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世界茶源地」普安的江西坡鎮細寨村黃泥田組,普安縣白水衝茶業有限公司的廠房內,機聲隆隆,一派忙碌,正在加足馬力生產大眾茶。
在在廠房外,放眼望去是延綿不絕碧綠的茶山,而廠房中,一芽二三葉的茶青堆得滿滿當當。萎凋,殺青,炒制,一條龍的生產設備流水線運轉不停。茶青往這些機器裡一放,幹茶就從另一邊的出口源源不斷的「流」出來。「春茶名優茶生產結束後,我們最近主要生產大眾茶炒青茶。」茶業公司負責人徐興甫說,自入夏以來,公司每天都大量收購大眾茶青,一芽二三葉的,周邊100多戶茶農把茶青往廠裡送,「覆蓋了2000多畝茶園。」「昨天收了4000多斤茶青,制了800多斤幹茶。」徐興甫說,從6月初以來,公司已經生產了30000多斤大眾茶。
工人在進行茶葉挑撿
徐興甫在普安種茶制茶,已經有20來年,從簡單的小作坊發展到規範化的茶葉公司,目前已經建有兩棟廠房,一棟專做名優茶,一棟專做大眾茶。「我在興義的木賈商城買得有門面,在興義設點,專門進行茶葉批發。」近年來,白水衝茶業的茶,以興義為據點,除把茶賣到黔西南各地以外,還輻射了廣西、雲南等地,「以興義為中心,200公裡範圍內,都有我的茶賣。」徐興甫說,很多客戶都是老客戶,要買茶一般不來,都是報採購數量後直接從興義發貨。「做大眾茶,特別能夠提高茶園的下樹率,能夠增加茶農的收入。」據廠內的工人介紹,目前他們收大眾茶青每斤是1.5元,他們生產的大眾茶經過精製後,批發價每斤在13至14元之間,很有市場。在成茶庫,工人正在查看剛剛生產大眾茶,偶爾看見有一兩顆梗,馬上就撿出來,準備裝箱。 「老百姓採夏茶,積極性很高。」徐興甫通過窗戶,指著不遠處的茶園說,「公司對覆蓋的茶園進行了全方位的監管和綠色防控,保證了茶葉品質,大量採夏茶,茶園的茶青只要有就收,沒有丟頭,茶樹已經成了普安茶農的搖錢樹。」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左國輝
編輯 李龍江
編審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