他們的存款單根本都是假的,而存款在當天就被轉走了。目前,涉事的銀行工作人員已被公安機關帶走,案件依舊疑點重重!
  • 煙臺銀行票據案:被判返還儲戶千萬存款
    4月初,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二審民事裁定書,判定煙臺銀行返還儲戶佳人遞賀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人遞公司」)存款本息逾千萬元,駁回了銀行上訴。由於該裁定為儲蓄存款合同糾紛的終審裁定,這也意味著持續6年多的糾紛案件最終仍由煙臺銀行來「買單」。
  • 銀行存款「有變」?儲戶要小心了,12月起,存款時記得看準這個
    所以近年來,銀行不斷出臺新規對存款進行調整,今年央行就在河北、浙江和深圳三地先後開展大額現金管理的試點工作。簡單來說就是,單位存款超過50萬元,個人存款超過10萬元,就需要主動接受調查,除了要進行信息登記外,還需要告知存款的來源和去向,以此來保障儲戶的資金安全。
  • 銀行儲戶請注意!存款保險標識啟用,這4個關鍵問題你要知道!
    擁有這個標誌,意味著每個儲戶在單個銀行中,50萬元以下本外幣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受到存款保險的全額保障。「知道存款保險是什麼嗎?」12月2日,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將這一問題拋出時,不少儲戶表示「不清楚」,也並不知道銀行網點外那個醒目的綠色標誌意味著什麼。但實際上,這個綠色標識和每個儲戶的錢財息息相關。
  • 我市31家銀行全部啟用存款保險標識
    不少市民發現,近日我市各銀行網點都放置了存款保險標識牌。記者從人民銀行常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11月28日,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式啟用存款保險標識,全市31家參加存款保險的銀行在1112個網點(包括離行式自助網點)顯眼位置張貼存款保險標識,便於廣大儲戶識別。 據介紹,人行常州中支已對轄區銀行機構開展了兩輪巡查,確保標識啟用各項工作執行到位,規範有序。
  • 國內又一銀行破產?被接管1年半,今65億債不還了?儲戶要注意了
    隨著與銀行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頻繁,很多人也在擔心銀行是否有一天會破產,自己的錢能不能要回來?事實上,銀行破產並不奇怪。如果銀行因管理不善而資不抵債,也可以申請破產。事實上,中國已經有四家銀行破產。四家銀行破產海南發展銀行是我國第一家破產的銀行。
  • 銀行這一功能將被關閉,儲戶存錢受影響?騙子:又少了條發財路
    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做事的方式越來越追求高效和便捷,這在銀行內就體現得很明顯,最早去銀行辦理業務,都需要到櫃檯排隊等候,往往都需要浪費大半天甚至是一整天的時間,效率相當低下。為了提高效率,銀行推出了ATM自助存取款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超級智能櫃員機等多種辦理業務的方式和渠道,給儲戶提供了極大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