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姻緣一線牽,曾經古人們的愛情、友情受到了地域的限制 , 如今很多人通過網絡這根「線」進行交友,無論你身處地球的哪端,只要能上網,就能與五洲四海的朋友們交流。但是,網絡的另一端是男是女,是醜是美,甚至是善是惡都無法保證。網絡交友,你可要千萬要當心!
傳統版交友詐騙:冒充熟人
近日,高三學生王某在上網聊天時,QQ上發來一條消息:「你有支付寶或者微信綁定了銀行卡嗎?」王某一看QQ頭像是同校高一年級的學妹「萬某」,「萬某」說她一個朋友住院急需用錢,但自己辦銀行卡時登記的電話號碼已經不用了,這才向王某尋求幫忙,並表示會先將錢用網銀轉帳到王某的銀行卡,讓王某再用微信轉給她朋友。王某爽快答應了,發了一個自己的銀行帳號給「萬某」。隨後「萬某」在QQ上發了條轉帳信息的截圖給王某。王某信以為真,用支付寶將7500元轉帳到「萬某」指定的銀行帳號。過了幾個小時,王某遲遲沒收到「萬某」的轉帳,立即與學妹聯繫,誰知「萬某」稱自己根本沒有在QQ上讓其匯錢。王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隨即報了警。
蜀黍提醒
在網絡上遇到有朋友借錢時,應打電話給朋友確認,不要輕易向他人提供的帳號內匯款;如遇到冒充熟人詐騙,應及時保存聊天記錄作為證據並向警方報案。需注意的是,支付寶轉帳不是立即到帳,如發生的及時,可以聯繫支付寶凍結對方帳號並撤回。
升級版交友詐騙:微信交友
劉某通過微信認識了遠在廣東的李某,微信裡兩人經常聊天。近日,李某稱他侄子生病了,求助於當地一家紅十字會,希望能發起網絡捐贈,但需要進行公證,而他本人和侄子有血緣關係,無法辦理公證,須由別人代辦公證。李某請求劉某幫忙,並給了紅十字會「邵主任」的電話號碼。過一會兒,劉某接到了「邵主任」來電,對方說辦理公證需要交1.95萬元押金。劉某按照「邵主任」要求,將1.95萬元匯給對方後,對方又說還需要2.8萬元的稅費。劉某想到李某的侄子急等救命錢,就毫不猶豫地將2.8萬元匯過去了。但「邵主任」又索要2萬元的省外手續費,劉某拒絕後,發現自己被李某拉黑了,她這才發覺自己被騙。
蜀黍提醒
微信交友需謹慎,不能草率通過交友軟體認識陌生人,並透露過多的個人信息,讓騙子抓住受害人的心理步步下套。一旦涉及金錢交易、高檔場所消費和帳戶轉帳等情況,市民朋友必須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交友對象的任何藉口,一定要認真核實真實情況,並與身邊親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落入騙子的圈套。
終極版交友詐騙: 網絡婚戀
餘某通過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在網上認識了遼寧男子李某。在網上聊了一個月後,雙方見了面。李某在言談中透露,自己正在做生意,餘某如果有興趣,可以把錢借給他,掙點利息當零花錢用。餘某準備投資千百元「試試水」,李某卻表示這些錢做投資太少,要投就多投點。於是,從第一筆3萬多元算起,餘某多次轉錢給李某的資金總額就達到30餘萬元。而事實上,李某因初期掙錢不多,後又迷上網絡賭博,借來的錢都當作賭資揮霍一空。今年1月開始,李某變本加厲,不停向餘某借錢,還威脅如果借不成錢,就要把他倆之間的事捅出去。餘某向警方報了案。
蜀黍提醒
徵婚交友類詐騙,不但騙錢還騙感情。因此,市民朋友在未充分了解對方的情況下,一定要認真核實對方的身份。在交往過程中,若涉及錢財問題,不要輕信對方「高回報」「穩賺不賠」等藉口,跳入對方編好的「投資」、「充值」等騙局。